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445章

红色莫斯科 第2445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445章

第2445章

彼得罗夫把阿西娅上下打量一番后,扭头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将军,真是没想到,您的妻子也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真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导演同志,”雅科夫在旁边帮腔说:“阿西娅可不是战争后期形势变得对我军有利时,才进入的斯大林格勒。早在敌人对斯大林格勒展开进攻前,米沙所率领的步兵旅入驻马马耶夫岗时,阿西娅就一直在他的身边。对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们两人就是在斯大林格勒登记结婚的。”

刚听到雅科夫说阿西娅是在战役爆发前,就进入了斯大林格勒时,彼得罗夫就吃惊不已。当雅科夫说到索科夫和阿西娅是在斯大林格勒登记结婚时,不禁眼前一亮,随即用手在桌子上一拍,兴奋地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想到该如何修改剧本了。”

“哦,您打算修改剧本?”索科夫从彼得罗夫的语气中,察觉他打算对现有的电影剧本进行修改,便试探地问:“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彼得罗夫大包大揽地说:“我是导演,对电影剧本适当地进行一些修改还是可以的,待会儿我就和编剧商议一下,把索科夫将军和阿西娅军医的故事添加进去。雅科夫将军,只要剧本一改,您在其中出现的场景就要多得多了。”

索科夫虽然心里很好奇,彼得罗夫打算如何修改剧本,但他却没有轻易问出口,免得影响到对方的思路。

“米沙,你不介意我和雅科夫将军一样,叫你米沙吧?”旁边响起了爱森斯坦的声音。

“不介意。”索科夫微笑着说:“我可以叫你谢尔盖,你也可以叫我米沙。”

爱森斯坦点点头,随即问出了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米沙,我听到一种传闻,早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时候,你就对上级提出,德国人可能会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需要提早做好防御准备。有这么回事吧?”

“是的,谢尔盖,当时我还是一个步兵旅旅长。”索科夫点着头如实地回答说:“我察觉德国人在接下来的进攻目标,有可能是斯大林格勒,就向上级提出了警告,希望他们能将我的意思转达了最高统帅本人那里。”

“我很好奇,当时正在作战的哈尔科夫,距离斯大林格勒差不多八百公里,沿途还有河流和森林的阻隔,你怎么就那么确定,德国人一定会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爱森斯坦不但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也问出了雅科夫心中的疑惑。雅科夫虽然曾经多次试探索科夫,想了解对方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但索科夫每次都很简短地回答说,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报做出的分析。

但这次问这个问题的人是爱森斯坦,索科夫意识到自己不说清楚,恐怕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联系,便轻轻地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随即向众人讲述自己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遭受惨败,虽说他们当时在莫斯科的附近还部署有大量的兵力,但德军统帅部应该清楚,如果不扫清周围的障碍,就贸然进攻莫斯科,显然是不明智的,甚至有可能再次遭到失败,于是他们就改变了战略,利用在哈尔科夫取胜的势头,选择向东面进攻。这样进攻的目的很简单,一旦他们占据了莫斯科东面的重要城市,就能彻底地切断莫斯科与远东的联系,完成对莫斯科的大包围。”

“嗯,你说得没错。”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爱森斯坦倒是表示赞同,不过他却接着问:“我查过有关的资料,当时我方认为德国人向东发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夺取高加索的石油,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德国人居然把主要的进攻目标选择在斯大林格勒。”

“我刚刚已经说过,德国人向东推进的目的,是为了采用大迂回的方式,切断莫斯科与远东地区的联系。如果他们真的达成了这样的目的,那么远东的部队和物资,就根本无法运到西线战场,从而有效地削弱我军的战争潜力。”索科夫继续说:“对德国人来说,斯大林格勒是连接我国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枢纽,若他们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切断莫斯科与远东,我国和盟友的联系,并迅速推进到伏尔加河下游,占领伏尔加河流域,开辟向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进攻的便捷通道。

斯大林格勒是我国的工业和资源中心城市之一,一旦占领斯大林格勒,将削弱我国在制造重要军工产品和开采黄金、铂、钛、铀等战略资源方面的能力。在小胡子看来,这是影响苏德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另外,斯大林格勒对失望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小胡子认为,这个以我国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被攻下后,可以将我国人民的抵抗信心彻底击溃。”

“哦,原来是这样。”听完索科夫的这番长篇大论之后,雅科夫释然了:“怪不得你当初坚持要率领部队前往斯大林格勒,原来是根据这种种迹象,得出了德国人要进攻斯大林格勒的结论。”

“没错没错,就是这样。”

“时间不早了。”彼得罗夫对众人说道:“我们去吃饭吧。我的朋友从远东回来,给我带了几瓶华夏的酒,我们吃饭时可以尝尝。”

得知吃饭时有来自华夏的美酒可以品尝,众人顿时兴奋起来。在场的人除了索科夫和雅科夫外,谁也没有喝过华夏的酒,因此听到可以品尝来自神秘东方大国的美酒时,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众人在一家饭店的长餐桌旁就坐后,彼得罗夫拿出了朋友送给他的华夏酒。打开放在桌上的木箱,里面露出了八个精美的瓷瓶。

索科夫看清楚装酒的瓷瓶上写着几个自己熟悉的字:“汾酒”、“竹叶青”。看清楚酒的名字后,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翘,他原以为彼得罗夫拿出的白酒充其量就是东北的烧刀子,没想到居然是山西的名酒“汾酒”和“竹叶青”,看来彼得罗夫的这个朋友还挺上心的,居然给他搞到了这样的好酒。

“索科夫将军,”彼得罗夫拿起一瓶汾酒,冲着索科夫问道:“听说您刚从华夏回来不久,想必认识这是什么酒吧?”

雅科夫听到彼得罗夫的问题,正想出来帮索科夫打圆场,毕竟两人在东北时,很少有喝酒的机会。而彼得罗夫手里拿的装酒的瓷瓶,他还是第一次见:“导演同志,我们都知道米沙不爱喝酒,你所拿出来的这种酒,想必他连见都没有见过。”

得知索科夫没有见过这种酒,彼得罗夫不免有些失望。他听朋友说这些都是华夏的好酒,本来想让索科夫这位到过东北的将军,给在场的人介绍这种酒的,没想到对方居然没见过,真是令人扫兴。

但就在彼得罗夫打算放下手里的酒瓶时,却看到索科夫起身走到自己的面前,并从自己的手里拿走了那名瓷瓶装的美酒。下一刻,众人就听到索科夫开始为大家介绍这款美酒:“诸位,这瓶酒的华夏名字叫‘汾酒’,又称‘杏花村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产自华夏晋省汾阳的杏花村,故此得名。这种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清冽、纯正。它主要以高梁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茬曲’为糖化发酵剂,取古井和深井的优质水酿造而成。采用的是‘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的工艺,是华夏的名酒之一。”

众人听到索科夫说出了这种酒的名称,以及来历后,都不禁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特别是雅科夫,他清楚地记得,自从到了东北之后,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和索科夫在一起,从来没见他喝过什么酒,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明白呢?难道是为了满足彼得罗夫导演的好奇心,故意编出来的内容?

就在雅科夫胡思乱想之际,彼得罗夫又拿起了另外一瓶酒,递到了索科夫的手里:“那这瓶酒呢,索科夫将军?”

“这是‘竹叶青酒’,”索科夫随口说道:“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该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有汾酒和药材浸液形成的独特香气,芳香醇厚,入口甜绵微苦,温和,无刺激感,余味无穷。”

索科夫的这番话把所有人都说愣了,他们都没有想到索科夫居然对华夏的酒如此熟悉。彼得罗夫取回了索科夫手里的两瓶酒之后,打开瓶盖之后给众人倒酒,嘴里说道:“听索科夫将军这么一说,这可是难得的好酒,大家今天一定要开怀畅饮,我们不醉无归。”

听彼得罗夫这么说,索科夫不禁哑然失笑,他已经预感到,只要把彼得罗夫带来的这几瓶汾酒和竹叶青喝完,在场的人几乎都会醉倒。别看在所有人的印象中,俄罗斯人好酒贪杯,但他们的酒量其实并不好,根本不是华夏人的对手。

伏特加是用酒精勾兑的,喝的时候感觉挺上头的,但后劲不大,喝完后几个小时,人就清醒了。但华夏酒不同,后劲十足,喝的时候可能感觉很正常,觉得酒不醉人。但等到喝完之后,被风一吹,酒劲就上来了,然后人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看到雅科夫端起酒要喝,索科夫连忙抓住了他的手,低声说道:“雅沙,这种酒的后劲大,你别喝多了,不然待会儿我只能找人把你抬回去。”

原本想开怀畅饮的雅科夫,听索科夫这么说,不禁迟疑了起来。停顿片刻之后,他低声对索科夫说道:“你知道最烈的酒是多少度吗?”

“当然知道。”索科夫点着头说道:“波兰出品的一种伏特加,高达96度。我听曾经喝过该酒的人说,喝上一小口,就会感觉自己的胃被狠狠地打了一拳似的。这样的酒都可以直接倒进坦克油箱里当燃料了,一般人恐怕还真没法喝。就算要喝,也要用其它酒进行勾兑,稀释之后再喝。”

索科夫和雅科夫说话时,坐在他们对面的爱森斯坦,已经将杯里的汾酒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地说:“好酒,果然是好友。我说弗拉基米尔,你能让你的朋友再多搞一点这样的美酒吗?”

谁知彼得罗夫听后却摇着头说:“谢尔盖,这恐怕不容易。他虽然人在东北,但所在的地方,却并没有这种酒。他送给我的这几瓶酒,都是一些走私商人,从华夏的其它地方走私过来的。数量非常有限,他因为和我是好朋友,所以把他得到的美酒都送给了我。”

“米沙。”趁着彼得罗夫和爱森斯坦说话的工夫,雅科夫低声对索科夫说:“刚刚你所说的那种96度的伏特加,彼得罗夫导演就曾经喝过。据说他喝了小半瓶之后,立即被人送到医院洗胃,足足养了一个月,才勉强恢复正常。”

索科夫听后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彼得罗夫居然如此豪气,连可以直接当燃料的96度伏特加都敢喝。他原本以为这几瓶汾酒和竹叶青喝完之后,彼得罗夫和爱森斯坦都得烂醉如泥,但如今他觉得自己做出的判断太草率了,没准两人喝完之后,依旧能保持清醒也说不定。

经过一番推杯换盏之后,彼得罗夫拿出的汾酒和竹叶青被喝得干干净净。雅科夫事先得到了索科夫的警告,并没有喝醉,其余参加晚宴的人,都醉得趴在了桌上。而彼得罗夫保留着最后一丝清醒,来到了索科夫的面前,扶着桌子的边缘站稳之后,问道:“索科夫将军,你怎么没喝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