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255章 开放通道

红色莫斯科 第2255章 开放通道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255章 开放通道

歼灭了德军的瓦隆尼志愿掷弹兵师之后,索科夫命令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先头部队到达德军的第二道防线时,发现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城镇,但那些村庄和居民点却被德军所利用,构筑成一个又一个火力支撑点。面对挡在前方的火力支撑点,苏军毫不迟疑地展开了进攻。

面对苏军的进攻,德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成功地打退了苏军的第一拨进攻。

得知先头部队被德军的火力支撑点挡住了,索科夫大为恼火,他扭头问西多林:“参谋长同志,我们如今有多少炮兵过河了?”

刚刚向波塔波夫了解过情况的西多林,听到索科夫的问题,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炮兵已经有两个炮兵团和三个近卫火箭炮营,顺利地到达了西奥得河的西岸。”

“坦克旅呢?”索科夫继续问道:“有多少坦克渡河了?”

“目前完成渡河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坦克旅和一个坦克团,坦克的数量不足六十辆。”

“太少,太少了。”索科夫听说到目前为止,居然只有六十来辆坦克渡河,不禁皱起了眉头:“就凭这么点坦克,要引导步兵冲锋是远远不够的。”

停顿片刻后,他又继续说道:“命令炮兵,对着那些火力支撑点炮击,务必要将其摧毁。”

但令索科夫感到意外的是,当西多林电话把命令传达给波塔波夫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对不起,参谋长同志,请您转告司令员,我不能向德军的火力支撑点开炮。”

站在旁边的索科夫听到波塔波夫这么说,一把抢过了话筒,贴在耳边,语气严厉地说:“波塔波夫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你的炮兵部队为什么不能朝着德军控制的火力支撑点开炮?”

“司令员同志,”波塔波夫没想到正在和自己通话的人,忽然由西多林变成了索科夫,不由被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定下了神,向索科夫解释说:“我派出的炮兵观测员向我报告,说这些被德军当成火力支撑点的村庄和居民点里,还有大量的平民。如果我们不由分说地开炮,的确可以摧毁这些火力支撑点,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亡。我没有权利命令自己的部下向平民开炮,如果您觉得我不称职,可以让其他人来接替我的职务。”

索科夫原本为波塔波夫不肯执行自己的命令而生气,但搞清楚原因之后,他也变得为难起来。德军把还有大量平民的村庄和居民点,改成了火力支撑点,如果自己不由分说就试试炮击的话,固然能将这些火力支撑点全部摧毁,但里面的平民肯定也会玉石俱焚。但如果不摧毁敌人的工事,就让指战员们去进攻,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站在旁边的西多林看出了索科夫的为难,便小声地对他说:“司令员同志,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如果我们顾忌火力支撑点里有大量的平民,不敢随意开炮,就意味着我们的指战员在进攻时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米沙,”见索科夫握住话筒始终不说话,卢涅夫也插嘴说道:“向火力支撑点开炮,肯定会造成里面大量的人员伤亡,不过不开炮的话,我军在进攻时就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军事委员同志,那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既然暂时拿不下这几个火力支撑点,就先派部队把它们围起来。”

“然后呢?”索科夫继续问道:“把它们围起来之后,我们又该做什么呢?”

“劝降!”卢涅夫说道:“派人进去劝说里面的德军投降。”

“德国人能投降吗?”

“就算德国人不肯投降,我们也可以开放一条人道主义通道。”卢涅夫说道:“让困在村子和居民点的平民撤出去。”

听完卢涅夫的建议,索科夫觉得非常有道理。德国人把平民留在火力支撑点,让他们充当人肉盾牌,而自己围困这些火力支撑点之后,为平民们开辟一条可以离开的通道。假如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对方都不领情的话,那就别怪枪炮无眼了。想到这里,索科夫连忙对着话筒说:“波塔波夫将军,你说的没错,火力支撑点里有大量的平民,我们不能随便开炮,免得误伤无辜。我现在准备先将这些火力支撑点都围困起来,随后派人去劝降。就算德国人不可能投降,我也会开辟一条专门的通道,让平民们安全离开。”

随着命令的下达,原本进攻火力支撑点的部队改变了策略,没有再发起进攻,而是从两翼迂回,将几个火力支撑点都围困了起来。做完这一切之后,索科夫派出了自己的同学瓦季姆少校,作为自己的代表,去劝说德军的投降。

瓦季姆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时候,与索科夫一向不和,所以来了前线之后,别的同学都安排了不同的职位,而瓦季姆却始终留在司令部里担任参谋的职务。今天被任命为索科夫的代表,前往敌人的防区劝说敌人投降,让他感到非常兴奋。他心里很清楚,假如真的能却说德军的投降,这可是大功一件。

当瓦季姆接受完任务,准备离开时,索科夫叫住了他,对他说道:“瓦季姆少校,虽说随着战场形势对我军越来越有利,你今天去敌营谈判,敌人不敢对你怎么样,不过凡事也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要出什么危险。”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瓦季姆向索科夫保证说:“我一定会完成好任务的。”

送走了瓦季姆,西多林好奇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你说瓦季姆少校能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吗?”

“不清楚。”索科夫摇着头说:“他的劝说能否取得成功,完全取决于德军指挥官有没有继续战斗的打算。若是他的运气好,遇到一个厌战的指挥官,没准还能劝说对方投降。可要是遇到一个顽固的,恐怕他就只能空手而归了。”

“我军进攻时,德国的抵抗异常顽强。”西多林说道:“我想德军指挥官一定是不好说话的人,我觉得瓦季姆少校这次恐怕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回。”

索科夫可不觉得自己随便派个人去劝降,德国人就会老老实实地放下武器向自己投降。这次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德军指挥官开恩,允许那些平民从自己让出的通道离开交战区域。

正如索科夫所判断的那样,瓦季姆向德军指挥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对方就冷笑着说:“少校先生,我劝你们还是别白费心思了,我们哪怕全员战死,也绝对不会投降。”

德军不投降,早就在瓦季姆的预料之中。于是他放弃了劝说的打算,而是接着说出了第二个方案:“指挥官阁下,假如你们不愿意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那么我请求你们,允许火力支撑点里的平民离开这片危险的区域。”

假如此刻交战的地点不是在德国本土,而是在苏联的领土上,那么瓦季姆说出的这番话等于是对牛弹琴。可如今作战的区域是在德国本土,和德军官兵一起被困在火力支撑点里的,还有大量的平民。德军指挥官心里很清楚,假如苏军不管不顾地用火炮轰击这里,那么军队和平民都会损失惨重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德军指挥官的语气有所松动:“好吧,我同意让所有的平民离开这里。但我想问问,能给我们多少时间?”

“我们可以给你们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里的平民都撤出去。”瓦季姆说道:“等我回到我方的阵地上,会发生一颗红色的信号弹,代表平民可以离开的通道开放;等到黄色信号弹升起时,就意味着通道关闭。”

瓦季姆回到司令部,把谈判的过程给索科夫说了一遍之后,红着脸说道:“对不起,司令员同志,我没有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辜负了您对我的信任,您处分我吧。”

但索科夫却摆摆手,大度地说道:“瓦季姆少校,虽说德国人已经陷入了我们的包围圈,不过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柏林不过五十公里,如果不进行顽强的防御,就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那他们在后方的家人恐怕就会受到牵连。参谋长,”他扭头对西多林说:“命人向空中发射红色信号弹,通知德国人,说我们的通道已经打开,他们可以让平民放心大胆地离开交战区域。”

红色信号弹升空之后,围困的苏军让出了一条宽五十米的通道,让火力支撑点里的平民能安全撤离。

通道虽然开启,但那些德国平民却是顾虑重重,深怕自己进入通道之后,会遭到来自两侧火力的杀伤,毕竟这样的坏事,德军官兵干过不少,平民们担心同样的命运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让开通道的部队是步兵第284师,师长伊斯梅洛夫上校见迟迟没有德国平民出现在通道里,不免有些纳闷,心说这些德国平民是怎么回事,给他们让开了通道,为什么还窝在火力支撑点里不动窝呢?

伊斯梅洛夫给索科夫打来电话,将他那里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最后说道:“司令员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安全通道已经敞开,为什么德国平民还没有出来呢?”

索科夫听后,略作思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对伊斯梅洛夫说:“上校同志,我估计德国平民的心里还有一些顾虑,所以不敢轻易地进入我军开辟的通道。”

“那该怎么办呢?”伊斯梅洛夫一听,顿时感到了头痛:“德国平民不出来,我总不能派人进去把他们都抓出来吧?”

“司令员同志,”这时一名参谋从外面走进来,向索科夫报告说:“我们在外面抓到了几名妇女。”

索科夫连忙用手捂住了话筒,不满地对参谋说道:“你们抓德国妇女做什么?”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后世看了太多抹黑苏军的文章,深怕这几名妇女被战士们抓起来之后,会被迫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所以语气格外严厉:“快点把她们都放了。”

“司令员同志,您搞错了,这些妇女不是德国人,而是白俄罗斯人。”参谋向索科夫报告说:“她们都是军属,在战争初期被德军俘虏之后,送到德国本土来做苦力的。如今我军进入了德国本土,她们终于有机会逃脱了德国人魔爪,前来投奔我们了。”

“原来是这样啊。”索科夫搞清楚对方的身份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吩咐参谋:“你先把她们妥善地安顿下来,等我这里忙完了,我和军事委员同志再过去看她们。”

“是,司令员同志。”参谋响亮地答应一声,转身走出了指挥部。

索科夫对着话筒继续说道:“上校同志,你派一名军官过去与德国人联络,告诉那些平民,我们会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我们留出的通道,离开这片危险的区域。”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电话另一头的伊斯梅洛夫响亮地回答说:“这件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我还是亲自跑一趟吧。”

得知伊斯梅洛夫打算亲自跑到敌人的营地去,索科夫原本想劝阻的,但转念一想,如今被自己围住的是德军的国防军,而不是坏事做尽的党卫军,就算伊斯梅洛夫亲自出马,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便点头同意了:“好吧,上校同志,我同意你亲自去敌营,不过你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哦。”

伊斯梅洛夫结束和索科夫的通话之后,立即带上德语翻译乘坐一辆敞篷的吉普车,朝着德军营地而去。在距离敌人工事还有四五十米远的位置,他让车停下,随后让德语翻译朝着敌人的防区喊话,告诉对方,说让平民通行的通道已经打开,所有的平民可以安全地离开这里,绝对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

当翻译用喇叭把伊斯梅洛夫的话喊了好几遍之后,总算看到有挎着包袱,提着箱子、推着自行车的平民,缓缓从德军阵地的位置走出来。刚开始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但很快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不到十分钟,泥泞的道路上已经挤满了人。面无表情的平民,踩着地上的稀泥,沿着公路一步一滑地朝前走着,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见到平民们开始离开村子和居民点,伊斯梅洛夫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后抬手在司机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我们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