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608章

红色莫斯科 第2608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608章

第2608章

来到交警米沙所说的地方之后,索科夫果然看到有一个执勤点,门口站着一名交警,正在焦急地四处张望里。

见到索科夫驾车驶过来,交警连忙抬手敬礼,并做手势,示意索科夫把车开进执勤点的院子。

索科夫经过交警身边时,为了确定对方是否在等自己,还特意把车停下,试探地问:“交警同志,你在等我吗?”

“是的,将军同志。”交警毕恭毕敬地说道:“我的同事告诉我,一位开着桶车的将军,需要找地方给他的车加油。而您是将军,所开的车,恰好也是一辆桶车,说明要加油的人是您。”

就这样,索科夫驾车驶入了执勤点的院子。

院子里堆着不少的油桶,见到索科夫的车开进来,一名佩戴中尉衔的交警快步跑上前,对刚下车的索科夫抬手敬礼后,态度恭谨地说:“将军同志,请先到屋里休息,加油的事情,我会安排人手进行的。”

“不必了,我就在这里等着吧。”索科夫客气地中尉说道:“我有急事要立即返回莫斯科,等车的油加满后,我就要立即出发。”

中尉听后不敢怠慢,连忙招呼手下人从油桶里抽出汽油,加到了桶车的油车里。

没过多久,交警们就完成了加油工作。索科夫向他们道谢之后,驾驶车辆离开了交警执勤点,很快就离开了弗拉基米尔,沿着道路朝莫斯科的方向驶去。

后世有人说,莫斯科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御力量,一支由囚犯组成的军队,可以轻易地兵临城下。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就是无知,莫斯科是一座建在森林里的城市,只有几条固定的道路可以穿过森林进入城市。沿途的防御是相当严密的,索科夫这一路驶来,至少发现了三处高炮阵地,以及一些装甲部队的驻地。别说是一支人数不多的囚犯军,就算是德军的帝国师、骷髅师这样的精锐部队,想闯入莫斯科,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到达朱可夫的别墅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当索科夫走进别墅,迎接他的是朱可夫的副官。他礼貌地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将军,元帅同志正在睡午觉,大概要三点以后才能起床,您先在客厅里坐着休息一会儿,我给准备茶水和糕点。”

“那麻烦您快点,”既然这是朱可夫的地盘,索科夫自然不用客气:“我今天还没有吃过东西,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好的,您稍等,吃的东西很快就给您送来。”

等副官把吃的东西送来之后,索科夫用最短的时间,把食物都消灭得干干净净,然后斜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本来只想养养神,没想到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以至于朱可夫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都不知道。

睡梦中的索科夫,感觉有人在摇晃自己的肩膀,他艰难地睁开眼睛,想看看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敢来打扰自己的睡眠。当他看清楚那张熟悉的面孔后,睡意顿时被吓得无影无踪,他慌忙起身,摇摇晃晃地站直身体,抬手向对方敬礼:“您好,元帅同志!”

见索科夫已经清醒了过来,朱可夫不悦地说道:“你这两天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打你家的电话没人接?”

“元帅同志,阿西娅回她父母的家里去了,最快要五号以后才能回来。”

“我问的是你,你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不接电话?”

索科夫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我去来一趟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你去那里做什么?”朱可夫刚说完这句话,猛地想到自己得到的一个小道消息:“听说你在弗拉基米尔有位女性朋友,据说关系还不错。这个传言是真的吗?”

见朱可夫对自己去弗拉基米尔的原因都搞清楚了,索科夫不敢隐瞒,只能点着头说:“是的,元帅同志,这个传言是真呢。我这次去弗拉基米尔,就是去见她的。”

“胡闹,简直是瞎胡闹。”朱可夫面带愠色地说道:“你在柏林有一个阿杰莉娜,在弗拉基米尔又有一个,若是被阿西娅知道,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面对朱可夫的斥责,索科夫不敢反驳,只能老老实实站在原地,低头接受批评。好在朱可夫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他走到沙发前坐下,随后朝索科夫一招手:“你也坐下,我有话问你。”

索科夫连忙在原来的位置坐下,目不转睛地盯着朱可夫,想听听他会说点什么?“米沙,元旦那天,你当着我的面,告诉赫鲁晓夫同志,说乌克兰在今年的夏天有可能会出现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因此建议他安排人手,多种植玉米和土豆这样耐寒的农作物。我记得没错吧?”

“没错,元帅同志,我就是这样说的。”索科夫对于这一点,倒是没有丝毫的否认。他甚至还主动说道:“您也知道,莫斯科城内的居民,每到五月中下旬,就会到郊外的别墅度假,同时在屋子前面的空地开荒,然后把土豆、玉米、西红柿、胡萝卜和圆白菜的种子撒下去,浇两次水之后,就不闻不问,只需要等到九月初去收获就可以了。”

“嗯,这件事我知道。”朱可夫等索科夫说完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觉得莫斯科居民的这种种植方式,就适合在乌克兰地区推广吗?还有,这些撒下去就不管的农作物,它们每年的产量是多少,你知道吗?”

索科夫后世曾经与一些到俄罗斯种地的人打过交道,从他们听说了不少的事情。比如说,俄罗斯人和华夏人在同一个地区种下的蔬菜,到了收获的季节,产量有着天壤之别。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人以为是种子的问题,但他们找华夏人要了蔬菜的种植,还是按照他们原来的方式进行种植,到季节收获时,产量依旧低得让人无语。

出现这种情况的真实原因,是俄罗斯人太懒了。他们把种子种下之后,基本就是不闻不问,而华夏人则每天待在地里辛勤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收获季节,谁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此刻听到朱可夫问自己的问题,索科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虽然去过乌克兰,但却是在那里指挥作战,每天只需要考虑如何打败敌人就行。但如今战争已经结束,要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该怎么尽快重建城市,怎么让工厂企业复工,怎么让荒废了几年的土地重新产出粮食。

“我想你肯定不知道吧。”朱可夫见索科夫不说话,便继续批评他说:“在打仗方面,你的确很有一套。但搞农业生产不是打仗,若是把打仗的那一套,用在农业生产上,是会出问题的。”

索科夫感到有些凌乱,心说自己只是建议多种植耐旱的土豆和玉米,防止今年夏天可能出现的大饥荒,你怎么给我扯到打仗了?不过朱可夫说话,他不敢反驳,只能静静地聆听对方的教诲。

朱可夫说了一阵后,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接着说道:“米沙,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元帅同志,请您听我狡辩,不对,是听我解释。”索科夫好不容易等到一个让自己说话的计划,连忙说道:“我有一种预感,乌克兰在今年夏天可能会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会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甚至是绝收,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出现严重的情况。”

“你说到了严重的情况。”朱可夫望着索科夫问道:“那你说说,会有什么样严重的情况。”

索科夫迟疑了片刻,觉得朱可夫应该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便果断地说:“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饥荒,类似于1932~1933年那样严重的饥荒。”

“米沙,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朱可夫听后,满脸怒气地说:“你的这种假设如果被内务部的人听到,今晚就会有人把你送进卢比扬卡的牢房,让你在里面好好地反省一下。”

“我知道,元帅同志。”索科夫点了一下头,认可了朱可夫的这种说法:“但我却不能明知道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却选择沉默不语,这样我的良心会过不去的。”

“米沙,像1932~1933年那样的饥荒,不会再发生了,永远不会再发生了。”朱可夫自信地说道:“就算乌克兰在今年夏天会遭受严重的旱灾,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但依旧不会出现你所说的饥荒。因为乌克兰的粮仓里,存储有足够数量的粮食,可以帮着老百姓渡过饥荒。”

“元帅同志,您所说的是通常情况,但假如发生意外呢?”

“意外,什么意外?”朱可夫反问道。

“你也知道,自从战争结束之后,多了几个被我们所保护的国家。”索科夫解释说:“他们在这次的战争中,同样付出了巨大代价,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异常艰难。我想上级领导在了解到他们的困难之后,没准会主动向他们提供包括粮食在内的物资援助。

您也知道,乌克兰是我们国家的粮仓。假如要向那些受保护的国家提供粮食,首选的征粮地点,肯定是乌克兰。如果是正常年份,还无所谓,但要是他们真的遭遇了旱灾,自己的粮食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再征收大量的粮食,后果就将会非常严重。”

“这件事情,我曾经和赫鲁晓夫同志讨论过。”朱可夫说道:“他告诉我,假如今年夏天的乌克兰,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旱灾,那么到了征收粮食的季节,上级肯定会酌情减免一定额度。你说说,征收的额度降低后,还会发生你所担心的饥荒吗?”

索科夫记得非常清楚,1946年向乌克兰征收的四亿普特的粮食,都是史达林考虑到乌克兰刚结束战争不久,粮食产量严重减少的情况后,所制定的征收标准。就是这四亿普特的粮食,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饥荒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元帅同志,请您相信我。”索科夫见朱可夫根本不相信自己,不免有些急了:“我如今担心的是,今年夏粮的征收标准,就算有所削减,但依旧超过了乌克兰能承受的程度,搞得老百姓没有余粮剩下。”

朱可夫见到索科夫如此固执,心里非常生气。本想再呵斥对方几句,但转念一想,对方判断局势方面,向来是眼光独到,既然他一再强调此事,看来所担心的问题,没准真的会发生。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朱可夫开口问道:“米沙,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应对吗?”

“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抽调人手,在五月到来之后,在那些荒废的土地上,大量种植土豆和玉米等抗旱农作物,就算小麦大面积减产或绝收,也有足够的粮食,来帮助乌克兰人渡过艰难的日子,避免饥荒的出现。”

“饥荒是否会发生,这一点我暂时无法和你讨论,毕竟留五月还早,是否会出现旱情,也是一个未知数。”朱可夫说道:“我想让你告诉我,如果我们真的要在那些荒废的土地上,种植耐寒的土豆和玉米,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不知这些人手从什么地方抽调?”

“当然是西伯利亚了。”

“西伯利亚?!”

“是的,”索科夫点着头说:“据我所知,很多获释的我军战俘,都被送往了西伯利亚,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到乌克兰去种土豆和玉米,这样就能解决人手不足的情况。”

他说完这个提议之后,见朱可夫沉默不语,他又小心翼翼地说:“元帅同志,既然您不同意使用我军获释的战俘,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德国人的战俘。”

“什么,德国人的战俘?”朱可夫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你是说,让那些被关押在西伯利亚的德军战俘,送到乌克兰去种土豆?”

“没错,元帅同志,我就是这样考虑的。”索科夫说道:“自从八月风暴的远东战役结合之后,我们俘虏了六十多万的关东军,陆续把他们送到了西伯利亚。这么多战俘的涌入,肯定给当地战俘营的管理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能趁机把德军战俘,都转移到乌克兰,就能减轻战俘营的压力。”

“米沙,你简直是瞎胡闹,你有没有想过。”朱可夫生气地说道:“如果我们真的把远东的德军战俘,都转移到乌克兰地区,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在该地区修建大量的战俘营,以关押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德军战俘。你觉得史达林同志会同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