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390章

红色莫斯科 第2390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390章

第2390章

第二天清早,索科夫来到临时指挥部,正想问问冯上尉他们有没有出发。谁知刚进门,就看到雅科夫和一名佩戴着中尉军衔的亚洲面孔的战士在说话,他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说此人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自己好像从来没见过此人。

雅科夫见到索科夫进门,连忙停止了与那位中尉的交谈,兴奋地说道:“米沙,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第88国际旅的陈连长,他是来协助冯上尉开展工作。中尉同志,这位就是我们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将军。”

“您好,将军同志!”陈中尉抬手向索科夫敬礼之后,开始做自我介绍:“我是第88国际旅三营六连连长陈中尉。”

“你好,陈中尉。”索科夫知道第88国际旅是四营建制的部队,旅长下面是营长,营长下面是连长,对方的军衔虽然不高,但职务却不低。他连忙握住对方的手,微笑着说:“欢迎你到我们这里来开展工作!”

“将军同志。”陈中尉有些迟疑地问:“不知道我们的情报科长冯上尉,如今在什么地方?”

“雅沙。”见对方想见冯上尉,索科夫连忙对雅科夫说:“你给冯上尉打个电话,让他到这里来一趟,就说他的战友来了。”

“我已经给他打过电话了。”雅科夫抬手看了看时间,说道:“想必很快就会赶到。”

雅科夫的话音刚落,帐篷外就传来喊报告的声音。

索科夫听出是冯上尉的声音,连忙冲着外面说了一句:“进来!”

冯上尉进入帐篷之后,抬手向索科夫和雅科夫敬礼:“司令员、参谋长同志,我奉命前来,请指示!”

索科夫朝站在旁边的陈中尉一指,说道:“冯上尉,你瞧瞧谁来了!”

冯上尉看清楚对方之后,惊呼道:“陈中尉,你怎么来了?”

“旅长担心你们这里人手不够,就派我过来协助你们。”

“你带了多少人过来?”

“15个人。”陈中尉可能是担心冯上尉嫌人太少,还特意解释说:“我们旅的同志都分配到苏军的各自部队,剩下的人数有限,我能带这么多人过来,还是旅长考虑到你们这里的情况特殊,特意多派了几个人。”

“我知道,我知道。旅长对这支部队一向是很重视的,否则也不会把我一个情报科长派到这里来……”

冯上尉和陈中尉两人是用中文进行交谈,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站在他们旁边的索科夫能听懂他们的对话。索科夫正听着,雅科夫忽然问道:“米沙,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不知道。”索科夫连忙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装出一脸无奈的样子说道:“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我觉得他们战友久别重逢之后,肯定要叙叙旧。”

“哦,原来是这样。”雅科夫听后点点头,又接着说道:“你来之前,我接到了柳德尼科夫将军的电话,他说他派一名上尉在新京迎接冯上尉,并会配合他们在新京的行动。”

“很好。”索科夫得知柳德尼科夫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后,心里顿时踏实多了,有了友军的大力协助,那么找到杨司令的头颅,应该就没有问题了:“有了柳德尼科夫将军的配合,冯上尉他们在新京开展工作时,所受到的阻碍就会大大减少。”

“还有,集团军司令部已经离开了索伦,正朝着这里开进。”雅科夫继续说道:“相信最迟到中午,我们的新司令部就能在郑家屯建立起来。”

“雅沙,我觉得把司令部建立在这里,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

“不管是索伦还是郑家屯,都不过是小地方,作为集团军司令部显然是不合适的。”索科夫振振有词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而奉天作为东北的大城市,倒是我们建立司令部的最佳选择。”

“这么说来,你是打算把我们的司令部,搬迁到奉天?”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索科夫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把司令部设在大城市里,不管是通讯还是交通都将非常方便,我们部队的补给会变得更加便利。”

“嗯,你说的有道理。”雅科夫听后点着头说:“那等到司令部到达之后,我就让他们先继续赶路,到奉天建立新的指挥部。”

“司令员同志,”和陈中尉聊了一阵的冯上尉,来到索科夫的面前问道:“不知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出发吗?”

“当然,上尉同志。”索科夫使劲地点点头,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答复:“你们当然按照原来的计划出发。不过唯一的一点变故,就是我将和你们一起出发。等到了奉天之后,我留下,而你们继续向新京进发。”

“冯上尉。”陈中尉听索科夫这么说,连忙低声地用中文问冯上尉:“你们去新京做什么?”

冯上尉连忙将杨司令的头颅被小鬼子存在新京的医学院地下室之事,向陈中尉简单地介绍了一遍。

但陈中尉听后,却用警惕的目光看了一眼索科夫和雅科夫,随后压低嗓门问:“冯上尉,你觉得他们可信吗?”

“当然。”冯上尉点着头说:“假如他们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呢?”

“好吧,那我和你一起行动。”陈中尉说道:“人多力量大,人多点,就算出了什么问题,脱险的几率也更高一些。”

“司令员同志。”见陈中尉想和自己一起行动,冯上尉试探地问:“陈中尉想和我一起去新京,不知您是否批准?”

“不行。”没想到索科夫很干脆地拒绝了:“他不能去新京。”

“为什么?”听到索科夫说不让自己去新京,陈中尉顿时急了。

索科夫望着因为生气而涨得满脸通红的陈中尉,微笑着说道:“陈中尉,我已经安排了足够的人手,协助冯上尉在新京开展工作,就不用再麻烦你随行了。况且,我在奉天城内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你来做。”

“什么事情?”陈中尉问话时,语气中明显带着一股怒气。

冯上尉担心陈中尉的态度,会激怒索科夫,连忙在后面轻轻地拉了一下他的衣摆,示意他别乱说话,免得让事情变得难以收拾。

“据我所知,在奉天这样的大城市里,虽说有无数的抗日志士和进步人士都被小鬼子杀害了,但鬼子的监狱里,依旧关着大量这样的囚犯。我给你的任务,就是带人把他们解放出来,有伤的治伤,有病的看病,并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怎么样,这么任务你能完成吗?”

陈中尉原以为索科夫是刁难自己,会给自己布置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此刻听完自己到奉天之后的任务后,立即意识到自己错怪索科夫了,连忙原地立正,响亮地回答说:“将军同志,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圆满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

半个小时之后,一支由五辆吉普车和三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准备出发。

等部队登车时,索科夫问陈中尉:“听说这次战役开始前,你们国际旅向我军派遣了不少的人员,对吧?”

“是的,将军同志。”如今小鬼子已经投降,那么战前的那些布置就没有任何保密的必要,陈中尉如实地说出了自己所知晓的事情:“早在七月,我旅就派出了340名指战员作为先遣支队到苏军中,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其中160人被分到了远东第一方面军,80人分到了远东第二方面军,100人被分配外贝尔加尔方面军。七月底,旅里又拍桥290名指战员,组成了20多支特遣队,秘密伞降到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新京、奉天等地进行战前侦察,将关东军的17个战略堡垒和边境上的三道防线,都标注为了空袭目标。

战役打响之后,我们先遣支队的指战员和渗透到敌后的特遣队,从黑龙江流域到小兴安岭,或在边界引导地面部队,或通过电台与空军进行电讯联系,指引他们打击关东军所有的军事目标。”

索科夫听后点点头,反问道:“想必你们旅在这次战役中的伤亡不会小吧?”

“是的,将军同志。”陈中尉点点头,继续说道:“战前派遣的两批部队里,已经有上百人牺牲。如今还抽调人手,配合远东第一方面军的地步兵第384师,攻击鬼子防御坚固的东宁要塞。”

“东宁要塞?”听到这个地名,索科夫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关东军在那里经营多年,所修筑的防御工事就是专门来阻止我军进攻,要把那里打下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谁知陈中尉听后,却吃惊地说:“将军同志,我得到的消息,苏军部队已经成功地攻破了东宁要塞。”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苏军攻打东宁要塞的具体情况,索科夫虽说知之不详,但他却清楚地记得,苏军前后用了21天时间,才彻底攻克了东宁要塞。如今苏联对岛国宣战不过十天,照理说,东宁要塞的战斗应该异常惨烈才对,怎么会说已经攻克了呢?所以他固执地说:“陈中尉,我想你一定搞错了。东宁要塞工事坚固、弹药、物资储备充足,又有地势之险,要想在区区的十天之内,攻克这样坚固的要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完这话,他就开始努力回忆关于东宁要塞的资料,要塞始建于1935年的春天,小鬼子为了修建要塞,从山洞、河北、吉林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以及一些战俘,前后有十七万名劳工参与了东宁要塞的建设。对于这些修建要塞的劳工,小鬼子从来就没有把他们当成人看待,不但吃不饱,还经常要挨监工的鞭子,每天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在一块占地两万平米的区域内,就发现了一千多个劳工的坟包。

远东战役开始后,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动用飞机、坦克和大炮,支援步兵分三路向东宁要塞发起了进攻。小鬼子虽然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但他们依靠坚固的工事和复杂的地形,顽强地抗击着苏军的进攻,足足坚守了七天,要塞才被苏军强行攻破。没有援军的小鬼子向吉林方向溃逃,但工事里依旧留下了数量不少的鬼子,继续负隅顽抗。

由于苏军的猛烈轰炸和炮击,导致东宁要塞守军的通讯全部中断,以至于天煌下达的投降诏书都不知道,继续躲在要塞的工事里顽抗。后来苏军找来了第三军的一名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让他打着白旗进入了东宁要塞,向里面的守军传达天煌的投降诏书。到9月28日的时候,九百多名鬼子打着白旗走出了要塞,向外面的苏军投降。

而位于东宁县三岔口镇以南九公里处勋山要塞,是一个中型的地下军事要塞。他们所处的位置隐蔽,并没有被苏军所发现,因此并没有参加战斗。是当地老百姓上山打柴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漏网之鱼,连忙向苏军报告。得到报告的苏军部队,立即出动了飞机、大炮,采用天上炸、地面轰的战术,向勋山要塞发起了进攻。战斗持续到8月30日才彻底结束。

至此,二战世界大战彻底落下了帷幕。后世的史学家们,把攻克东宁要塞的战斗,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战。

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历史,所以索科夫才能毫不迟疑地告诉陈中尉,苏军并没有能彻底从关东军的手里夺取了东宁要塞。但陈中尉对他的说法却持怀疑态度,毕竟东宁要塞距离这里有千里之遥,索科夫又没有千里眼,怎么可能知道苏军并没有完全占领东宁要塞呢?不过考虑到对方的身份,他还是委婉地说:“将军同志,我出来都有两三天时间,也许东宁要塞那边有了新的变化,便以我的级别,是没有资格知晓的。”

他的话刚说完,冯上尉就在远处喊:“陈中尉,你还在磨蹭什么,快点上车出发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