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51章 冬至风云(中)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第651章 冬至风云(中)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1 21:46:27

第651章 冬至风云(中)求月票!

第651章 冬至风云(中)求月票!

很多事物的发展态势,站在马后炮的角度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身在局中的当事者却难以觉察,这跟是否聪明完全没关系。

比如此时的申首辅认为,自己是大明当今最合适当首辅的人,没有人能比自己做的更好。

只有自己具备上下左右调和、维持朝廷总体稳定的能力,皇帝也不会认识不到这点。

申首辅所有行为的思路,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他成功干了八年首辅的经验之谈。

但包括申首辅在内还没有人意识到,经过与外朝大臣几年的拉扯后,皇帝的耐性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此时的万历皇帝已经对内阁的和稀泥作风极为不满意,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他已经想给内阁上强度,逼迫内阁坚决站在自己这边,最起码要帮着自己反击外朝压力。

皇帝这种要“逼良为娼”的心态,与申首辅那种继续两头糊弄的思路,显然是完全错位的。

没认识到皇帝心态的变化,所以申首辅才会对林泰来的锦囊内容产生怀疑。

但鉴于林泰来过往预言的高度准确率,申首辅又不得不重视,便对好大儿问道:

“如果林九元认定皇上会用外泄密疏这种手段,那林泰来可曾留下应对或者破解之法?”

申用懋摇了摇头,“没有,林九元的锦囊内容就写到这里。”

“就只有这些,下面没了?”申首辅有点不能相信的说,“林九元向来思维缜密,每每提出问题之后必然还有应对办法,这次竟然没有?”

申用懋非常肯定的答道:“下面真没有了。”

申首辅便做出了最终判断,“看来林九元真实目的只是通过危言耸听,阻止我进呈密疏解释而已,而不是真有多严重的后果。”

申用懋隐隐有些不安,力劝道:“父亲!还是听从林九元的吧!”

看到好大儿这种对林泰来的盲从态度,申首辅又有点逆反了,语气很重的说:“我作为首辅,必须要与皇上保持有效沟通,不能让皇上产生误解,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申用懋见父亲不悦,也就不敢再劝了。

因为国子监年终放假,在国子监读书的王次辅好大儿王衡也回了家。

他正在陪着次辅父亲王锡爵说话时,忽然从申府传来消息,说申首辅仍然卧床不起,所以婉拒了王次府会见的请求。

王锡爵苦笑几声,起身就往书房去,同时对王衡说:“你先下去歇息吧,为父去写奏疏。”

王衡好奇的问道:“夜色深了,还要写什么紧急奏疏?”

王锡爵稍稍解释了几句:“今日内阁碍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联名上疏,反对皇上罢免罗万化,我草拟奏疏时写上了首揆的名字。

如今首揆拒绝见我,说明他是彻底打算装作不知情了,那么我这个次辅就成了主要担责之人。

故而须得写密疏向皇上好生解释,表明迫不得已的苦衷,说清楚并非本意,免得皇上误会了我。”

他王锡爵才不是那种明知可能产生误会,也不去解释清楚的糊涂人。

王衡便道:“事关重大,不打扰父亲了。”

这样对各方都好,不然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僵局了。”

王衡顺便拍了句马屁:“见父亲调和鼎鼐,真有首辅之姿也!”

王锡爵催促道:“此事不便托付外人,你快去办事!”首辅哪有那么好当上?除非申时行这次脑子进水了装傻到底,而他王锡爵的善解人意又能被皇上认可。

内阁联名反对皇帝旨意,这是一件非常醒目的特殊事件。尤其在国本问题极为激烈的时刻,尤其显得瞩目。

此事传开后,不知在朝廷引起了多少议论。

左都御史陆光祖冒着“结党”风险,悄悄的亲自拜访三辅王家屏。

当前的形势实在太敏感了,清流党人又站在风口浪尖上,他必须要获知第一手的资料,避免产生任何误判。

王家屏分析说:“皇上应该是想看看内阁的态度,如今内阁联名上疏反对罢免罗万化,应当能将皇上之怒火吸引过去。”

陆光祖关切的问道:“是否会波及到你?”

王家屏轻松的答道:“首辅是申吴门,主持并执笔的人是王太仓。

有他们两个在前面,板子打不到我身上,我又能有什么事情?”

在冬至这个节点上,皇上的注意力若放在内阁,我们外朝科道官也能暂且安全了。

你也知道,我们同道的言官实在不能再折损人手了。”

现在清流党人尤其是言官,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在国本之争里,他们不上不行,但上了后,又怕损失人手。

被林泰来连年扫荡,本来人力资源非常充沛的清流势力言官也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

在前些年的巅峰期,六科十三道全加起来,清流势力能凑出四十人左右的言官阵容。

经过《金瓶梅》七君子、西直门非法出游事件、七战七捷功臣被诬告等等一系列事件的打击后,现在清流党人言官的数量不足巅峰期半数了。

对此王家屏只能无奈的说:“趁着林泰来不在京师,抓紧时间休养生息,选拔行取一批御史吧。”

陆光祖点点头,既然已经摸清楚了情况,那就可以告辞了。

下面的压力都在内阁那边了,他们外朝言官暂时可以喘口气。

无论怎么议论,大家都认为,四阁老赵志皋应该是内阁最没压力的那个。

但事实相反,赵四今晚直接失眠了。

两三个月前林泰来在更新社内部做过的形势报告,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

“历史一定有其必然性!在国本之争激烈化的节点,皇帝一定会厌烦了内阁和稀泥,一定会逼着内阁下场!”

“历史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说不定在哪个契机,就能引发出必然性的结果!”

可能不少人听过林泰来这种近乎玄学的观点,但只有赵志皋深信不疑的听进去了并记住了。

关键是林泰来临走前,私下里还说过一句话:“赵志皋!在一年之内的机遇期,到底要做首辅还是做次辅,你自己看着选吧!”

怎么这样关键的时候,林泰来却不在京师?

没有林泰来手把手的指点,这心里就真不踏实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