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452章

红色莫斯科 第2452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452章

第2452章

晚上十点过的时候,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索科夫以为是雅科夫又来了,便头也不抬地大声说道:“门没有关,你直接进来就是了。”

但随着来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索科夫才意识到自己搞错了。来的并不是雅科夫,而是爱森斯坦,他连忙放下手里的铅笔,礼貌地招呼对方:“谢尔盖,你来了!快点请坐吧。”

爱森斯坦在索科夫的旁边坐下后,看到桌上写满字的本子,开口问道:“米沙,这就是你写的新小说?”

“是的,谢尔盖。”索科夫将一本已经写满了字的本子推到爱森斯坦的面前,对他说道:“这就是我写的新小说,不过不是关于狙击手的故事,而是关于一群女兵的故事。”

“哦,关于一群女兵的故事?”虽然爱森斯坦来这里之前,就曾经听雅科夫说过,索科夫并没有写关于狙击手的小说,而是在写另外一本书,但此刻听索科夫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内容是什么啊?”

“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一群坚守在会让站的女高射机枪手。”既然爱森斯坦对自己写的小说感兴趣,索科夫便向他介绍小说的大致内容:“某一天,其中的一名女兵发现驻地附近出现了两名德军伞兵,猜想他们肯定是准备到我军后方搞破坏的,便赶回驻地向指挥员报告。得到报告的指挥员,带着五名去追击这两名德军伞兵,试图将他们消灭。谁知经过一番跋涉,提前来到敌人的必经之路埋伏时,才发现敌人不是两个人,而是十六个人,经过一番激战后,五名女兵全部壮烈牺牲,幸存下来的指挥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消灭了所有的敌人,粉碎了他们在我军后方搞破坏的企图。”

爱森斯坦拿起了写满字的本子,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若有所思地问:“米沙,你能告诉我,你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你完全杜撰的呢,还是根据别人讲的故事而改编的呢?”

“自然是听别人讲的故事。”索科夫对爱森斯坦说道:“我曾经听别人说过,我军的五名战士为阻止德军进入沃比湖畔,最后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我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本来是男兵,但我有意把男兵改成了女兵,目的是为了加强悲剧性和感染力。有人曾经说过:‘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我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女性的崇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憎悲。”

听完索科夫的这番话,爱森斯坦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翻开本子,开始阅读索科夫所写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索科夫已经写了将近五千字,小说的框架已经搭好。因此爱森斯坦看过之后连连点头,不停地说:“不错,不错,这小说写得不错。米沙,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认为,你作为一名军事主官,指挥作战可能是你的长处,但要说到写小说或剧本,就不是你所擅长的。就算你写点什么东西出来,要想改编成电影,恐怕也需要资深的编剧进行反复修改之后,才能成为可以拍电影的剧本。不过你所写的小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没想到你的文学功底如此扎实,能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

听到爱森斯坦对自己的夸奖,索科夫只是淡淡一笑,这样的结果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心里很清楚,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创作创作的这部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1972年,导演罗斯托茨基和瓦西里耶夫合作,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1975年,瓦西里耶夫还因为这本书获得了全苏儿童文学一等奖和苏联国家奖金。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苏军女战士的形象,评论家诺维科夫评价它是苏联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

但索科夫此刻只写了五千字,意犹未尽的爱森斯坦问道:“米沙,不知这本书你打算写多少字?”

“至少二十万字。”

“二十万字!”爱森斯坦把这话重复一遍之后,继续问道:“不知你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能写出来?”

索科夫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自己今天虽然写了五千字,手都写疼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恐怕更新的字数没法超过今天,因此他委婉地回答说:“我想,最少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什么,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但爱森斯坦听后却摇着头说:“不行不行,一个半月的时间太长了,你不能加快速度吗?”

“不能。”索科夫很干脆地回答说:“谢尔盖,你应该知道,我不是玩笔杆子的,写字的速度肯定不能和专业作家相提并论。今天写五千字,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再想提高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所创作的字数还会减少。”

“嗯,你说得有道理,你的确不是专业的作家,写字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别人。”爱森斯坦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之后,试探地问索科夫:“米沙,假如我派两个人来协助你,你能缩短创作的时间吗?”

爱森斯坦的话引起了索科夫的好奇:“谢尔盖,你能说明白一点吗?你派来的人打算如何协助我创作?”

“我打算派一名速记员和抄写员过来协助你。”爱森斯坦说完这话之后,小心翼翼地问索科夫:“你知道这两个职业吗?”

“知道。”索科夫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速记员就是开会时,专门做记录的人。而抄写员,就是负责把会议记录誊写出来的人。”

“没错,你说得没错。”爱森斯坦说道:“有了他们的协助,你能加快更新速度吗?”

索科夫在心里暗想,如果真的有速记员和抄写员来协助,那么一天更新一两万字的内容,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便点着头说:“谢尔盖,我觉得可以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那好。”爱森斯坦继续说道:“明天我就派他们过来找你,帮你加快创作的速度。不过……”

索科夫看到爱森斯坦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为难的表情,立即猜到了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连忙说道:“放心吧,谢尔盖,这个故事都在我的脑子里。只要有了速记员和抄写员的帮助,我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变成文字。”

“那好。”爱森斯坦站起身,向索科夫伸出手:“我就期待着能早点看到你后面的小说内容。”

第二天一早,索科夫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睡意朦胧地下了床,来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门外站着两名陌生的男子,都穿着便装。其中一位秃头的男子试探地问:“请问是索科夫将军吗?”

“是的,我是索科夫。”索科夫望着面前的两位陌生人,皱着眉头问道:“你们是谁?”

“您好,将军同志,我叫阿格尼,是电影制片厂的速记员,他叫格鲁迪特,是抄写员。”秃头男子礼貌地向索科夫做自我介绍:“是遵照谢尔盖·爱森斯坦同志的指示,来协助您创作小说的。”

得知面前的两人,就是爱森斯坦派来的速记员和抄写员之后,索科夫连忙热情地招呼对方:“你们好,同志们,真是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就来了。请原谅我的衣冠不整,你们先请进来坐一会儿,我洗漱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请进吧,同志们,别在门口站着了。”

十来分钟后,收拾妥当的索科夫,开始向阿格尼口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内容。而阿格尼可以算是一名优秀的速记员,虽说索科夫的语速有点快,但他依旧能跟得上对方说话的速度,很快就写完了一页纸。

写满一页纸之后,他就立即递给旁边的格鲁迪特,由后者把自己速记的内容,详细地誊写出来。

索科夫口述完一个章节后,对阿格尼说道:“阿格尼同志,我们先休息五分钟,然后再继续。”看到阿格尼放下笔,他又拿起格鲁迪特誊写的内容仔细地查看起来,看所记录的内容是否与自己说的完全一致。

当索科夫在查看稿子时,阿格尼笑着对他说道:“将军同志,您放心吧,格鲁迪特是我们电影里最优秀的抄写员,他所誊写的内容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虽然索科夫也认可他的这种说法,觉得爱森斯坦给自己派来的速记员和抄写员,一定是最棒的,不过他还是仔细地查看了格鲁迪特誊写的内容。确认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出错后,他缓缓地点点头,满意地说道:“不错不错,格鲁迪特同志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抄写员,他说誊写的内容,与我口述的情节完全一致。”

经过测试,索科夫对两人的能力非常满意,便一边继续口述小说的内容,一边看着他们运笔如飞。

中午时分,索科夫三人刚吃完饭,正准备动笔时,爱森斯坦就跑了过来。

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问:“米沙,你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还行。”索科夫拿起桌上那一叠厚厚的文稿,递给了爱森斯坦,赞许地说道:“谢尔盖,你派来的这两位同志简直太棒了。有了他们的协助,一个上午就完成了上万字的内容。如果下午和晚上再努努力,我相信今天能完成三万字左右,这样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全部的小说。”

但爱森斯坦听后,却有些诧异地问道:“写这么快,小说的质量有保障吗?”

对于他的这种质疑,索科夫是非常理解的,小说创作是一个非常费时间的工作。一部好的小说,写了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都是家常便饭。如今自己说在一周内,写出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爱森斯坦自然要为小说的质量而担心。

“放心吧,谢尔盖。”索科夫笑呵呵地说:“虽说创作的时间短了点,但这部小说的内容早就存在我的脑子里,如今不是是把它转换为文字罢了,质量方面是有保障的。”

“那你们继续吧。”爱森斯坦拿着那叠文稿,坐在靠窗的位置,对索科夫说道:“我先看看写好的内容。”

索科夫对这部小说的质量是非常有信心的,他等爱森斯坦开始看文稿时,冲着阿格尼和格鲁迪特说道:“同志们,我们继续工作吧。如果你们觉得累,就告诉我,我们可以先停下休息一下。”

“不累,将军同志,我们不累。”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继续工作吧。”

别看写一万多字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但爱森斯坦看完这些内容,却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看完之后,他站起身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写得非常不错。米沙,我觉得自己真是小看你了,这本小说要是发表的话,肯定能获奖。”

爱森斯坦放下文稿,朝门口走去。但刚出门不久,他又重新退了回去,小心翼翼地问:“米沙,你的写作速度还能再加快一些吗?我急于想看到后面的内容。”

“谢尔盖,这恐怕不行。”索科夫把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说道:“你也看到了,阿格尼和格鲁迪特同志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要想写出更多的内容,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他们工作了一上午,已经非常疲倦了,下午的抄写速度可能会下降,全天要完成三万字,都有一定的难度,想再加快写作速度,是不可能的。”

爱森斯坦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不过他站在门口踌躇了一阵,又果断地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米沙,假如我再给你派两个人过来,你能缩短创作的时间吗?”

“再给我派两个人过来?”

“是的。”爱森斯坦点着头说:“我打算采用轮班的方式,阿格尼他们这一组上午帮你誊写,而另外一组是晚上帮你誊写。如此一来,你的写作速度肯定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