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73章 还得是林九元出马

大明话事人 第673章 还得是林九元出马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673章 还得是林九元出马

三天后,去宣府安抚北虏右翼的林泰来拖着疲惫的身躯,晃晃悠悠的被马驮回了京城。

感谢看起来情况很紧急的朝鲜国,不然还没借口离开宣府回京。

本来还想跟老熟人万全右卫指挥使、张家口马市分守参将黑晓仔细谈谈出征的事情,结果也没多少时间。

只叮嘱了黑晓尽量多准备些精兵,不过听黑晓的意思,打算把这次机会让给义子黑风虎。

林泰来对此无所谓,只要尽可能多用熟悉武将就行。说起来黑风虎这万历十七年武进士,还是他的“门生”呢。

林大官人刚从德胜门进城,就被知道了;等到他进家门时,就接到了通知,明天上午召开廷议。

“真是个劳碌命啊。”林泰来喟然长叹。

随即又对留守林府的左护法张文问道:“左都御史陆光祖辞官了没?”

张文答道:“还在称病不出,没有任何其他动静。”

林泰来不满的说:“已经三天了,王御史就没有再去逼迫他履行赌约?”

张文又答道:“王御史确实又去强逼陆光祖了,但有很多御史跳出来劝他。

说要尊老,说要敬重前辈,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还说这都是为了他好,要注意自己的口碑。

王御史脸皮薄,实在顶不住轮番劝阻,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给脸不要脸,非要让我动手。”林大官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洗漱休息。

不知怎得,林大官人想起了上辈子强迫自己让座的老人。

及到次日,林泰来前往午门外东朝房,要先从长安右门进皇城。

林泰来正在门官那里登记时,忽然窜出一道身影,还没等林泰来反应过来,就抱住了他的大腿。

这让林泰来大惊失色!倒不是害怕有什么危险,而是没想到被人如此容易就近身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自己麻痹大意,丧失了应该有的警惕性!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帝王将相折损在这些小小的疏忽里。

所以就算是身在皇城,也务必要保持警醒!

暗暗告诫自己了一番后,林泰来才低头仔细看去。

却见此人穿着蓝黑色疑似官袍的服饰,正跪在地上又死死抱着自己大腿不撒手,痛哭流涕的叫道:“恳请林仙人救救敝国!”

周围其他准备进入长安右门的大臣看到这一幕,纷纷叹息道:“尹正使已经在长安右门哭了三天,东国亦有忠义之士也,忧心国事乃至于此!”

林泰来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人就是朝鲜国使节尹卓然,三年前见过几面,难怪看着有点面熟。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林泰来伸出手去,尹正使还以为要扶自己起来,就松开了林泰来的大腿。

却不料林泰来直接把尹正使提了起来,然后就往长安右门里走。

这个变故过于突兀,尹正使一度忘了继续痛哭,当即就愣住了,毫无反应的被林泰来拖着走。

这个画风让周围其他大臣也目瞪口呆,尹卓然好歹也是外国使节,而且国破家亡哭于宫门,你林泰来是不是太粗暴无礼了?还有没有恻隐之心?

长安右门的门官很为难的拦住了林泰来,尹卓然是外国官员,非诏许没资格进宫廷。

林泰来解释说:“今日有朝鲜国事务廷议,需要尹正使到场提供参考意见。我愿为尹正使作担保,并负责看管住他。”

听到这话,尹卓然也不挣扎了,乖巧的任由林泰来提着。

若能参与大明高层决策,总比在宫门外痛哭要有用吧?

门官稍加思忖后,就让林泰来亲笔在册本上写明情况并签字画押,然后放行了。

进了宫廷后,林泰来目不斜视、昂首挺胸、龙行虎步,过往官吏纷纷避道。

旁边的尹卓然一边惊骇于九元真仙的气场,一边不断的说着“没齿难忘”、“肝脑涂地”之类的片汤话。

穿过端门,林泰来朝着午门方向行了个礼,然后迈步进入东朝房。

先前早到的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交谈,一干大臣的目光齐刷刷看过来。

林泰来对着吏部尚书王世贞扬了扬下巴,淡淡的说:“最近我没有等人的习惯,现在就开始吧。”

名义主持人王天官喊了声“开始”,就又又又闪到角落去打瞌睡了。

尹正使站在林泰来背后,默默的观察着东朝房内情形。他感觉到,自己今天可能终于抱对大腿了。

这大明朝廷也太复杂了,阁部院大臣没一个顶事的,居然是一个四品官主持大局。

兵部尚书叶梦熊主动说:“九元君讲几句?朝廷都在等着你的高见。”

林泰来对尹卓然问道:“贵国向为东国之强者,为何突然失陷于倭寇?我总觉得很可疑。”

这个问题有点难,尹卓然答不上来,不过有什么可疑?

林泰来又对叶梦熊问道:“朝鲜国既然屡屡求援,可曾有详细的状况说明?”

叶梦熊一时没明白,反问道:“什么样的详细状况?”

林泰来便举例道:“比如,几月几日哪道沦陷,几月几日发生过什么战役,每个时间段损失了多少兵马,都有哪些将领战死,都有哪些臣子死节等等等等。”

叶梦熊答道:“这些详细状况的说明都没有,只是急切求援而已。”

林泰来脸色渐冷,转头看向尹卓然。

尹正使连忙解释说:“敝国已经一团混乱,所有事情都已经没有头绪,状况统计更是无从谈起。”

林泰来仿佛自言自语道:“若无详细状况说明,如何取信于人?”

尹正使不明所以,取信于人?什么意思?

又听到林泰来继续说:“就连民间百姓找人借钱借粮,也要详细说明自己遭受了什么困难吧,不然别人怎么相信并伸出援手?”

别说尹正使,就连其他大臣也没明白,林泰来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林泰来冷笑着对众人说:“朝鲜国一直在急切求援,但却又一直说得不清不楚,连个详细说明都没有!

我有理由怀疑,朝鲜国与倭国勾结同谋!假借向我大明求援,引诱我大明精兵进入朝鲜歼灭!”

尹正使:“.”

苍天啊,大地啊,这是自己幻听了吗?

仿佛晴天一声霹雳,突然震响在东朝房,所有大臣瞠目结舌!

你林泰来的脑回路还是那么清奇!你怎么能这样想的?

林泰来又高声道:“我在苏州时,接触过一些去过朝鲜的海商!

他们对我言及,听说朝鲜国这几年和倭国多有通信往来,恐有合谋!”

“绝无此事!”尹正使急眼了,回过神来就大叫道。

林泰来厉声质问道:“那上月进入贵国的五千大明精兵,到底怎么败的?

贵国至今连敌情都说不明白,难道不是有意为之?”

噗通!尹正使情急之下直接跪在地上,还想去抱大腿,但被已经有防备的林泰来闪开了。

尹正使便只能伏地苦苦哀求道:“天意可鉴!敝国虽然破烂不堪,可绝无叛逆大明之意!”

不是敝国有意隐瞒不报,而是真的烂到全都是糊涂账,自己也说不清啊!

至于国内到底为什么烂成了那鸟样子,他这个在外的使节又哪里知道!

此时没有别人说话,因为所有大臣都被林泰来整不会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林泰来一参加廷议,节奏画风就全变了,仿佛是全新版本全新玩法。

林泰来没有理睬尹卓然,又对兵部尚书叶梦熊问道:“朝鲜国王在哪里?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叶大司马回答:“辽东巡抚郝杰奏道,朝鲜兵败如山倒,朝鲜君臣一路遁逃至鸭绿江对岸。

其国王请求入辽,拒之不仁,纳之难处。如何处置,请朝廷谕示。”

林泰来冷哼一声,“莫不是朝鲜国王意欲先入我大明,然后再引狼入室,做内应为倭兵开路?”

众大臣:“.”

你林九元差不多就得了,要是朝鲜国王真有这样的智商和胆略,至于不到俩月就几乎被灭国吗?

林泰来环视众人道:“兵者诡道也!只要疑虑不能消除,便不可不防!”

尹正使不知该怎么辩解了,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敝国君臣到底如何做,才能取信于上邦?”

林泰来沉思片刻后,开口道:“贵国君臣从王京一路逃至义州,想必携带了很多财物,以为复国之资。

可以将这些财物尤其是王室财物先行送过鸭绿江,以证贵国对大明别无私心。

然后方能允许贵国国王过江,暂居于辽东安全之地,坐等天兵援助复国。”

尹卓然恍恍惚惚,难道这意思就是,被困在义州的君臣如果不交保护费,就别想渡江求生?

就算倭兵来打义州,江对岸的大明官军也会因为“疑虑”而不会救援?

众大臣有点无语,论及外交工作,还得是你林泰来出马啊。

林泰来朝着尹正使,疾言厉色的警告说:“无论贵国溃败之迅速,还是贵国求援之语焉不详,以及过去数年贵国瞒着大明与倭国眉来眼去,都非常可疑!

但是不要说我大明不给贵国自证的机会,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到其他迅速消除疑虑的法子了。”

尹正使不由得掩面而泣,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向王上奏报这种条件。

林泰来又说:“这里暂时没你的事了,且先下去吧!”

几名在这片当值的锦衣卫进来,拖着尹正使就往外走。

此刻的尹正使失魂落魄宛如行尸走肉,他先前还以为遇到了好心人,能有机会参与大明高层决策

目送尹正使离去后,林泰来看着孙鑨和杨俊民这俩户部侍郎,冷笑道:

“先期军费应该算是解决了,今天就不必再议论这方面问题了!户部也闭上嘴,别再来哭穷!”

孙鑨和杨俊民:“.”

林泰来又看向兵部左侍郎石星,直接上了高端政治话术:“你踏马的到底是脑子有大病,还是当了倭国内奸?

当初你怎么敢的?只调五千兵马进入朝鲜国攻打平壤?”

石星:“.”

林泰来不容置疑的说:“朝鲜国共有八道,与我大明接壤的两个道乃是平安道和咸镜道。

其中平安道有倭兵一万八千七百人,平壤就在平安道,驻守平壤的倭兵当在万人左右!我大明两三千人就去打平壤,能不惨败么?

而咸镜道有倭兵二万二千八百人,也就是说,仅相邻大明的两道就有倭兵四万!

加上分布在其余六道的倭兵,进入朝鲜的倭兵数量至少在十万以上!”

这是朝鲜出事以来,大明朝廷第一次听到比较精确的倭兵数目。

没想到最先报出倭兵数目的人不是辽东巡抚,不是朝鲜国,而是一直远在江南的林泰来。

兵部通信司的工作成绩,竟然恐怖如斯!

没人质疑林泰来,在这样廷议上,林泰来不可能当众撒谎,更别说精确到了百位数。

就算想质疑,也拿不出任何证据质疑。

林泰来再次环视众人,像是质问所有人:“所以我奏请调集十万大军有问题吗?即便十万兵马一时不能齐备,先批也该有五六万吧?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大明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非出兵不可!”

众大臣默然,到了这个地步,稍有政治智商的人也明白要抛弃侥幸心理,应该准备大打了。

叶梦熊作为大司马,总结了一句说:“军费和兵员问题如果都无异议,那下面就应该推选得力大臣负责经略朝鲜.”

坐在角落打瞌睡的王天官仿佛被“推选”两字给激活了,瞬间闪现回到舞台的中央。

“可有人推举经略朝鲜之人选?”王天官强力夺回了主持大权,娴熟的问道。

“我要推举人选!”林泰来突然举起了手说。

众大臣集体诧异,你林九元等着被推举就行了,现在说什么话?

王天官也有点疑惑,还是问了句:“你举荐谁?”

林泰来大声的回答说:“我选陆光祖!他能带领我大明天兵打到倭国!”

众人:“.”

你可饶了陆老头吧,别杀人诛心了。都七十岁的人了,能活着回来吗?

熟悉选举工作的王天官三思之后,决定尊重民意,开口道:

“陆光祖自称通晓朝鲜国情况,一直很关注朝鲜方面事务,反对他的请举手。”

属于林党的人看了看林泰来,心有灵犀的没有举手;中立的人不会当出头鸟,也不肯举手,毕竟举手这个动作比较显眼。

清流党人面面相觑,瞬间又产生了思想混乱,有的人犹豫之后举起了手表示反对。

也有的人在纠结中选择了按兵不动,一样没有举手。

最后在场的数十名大臣里,举手反对的人只有那么十几个,明显是少数派。

王天官笑着说:“看来反对陆光祖经略朝鲜的人并不多,可以将陆光祖奏报上去了。”

林泰来微笑着,用力带头鼓掌。

众人:“.”

不会吧?你们这是玩真的?皇帝能同意吗?

就算皇帝猪油蒙了心敢同意,那陆光祖又有脸接受吗?

好端端的一切顺利成果斐然的廷议,还是在诡异的气氛里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