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90章 秋后算账

大明话事人 第690章 秋后算账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690章 秋后算账

在守城战中,只要被破了一个门,再死守所有城门的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当南城芦门告破,五六千明军率先冲进城中时,倭兵也就逐渐放弃了西城、南城各门。

一边依托城中修筑的土窟死守,一边退守到没有明军攻打的东城。

林经略沿着城墙上面从芦门流窜到普通门后,便打开普通门,将李如柏麾下的大明官军放进来。

站在城门洞边上,在亲兵的严密保护下,又刷出一个“先登”伟业的林经略开始卸甲。

毕竟这可是重达八十斤的特制重甲,穿戴着战斗完了,林经略也会累的。

这时候,第一兵团主将李如松、第一兵团左路副将李如柏等将官上前来参见。

林经略一边卸甲,一边轻描淡写的说:“登城破门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本部院已经代劳了。

下面入城清剿顽抗贼寇这样的艰巨任务,就交给尔等了,不会还做不好吧?”

李如松无语,这么喜欢抢“先登”的文臣,古往今来可能就眼前这么一个了。

宁夏城那次就是,这次平壤城又是,难道是为了寻求刺激还成瘾了?

如果林泰来只是个小兵卒,凭着大战“先登”之功,说不定能直接得到一个世袭百户。

但以经略大臣身份,冒险登城杀敌,真不知道到底图个啥。

于是李如松忍不住劝道:“军门万金之躯,干系重大,不可亲冒矢石也。

若军门稍有折损,我等将官万死莫赎也,又该如何向朝廷交待。”

这倒是实在话,如果经略大臣噶了,大军主将李如松也逃不过被治罪。所以看到林经略突然出现在城头,最后怕的人可能就是李大将。

林泰来淡淡的说:“你在教我做事?先登这种功劳,本部院可以给你们,也可以不给你们。”

李如松忽然有所悟,林经略悍勇先登,莫非是为了震慑出自辽东的骄兵悍将?

按照最早的部署,他李如松在西北方向督战,林经略在西南方向督战。

也就是说,他李如松负责督战北城牡丹峰、密台门到西城七星门一线,林经略负责督战南城含毯门、芦门到西城普通门一线。

但是在攻城的前一夜,辽东军出身的众将担心不公,所以要求西城全部由他李如松督战。

主要是因为经略大臣林泰来是南人,日常又明显亲近南兵。别的不说,三个经略直属标营里有两个是南兵系统的。

这难免让辽东军将官心里犯嘀咕,就怕遭遇赏罚不公。

比如说,分头同时攻打几个城门,差不多时间攻破城门,那先登破城的功劳怎么算?

只是人人都没想到,林经略竟然以这种方式来打脸。

看着李如柏,以及李如柏身后的几个辽东军将官,林经略又冷笑道:“本部院给你们的功劳才是功劳,本部院不想给的,谁也抢不走!”

众将默然无言,不敢与经略大臣对视。

李如松打圆场道:“眼下战火未熄,且容诸将继续剿贼。”

林泰来便下令说:“据大同江对岸的探马来报,来救援平壤城的倭兵都已经半途撤退了。

现在传我军令,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结束平壤城战斗!

如果无能,今日负责在西城主攻的所有将官降一级!”

众将官低着头,就往城里冲了。

此后战斗进程与历史上大致差不多,大明官军对着倭兵的土垒不停纵火,数千倭兵被烧死在里面,异味蔓延十里。

眼看城中修筑的堡垒挡不住明军,倭兵第一兵团主将小西行长带着万把人的残兵,退守东城。

但是大明官军仍然毫不客气,继续放火焚烧,反正这是朝鲜国的城市,烧起来不心疼。

眼看着明军优势巨大,而且己方援军迟迟未至,小西行长便从东城突围。

当初林经略部署攻城的时候,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思路,并没有在东城排兵布阵。

所以小西行长在半夜时分,率领残兵从东城突围出去很容易,但却不意味着能顺利逃脱,因为从东城外面就是大同江。

在大明官军的追击下,突围的倭兵要么回头垂死挣扎,要么在一片混乱中被逼着跳进大同江。

在这个收割人命的深夜,又不知几千倭寇被淹死在大同江里。

倭兵主将小西行长在近卫的拼死保护下,渡过大同江继续逃窜。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蝴蝶效应,预先埋伏在大同江岸的三个明军纵队,以及会日语的大忽悠沈惟敬,出现在小西行长和残兵面前。

“小西桑!我给你争取了一个束手就擒的机会。”沈惟敬用流利的日语诚恳劝道:“作为好友,我特意冒险前来救你性命,不然我大明官军只会将你们全杀了讨功。”

小西行长:“.”

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搏杀,平壤之战到此基本结束。

本时空朝鲜国的《惩毖录》中记载道:“清晨诸炮一时齐发,如天崩地裂,而后天兵奋勇争先,强攻各门。

天帅林泰来督战至芦门,怜悯将士伤亡,亲披重甲率先登城,手刃倭贼数十,倭贼胆寒溃逃,遂夺门破城。”

《万历邸抄壬辰卷》中说:“经略林泰来浴血先登王师共计斩首三千有余,烧死六千有余,溺毙五千有余,生擒倭寇主将小西行长。”

十月十七日,又是一个清晨,天色亮了后,林泰来出现在城北风月楼。

这是一座塔楼,先前是小西行长兵团的“司令部”所在地,现在被林经略征用了。

虽然塔楼的底层还算宽敞,但林泰来嫌弃里面杂乱气闷,便将帅椅设在了楼门外面的台基上。

沈惟敬带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俘虏过来,献宝似的对林经略介绍道:“此乃倭军主将小西行长也,被我劝降了。”

林经略没有什么特殊表示,就像是面对一个普通俘虏一样。

他指着座旁的一个首级,对沈惟敬说:“你问问小西行长,认识这是谁么?”

沈惟敬转头对被按在地上的小西行长问了几句话,而后小西行长抬头辨别了一下首级,又回答了几句。

于是沈惟敬对林泰来翻译说:“此首级乃是倭国丹后守大村喜前。”

林经略终于明确知道,荣获被自己首杀成就的倭将到底是什么人了,于是就顿感念头通达。

不然的话,这个疑惑真能困扰他一辈子。

这次俘虏真不多,先前都问过了,没人认出首级的身份,已经让林经略产生些许焦虑了。

“原来阁下叫大村喜前,再次恭喜你青史留名啊。”林泰来对着首级说了句,挥了挥手,让达云把首级收走。

然后又对沈惟敬说:“把小西行长押下去,给饭给酒,好生看管着。”

沈惟敬愕然道:“就这?”

这可是倭军的主将,如今被生擒在你林经略面前,你不想跟他谈谈心吗?不想着交流一下心得,掏点情报出来吗?

怎么林经略眼里,小西行长跟路人甲乙丙丁也没多大区别,唯一的作用就是帮着辨识一个首级?

最关键的是,如果林经略你不和小西行长深入交流,那他沈惟敬怎么发挥用处?

“怎么,有什么问题?”林泰来对愣住的沈惟敬问道。

咋滴?光荣游戏玩多了,还要来一出英雄识英雄、豪杰惜豪杰的场面?

沈惟敬提醒道:“这是倭军的前锋主将,经略公不想问点什么?”

“没必要!”林泰来很果断的无视了,“拉下去关着就行,由你负责看管。”

沈惟敬:“.”

什么叫没必要?经略公你就是这么搞情报的?

林经略不耐烦的催促说:“你先下去吧!战后还有很多事务等待处理!”

随后第一兵团二十七个纵队的将官陆陆续续的来到风月楼,站在台基下,等待着经略大臣的总结。

林经略身上有点轻伤,此刻喊了医士过来,当着众将官的面前处理伤口。

将这三十来个将官扫视了一圈,林经略阴阳怪气的对第一兵团主将李如松说:“李如松,你现在壮的很啊。”

开始找后账了.李如松无奈的说:“不知军门何意。”

林泰来笑着说:“你麾下有将近四万大军,比其他兵团加起来还多一半,而且大部分将官都是你们辽东老人!

如此看来,你个人足够左右朝鲜国战局,不如我这个经略大臣也让你来做好了。”

李如松连忙道:“不敢!不敢!”

林泰来神色冷了下来,质问道:“前天也就是十月十五日晚上,是哪些将官提出要更改督战安排的?”

李如松感觉自己现在夹在中间难办了,辽东军将官提出更改督战安排,是为了争功做准备。

如果确实立下大功,现在辽东军在林经略面前还能硬气一下。

可是问题是,先登夺门的最大功劳都被林经略独自抢走了,连个竞争者都没有。

后面的战斗说白了都只是顺势而为、打扫战场而已,远远没法与“先登夺门”相比较。

辽东军将官琢磨了半天如何争功,甚至表现出了对林经略的一定质疑,那么现在就彻底尴尬了。

林泰来看着一片沉默的将官们,连连冷笑。

主力辽东军和其他调兵尤其是南兵之间,确实存在一定隔阂,在历史上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林经略既然接手这摊事务,当然对此也有一定心理准备。

他没兴趣搞什么“思想工作”这种细活,这时代的人也没那么高尚的觉悟。

所以就直接暴力破局,用个人勇武树立威望进行强力压制。

最后还是李如松打破了沉默,咬牙道:“先前纵容下属,都是我的罪过!是我御下不严,愿接受处罚!”

林泰来回应道:“我说过,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主将要处理,下面人也要处理!你不必趁机收买人心!

如果有人对部署有意见,为何不在十月十三日进行部署的时候提出?为何又要在发起攻击的前夜,临时提出变更请求?

往严重里说,这是坏我军心、胁迫上官有没有错?”

李如松觉得自己实在太难了,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才会如此冒昧的帮着辽东军将官!

林经略仿佛变成了碎嘴子,又开大嘲讽道:“怎么都不说话了?

本以为你们多有本事,一个个仿佛都能立下绝世大功,所以才会担心赏罚不公,结果还是靠本部院亲自破门。”

如果换成其他文官这样骑脸输出,说不定还有抱团将官跳出来炸刺。

但是现在众将官看了看帅椅边上那已经被染成红色的八十斤重甲,齐齐低下了头。

此时李如松其实已经看出来了,林经略前晚明明可以拒绝,但却还是同意了,看似让步,心里绝对“不怀好意”!

甚至可以说从前晚隐忍开始,林经略就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抢功打脸,然后秋后算账!

就连选择在芦门督战,只怕也是精心设计好的。

这手法套路,明显就是文人政客的老阴逼手法!

也不对,登城破门手刃数十敌人的壮举,也不是正常人所能完成的,所以这算是“文武混合”的新型老阴逼套路?

正胡思乱想时,又听到林泰来说:“李如松你即便不肯回答,我大概也能猜出,前晚鼓动你的人必定是主攻普通门的将官!

因为只有他们才具备改由你督战的需求和动机!七星门方向的将官本就由你督战,犯不上多此一举!”

负责指挥攻打普通门的将官李如柏终于也沉默不下去了,上前一步道:“末将也甘愿受罚,不必再往下追究。”

林泰来便道:“那你们兄弟二人各自记过一次!如果下次再犯,一并处罚!”

李大将松了口气,这件事总算就此为止了,开口道:“谢过军门大度!”

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对李如松说:“我这是为了你好,帮助你整顿军纪。”

对这种套路话,李大将只想“嗯嗯嗯”。大家都是多年老兄弟了,对Pua有一定免疫了。

随即就听到林经略继续说:“不然当你独自领军时,将官没有严格军纪的习惯,又何以取胜?”

“什么?独自领军?”李大将忍不住惊喜,表情管理差点失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