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99章 东西两线形势

大明话事人 第699章 东西两线形势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699章 东西两线形势

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战斗,在万历二十年十一月初二,大明天兵收复朝鲜国东北重镇咸兴府姑且算是收复吧,反正一片焦土暂时不好住人了。

倭国第二兵团锅岛直茂部基本被全歼,倭兵除了千余人零散逃亡,数十人被俘,其他万余人未留活口。

本时空的《经略复国要编》记录道:天帅林泰来故做轻敌状,引诱倭兵夜袭,而后反击至北门。

后天帅再次不忍见将士伤亡,再次亲披重甲率先登城,持铁蒺藜碎倭贼头颅十数人,遂夺门破城,惜太祖咸兴本宫焚毁于兵火。”

《万历邸抄壬辰卷》中说:“经略林泰来拂晓先登夺门,王师遂入城,共计斩首三千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倭贼主将锅岛直茂父子**而死。

又,经略林泰来入朝鲜国不到一月,两战或斩或烧或溺毙倭兵二万五千,遂被倭人称血魔王。”

攻克咸兴府后,大明经略三标营和第二兵团重新合兵,并且在上风口重新扎营。

林泰来召来麻贵问道:“老麻啊,知道战报怎么写吗?”

麻贵胸有成竹的答道:“此战阵亡二百九十九人,另由于林军门疏忽大意,未能保护朝鲜国太祖咸兴本宫,致使咸兴本宫被倭人焚毁。”

林泰来有点诧异,你麻总兵这么醒目的吗?不用自己悉心指点就知道怎么写战报?

如果老麻你有这种头脑,去混文官圈子不好吗?

忽然林泰来心有所悟,直接问道:“你是不是在李如松身边文书幕僚里安插了内应?”

麻贵辩解说:“怎么能叫内应?这叫互通有无,互相学习。

万一李如松写本子诋毁我,也好有个防备。

还有,我身边的文书幕僚里,一定也有李如松的内线!”

林泰来:“.”

你们两人要是一起攻城,是不是还要各自分出一半兵力监视对方?

麻贵又叹道:“我军现在其实相当于孤军,写了战报也没有路线送出去。”

往北二三百里大概是加藤清正部,往南是倭兵占据的江原道,往西是没有成熟传递路线的崇山峻岭。

现在写了战报,能往哪个方向送?

又因为大明天兵占据了永兴,切断了咸镜道倭兵和其他地区的关联,咸镜道就像变成了一个与外界断联、完全独立的板块。

林经略稍加思索后说:“大捷的战报可以激励士气、震慑倭兵,还是要往外送的,让那些朝鲜国人试试看吧。

一批人沿着来路,重新横穿山区,将战报送回西线已经收复区域;

另一批人携带战报向西南而去,看看能否穿越倭占区,找到其他大明官军。

全部用朝鲜国人去送,他们更熟悉地理风土,谁能将战报送达,重重有赏。”

麻贵看了看地图,疑问说:“从咸镜道向西南,穿过倭占区,能找到大明官军?”

林泰来答道:“如果李如松兵团南下速度足够快,那就能!”

听到“李如松”三个字,麻贵立刻人间清醒起来,忍不住问道:“以军门之估算,李如松在西线已经推进到哪里了?”

林泰来又回答说:“平壤城大捷后,分散把守黄海道各处的倭寇必定震恐,并且主动南撤。

小西行长一万六七千兵力都被全歼,那些分兵各处的倭寇又有什么胆量死守?

所以李如松兵团一路南下时,大部分地方都是兵不血刃,推进速度只受限于粮草供应速度,以及接收沿途城池的速度。

如今距离平壤城大捷已经过去半个月,李如松南下可以推进五六百里。

如果不出意外,李如松现在应该已经抵达朝鲜国三京之一的开城。

开城和王京汉城距离很近,对倭寇意义也不大,故而南撤的倭寇肯定放弃开城,全力守卫汉城。

此时此刻,估计李如松正暂居开城,侦察和评估王京汉城的形势。”

麻贵愣了愣后很不服气的说:“李如松居然平白捡了一个收复开城的功劳。”

再怎么说,开城也是名义上的“三京”之一,政治地位在那摆着。

而咸兴府只是一个蟒飞蛇兴之地而已,和开城相比,就像是凤阳和南京的区别。

麻贵又不爽的说:“李如松若是一鼓作气将王京汉城打下来,那以后还有我们什么事?”

林经略神情有点复杂的说:“他应该打不下来吧.”

麻贵愕然,怎么听林经略这消极语气,似乎也不希望李如松一鼓作气打下汉城?

林泰来解释说:“汉城是倭寇必守之地,已经云集数万倭兵,没那么容易攻克。

我向李如松建议过,到了开城就暂停南下,先等待大军集结。

至于他听从不听从,全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麻贵听得更迷糊了,怎么连“造化”这种词都出来了?林军门这是在讲玄学了?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历史上,李如松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加上内心对倭兵的轻视,以及军粮困顿的压力,急躁的以数千骑向着汉城冒进。

结果在汉城以北数十里,遭遇了一个碧蹄馆之战,李大将差点被倭兵包了饺子。

当然明军五千兵马能从三四万倭兵里突围出去,战斗力还是很猛的,但战略层面确实受挫了。

而且还有个后果就是,李大将的亲卫家丁死伤惨重,让李大将心理受到巨大打击,失去了心气。

不得不说,李大将其实是个情感充沛、十分情绪化的人物。

而此时此刻林泰来的心情复杂在于,第一,他不想这时候就攻克汉城,他想放慢节奏多打一段时间。

进入朝鲜一个来月就攻下汉城,有点太快了,不利于对朝鲜国北部地区的慢慢布局和掌控。

另外,如果朝鲜国小朝廷又开始吵吵还都,就更难找借口阻止了。

所以他没去西线南下,就有这个不想打下汉城的因素。

第二,他在明面上又不能对李如松强制说,不要去打汉城,多给朝鲜国和倭国放放血。

否则的话,李大将必定以为,自己这是不愿意让他立功,人情关系就破裂了。

第三,历史上的碧蹄馆之战还是很凶险的,李大将运道稍微差点,就真有阵亡危险。

万一在本时空又出现类似情况,谁知道李大将这次运道如何?

总而言之,林经略不想这时候拿下汉城,但他又不能阻止李大将打汉城;同时他觉得李大将不能成功,但他又更担心李大将运道变差遇险阵亡。

所以这是独属于穿越者的复杂心情,别人是完全理解不了的。

“算了,不要提李如松那边了!”林经略便又对麻贵问起说:“我们还剩多少军粮?”

麻贵回答说:“扎营时点检过了,从顺安出发时携带了三十日份干粮,已经消耗了将近半数。

所幸又从永兴缴获了几百石,总得算下来,手里军粮还能勉强支持二十日。”

林经略又感受到了些许压力,“也就是说,必须要在二十日内歼灭加藤清正,收复咸镜道,并且打通补给线。”

就像林泰来所预估的那样,进入朝鲜国作战,最大的压力永远来自于粮草补给。

受限于技术条件,就算准备的再充分,也永远感觉不够。

麻贵有点可惜的说:“咸兴城里本来也该有一些存粮,怎奈大火焚城,一并烧毁了。”

林经略道:“没办法,做事哪能十全十美,有所得必有所失。为了尽快歼敌、减少伤亡,就不得不付出这样的代价。”

林泰来两次攻城都不愿意留活口,除了想省心省事之外,主要也是出于军粮情况的考虑。

本来天兵的军粮就已经够紧张了,朝鲜国各地也穷困破败到搜刮不出什么东西,弄个几千俘虏拿什么养活?

与其到最后被迫大规模杀俘,背一个杀降的恶名,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别要俘虏。

有那么几十个活的倭兵俘虏,用来问问情报,或者以后典礼使用就行了。

既然说到俘虏,林泰来就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还是研究一下,怎么尽快解决加藤清正部!只有解决了加藤清正,我们才能彻底解脱出来。

在咸兴城俘获了一些朝奸,把人带过来,我要亲自审问,不知能否挖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先前在城内清剿的时候,虽然对倭兵不留活口,但是对于混在倭兵里的朝奸,还是尽量抓了些活的。

林泰来觉得,这些贪生怕死、有奶便是娘的朝奸,还是有用处的没准比什么柳成龙、李德馨之流还忠心。

麻贵听到林经略要亲自审情报,诧异的说:“军门你掐指一算不就可以了?还问这些朝奸作甚?”

林泰来叹道:“窥测天机次数太多,容易被反噬,不能常用。”

不多时,这次被俘朝奸里最大的一个,也就是鞠景仁被推了进来。

此时咸镜道有“文武”两大朝奸,武的就是原咸镜道北兵使韩克??,兵败被俘后投降了加藤清正,还把两个女儿送给了加藤。

文的就是这个鞠景仁,在加藤正清兵临城下时,他直接绑了两个朝鲜国王子献给加藤清正,不是一般的贪生怕死。

看着像一摊死狗、歪歪扭扭跪都跪不直的鞠景仁,林泰来很嫌弃的说:“能跪正了回话么?”

鞠景仁有气无力的说:“小的可还有活路?”

林泰来道:“朝鲜国君臣正欲将你千刀万剐,倭寇大概也不会留你,能给你活路的人大概只有本部院了。”

鞠景仁看到了希望,跪地的身形慢慢的正了。

林泰来问道:“加藤清正是否在吉州?那边什么情况?”

鞠景仁回答说:“加藤确实正在吉州清剿义兵,兵力约莫万人,另外还有两三千朝鲜人辅佐。”

林泰来稍感意外,加藤清正那边居然还有两三千“伪军”,这是他所没有算出来的。

忍不住讥讽道:“咸镜道朝奸何其多也,竟然还能成军了!”

鞠景仁又愤愤不平的答道:“李朝视咸镜道为下等之地,咸镜道人不可去王京做官,国难之际还想要求咸镜道出力效忠,岂不可笑?

亏得只是两个王子到咸镜道避难,听说先前大王也考虑过避难咸镜道,如果真来,只怕陷贼的就是大王了。”

林泰来摇摇头,朝鲜国在咸镜道的统治基础真是一言难尽,很多政策甚至难以理解。

大明再腐朽,也没有说禁止云贵陕甘辽东海南的士子入朝为官啊。

而后林泰来又问:“你投降加藤清正数个月,想必经常与其打交道,对其行径有所了解。

那么本部院问你,若加藤清正知晓平壤大败、西线倭兵南撤五六百里,同时东线咸兴已经被我大明天兵攻克,他的南边后路被断,那他会做出如何选择?”

鞠景仁思考了一会儿后,答道:“加藤其人有胆略,敢于冒险。

如果换成一般武将遇到这种后路断绝的处境,肯定会尽力向南突围,搏一线生机,能逃出多少是多少。

但加藤肯定尽力搜刮收拢附近所有粮草,然后死守吉州不出,不会贸然向南突围。”

林泰来皱眉道:“为什么?”

鞠景仁答道:“加藤肯定能看出,天兵应当是从山区穿越过来,因为受行军限制,携带粮草有限。

他只要坚壁清野死守吉州,等到天兵粮草耗尽,自然就可以寻求生机。”

林泰来不由得叹口气,这就是他最担心的情况。

咸镜道很狭长,从咸兴到吉州大约三百里。

所以如果主动进攻加藤清正,就要驱驰三百里去攻城,拉长战线后,不确定因素就太大了。

要是加藤清正主动向南突围,那就能以逸待劳,轻轻松松的拦截迎战了。但从鞠景仁的口述来看,加藤清正没有那么弱智。

世间的事情并不是总能遇到最简单模式的,看来要不得不挥师前往吉州了。

不然就凭手里这二十日份量的粮草,也实在耗不起啊。

难怪那些名将心理抗压能力都很强,林泰来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鞠景仁可能是为了活命,绞尽脑汁的提供信息,“还有,加藤部倭兵火器特多,火铳手几乎可达三成,绝对是倭兵之精锐。”

林泰来拍案道:“本部院打的就是精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