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462章 鸿门宴(上)

大明话事人 第462章 鸿门宴(上)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1 21:46:27

第462章 鸿门宴(上)

亲眼观察完塞外形势,林钦差便从东、西太平山的山口边墙退回了张家口堡。

当晚,林钦差接受了张指挥的款待,回到住处时,又和新上任的巡抚王某进行谈话。

“小王啊,你觉得当今的和议国策如何?”林钦差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王象干心里真吓了一跳!

难道小姑丈内心属于绝对鹰派,对和议不满?

还是说年轻人自恃勇武,野心勃勃,为了建功,又想重新挑起边衅?

念及此处,王象干连忙说:“当初到宣府之前,我曾经翻阅过近些年关于宣府的文牍。

数年前有位巡按御史计算过,与北虏右翼和议十五年来,大同、宣府两镇比起之前十五年,费用节省了一千一百二十八万银两,这就是和议之功效。

此外边民安定,生齿繁庶,蓄积渐富,皆为和议款市之利也。”

林钦差轻笑几声,仿佛是挑刺说:“那和议就没有弊端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王象干还真怕胆大妄为的小姑丈又搞出大事来,国策大方向不是开玩笑的。

便又苦苦劝道:“况且和议又不等同自废武功,朝廷并未放弃守战,和议是建立在守战基础上的。

而且在和议之后,就有了更多人力物力整修边墙边堡。你今日所见的堡、墙,都是和议后新修过的。”

林泰来叹口气,小王说的确实不错,与北虏右翼和议确实是正确的国策,对大明也很有好处。

从全世界潮流来说,也是以“下海”为时髦,在内陆几千里边防互相打烂仗确实没啥意义。

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会开个大玩笑呢?

大明目前国策是对右翼和议,同时挑拨分化北虏右翼和左翼,导致了北虏整体战斗力的衰弱。

应该说,这个国策还是比较高明的。

结果在历史上,另一支蛮夷辽东女直崛起后,衰落的北虏完全遏制不住新蛮族,反而被辽东女直所吞并,最后大明也一起完蛋,这就有点黑色幽默了。

此后林钦差就离开张家口堡,继续去其他地方巡视。

宣府镇区虽然总面积不算大,但也有十一卫和三个独立千户所,大点的边城边堡十多个。

林泰来是巡阅整个宣府镇的钦差,不可能只在宣府镇城或者张家口堡停留。

张指挥则负责筹备款待诸部头目的宴会,而王巡抚回宣府镇城,调集人力物力,开始在张家口堡边墙外搭建临时营地。

另外王巡抚还接了一件差事,就是安排军匠炼造一把一百六十二斤重的大刀。

“为何要精确到一百六十二斤?”王巡抚好奇的问道。

林钦差答道:“八十一斤的双倍,不就是一百六十二斤?”

过了十余日,林钦差返回张家口堡,开始专心处理外交事务。

负责准备宴席的张指挥禀报说:“朝廷定下的款待标准是,各部酋长每人牛肉一斤,粟米五合,麦面一斤,时酒一瓶,另外小菜油盐酱醋及马草折银七分,柴炭折银二分”

林钦差不耐烦这些细碎事务,挥了挥手说:“知道了,把账单给王军门就行了!

另外每人多加一瓶酒,以及果脯一盘,算是本钦差优赏的,不过还是让王军门付账!”

眼见林钦差这边已经没事,张指挥正要离开,却又听到林钦差问道:“马市设在你这里,想必你对喀拉慎部内情颇为熟悉?”

张指挥也不说虚的,答道:“马市设在张家口堡,下官自然就有了探听北虏情报的职责。

宣府北边面对的虏部以喀拉慎部为主,下官所熟悉的,当然就是喀拉慎部。”

林泰来又问道:“那么喀拉慎部里面,可有什么适合立威的头领?”

张指挥:“.”

他很想问问,到底什么叫“适合立威”?

林钦差又随口道:“不管什么活动,总要有个反派啊,不然何以彰显主角?”

张指挥更不明白了,钦差大佬的思路实在太过于跳跃了,时不时的让他感到迷茫和不解。

这种以和平友好为主旋律的款待,先琢磨怎么立威,是不是唯恐天下不乱了?

看在张指挥办事还算得力的份上,林钦差便多说解释了几句:“如果只有抚赏没有立威,岂不会让北虏各部觉得软弱?

所以在虏部各头领里面,如果有那种对我大明朝廷不甚恭敬的人,就可以用来立威。

你只管将你所知的情报告诉我,其他就不用你管了。”

张指挥回过神来后,又稍加思索,这才答话说:“喀拉慎部各头领中,对朝廷最不恭敬的人应该是来三兀。

他是喀拉慎部已故老领主老把都的第三子,现任领主青把都的弟弟,他的牧地在最东边,紧邻北虏左翼的察哈尔。

大概因为距离马市较远,获利不如其他几个大头领,所以来三兀平常对朝廷多有毁谤之言。而且来三兀与喀拉慎现领主青把都之间,也颇有嫌隙,还曾经发生过冲突。”

“这个叫来三兀的人选甚好!”林钦差欣喜的拍案叫道,此人一看就是反派人设!

张指挥又道:“还有个传闻,因为来三兀距离北虏左翼很近,所以曾经混在北虏左翼里面,参加过对蓟辽的攻击劫掠。”

林钦差更满意了,这个反派设定实在太完美了。

众所周知,大明只和北虏右翼达成和议,但仍和北虏左翼维持战争。

一个右翼部落的头领既想通过马市获利,又参与左翼的劫掠,你不当反派谁当反派?

在林钦差眼里,张指挥这样的人就像是老黄牛,工作或许不会有什么“创意”。

但只要能明白细致的给出指令,他也能按照指令把事情做好,这不果然帮忙找出了完美反派吗?

做事就像是打仗,作战方案要尽可能细致,要尽可能把所有问题都想在前面。

敲定了至关重要的反派人选,林钦差心里大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然后就是对“不确定因素”的预估,以及应对方案的制定。

所以林钦差对张指挥继续问道:“三娘子最近为什么总是在这边活动?她和喀拉慎部之间是什么情况?”

张指挥答道:“此事说来话长,北虏右翼目前可以粗略划分为西、中、东三大集团,西部集团是俺答兄长老吉囊的后人,主要面对三边、甘肃各镇。

中部就是丰洲滩、大板升城、归化城一带,是老顺义王俺答自领的本部,如今归了俺答后人和三娘子,主要面对的是大同、山西二镇。

而东部就是宣府北边这一带,紧邻着更东方的北虏左翼,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喀拉慎部。

乃是俺答弟弟老把都的后人,与中部集团关系也最为密切。

三娘子从数百里外归化城来到宣府边镇,一是为了就近获得大明边臣的支持,二就是为了寻求喀拉慎部的支持。”

说到这里,张指挥又梳理了一下信息,才继续说:“喀拉慎部的内部情况也很复杂,老领主老把都去世后,因为长子早夭,所以次子青把都继承了领主位置。

但青把都如今年迈多病,对部族掌控力下降,内部也是各种不稳。

除了青把都之外,喀拉慎部还有两大势力,应该都在觊觎本部领主之位。

一个就是刚才所说的来三兀,被上差定为反派的那个,青把都的三弟。

另一个就是这次受册封的白忽台,他是老把都的长子长孙,当今领主青把都的大侄子。

而白忽台之所以能获袭爷爷老把都的都督同知,就是三娘子向朝廷奏请的,大概是为了拉拢白忽台。”

听完介绍后,林钦差默默记住了三个关键人物的名字:

年迈的二叔领主青把都,家族长子长孙白忽台,有大反派之姿的三叔来三兀。

林钦差只管做指示和决策,以及养精蓄锐,具体事务都有别人去忙碌。

又过数日,便到了林钦差与喀拉慎部约定会晤和款待的日子。

张家口堡山口的边墙的墙门打开,林钦差骑着马从门洞里来到墙外,这是他首次出塞。

林钦差将数十名家丁全都带上了,这时候他只信任这些家丁,此外还有二百护卫官军。

王巡抚和张指挥一起将林钦差送出边墙,但张指挥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看在林钦差眼里,忍不住就说:“有话就放,何必吞吞吐吐!”

张指挥犹豫着说:“如果遇到三娘子纵兵来挟,上差不妨从了,陪她耍上几日。

根据我判断,她肯定不会加害我大明边臣的,上差不需要担心安全。”

边墙外数里,在已经搭建好的临时营地上,二十八宿军旗迎风飘扬,一座大帐矗立在营地的中央。

喀拉慎部大小头领二三十人,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的出现在辕门,然后不约而同的停住了脚步。

因为在辕门的中央插着一把堪称雄硕壮阔的大刀,挡住了去路。

众人目测这把大刀,长度约莫一丈,通体钢浇铁铸,气势上十分惊人,不知到底多少重量。

虽然草原强者为尊,头领们大都自恃武勇,但都没有见过如此有压迫感的兵器。

这些蛮夷人物可能并不知道“下马威”这个汉词,不过此刻却都理解出了同样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