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986章 特别的部队

红色莫斯科 第986章 特别的部队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986章 特别的部队

保卢斯投降后不久,柏林方面就得到了消息。

德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觉得这可能是苏军的一个阴谋,是为了让德国大本营放弃这支被围困的部队的一个阴谋。

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推测告诉希特勒时,这个留着小胡子的矮子却毫不迟疑地说道:“蔡茨勒,这不是阴谋,保卢斯肯定已经投降了。绝对是这样的,否则我们的士兵只要还有一颗子弹,就绝对不会让俄国人靠近他们的阵地。”

“我的元首。”对于保卢斯投降的这种说法,蔡茨勒是始终无法相信的,毕竟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位元帅被俘或者投降的先例,他试图说服希特勒,向他证明这是一个阴谋。“也许保卢斯元帅此刻正身负重伤,躺在他的指挥部里……”

“不,他们是真的投降了。”希特勒前所未有地固执说道:“根据我的判断,保卢斯这个胆小鬼,向俄国人投降后,肯定还会被困在北面工厂区的部队发出命令,让他们也向俄国人投降。”

就在蔡茨勒绞尽脑汁,考虑用什么办法来说服希特勒时,一份刚收到的电报摆在了他的面前。电报是坚守在城市北面工厂区里的第11军军长施特雷克尔将军发来的,他证实了保卢斯已经被俘的消息,同时提出自己已经无力坚守下去,希望能批准自己率剩下的部队投降。

“看到了吧,蔡茨勒。”希特勒看完电报,怒气冲冲地说道:“保卢斯这个胆小鬼,我把他晋升为元帅,就是希望他在司令部被俄国人占领时,可以用手枪对着自己的脑门开一枪。如果他这么做的话,可以为其他的官兵树立一个榜样,使他们勇敢地和俄国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可是他居然投降了,他所树立的坏榜样,给我们的军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你看看施特雷克尔将军的电报,这位勇敢的德意志军人,居然也给我发电报,请求我批准他们投降,这都是保卢斯这个胆小鬼、蠢货所树立的坏榜样,而带来不好结果……”

听到希特勒在破口大骂保卢斯,蔡茨勒担心对方迁怒自己,不敢说话,只能一脸尴尬地站在旁边。

希特勒骂累之后,终于停了下来。在休息一阵后,他抬头望着蔡茨勒说:“参谋长,立即以大本营的名义,给施特雷克尔将军发电报,晋升他为大将军衔,并命令他率领剩余的部队继续战斗下去。”

“可是,空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补给,已经基本中断。”蔡茨勒小心翼翼地提醒希特勒:“在没有弹药和食物的情况下,我们的士兵要想继续坚守下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会立即给戈林打电话。”希特勒歇斯底里地说道:“命令他立即出动至少五百架运输机,向被围困在城市北面工厂区里的德意志士兵,空投足够的弹药和食物,使他们能在俄国人的包围圈里继续战斗下去。”

蔡茨勒本想提醒希特勒,如今戈林手下的空军,是根本无法出动那么多的飞机,去为被围困的军队进行空投。但看到希特勒的那副神情,他便把到了嘴边的话,重新咽进了肚子里。

第二天中午开例会时,戈林得意洋洋地向希特勒报告:“我的元首,我已经给前沿的野战机场下达了命令,让他们为斯大林格勒城市北面的被围部队,空投弹药和食物。此刻应该已经有三十架运输机,正在为我们的官兵进行空投。”

对希特勒来说,戈林报告的情况,无疑是自己最近听到的最好消息。他努力在脸上挤出了笑容,说道:“戈林,干得漂亮。虽说城市南面的守军,我们已经损失掉了,但只要城北的部队还在战斗,这场战役我们就没有输……”

谁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戈培尔急匆匆地从外面闯了进来。他一看到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说:“我的元首,俄国情报局正在播报有关斯大林格勒的消息,我觉得您有必要听一听。”说着,他来到了墙边的落地收音机前,扭动旋钮,打开了收音机。

一名跟着戈培尔进来的俄语翻译,立即站在收音机旁,为在场的人翻译广播里所说的内容:“今天,2月2日,红军顿河方面军的部队,已经彻底肃清了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北面工厂区内的敌军的抵抗,迫使其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敌人的最后一个抵抗点被粉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以我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在这次伟大的战役中,德军一共损失兵力150万人,坦克3500辆,火炮12000门,飞机3000架。第六集团军残存的十余万人,包括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元帅和他手下的23名将军,都成为了我们的俘虏……”

“关掉,快点把收音机关掉。”希特勒听到这里,立即咆哮起来,让站在收音机旁的戈培尔关掉收音机。戈培尔不敢怠慢,连忙关上了收音机,并冲翻译做了个手势,让他离开这个房间。

“我的元首,”趁着希特勒还没有说话,蔡茨勒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对他说道:“俄国人消灭了我们的第六集团军,他们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曼斯坦因元帅的部队。我想我们有必要提醒曼斯坦因,让他提前做好防御的准备。”

“总参谋长,你说得没错。”发了一通火的希特勒,情绪终于平复下来。他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看,点着头说:“俄国人下一个攻击目标,肯定是曼斯坦因的部队,必须让他们尽快做好防御准备,以应对俄国人可能发起的进攻。”

“我的元首,”蔡茨勒继续说道:“曼斯坦因元帅的部队,前段时间为了救援保卢斯的部队,和俄国人进行了恶战,兵力和技术装备都损失比较大。您看,我们是否从中央集团军群里抽调部队和装备,却补充他们呢?”

“不行,坚决不行。”希特勒拿起靠在墙边的讲解棒,敲着莫斯科所在的位置,大声地说:“我们的中央集团军群驻扎在现在的位置,成功地牵制了不少于七十个师的俄国部队,使他们不得不停留在莫斯科附近,不敢随便调往其它的方向。

假如我们真的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部队和技术装备,那么很快就会被俄国人察觉,这样他们就能从莫斯科抽调部队,赶去与曼斯坦因周围的部队汇合。这样一来,曼斯坦因的处境会变得更加艰难。”

“可是,我的元首,我们对曼斯坦因元帅的处境不能不管吧。”蔡茨勒提醒希特勒:“一旦他的部队被俄国人重创或击溃,那么我们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就会暴露在俄国人的面前。”

“给曼斯坦因调一批坦克过去。”希特勒盯着地图看了一阵后,转身对蔡茨勒说:“把新出厂的虎式坦克,和经过改进的四号坦克都给他调过去。看看这些经过改进后的坦克,能否克制俄国人的t-34坦克。”

“明白,我的元首。”蔡茨勒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这批坦克的运输时间,觉得完全可以在一周内列装部队,便点着头说:“我立即安排运输事宜。”

…………

在马马耶夫岗的指挥部里,索科夫正和停留在这里的罗科索夫斯基聊天。

罗科索夫斯基笑着问索科夫:“米沙,我想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事情?”索科夫好奇地问:“方面军司令员同志,不知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昨天见到了德军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将军。”罗科索夫斯基笑着说道:“他居然建议我,从德军俘虏中招募一批人,成立一支配合我军作战的反**的部队。”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想起,好像在真实的历史上,库尔茨巴赫在被俘后,的确向苏军的高层提出过这个方案。但是很可惜,他的提议被否决了。

索科夫考虑到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有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在真实历史上大放异彩的近卫第13师,却由于自己的出现,而变得寂寂无闻,就连师长罗季姆采夫,也鲜有人提及。而库尔茨巴赫提出组建反**军队的事情,不知是否也会出现变数。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索科夫谨慎地问:“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不得不承认,库尔茨巴赫将军的出发点是好的。”罗科索夫斯基若有所思地说道:“但真的组建了这样一支军队,他们在战斗中是否听从我们的指挥,还不好说。更危险的是,一旦他们配合作战的我军处于劣势时,你说他们是会为了我军和他们的同胞拼命呢,还是调转枪口打我们?”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担心,索科夫深以为然。毕竟这些士兵的家属还在德国,一旦他们的身份泄露,肯定会连累国内的亲人。仅仅凭着一点,就注定这支军队就算组建起来,恐怕大多数的官兵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时,为什么魏军大将投降,却带不走军队,就是因为军队里将士的家眷,都居住在魏国的腹心地带,相当于人质的存在。

想到这里,索科夫点点头,对罗科索夫斯基说:“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您说得对,就算俘虏们勉强加入了我们,但他们在战场上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随时有倒戈的危险。因此,我觉得这样的军队不组建,是完全正确的。”

听到索科夫的回答,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对索科夫说道:“米沙,真是没想到,你的想法居然和我大同小异。你可能还不知道,方面军司令部里有不少人,都赞同采用库尔茨巴赫的方案,从俘虏里招募一批人组建这样的军队。”

在马马耶夫岗的指挥部里,索科夫正和停留在这里的罗科索夫斯基聊天。

罗科索夫斯基笑着问索科夫:“米沙,我想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事情?”索科夫好奇地问:“方面军司令员同志,不知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昨天见到了德军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将军。”罗科索夫斯基笑着说道:“他居然建议我,从德军俘虏中招募一批人,成立一支配合我军作战的反**的部队。”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想起,好像在真实的历史上,库尔茨巴赫在被俘后,的确向苏军的高层提出过这个方案。但是很可惜,他的提议被否决了。

索科夫考虑到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有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在真实历史上大放异彩的近卫第13师,却由于自己的出现,而变得寂寂无闻,就连师长罗季姆采夫,也鲜有人提及。而库尔茨巴赫提出组建反**军队的事情,不知是否也会出现变数。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索科夫谨慎地问:“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不得不承认,库尔茨巴赫将军的出发点是好的。”罗科索夫斯基若有所思地说道:“但真的组建了这样一支军队,他们在战斗中是否听从我们的指挥,还不好说。更危险的是,一旦他们配合作战的我军处于劣势时,你说他们是会为了我军和他们的同胞拼命呢,还是调转枪口打我们?”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担心,索科夫深以为然。毕竟这些士兵的家属还在德国,一旦他们的身份泄露,肯定会连累国内的亲人。仅仅凭着一点,就注定这支军队就算组建起来,恐怕大多数的官兵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时,为什么魏军大将投降,却带不走军队,就是因为军队里将士的家眷,都居住在魏国的腹心地带,相当于人质的存在。

想到这里,索科夫点点头,对罗科索夫斯基说:“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您说得对,就算俘虏们勉强加入了我们,但他们在战场上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随时有倒戈的危险。因此,我觉得这样的军队不组建,是完全正确的。”

听到索科夫的回答,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对索科夫说道:“米沙,真是没想到,你的想法居然和我大同小异。你可能还不知道,方面军司令部里有不少人,都赞同采用库尔茨巴赫的方案,从俘虏里招募一批人组建这样的军队。从俘虏里招募一批人组建这样的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