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240章

红色莫斯科 第2240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240章

第2240章

侦察小组返回了河边,准备渡河时,阿扎马特对斯顿说道:“中士同志,如果我们就这样上船直接划回去,肯定会被德国人发现,要是他们来上一顿炮火,我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阿扎马特,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昨天来的时候,我试了一下西奥得河的水深。”阿扎马特说道:“很多地方的水位刚刚淹到我们的胸口的位置。我建议把小船翻个个儿,然后我们藏在船里抬着船的边缘朝中间的浅滩走去。”

对于阿扎马特的奇思妙想,斯顿摇摇头说道:“不行,阿扎马特同志,你所说的办法,的确可以让我们躲过德国人的炮击,但你想过没有,我们加上俘虏一共有九个人,那么狭窄的空间里的氧气,又能维持多长的时间?”

斯顿所说的这种情况,阿扎马特倒没有考虑过,他只想着船翻过来,人躲在船里,涉水前往浅滩地段,肯定不会被西岸的德国人发现,却忽略了船体的空间有限,里面的氧气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一时间,他显得尴尬异常。

“阿扎马特,”好在斯顿看出了他的为难,安慰他说:“你也是为了我们大家的安全着想,不过这样做,我们可能走到半路,就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所以必须想其它的办法,悄悄完成渡河行动。”

但斯顿思索良久,始终想不出比阿扎马特更好的方案。但为了能尽快将俘虏和文件送到对岸,他决定冒一次险:“同志们,司令部还等着我们抓的俘虏,以及所缴获的文件,就算渡河行动再危险,我们都必须冒险一试。现在,所有人听我的口令:立正!向右转,全体依次登船!”

等所有人都完成登船之后,斯顿又小声地说:“为了防止被德国人发现,我们划船的声音小一些!”

当小船来到了西奥得河的中央时,天空中忽然升起了一个照明弹,照亮了小船的上空,接着德军的大炮就开火了!炮弹落在小船的四周爆炸,掀起一根根冲天的水柱,整条河犹如开锅似的,落下的河水把小船里的每个人都淋成了落汤鸡。

斯顿见行踪已经被敌人发现了,连忙大声地说:“加快速度,尽快地驶离德军的炮火封锁区域。”

说着简单,但做起来就很难了。在河上划船本来速度就快不了,再加上德军的炮弹不断落在河里爆炸,掀起的巨浪让小船上下颠簸,以至于战士们拼命划了许久,小船也不过向前移动了十几二十米的距离。

见到小船始终无法摆脱德军的炮击区域,斯顿不免着急了,他心里开始暗暗后悔,早知道就该听从阿扎马特的建议,将船只反扣,人躲在船里涉水过河。就算是遇到缺氧的情况,大家轮流出来换气就可以了,那样就能极大地降低被德军发现的可能。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斯顿此刻后悔都有些太晚了。

就在斯顿陷入绝望之际,东岸方向忽然传来了隆隆的炮声,随后就听到头顶有炮弹划破空气所发出的尖啸声。“炮兵,我们的炮兵。”一名侦察兵兴奋地叫了起来:“是我们的炮兵对德军的炮兵阵地实施炮火压制了。”

听说是己方的炮兵对德军的炮兵阵地实施炮火压制,斯顿不禁喜出望外,他扯着嗓子喊道:“同志们,我们的炮兵正在用炮火压制敌人的炮兵,大家使劲划啊,争取早点划出德军炮火的封锁区。”

其实他的这种说法都是多余的,自从遭到炮击开始,所有的侦察兵都使出了全身的力量,拼命划动手里的船桨,都想快点摆脱炮火的区域。但东岸的苏军炮兵开炮之后,德军就无暇再对河面进行炮击,毕竟只有一条小船,就算白天都不见得能打中,更何况还是能见度极低的夜晚。

就算不再遭到德军的炮击,但侦察兵们还是拼命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船,才到达东岸地区。

所有人一登上东岸,立即横七竖八地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恢复在划船时消耗掉的体力。

这时有一支十几个人的巡逻队朝他们跑过来,还隔着老远,他们就大声地问:“你们是哪部分的?”

斯顿艰难地坐起身,冲着对方喊道:“我们是侦察处派往西岸的侦察兵,刚刚从对岸返回来。”

巡逻队的队长得知他们是刚从西岸返回的侦察兵,连忙快步跑过来,关切地问:“你们有伤亡吗?”

“没有。”斯顿摇摇头,回答说:“就是划船划得太累了,大家躺下休息一会儿。”

巡逻队长接到了通知,让他们沿着河岸寻找从西岸返回的侦察兵。此刻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之后,立即叫过一名战士,吩咐对方说:“你立即回去报告,就是派往西岸的侦察兵回来了。他们此刻太疲惫,希望能派辆车来接他们。”

“上士同志,”巡逻队长对斯顿说道:“我已经派人回去报告,你们先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等接你们的车到了,你们再前往集团军司令部也不迟。”

等了十几分钟,一辆卡车摇摇晃晃地开了过来。

车停稳之后,从驾驶台里下来一名中尉,大声地问道:“从西岸回来的侦察兵在什么地方?”

“中尉同志,”斯顿看清楚了军官的军衔后,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到对方面前抬手敬礼,随后说道:“我是侦察小组的组长斯顿中士。”

“上车吧,中士同志。”上尉客气地说道:“我送你们去集团军司令部。”

但侦察兵们早已累得手脚发软,根本爬不进卡车的车厢。好在巡逻队的同志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主动协助他们爬进了车厢。

等卡车来到了司令部门口时,斯顿的体力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从车厢里下来后,拿着缴获的公文包,让两名体力恢复得差不多的侦察兵,押着那名德军参谋,跟着自己一起走进了司令部。

索科夫见到斯顿的出现,上前和他握了握手,客气地说道:“中士同志,辛苦了!”

“为苏维埃祖国服务!”斯顿响亮地回答一句后,让侦察兵把俘虏押过来,并将手里的公文包递给了索科夫:“司令员同志,这就是我们抓获的德军参谋,可惜我们听不懂德语,所以无法对他进行审问,而他所携带的公文包,我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好在索科夫事先得到了报告,知道侦察兵带着俘虏朝司令部而来,便事先安排了德语翻译待命。他接过斯顿手里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了一叠文件,看清楚上面都是德文之后,转身交给了身后的一名翻译:“翻译同志,你来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随后又冲着另外一名翻译说道:“你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支部队的,在军队里担任什么职务?”

俘虏听完翻译的内容之后,毫不含糊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军衔,以及所在的部队。

见俘虏如此配合,索科夫感到很满意,他接着对翻译说:“你再问问他,西奥得河西岸的布防情况。”

当俘虏说出了布防情况之后,让索科夫不禁大吃一惊。他原以为德军在西奥得河西岸构筑了纵深10公里的防御地带,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但没想到实际的防御纵深已经达到了四十公里。也就是说,即使苏军的主力部队成功渡河,并成功地突破了西岸的十公里防御纵深,也不过是勉强占领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在苏军的前方,还有纵深三十公里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

索科夫让人把俘虏带走,又夸奖了斯顿几句后,对他说道:“中士同志,你们这次的侦察任务完成得非常不错,集团军司令部会对你们的勇敢行为和所取得的成果予以表彰。我想你肯定累了,先回去休息,我有什么事情需要你配合时,再派人去叫你。”

送走了斯顿中士后,索科夫亲自拨通了方面军司令部的电话,打算将自己刚刚获得的情报,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

电话接通后,里面传出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是米沙吗?我是罗科索夫斯基,你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吗?”

“是的,元帅同志。”索科夫回答说:“我们的侦察兵已经成功地返回了东岸,并给我们带回了一名德军参谋和几份缴获的军事文件,其中有防御地带的地图……”

“有防御地带的地图,这真是太好了。”罗科索夫斯基说道:“米沙,你立即派人把文件送过来。”

“好的,我会立即派人把文件和地图送过去的。”索科夫说完这话,又谨慎地说:“经过对德军参谋的审问,我才搞清楚德国人在西奥得河西岸的防御纵深,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只有十公里,而是足足有四十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原先以为是德军的全部防御阵地,其实不过是别人的第一道防线。”

罗科索夫斯基听索科夫这么说,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没想到德军的防御部署居然比自己想象得更加严密。他沉默了一阵后,重新对着话筒说:“米沙,同样的情况,我们在解放东波美拉尼亚时也曾经遇到过。既然当初我们能打败敌人,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还是可以打败敌人的。”

“元帅同志,”索科夫谨慎地说道:“如今的情况和当初还是有区别的,敌人的防御纵深再宽阔,但他们的前方却没有宽达五公里的河流挡路,我觉得要想突破德军的河防阵地,恐怕我军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米沙,不要这么悲观嘛。”罗科索夫斯基在电话里安慰索科夫说:“你们正面的河流的确太宽了,但等到进攻战役打响时,我们可以让你左右两翼的友军先发起进攻。只要他们能牵制和转移德军的注意力,你们再发起进攻时,就能把部队伤亡降到最低。”

“是啊。”索科夫颇为无奈地说:“只有让德国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友军的方向,我们正面的防御力量才会变得薄弱,等到我们实施强渡行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大大地减弱。”

“米沙,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将在今天中午,进驻你的左翼。而费久宁斯基的突击第2集团军,也将在两天后,到达你的右翼位置。”罗科索夫斯基提醒索科夫:“既然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进行配合作战,你有空去他们那里走动走动,讨论一下该如何作战的事宜。明白吗?”

“明白。”索科夫慌忙答道,“我会去与巴托夫将军和费久宁斯基将军见面,共同协商联合作战的事宜。”

索科夫放下电话后,就对西多林和卢涅夫说:“元帅同志刚刚告诉我,说巴托夫将军和费久宁斯基的部队,很快就能到达指定位置。他指示我们,要加强与友军的联系,搞好彼此间的协同作战。”

“这是应该的。”卢涅夫说道:“就算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会协同作战,但作为友邻部队,搞好彼此间的关系,我觉得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说完这话,卢涅夫停顿了片刻,又问索科夫:“米沙,这支刚从西岸返回的侦察小组,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况,你看是否应该给他们申请嘉奖?”

“仅仅是嘉奖令还不错。”索科夫说道:“我觉得最好每人都能授予一枚勋章,以表彰他们在执行这次侦察任务时所取得的成果。”

“我同意司令员同志的说法。”西多林立即附和道:“如果不是这个侦察小组冒险到达了西岸,恐怕我们此时对德军的兵力部署和装备情况还一无所知呢,给每人都授予一枚勋章,我觉得是完全必要的。”

“假如你们都不反对,”卢涅夫说道:“那我就起草给他们的嘉奖令,并准备好授予他们的勋章。”

“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补充说道:“对他们的嘉奖和授勋,要在整个集团军内部进行通报,以此来鼓舞我们部队的士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