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22章 真正的西京之春

大明话事人 第722章 真正的西京之春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22章 真正的西京之春

时间往前推,先前林天帅对于行事炒作浮夸、还拿天兵天帅作筏子刷声望的权栗有着本能的厌恶,但却没找到机会直接杀掉,念头一直不通达,这是第一。

第二,投靠了天帅的朝鲜大佬尹卓然也非常肯定的判断说,权栗这个人有问题,表面浮夸之下也隐忍着野心,后面肯定要搞点事。

第三,因为上辈子的种种经验教训,林天帅不允许在半岛上出现这么牛逼还有野心的人。

因为他这个天帅终究是要离开半岛的,怎么能让那些野心勃勃的沐猴而冠之辈窃取自己的胜利果实?

所以为了整治权元帅这个“英雄人物”,林天帅作出了决定,要权元帅安排一个“通倭”的罪名,并且将这项“莫须有”任务交给了沈惟敬和小西行长。

作为上位者,林天帅只管下达任务。具体如何行事,就要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见机而作了。

而后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以及一帮倭兵俘虏跟随在权元帅后面行动,也来到了平壤城,再寻找机会完成这项“莫须有”任务。

今天大批朝鲜民众突然来到馆舍,请求拜见大王子临海君。

隔壁院落的沈惟敬觉得不对劲,便临时与戚金商议合作,让戚金先带着官军冲出大门去打人,让别人注意力都在大门外面。

之后沈惟敬便和小西行长在院里翻墙头,假装营救临海君。

如果真如沈惟敬所猜测的,今天之事与权元帅有关,那么“倭寇”营救了临海君后,就会将临海君交给权元帅,然后暴露出身份。

所以现在小西行长当众自行取下了面罩,还对权元帅道歉“添了麻烦”。

权栗惊讶之后,连续倒退了两大步,很想高喊一声“你不要过来啊”!

他下意识的还想多退几步,离小西行长远一点,但是他身后的就是数百民众,此刻就被挡住了。

本来权元帅聚集这数百人是为了充当民意背景板,他就可以现场代表民意,便能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但是现在这几百双眼睛却看见倭寇救出了临海君,并且把临海君交给了他!

是个人就会认为,这是事先制定好的计划!权元帅提前就与倭寇有勾结!

他们在大门前面闹腾,吸引了大明官军注意,就是为了给倭寇创造机会!

纵然权元帅心中有万千沟壑,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张口解释。

至于年方二十的朝鲜国大王子临海君则彻底陷入了迷茫,一时间理不清眼前的头绪。

有人将他从软禁中解救出来,这很好;但如果这些人却是倭寇,那就很不好了。

本国战神权元帅支持自己,这很好;但如果权元帅勾结倭寇来营救自己,那就很不好了。

最迷惑的是,临海君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走到谁的身边?

应该跟着权元帅走?还是回到明军手里继续被软禁?

正当这时候,小西行长帮着临海君做出了决断,他伸手用力把临海君推到权栗身边。

然后用新学会的一句朝鲜语大喝道:“我来断后!权元帅和临海君快走,不要忘了与汉城联络!”

随即小西行长带着手下,挥舞着刀刃冲向馆舍大门内的大明官军。

在戚参将的指挥下,手中只有木棒的大明官军纷纷转身回去拿兵器,小西行长等人就顺势冲进了院内,顺便关上了大门。

临海君、权元帅、数百民众,还有上千朝鲜义兵都被隔绝了在外边,彼此面面相觑。

谁能站出来答疑解惑,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城北另一处完好院落,平安道忠义救**总兵郑仁弘带着数百亲信军兵,围住了平安道维持会会长柳成龙。

郑仁弘将一份文书递给柳成龙,催促道:“柳大人,请在上面签名,一起拥戴临海君为八道御倭大总管。”

柳成龙冷冷的说:“兵员都在你和权栗手中,即便没有我,你们一样可以拥戴,再找我这个维持会会长支持多此一举。”

郑仁弘道:“谁在乎你这维持会会长职务,我们看重你的是南人党领袖这个身份。”

柳成龙质问道:“你们拥戴临海君,经过林天帅的同意了吗?”

郑仁弘又想起上次谒见天帅时,所遭受那些轻慢和敲打。

只因为和李如松交往密切了一点,就遭到毫不讲理的处罚,被禁锢在平安道!

如此郑仁弘就忍不住就义愤填膺的说:“这完全是我们朝鲜国的内务,为什么一定要经过天帅同意?

即便天帅不同意,难道还能公然杀尽我们的六千兵马,杀尽支持临海君的民众,再杀了临海君?

他没有这个道理,他没有这个借口!至于我和权栗两条命,尚不足惜!”

对郑仁弘的愤怒心情,柳成龙倒是能理解,叹口气道:“你们能把临海君带出来?”

郑仁弘非常有信心的说:“权元帅已有万全准备,以民众为前驱,以民意为声势,必能成功!

临海君如今身边只有二百大明官军看管,必定挡不住!”

柳成龙看了看围住自己的军兵,无可奈何的说:“我署名就是。”

如果坚持不签名,谁知道已经走火入魔的郑仁弘会不会把自己砍了?

而且那位姿态高高在上,对友邦臣民手段严酷高压的林天帅,也应该受到一点点教训了。

到最后如果事情不成,还可以说自己是被胁迫的.这是做为一名乱世老油条的基本功。

事到如今,这些小国官员还都有一点挥之不去的天真幼稚。

他们仍然幻想事情是可控的,但却没意识到,事情是否可控的选择权并不在他们手里。

他们仍然幻想自己有任性的权力,但却没意识到,并没有人授予他们任性的权力。

他们仍然幻想天帅也必须要讲道理的,他们仍然幻想着法不责众,却没意识到,林天帅也可以选择不讲道理。

却说在馆舍内,大门关闭后,小西行长立刻束手就擒,重新成为了大明官军的俘虏。

大门重新被拍响,有通事在外面叫道:“请开门!权元帅愿意率义兵协助剿灭倭寇!”

戚金戚参将爬到墙头上,回应说:“不劳费心!此地乃是大明官军居所,未经许可,外人严禁进入!”

权栗脸色阴晴不定,他很有将馆舍里面所有人一网打尽的冲动,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但凡有大明官军被朝鲜兵伤害到,以林天帅的脾气,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只能决定,先将馆舍看管好了!

然后权栗迅速去找郑仁弘商议,而柳成龙听到“勾结倭寇救出临海君”的消息后,大吃一惊,开始后悔签名了。

商议过后,三人一致认为,目前只能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先看看各方面舆情形势。

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弹性和回旋空间,以及对下一步的选择余地。

若舆情形势尚可,能控制住勾结倭寇的流言,就继续拥戴临海君。

若形势不妙,就偃旗息鼓,乞求各方原谅,为此可以杀几个顶罪的人,还可以将临海君交出去。

在馆舍院落内,戚金也正在和沈惟敬等人紧急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沈惟敬很坚决的建议说:“立即破开后面小门,我们什么也不用说了,全部离开这里,离开平壤城!”

戚金疑惑的说:“我们一走了之,如此就彻底说不清了,事情不就闹大了么?”

如果这样,那么在别人看来,就像是城里的朝鲜民众、官兵勾结倭寇一起闹事,把大明官军赶跑了似的。

沈惟敬狠狠的说:“就是要闹大,越大越好!”

戚金说:“你这不是唯恐天下不乱么?”

沈惟敬指着大门外面的方向,“事情说不清又怎样?说不清的人是他们!他们如果说不清,那他们就是勾结倭寇的叛军!”

见戚金还在犹豫不决,沈惟敬又强调说:“这也是经略公所期待的!”

“经略公真这样想?”戚金问道,他确实也不是很懂政治。

沈惟敬回答说:“先前经略公刚进入朝鲜国时,因为人生地不熟,不得不仰仗李朝官员协助,所以才给柳成龙、郑仁弘等人分配了职务差遣,用他们维持平安道这个大后方的稳定。

现如今经略公开始另起炉灶,但柳成龙、郑仁弘等李朝高官不能全心全意效忠于经略公,各种小心思太多,反而成了累赘。

虽然经略公给我的任务只是针对权栗,但借着权栗进入平壤城的机会,将聚集在平安道的那些李朝官员都搅和进来,林天帅肯定也是乐意至极!”

戚金深深看了几眼沈惟敬,忽然说:“你是不是想拿他们的鲜血,染红你的官袍?”

沈惟敬毫不遮掩的说:“我又没有戚少保那样的好伯父!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

我本想在与倭寇交涉中发挥作用,但天帅目前似乎用不上,为出人头地我也只能另想办法了!”

戚参将决定说:“临海君都丢了,我还能如何?就这样干吧!”

如此戚金和沈惟敬带着二百多人,从后墙“逃”出了馆舍,然后直奔最近的大同门。

不得不说,大明官军无人敢拦,出城也很顺利。

然后为了安全,戚金就来到了数十里外的顺安城。

这个交通枢纽一直是大明官军的根据地,目前还有一千驻军,比平壤城内还多。

亮出了经略公的照会后,沈惟敬对驻守顺安城的主将问道:“若平壤城满城皆反,敢不敢去平壤城平叛?”

那主将为难的说:“本部只有一千兵马,只怕不够用。”

沈惟敬没好气的说:“给你机会也不中用,附近还有其他兵马么?”

那主将答道:“朝廷委派固原镇总兵官李昫率领第四兵团一万五千人,已经过了鸭绿江,即将抵达这里。”

沈惟敬大喜道:“这总该够了!烦请你给经略公发急报,请示经略公是否可以动用第四兵团平叛。”

顺安距离开城不过五百里左右,急报传递很快。

数日后,抵达顺安的第四兵团主将李昫接到了一份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命令。

“朝鲜叛将权栗勾结倭寇,从我大明官军手中劫走临海君,意图不轨。

满城官员、百姓多有配合并附逆者。

命你部立刻向平壤城开拔,任务为剿灭一切叛逆!”

远在数百里外的轻飘飘几句话,就决定了无数人的性命和命运,这就是权力的任性。

在前年宁夏之战中,李昫与林泰来共同作战了几个月,一起打过三次战役,很清楚这位经略公的秉性。

如果自己对经略公的命令稍有犹豫,只怕刚进朝鲜没几天就要回国了。

故而李昫不敢懈怠,立刻又起兵向平壤城开拔。

不甘寂寞的沈惟敬派人散布传言,说临海君被倭寇劫走之事让天帅震怒,将平壤城视为叛逆,派大军来进行无差别的围剿。

所以当李昫第四兵团来到平壤城外时,只看到了紧闭的城门!看来是传言确实让人害怕了。

不过李昫对此大怒,朝鲜国北方居然还有对大明官军关闭的城门?叛逆实锤!

权栗、郑仁弘、柳成龙齐齐登上了城门楼,面上露出了苦涩。

事态发展的如此之快,他们还在对舆情反馈进行评估,大明官军却已经兵临城下了。

他们所幻想的一切解释说辞,在大军面前都是无力的。

之前不就是开个玩笑么,怎么经略公你的反应这么认真?

权栗使人对城外喊话说:“莫要攻城!多有误会!”

但是没有收到任何回话,唯一的回应就是百门重炮的轰击。

“完了,完了!”柳成龙面无血色的喃喃自语。

自己的预感是对的,拿到己方“通倭”罪名的天帅,就像是拿到了宣战借口,会蔑视一切道义!

天兵根本不给任何解释的机会,这分明就是准备玉石俱焚,不打算留活口了!

这肯定是林泰来的意志,不然天兵绝对不敢这样行事!

半个时辰后,城破,天兵分头入城,又扼守住城外通道以及大同江边。

在城中,见身穿李朝官袍者,杀!见疑似非大明兵将者,杀!

真正的西京之春,现在才正式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