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312章 备战

红色莫斯科 第312章 备战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312章 备战

就在索科夫准备在前面带路时,赫鲁晓夫出人意料地将一只手臂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对他说道:“走吧,索科夫中校。我还有一些心里话,想和你聊聊。”

感受到赫鲁晓夫搁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臂,再联想到他就是若干年后的苏联一把手,索科夫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可能是察觉到了索科夫的拘谨,为了化解对方的紧张情绪,赫鲁晓夫先是收回了手臂,随后对索科夫说:“中校同志,看来,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都是对的。”

索科夫听到赫鲁晓夫这没头没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明白他指的是铁木辛哥主持的在那次会议上,自己对哈尔科夫战役提出的一些看法。他在心里暗想:“奇怪,不是说去查看坑道工事吗,怎么会忽然提起这件事呢?”

赫鲁晓夫眼睛望着前方说道:“在当时的会议上,我们这些西南方面军的决策者,都认为自己的计划是无懈可击的。当你提出德国人可能从突出部,向我军实施反击的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把你的话听进去。相反,我甚至还认为,一旦德军从那里进攻的话,肯定会遭到我们部署在那里的部队的迎头痛击。”

对于赫鲁晓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觉得是可信的。按照铁木辛哥和赫鲁晓夫的想法,就算德军真的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发起攻击,哈里托诺夫指挥的第9集团军也足以阻止他们的进攻。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德军的攻击会来得那么猛烈,第9集团军面对德军的攻势,只支持了一天,便全线崩溃。

“索科夫中校,”赫鲁晓夫停下脚步,望着索科夫问道:“我听说你曾经对别人说,我们的部队无法阻止德军冲进斯大林格勒,将来的战斗会在城里进行。你说过这话吗?”

“是的,军事委员同志。我的确说过这种话。”索科夫听到赫鲁晓夫的这个问题,连忙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力量和德军相比处于劣势,又缺乏坚固完善的防御工事,因此要想挡住德国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管我们的指战员表现得如此顽强,但是战线还是会一步步向斯大林格勒靠近。”

赫鲁晓夫等索科夫说完,盯着他看了好一阵,随后说道:“索科夫中校,你知不知道,你的这种言语很危险,这简直就是失败主义论调嘛。”

“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的眼睛望着赫鲁晓夫,毫不畏惧地说道:“我说的是事实。德国人早晚会冲进这座城市,假如我们不事先做好一切防御工作,那么这座以最高统帅本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就有可能落入敌人的手。”

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赫鲁晓夫倒是非常认同:“你说的没错。我们绝对不能将这座以最高统帅本人命名的城市,交到德国人的手里。你有什么办法,阻止德军占领这座城市吗?”

“我们首先要在城市内部修筑好防御工事,把居民们都武装起来,做好和敌人打巷战的准备。”索科夫字斟句酌地说:“为了给城内修筑工事的军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沿途,我们要进行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对于索科夫所提到的这个建议,赫鲁晓夫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不置可否地说:“继续说下去。”

索科夫想了想,继续说道:“可以疏散的居民,都要从靠近前线的地区疏散到城市里来。凡是不能运走的东西,都毁掉它,什么东西也不要留给敌人。凡是可能有利于敌人,加强敌人力量的东西,什么都不要留下。无论是可以开工的工厂,还是田野里的麦子或牲口,无法疏散的东西,我们将它们统统都炸毁,烧掉!牲口也赶走。总而言之一句话,什么都别给德国人留下。”

“把居民从靠近前线的地区,疏散到斯大林格勒城内,”对索科夫提出的方案,赫鲁晓夫有些为难地说:“索科夫中校,你知不知道斯大林格勒能容纳多少人?”见索科夫摇摇头,他又继续说道:“根据我们的统计,从其它城市疏散到这里的居民,加上城内原本的居民,已经有近百万人口,假如再把外面城镇的居民疏散到城内,我担心无法容纳。”

赫鲁晓夫所说的问题,倒是索科夫从来不曾考虑过的。虽说他知道斯大林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亲自下令,不对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居民进行疏散。但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对赫鲁晓夫说:“军事委员同志,我看该组织城内的居民进行疏散了,否则等德国人冲进城内,他们就算是想撤,也没法撤了。”

他的话刚说完,就看到赫鲁晓夫身子一顿,随后摇着头说:“这是不可能的,索科夫中校。根据我得到的通知:为了不引起城内的恐慌,我们将不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实施疏散工作。”说这话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因此专门向索科夫强调,“有些事情,也许你判断得很准确。但是判断准确是一码事,能否讲出来,又是另外一码事。明白吗?”

从赫鲁晓夫说话的语气,索科夫猜道,对方肯定是对自己擅自发表德军会冲进斯大林格勒的言论不满,连忙点了点头,有些慌乱地回答说:“放心吧,军事委员同志,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言论。”

说是去参考地底下的坑道工事,不过赫鲁晓夫却始终在山坡上转悠,查看步兵旅的表面阵地。等来到山坡的另外一侧,赫鲁晓夫看到山坡脚下忙碌的人群,好奇地问:“索科夫中校,你能告诉我,他们在忙什么吗?”

听到赫鲁晓夫这么说,索科夫就算不看,也知道山坡脚下的人群在忙碌什么,便立即回答说:“他们在挖地道,军事委员同志。”

“挖地道?我还以为他们在挖战壕呢。”赫鲁晓夫听到索科夫这么说,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索科夫中校,我能问问,你们挖地道的目的是什么?”

“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在马马耶夫岗的南北坡,都修筑深埋在地下的坑道工事。”索科夫向赫鲁晓夫介绍说:“我想通过地道将两个山坡上的工事连接起来。我们现在采用两种方式,同时在两个山坡之间开挖地道,您看到的是采用明挖法的挖掘方式。另外一种暗挖法,由于在地底下进行,所以您暂时看不到……”

在介绍完地道的情况后,索科夫试探地问赫鲁晓夫:“军事委员同志,山坡上的表面阵地,我们已经看完。接下来,是不是该到坑道里去看看?”

没想到赫鲁晓夫听后,却抬手看了看表,随后摇着头说:“时间不早了,我还要赶到市城防委员会去,就暂时不去了。下次有机会再说吧。”说完,向索科夫伸出手,“我们就此告辞吧。”

赫鲁晓夫的来去匆匆,让索科夫感到很疑惑,他不明白对方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说是视察工事,结果只简单地看了一下地表的工事,而主要的坑道工事,连看都没有看,就匆忙离开了。

傍晚时分,临时被叫到市城防委员会开会的奥佐尔,给索科夫带回来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件:“中校同志,看看吧,这是赫鲁晓夫同志和城防委员会新拟定的告全市人民书。”

索科夫接过了奥佐尔手里的文件,凑近眼前一看,只见上面用标准的印刷体写着:“

亲爱的同志们!

亲爱的斯大林格勒公民们!

狂暴的敌人已经逼近我们亲爱的城市。像24年前一样,我们这座城市又在经历着艰难的时刻。散发着血醒气的德国鬼子要闯进充满阳光的斯大林格勒,要玷辱我们伟大的俄罗斯河流——伏尔加河……

斯大林格勒的公民们,同志们!

我们决不让敌人侵占我们亲爱的城市,决不让敌人毁掉我们的房屋和亲爱的家庭。我们要在所有的街道上构筑起不可逾越的街垒,要使每一座房屋、每一个街区、每一条街道都变成攻不下的堡垒。

所有的人都出来修筑街垒吧!大家组织起战斗队吧!在每条街道上都筑起街垒……在严酷的1918年,我们的父辈保卫了红色察里津。让我们在这1942年也护卫住荣获红旗勋章的斯大林格勒!

大家都去构筑街垒!

一切能够拿起武器的人都起来保卫我们亲爱的城市,保卫我们的家园!”

索科夫长松一口气,他心里暗想:看样子,自己对赫鲁晓夫说的话起作用了,否则也不会仓促地出台这封告全市人民书。如果把斯大林格勒的居民们真正地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城内石质建筑物多的特点,在德军冲进城市前,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防御体系还是有可能的。

别尔金看完这封告全市人民书,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他笑着对索科夫说:“旅长同志,有了这封告全市人民书,我相信谁也不会将城防委员会的命令,当成耳边风了。你下次去百货大楼的时候,没准二楼的沙袋工事已经修好了,说不定还架设了反坦克炮和机枪。”

既然如今有赫鲁晓夫在过问城里的防御工事修筑,索科夫也不愿意再操这个闲心,想到德军离城市越来越近,他有些着急地问奥佐尔:“少校同志,我想问问,坑道工事和地道,什么时候能完工?”

“南坡的进展快一些,大概再过五天就能完工。”奥佐尔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向索科夫汇报工程进展情况:“而北坡那边,进度要慢得多。不过最多十天,也能完工。另外还有地道,采用明挖法的那条,已经完工三分之二;而用暗挖法的,才进行了四分之一。”

索科夫清楚地记得,两条地道是同时开工的,但没想到进度却相差那么远。他皱着眉头问:“少校同志,两条地道同时开工,为什么进度会相差这么远呢?”

“索科夫中校,”奥佐尔望着索科夫,一脸委屈地地说道:“在制定施工方案之前,我曾经告诉过您,说明挖法的进度是最快的。可是您担心两条地道都采用明挖法,会被德军的侦察机发现,其中一条便采用最费时间的暗挖法。”

“行了行了,少校同志,别在我的面前叫苦了。”索科夫不等奥佐尔说完,便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如果人手不够,我明天再给调一千人。你务必在五天内,完成全部的工事修筑工作。明白吗?”

“五天内全部完工?”奥佐尔有些诧异的问:“中校同志,我能问问,为什么必须在五天内完工呢?”

索科夫敲了敲面前的桌面,有些不耐烦地说:“奥佐尔少校,难道你从来不看战报吗?德军离我们的城市越来越近,没准哪天他们的装甲部队来个突击,就冲到了马马耶夫岗前,要是工事没有完工,我们怎么挡住他们?”

“明白了,”奥佐尔点点头,说道:“放心吧,中校同志,我一定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马马耶夫岗的工事。”

“那真是太好了。”索科夫说完这话,又扭头望着别尔金说:“政委同志,不知你是否认识城内管军需的人?”

“认识几个,但都不是主要的负责人。”别尔金听索科夫这么一问,立即明白了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虽说部队从库尔斯克开过来时,都携带了双倍基数的弹药,可要是一打起仗来,那弹药的消耗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假如不事先囤积一批,等到别的部队退入城内,那么仓库里的那些弹药和物资科不够分配的。为了免除索科夫的后顾之忧,他主动说道:“我明天就去拜访后勤部门的领导,争取从他们的手里,搞一批我们急需的物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