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84章 大明的将官们

大明话事人 第684章 大明的将官们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684章 大明的将官们

与朝鲜国完成初步接洽,并且和辽东巡抚郝杰会商完毕并部署了后勤工作后,林经略仍然不可能闲下来。

虽然已经接见了李如松、麻贵、董一元三个第一等级将官大总兵,但还要继续接见游击级别以上的将官。

一来他作为方面统帅,熟悉部下主要将官乃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手下的将官都不认识,这仗还打个屁。

二来大明官军太碎片化,别管将官的官职叫游击、参将还是副总兵,可能都是平行的独立作战单位。

彼此主要区别大概只在于本营兵力多寡而已,大都在一两千人左右,撑死了三千来人。

真的是平行关系,并不是副总兵管几个参将,参将管几个游击这样的上下级关系。

除非战时临时编组,会以一个副总兵或者总兵统领某路几个营。

所以对于游击以上的将官,林泰来全都要接见,保证熟悉每一个作战单元。

受李如松节制的辽东蓟镇系统兵力最多,将官也最多,有李如柏、张世爵和杨元三位副总兵级别将官,以及李宁、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升、李平胡、骆尚志等等。

看名单就能看出来,不是李家嫡系就是李家部将、家丁出身,要么就是出自李家老根据地铁岭,唯一例外就是南人骆尚志。

在历史上,这基本上就是第一波入朝大军的阵容,接下来的攻克平壤也是这些人打下来的,乃至收复开城汉城甚至碧蹄馆,还是这些人。

林泰来一一对众将勉励了几句,又说了说倭兵的特点,提醒一下该注意什么,也就结束了接见。

在碧蹄馆大战之前,辽东蓟镇系统这些人打的问题不大,也不需要穿越者太多干涉。

再说这拨人身上李家印记太深,林泰来一时间也施加不了太多影响。

所以林泰来就不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宝贵时间了,有李如松节制他们就足够了。

然后第二波来参见的是受麻贵节制的宣大将官,有解生、牛伯英、杨登山、摆赛、颇贵、黑风虎等等。

其中解生、杨登山、摆赛、颇贵虽然在史书中不很出名,但此时也号称宣大四猛将。

不过林经略却先招呼的是黑风虎,严格按级别来说,黑风虎今天都不够资格进来。

然后林经略指着黑风虎,很不见外对宣大众将官说:“此乃本部院的武门生也,望诸位多加关照。”

资格最老的杨登山代表宣大众将回话道:“好说好说。”

就算抛开林泰来的关系不提,这黑风虎也是宣府镇宿将黑晓的义子,本也不是外人。

“坐!”林泰来指着座位,亲切的说:“宣府巡抚王象干乃是本部院妻侄,调你们来杀倭也是经过王象干保举的,故而本部院与尔等也不算外人了。”

见经略大人示好,众将心里便轻松了不少,谁不想有个“自己人”上官?

要是辽东系的李如松作主将,上面再没个别人撑腰,他们这些宣大系真就成后娘养的了。

寒暄几句后,林泰来便开始不厌其烦的详细讲起倭兵。

“关于倭兵的战法,先前我曾给你们写过,第一是火铳犀利,第二是善于筑垒,第三是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尚可。

至于短处,大概就是骑兵少,大型火器少等等,今天就不多说了。”

“今天本部院主要想说的,就是如今总体形势,已经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倭兵入侵朝鲜国,到目前太过于顺利,一口气突进一两千里,占据城池数十。

这就导致倭兵目前心态松懈,已渐成骄兵。”

杨登山询问道:“斗胆请军门示下,何以见得已成骄兵?”

林泰来答道:“从两点可以得知,倭兵第一兵团主将小西行长占据平壤后,就不再北进。

然后倭兵居然不抓紧时间征发朝鲜民众备战,比如运输粮草或者修筑堡垒、制造器械。

反而发榜安民,免除朝鲜民众徭役,这是何等的松懈和自满?”

杨登山赞了一声“军门明见”,就不再多嘴了。

众人暗暗想道,林经略这情报简直太详细了,不服不行。

而后林泰来继续说:“如今总体形势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倭兵几乎占据朝鲜全境,就不得不分兵各处把守,甚至处处筑垒,这是倭国打习惯了内战的做法。

但我大明边军马匹充足,就有了分割包围倭兵的机会。

至少在第一阶段倭兵还没有适应之前,这种分割包围倭兵的机会很大。”

“请军门下令!”杨登山听出了言外之意,林泰来对他们宣大军强调这个,肯定是有什么相关筹划。

林泰来笑道:“目前还需保密,你们整军备战就是。但本部院有言在先,你们与辽东军的任务肯定不同。”

现在都知道,倭兵在北方有两个前锋兵团,小西行长的第一兵团进军平安道和平壤,主要在西海岸;

加藤清正的第二兵团进军咸镜道,沿着东海岸更加深入,一度还越过了图们江。

以朝鲜国的地形,东西海岸之间高原山脉耸立,所以两海岸之间很难联通。

在原本历史上,李如松率领三万多人过江后,直扑平壤。并且在平壤击溃了小西行长兵团,然后继续一路南下。

在这个时间点上,如果有上帝视角就可以看到,小西行长兵团溃败后,位于东北海岸方向的加藤清正兵团几乎成了“孤军深入”态势。

不知是兵力不足,还是情报不够的原因,明军并没有对加藤清正兵团动手。

然后“孤军深入”的加藤清正兵团在耽搁了十多天后,仍没受到包抄堵截,从朝鲜国东北转进千里顺利的撤回了汉城。

所以林经略有个构想,既然自己手头兵力比原本历史时空更加充足,那么战争肯定要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李如松部仍然去打平壤,而麻贵和董一元部似乎可以先向南然后直插东海岸,堵截加藤清正兵团南撤。

朝鲜国北方中间全是高原和山脉,只有东西海岸有小片平原和主要道路。

所以加藤清正兵团南撤道路只能是沿着海岸走,相对很容易寻找和堵截。

只要能顺利拦截,全歼的难度就不大了,那可是足足两万多倭兵精锐。

目前这个构想还在地图作业阶段,林经略并没有公布的想法。

所以今天接见了宣大军的将官,并设宴款待时,只大讲特讲倭兵形势,科普倭兵信息,并没有透露任何军机。

宣大军之后就是延绥军,不过由于路途较远,目前延绥军兵力略少,主要将官有左聪和余尚德等等。

林经略再次亲自科普了一遍倭兵各种情况,其实这也是接见几十个将官的目的。

毕竟在整个大明,没有人比林经略更懂倭军,林经略不得不抓住一切机会向将士灌输信息。

正当林经略大肆接见游击以上将官的时候,九连城又来了两位奉命前来参见的人物,皆穿大明武官袍服但留着金钱鼠尾辫。

乃是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奴儿哈赤,以及奴儿哈赤的亲弟弟、建州指挥使舒尔哈齐。

如果奴儿哈赤的意思是野猪皮,舒尔哈齐的意思就是小野猪皮。

历史上在奴儿哈赤的早期战斗生涯里,很多后世熟知的人物还没登上舞台,比如皇太极现在还是个胎儿。

目前奴儿哈赤所依靠的亲信,就是亲弟弟舒尔哈齐和“五大臣”,即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理,安费扬古,扈尔汉。

其中舒尔哈齐堪称“一字并肩王”地位,从小就与奴儿哈赤一起打江山,在建州女直中的威望比奴儿哈赤只稍弱一筹。

在历史上,舒尔哈齐最后结局是与哥哥奴儿哈赤产生矛盾后,被幽禁而死,算是你大清的“秘史”之一。

这次兄弟二人赶到九连城,是因为林经略要求他们过来当面解释。

先前加藤清正率兵越过图们江,攻击海西女直部落时,为何建州女直没有遵令出兵?

奴儿哈赤本想还带上“五大臣”护身壮胆,但是想起三年前进京朝觐,“五大臣”被林泰来一人团灭的阴影,还是把“五大臣”都留在老家了。

站在九连城的城门口,舒尔哈齐忍不住抱怨说:“但凡先前稍微出动点兵马策应海西各部,也不至于有今日之忐忑。”

建州女直既然接受了大明册封,名义上也是藩臣,虽然可以“听调不听宣”,但接到出兵命令后,总不能一点象征性表示也没有。

而且当时挨了加藤清正大嘴巴子的海西女直首领布占泰,乃是舒尔哈齐的双重姻亲

奴儿哈赤则沉着脸回答说:“明军与倭兵交兵,必将无暇他顾。

我部就要迎来大有作为的时机,所有兵员都要珍惜使用,不可任意浪费。

只要安然度过这次参见,我们建州就是海阔天空、鹏程万里!”

他也没想到,这位经略大臣在紧锣密鼓的东征之余,还有心思抓着小小的建州不放.

按照正常逻辑,这时候的经略大臣不应该满脑子都是倭兵和朝鲜吗?怎么还能分心盯着对大局没任何影响的建州女直?

这时候建州女直还没能力公然反抗大明,接到经略大臣召见的谕令后,他们兄弟就只能走一趟九连城了。

在幕府大堂听到城门的报信,林经略就将崔五魁喊过来,“你先接了建州女直两位酋长入住驿馆。”

崔五魁还挺纳闷,怎么特意让自己去接?虽然自己负责外交业务,但两个蛮族酋长至于么?

然后又听到林经略吩咐说:“这两个人要给予同等档次的礼仪规格,安排同等档次的屋舍,分别安排同等档次的宴饮。”

崔五魁提醒了一句说:“确定是同礼么?一个是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另一个是指挥使,并不是同级。”

林泰来不解释,呵斥道:“按我的吩咐去做就是!”

崔五魁奉命出去,到城门口接了奴儿哈赤、舒尔哈齐兄弟,见礼的时候,对两人一模一样的分别见礼。

等到了驿馆,又先送了奴儿哈赤进院落正房,然后又领着舒尔哈齐往外走。

按正常礼节安排,奴儿哈赤居正房,舒尔哈齐在厢房就可以了。

奴儿哈赤终于觉察到有点不对,忍不住问道:“崔大人要引着我弟去哪里?”

崔五魁答道:“要去隔壁院落正房,与这边一般无二。

对了,今晚宴席也是分别款待,贵兄弟二人皆为主宾,以示厚待之意也!”

奴儿哈赤:“.”

千算万算,甚至做好了受尽屈辱的准备,却没想到会遭遇这招!

若大明有林泰来这样的人,自己还能有称王东北的机会么?

当晚就有两个参将出面,各自负责款待了建州女直两兄弟,礼数完全一样。

及到次日,崔五魁又来领着两兄弟,前往幕府大堂。

百忙之中的林经略抽空受了参拜后,却先与当弟弟的舒尔哈齐说话,和蔼的拉起家常话寒暄。

旁边被冷落的奴儿哈赤脸色当即就黑了,这位林泰来还是这么没有礼貌!

虽然他并不想和林泰来打交道,但他才是建州的首领好不好?

就算是挨刀,也该是他先挨!

林泰来对舒尔哈齐问道:“听说你与海西女直乌拉部的大酋长布占泰联姻?”

舒尔哈齐老老实实的答道:“在下将女儿嫁给布占泰,而后准备娶布占泰之妹。”

“啊这.天作之合也。”林经略违心的说了句,同时把“贵圈真乱”这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舒尔哈齐暗自纳闷,先前曾听哥哥奴儿哈赤说,林经略品性凶暴无比,而且极度仇视女直。

但今天亲眼见到的林泰来态度可亲,怎么看也不像是哥哥所言那样?

然后又听到林泰来问:“那么先前倭寇加藤清正越过豆满江,入侵海西各部。

而后重创布占泰,据闻斩杀布占泰部下九百余人,怎么不见你出兵救援?”

舒尔哈齐不知该怎么回答,或者说不想当面撒谎,就无奈的看了眼哥哥奴儿哈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