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253章

红色莫斯科 第2253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253章

斯德丁又名什切青,是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的首府,波兰的第七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最大的港口城市。波兰语中被称为什切青,在德语中被称为斯德丁,历史上曾经被波兰、丹麦、瑞典、普鲁士和德国先后统治。既然是港口城市,那么要塞里的火炮只要是为了应付来自海上的敌人。

当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展开全面进攻时,斯德丁要塞的大炮立即开始进行拦阻射击,但由于大多数的要塞炮都是瞄准海面,因此对来自陆地的攻击,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再加上苏军的轰炸机编队,又对着要塞实施狂轰滥炸,要塞里的火炮打了一阵后就彻底哑巴了。

没有了炮火的阻拦,第65集团军的部队快速地冲到了要塞前。

得知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已经到达了要塞外围,巴托夫立即下命令,让炮兵采用平射的方式,轰开要塞的大门。

随着命令的下达,部署在距离要塞五六百米远的几十门122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将炮口对准了要塞的城墙和大门。另外,还有十几辆喀秋莎火箭炮,也用钢轨垫高了后车轮,准备与加农炮一道轰击要塞的城墙和大门。

但在进攻开始前,巴托夫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派出信使进入了要塞,给德军师长送去了一封信,让他在两个小时内放下武器偷袭,否则将对要塞暂开强攻。

坚守要塞的是斯德丁要塞师,该师隶属于第3装甲集团军第32步兵师,于1945年3月22日组建,下辖五个要塞团和一个要塞炮兵团,全师仅有的装甲力量,是一辆四号坦克和一辆缴获的T-34坦克。

得知苏军已经到达了要塞外围,并做好了攻城准备,要塞师长不免有些惊慌失措,要知道他的部队刚组建一个月,战斗力堪忧,根本就挡不住要塞外如狼似虎的苏军,连忙向上级请示,能否让部队通过海路撤出要塞。

但令人遗憾的是,上级给他的命令很简单,全力坚守斯德丁要塞,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绝对不能轻易把要塞交给俄国人。

接到这样命令的德军师长彻底失望了,他只能通过翻译告诉巴托夫的信使:“军官先生,请你回去转告巴托夫将军,虽然我也不想与贵军为敌,但为了军人的荣誉,我们必须继续战斗下去。”

巴托夫得到信使的回复,知道要塞里的守军不会投降,便命令要塞外的炮兵开炮,用炮火轰开一个缺口后,就让装甲部队和步兵进入这座要塞城市。

德军司令部很清楚,就靠着斯德丁要塞里的部队要想挡住苏军的强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要塞的失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为了延长要塞坚守的时间,他派出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和第27瓦隆尼掷弹兵师前去增援,试图打乱巴托夫的进攻节奏。

其中党卫军第27师负责救援斯德丁要塞,而第28师去阻挡第48集团军向前推进的步伐。

党卫军第27师是一支由比利时人和芬兰人组成的志愿兵师,是在原兰格马克突击旅的基础上重建的,总兵力不过是四千人,是一个典型的架子师,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赶到斯德丁要塞外围后,立即遭到第65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的围攻,战斗持续不到三个小时,遭受重创的兰格马克师就匆忙地撤出了战场,剩下的几百名官兵逃往了梅克伦堡地域,并在几天后向英军投降。

而奉命向第48集团军展开反击的第28师,同样是一个架子师,它在组建时总兵力只有3500人,只相当于普通国防师的一个团。

得知自己师的任务是阻挡第48集团军,并想办法将对方赶进西奥得河,师长列昂·德格雷勒不禁苦笑连连,他心里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敌人。就连党卫军中最精锐的旗卫队师、帝国师、骷髅师和维京师,都没有能在索科夫的手里讨得了好,他这支从维京师里分出来的瓦隆人突击旅,又怎么可能是索科夫的对手呢?

其实早在二月时,第28师就在与苏军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由于部队一直没有得到补充,此刻的总兵力不过千人,与索科夫的第48集团军较量,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虽然意识到这场战斗没有任何取胜的把握,但列昂·德格雷勒在经过反复的思索之后,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命令参谋长把所有的士兵召集起来,要对他们训话。

不到十分钟,部队就集结完毕。

站在队列前的列昂·德格雷勒,目光从自己的部下身上一一扫过之后,开口说道:“士兵们、军官们,我接到了司令部的命令,让我们师去进攻俄国人的第48集团军。这支集团军的指挥官,我就是不说,大家心里也应该清楚,是让我军将军感到头痛的索科夫,和他对阵的部队基本就没有谁打过胜仗……”

列昂·德格雷勒说话时,队列里就有士兵在小声地说:“让我们这一千来号人,去对付索科夫将军的十来万人,这不等于是让我们去送死吗?”

“听说被这支部队俘虏的国防军官兵没事,若是党卫军官兵被俘,则一律被枪毙。”

“见鬼,我本来还想着打不过就投降,既然要枪毙党卫军,那我就只能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了。”

队列的议论,列昂·德格雷勒都听在了耳朵里,不过他却没有制止,好不容易等队列里都安静下来后,他才继续说道:“士兵们、军官们,这次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战斗,我不想让所有人白白牺牲,所以我将把所有文职、后勤人员和不能参加战斗的伤员全部留下,只带着剩下的人参加这最后的战斗。”

说完这话之后,列昂·德格雷勒就吩咐自己的参谋长:“参谋长,立即把师里所有的文职、后勤以及不能参加战斗的伤员挑选出来,并安排车辆把他们送往后方。”

对于列昂·德格雷勒做出的这个决定,师参谋长吃惊地说:“师长阁下,我们师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千人,若是再抽走这么多人,剩下的人会更少,我们还怎么和俄国人作战?”

“参谋长,我刚刚已经说过了,这是我们师最后的战斗,我不想更多无辜的生命白白牺牲。”列昂·德格雷勒用严厉的语气对参谋长说:“别磨蹭了,立即执行我们的命令。”

就这样,经过一个小时的筛选,所有的文职、后勤人员和一百多名重伤员被挑选了出来,并坐上了列昂·德格雷勒安排的卡车,朝着西面而去。

等车队消失在视野外,列昂·德格雷勒转身面对剩下的官兵说:“士兵们、军官们,如今剩下的都是能战斗的人员,让我们拿起武器去与俄国人作战,为我们军人的荣誉而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绝对不向俄国人投降。”

当基里洛夫指挥的步兵第3师向前推进时,侦察兵向他报告:“师长同志,根据我们的侦察,前方的阵地上驻扎的是党卫军第28师,又名瓦隆尼掷弹兵师。”

听说前方是一个党卫军师,基里洛夫本能地认为这是一支劲敌,连忙对米亚科夫说道:“参谋长,命令先头团停止前进,等后续两个步兵团和炮兵团赶到之后,再向敌人的真谛发起进攻。”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党卫军的战斗力强悍,自己与对方一对一都不见得能打的赢,如果就让先头团冒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谁知他的话刚说完,侦察兵就继续说道:“师长同志,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党卫军第28师名义上是一个师,但由于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太大,如今总兵力已经不足千人。”

基里洛夫的瞳孔剧烈收缩,他盯着侦察兵发了一阵呆,随即追问道:“你确认他们的总兵力已经不足千人了吗?”

“是的,师长同志。”侦察兵回答说:“而且在他们进入阵地前,还送走了一批人,如今的兵力恐怕只剩下几百人。”

对于侦察兵的报告,基里洛夫建制不敢相信是真的,他本来以为做好了与一支人数上万的党卫军师较量的准备,谁知此刻才知道对方居然只有几百人,相当于一个加强营,而自己部队还有六七千人,兵力是对方的十倍。

为了稳妥起见,基里洛夫命令通讯兵接通了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他准备把此事向索科夫报告,听听对方是如何打算的。

当索科夫得知基里洛夫的步兵第3师遭遇了德军的瓦隆尼掷弹兵师时,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他担心接下来会有一场恶战,正准备问问基里洛夫是否需要支援时,却听对方说道:“司令员同志,根据侦察兵的报告,党卫军第28师如今的总兵力只剩下了几百人,不过我始终觉得这个报告有点不真实。”

听基里洛夫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想起了一些事情,他记得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德军仓促组建的一些部队,都是只有几千人的架子师,不但人数少,而且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这些部队最后的结局,不是被苏军歼灭了,就是逃到了盟军控制区域,向盟军投降。想到这里,索科夫果断地说道:“基里洛夫将军,既然敌人的兵力薄弱,你就放心大胆地进攻好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维克多中校的步兵第122旅就在附近,我会派他去支援你们的。”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别看前方的党卫军师只有几百人,但基里洛夫依旧是不敢掉以轻心,此刻听说准备派维克多中校的步兵第122旅来增援,他不由喜出望外:“有了友军的支援,我们就一定能彻底地消灭这支党卫军部队。”

维克多接到了索科夫的命令,让他赶去支援基里洛夫的步兵第3师,消灭仅有几百人的党卫军第28师时,他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司令员同志,请您放心,不用步兵第3师动手,我们旅就能完成消灭敌人的任务。”

“不行。”索科夫担心对方轻敌,板着脸说:“我已经说了,你们旅的任务是协助步兵第3师消灭德军的第28党卫军师,一切行动都要听基里洛夫将军的指示,明白吗?”

虽说维克多心里很不情愿,但既然是索科夫亲自下达的命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好吧,司令员同志,我服从您的命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的部队将听从基里洛夫将军的指挥。”

当苏军与瓦隆尼师交火之后,基里洛夫不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对方的总兵力不过几百人,相当于一个加强营,但他们所爆发出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一个团。自己先头团所发起的进攻,原本已经冲入了德军的阵地,但没想到德军师长亲自带着一个警卫连赶到,在突破口与苏军展开了白刃战,并将先头团的指战员赶了出来。

先头团团长来到了基里洛夫的面前,一脸羞愧地说:“对不起,师长同志,我没有能完成您的任务,请您处分我吧。”

先头团与德军进行战斗时,基里洛夫是通过望远镜观看了整个经过,他发现德军的人数虽然少,但官兵们在战斗中都表现得异常英勇。就算是身负重伤,在完全丧失战斗力之前,德军士兵也会拉响手榴弹,与冲上去的苏军指战员同归于尽。

“没关系,上校同志。”基里洛夫抬手在团长的肩膀上拍了拍,说出了一句俄罗斯谚语:“成功有一百个母亲,而失败只有一个父亲。你先带着部队休息一会儿,待会儿再重新组织进攻,我相信你们接下来的进攻,一定会取得成功。”

面对基里洛夫的鼓励,原本垂头丧气的团长顿时又有了底气,他抬头望着基里洛夫说道:“师长同志,请您放心,我立即回去重振部队,等完成集结之后,会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若是拿不下敌人的阵地,我提着脑袋来见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