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249章

红色莫斯科 第2249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249章

第2249章

“原来是这样。”罗科索夫斯基听完索科夫的讲述后,调侃地说:“你真像一只狡猾的兔子,不但瞒住了德国人,甚至连我都瞒住了。继续加油吧,我希望能早点听到更多的好消息。”

索科夫虽然知道,按照俄罗斯的传统,兔子是一种最狡猾的动物,比狐狸还厉害。但他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把自己比喻为兔子,心里还是很别扭的,毕竟在华夏的传统里,兔子有冤大头的的含义。

不过放下电话后,索科夫就不再在意这些细节,而是叮嘱西多林:“参谋长同志,元帅同志对我们所取得的战果很满意,他让我们再接再厉,争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战果。让工兵加快搭桥的速度,等浮桥完成,就立即派一个坦克旅过河,配合步兵向德军的防御纵深推进,尽快地扩充我们登陆场的面积。”

“工程兵已经开始架设浮桥。”西多林回答说:“工程部主任告诉我,他们将在八个小时内,完成浮桥的架设工作。”

“八个小时,时间有点太长了。”索科夫心里琢磨,如今还不到上午九点,如果需要八个小时来架设浮桥,也就是说,坦克旅要等到傍晚五点以后,才能向西岸开进。如今登陆的部队都是轻装,除了重机枪、火箭筒和少量的迫击炮之外,就没有什么重武器,如果德军实施强攻,恐怕打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能让工兵加快架桥的速度吗?”

“没法再快了,司令员同志。”西多林苦着脸说:“要知道,别的舟桥部队架设八百米的浮桥,都要五六个小时,而我们面前的河流宽达五公里,八小时完工,已经是极限了。”

听西多林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意识到,八小时完成浮桥的架设,没准就是一个理想状态,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假如架设八百米浮桥都要五六个小时,自己的工程兵部队24小时能完工都算不错了。

“好吧。”索科夫有些无奈地说:“既然浮桥的完工还需要很长时间,那就抓紧时间把步兵第109师送到河对面去,西岸的部队越多,我们守住登陆场的把握越大。”

空军的出动,摧毁了德军部署在二线阵地的炮兵阵地,将巴托夫的部队从炮火的洗礼中解救出来。

巴托夫得知德军的炮兵被消灭,登上西岸的部队正在与反击德军交火,而停留在浅滩位置的部队又重新渡河时,他如释重负地说:“只要德军的炮火不再干涉我军的行动,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西岸建立一个巨大的登陆场。”

说完这话,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问格列博夫:“参谋长,右翼的第48集团军有什么新的动向吗?”

“暂时不清楚。”格列博夫摇着头说:“我军在遭受德军炮击时,我派人在河边观察的战士向我报告,说第48集团军的炮兵正在一刻不停地轰击西岸的德军阵地。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发射的不是普通的高爆弹,而是烟雾弹,我们的战士亲眼看到,西岸的德军阵地和河边都是浓浓的烟雾所笼罩。”

“奇怪?”巴托夫听完奇怪地说:“索科夫将军向对岸发射烟雾弹做什么,难道想干扰德军的炮火?不过不对啊,我们的空军从昨天下午开始,就对西岸的德军阵地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就算德国人有再多的炮兵,也不敢轻易暴露啊,他发射烟雾有什么意义呢?”

但下一刻,巴托夫就想到了原因,他猛地将手里的茶杯往桌上一顿,丝毫不顾茶水溅到了桌上,而是情绪有点激动地说:“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想用烟雾遮挡德军观察哨的视野,好趁着混乱渡河。”

“什么,趁着混乱渡河?”对巴托夫的这种说法,格列博夫表示了怀疑:“我觉得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巴托夫板着脸说:“立即通知左岸的部队,派人沿着河边向第48集团军的登陆地域去进行侦察,搞清楚他们释放烟雾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好的,司令员同志。”面对巴托夫不由分说下达的命令,格列博夫只能无奈地说:“我立即给捷列莫夫上校打电话,让他立即派出侦察兵,前往第48集团军准备登陆的地点实施侦察,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快点打电话吧。”巴托夫催促道:“早点搞清楚索科夫他们的作战意图,对我们下一步行动是有帮助的。”

“司令员同志,”军事委员拉杰茨基好奇地问:“如果你想了解第48集团军的真实行动,直接打电话给索科夫将军不是更好,为什么非要派侦察兵去进行侦察呢?”

“军事委员同志,如果我给索科夫将军打电话,他肯定会如实地告诉我。”巴托夫向拉杰茨基解释说:“可要是他问起我的行动计划时,你说我是告诉他,还是不告诉他呢?”

听巴托夫这么说,拉杰茨基笑了:“那你就告诉他呗,反正我们都是友军,都是为了打败德国人,这有什么可隐瞒的?”

“我们的部队是在炮击刚开始不久,就在西岸登陆的。假如我把此事告诉索科夫将军,”巴托夫望着拉杰茨基说道:“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拉杰茨基想了想,回答说:“我想他可能会觉得,你让部队提前行动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告诉他,多少有些抢功的嫌疑,心中肯定会萌生不快的想法。”

“没错,军事委员同志,我就是担心这一点。”巴托夫说道:“否则我也不会让西岸的捷列莫夫上校派人去侦察了。”

一个小时后,西岸的捷列莫夫发回了侦察的电报:“第48集团军下属的近卫第120师已经顺利登陆,并建立一块宽三公里,纵深一公里的登陆场。”

看到电报上的内容后,巴托夫把电报往桌上一拍,不满地说道:“参谋长同志,你看到了吧。我没有说错,第48集团军向西岸释放烟雾,就是为了遮挡德军观察哨的视野,也便可以让大部队在不被敌人察觉的情况下啊,成功地登上了西岸。”

格列博夫拿起电报仔细浏览了一阵,抬起头对巴托夫说:“司令员同志,电报里并没有提到,第48集团军在登陆以及建立登陆场的这段时间里,是否与敌人发生过战斗。”

“嗯?!”巴托夫先是一愣,随即想起自己的确没有在电报里见到这样的内容,便吩咐格列博夫:“参谋长,你马上再发一份电报,让捷列莫夫汇报更加详细的情报。”

不等格列博夫发电报,捷列莫夫的第二份电报就来了。这次电报上的内容很详细,写了近卫第120师是如何登陆,又如何肃清工事里的敌人,建立了登陆场的全经过。

看完这份电报后,巴托夫沉默了。

见到巴托夫不说话,拉杰茨基拿起电报仔细地查看起来。等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他不禁感慨地说:“司令员同志,索科夫将军真是太厉害了。他的确是用烟雾弹遮挡了德军观察哨的视野,并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登上了西岸,并迅速地肃清了河防工事里的敌人,建立了一个可以容纳更多部队的登陆场。这一点真是太了不起了。”

“军事委员同志,你说的没错。”巴托夫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出发的时间比第48集团军更早,而且早在几天前,我们还在西岸建立了前出阵地,照理说,我们的优势更大,但为什么索科夫将军的部队都建立了强大的登陆场,而我们还停留在前几天偷偷修建的前出阵地里呢?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格列博夫问道。

“想办法先把一部分炮兵送到西岸,并在那里建立新的炮兵阵地。”巴托夫想到不久前所遭受的那场炮击,就不禁恨得牙痒痒的,如果不是自己的火炮因为射程的问题,而打不到对方的话,建立登陆场的计划就不会泡汤。想到这里,他叮嘱格列博夫:“只要我们在西岸建立了炮兵阵地,哪怕再遭到德军的炮击,我们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反击,不用再向空军求助了。”

“从浅滩地区到西岸的浮桥,在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运送到西岸。”格列博夫对巴托夫说道:“要不,我们先扎一批木筏,用木筏把火炮运送到对岸?”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巴托夫无奈地说:“通知工程兵部队,让他们抓紧时间扎木筏,以便将我们的炮兵运送到西岸。”

捷列莫夫派出的侦察兵,之所以能获得详细的情报,是因为他见到了近卫第120师师长尼基京少将。而侦察兵离开后,尼基京觉得此事很重要,便通过电报向索科夫进行了汇报。

索科夫收到了尼基京发来的电报后,笑着对西多林和卢涅夫说:“参谋长、军事委员同志,巴托夫将军察觉到我们的部队顺利地渡过了西奥得河,非常吃惊。我想他可能觉得他的部队第一个登上西岸,应该是第一个建立登陆场的,但没想到却被我们抢了个先。我想他此刻的心里一定很郁闷吧。”

“是啊,司令员同志。”西多林笑着说:“他们是在方面军炮口对西岸敌人实施炮火准备时开始渡河的,而且动作也挺麻利,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就登上了西岸,与占领前出阵地的先遣营汇合。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军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德国人居然会动用第二道防线的炮火,对他们实施远程打击,迫使他的部队不得不停留在原地躲避炮击,从而使他们建立登陆场的时间不得不推迟。”

“米沙,你是怎么考虑的?”卢涅夫问道:“你会向第65集团军的部队伸出援手吗?”

对卢涅夫提出的问题,索科夫想了想,回答说:“假如他们遭到敌人的进攻,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也许会派部队去增援他们。但如今的情况不同,我们要利用敌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机会,迅速地扩大我们登陆场,轻易不能分散兵力。等登陆场被巩固之后,也许我会命令部队向南侧发展,去减轻第65集团军所承受的压力。”

“嗯,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对于索科夫的这种说法,卢涅夫表示了赞同:“要想帮助别人,首先我们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假如我们没有建立稳固的登陆场,就贸然派兵去支援友军,从而导致登陆场的防御力量减弱。一旦遭到敌人的猛攻,没准到最后,没帮友军打退敌人不说,连自己的根据地都丢了,接下来还怎么打仗。”

卢涅夫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前,西多林的心里就在考虑,如今第65集团军的处境不太妙,是不是应该向司令员建议,派部队去帮他们一把。但听完卢涅夫的话,西多林立即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若是在建立稳固的登陆场前,就轻易派部队帮助友军,最后完全有可能是友军那边的忙没帮上,而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登陆场也丢了。

“司令员同志,我同意你和军事委员的说法。”到了这种时候,西多林只能选择与索科夫和卢涅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想法建立稳固的登陆场,然后再考虑是否派部队支援友军的事情。”

“参谋长同志,我想起一件事。”索科夫等西多林说完,就开口说道:“工程兵主任说八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浮桥的架设工作,但我看起来却觉得有点悬。我看,不如让工程兵们帮我们扎一批木筏,先把一部分火炮运送到西岸如何?这样等敌人向我们登陆场发起进攻时,我们的步兵就能获得炮火的支援。”

“我看可以。”西多林说道:“除了火炮,我看那种新式火箭炮也应该多送点到对岸去,毕竟这东西比火炮更加好使。敌人不进攻就算了,若是他们不知死活地进攻,我们就让他们尝尝新式火箭炮的味道。”

当近卫第120师渡河时,索科夫担心他们会遭受德军的炮火拦截,若是让他们携带了新式火箭炮,估计就会有不少会在渡河的过程中损失掉。既然如今部队已经在西岸站稳了脚跟,此刻再运送新式火箭炮过去,就不用担心在河里被德军的炮火击沉了。他点点头,说道:“好吧,那就尽快送一批新式火箭炮过去,加强登陆场部队的火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