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51章 对账单(上)

大明话事人 第751章 对账单(上)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51章 对账单(上)

完成对残余倭寇的四面合围后,林天帅召集了李如松、麻贵、李昫、陈璘等兵团级主将,共商最后阶段的作战计划。

当然,虽说名为共商,但众将大都是抱着“聆听大帅最新指示精神”的心态来的。

跟一个能刷出五次先登、阵前亲自斩将二人、亲自擒将三人这样武功的文官经略,还有什么可说的?

经略幕府行辕设在一个土著两班家族的院内,当李如松到的时候,却没看到林天帅。

询问后被告知,林天帅正在与被俘的倭军大将谈话。

李如松对这些被俘倭军大将也有点好奇,便又让天帅亲兵带自己过去。

走到另一处院落厢房的屋门外,还没进去就先听到了林天帅的声音。

“立花啊,我先前说你妻子被丰臣秀吉睡了,纯粹为了扰乱你心智,乃是战场上的计谋。

其实他们应该没睡过,你又何必绝食呢?只有活着回去,才能探知真相,是也不是?

再说声音传播距离有限,当时战场上能听到的,大概也就是你和你身边的数百旗本武士。

而你那些旗本武士因为悍不畏死,大都已经阵亡,也就是说,当时听到的人都已经死了。”

门外的李如松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屋内的林天帅喝问道:“谁在外面?”

李如松便走了进去,朝着林天帅行了个礼,好奇地看了几眼号称倭国西国无双的立花宗茂。

见到是李如松,林天帅就打了个招呼,“松子你来的正好!”

而后林天帅指着李如松,对立花宗茂说:“瞧见没?这就是我军仅次于我的大将李如松!

你们立花军在碧蹄馆之战中遇到、并且被你们突袭的那位主将就是他!

当时你们立花军差点就把他那啥了!据说最近的时候,你们立花军距离他只有短短的几十步。”

李大将:“.”

卧槽尼玛!自己就不该来看热闹!碧蹄馆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不就是不小心陷入包围,然后又杀出去了吗?从战损比来看,己方也不算败啊!

给立花宗茂作完思想工作,林天帅一脸疲惫的走出来,又对陪同的小西行长和沈惟敬问道:“本多忠胜、蜂须贺家政那两人如何?还寻死觅活么?”

小西行长答道:“蜂须贺家政已经劝好了,但本多忠胜还有点不服气,觉得天帅胜之不武。”

林天帅吩咐道:“尽量让被俘的倭将都活下去,眼看距离战争结束不远了,在这时间活人比死人更有价值。”

小西行长愤愤不平的说:“很多被俘的倭将脑子有病,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众人:“.”

小西行长你是不是忘了,你本人也是被俘的倭将?

此后林天帅和李如松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顺便等待其他兵团级主将的到来。

“松子啊你又欠我一个人情。”林天帅说,主打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李大将不想说话,默默的回忆着自己从李都督变成老兄,从老兄变成松子的过程。

而后林天帅说:“蔚山战役统计结果是歼敌两万九千人,没有超过你指挥的汉城会战,你说你有没有欠我人情?”

“是。”李大将有气无力的认下了。

这杀千刀的援朝抗倭,早打完早算逑!再打下去,自己怕不是要签卖身契了!

等其他几位兵团级主将到齐了后,林天帅就直接开会。

列席的还有倭国友人小西行长,以及倭语通事沈惟敬。

幕府随员兼朝鲜语通事崔五魁也在场,不过孤独的站在角落里,宛如小透明。

看着站在小西行长身边的沈惟敬,崔五魁内心苦涩。

自从天帅进入南方后,与倭人打交道的情况急剧增多,沈惟敬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而他崔五魁这个朝鲜语通事的作用却越来越小。

两人之间的处境,与先前相比完全反了过来,人生的起起落落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从天帅的态度来看,战后对倭国的兴趣明显大于朝鲜国,未来倭语肯定比朝鲜语更重要。

难道为了紧跟天帅的步伐,自己也要去学倭语?

沈惟敬自然不知道崔五魁已经产生了学倭语的念头,正在对众将翻译说:

“小西君派了些倭人前往各地打探,得知了当前倭军大概部署情况。

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残部在金海,加起来兵力还有二万;

毛利秀元兵团在东莱,兵力三万,这部分没有与天兵交过手;

德川家康、岛津义弘、浅野长政残部在釜山,加起来兵力约有二万五千。

总计下来,倭军大约还有七万五千兵力,紧紧龟缩在金海、东莱、釜山这片三角区,并且修筑了大量土垒。。

而且从倭军状况来看,军粮暂时不缺,有一定储备。毕竟釜山是倭军老巢和海陆转运点,有积蓄也正常。”

等小西行长和沈惟敬介绍完敌军情势后,林天帅就开口道:“单纯从作战角度而言,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强攻,用官军血肉之躯攻克一座又一座的营垒,最后全歼或者逼降倭兵。

另一种就是长期围困,封死这些倭兵的海陆通道,断绝倭兵的所有援助。

至于多久才能见效不好说,可能是两三个月,也可能是四五个月,主要取决于倭军的存粮。”

众将听了后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作战确实也就是这两种思路,只是各有利弊罢了。

如果开始强攻,最大顾虑就是官军伤亡肯定大,也没有那么多朝鲜炮灰去填七万五千敌军的阵地。

如果执行长期围困策略,那自身钱粮消耗就会非常大了。而且官军期间很容易懈怠,容易出差错。

毕竟当前参加围困的官军也就七万兵力,去围困同等数量级的七万五千倭兵,容错率很低。

正当众将心里权衡的时候,小西行长突然站了出来,通过沈惟敬翻译说:

“战争打到这个局面,胜负已经不是问题,那么就应该开始考虑收益问题了。

比起用战争手段消灭困兽,可能用其他手段更有性价比。

被围困在釜山一带的敌军不仅仅是困兽,换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质?

还有被俘虏的这些倭将,都是非常好的筹码。”

其他人看向天帅,但天帅没说话,其他人也就先不表态了。

于是小西行长继续说:“在下可以断定,用这些被围困的敌军为筹码,与丰臣太阁展开谈判,必定能获取更大的好处!”

李如松忍不住问道:“都有什么好处?”

小西行长举例说:“最简单的比如数以十万计的赎金!这是最基本的,更不要说其他好处。”

听到这里,众将感觉被小西行长的说辞打动了,又齐刷刷的看向林天帅。

天帅慢悠悠的说:“几十万赎金那也不够啊。”

小西行长说:“想要更多,都可以谈,毕竟主动权完全在天帅手中,任意开价勒索就是!

敌军那边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除非他们蠢到宁可全军覆没。”

林天帅又道:“但甲山郡那边的铜矿还需要矿工。”

小西行长说:“挖矿说到底还是为了赚钱,而且是辛苦钱。如果有更便捷的法子,直接去勒索,那利益也不比挖矿差。”

林天帅对众将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众将齐声道:“但凭天帅吩咐!”

林天帅便道:“是否勒索.阿不,是否谈判的决定权在朝廷,我们也不能擅自做主。

还是先快马奏报朝廷,请求朝廷授权再说!

在此之前,仍不可懈怠,依旧要整军备战,积极围困,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

小西行长又提出建议说:“目前敌军总大将是德川家康,但德川家康大概也没有得到相关授权。

天帅不妨派人与德川家康初步接洽,让德川家康心里有准备,然后放他们一条船回国向太阁请示。”

林天帅点头道:“可以先接触着,就让沈惟敬充当使者,前往倭营去见德川家康。”

之所以不让小西行长去,是因为上次小西行长充当使者,表现太招人记恨了。

怕再派小西行长过去,会被倭军忽视使者身份,直接当成叛徒砍了。

次日沈惟敬领命而去,前往釜山去见德川家康。

站在德川家康面前,沈惟敬直接问道:“你们还有多少军粮?”

德川家康反问道说:“你作为使者,这样发问不感到冒犯和失礼吗?”

沈惟敬答话道:“我只是想知道,大纳言你还有多少时间来自救。否则大限一到,只能玉石俱焚了。”

德川家康不悦的说:“如果你是为劝降而来,那就请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沈惟敬又道:“如今其实胜负已定,再打也只是徒劳而已,所以你们全军的出路肯定不在于战。

不妨做好以谈判解决问题的准备,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条生路。

只要能答应天帅的条件,那也不一定只有投降才是生路。”

德川家康沉思良久后说:“此事需要向太阁报告,经太阁同意才可谈判。”

沈惟敬答复说:“此乃应有之义,我大明水师可以放行一艘倭船回国。”

然后德川家康说:“我不相信你们这些使者的花言巧语,所以我要亲自会见林经略。

直接从林经略口中得知确定信息,然后再向太阁报告。”

可能是上次被小西行长搞出了心理阴影,德川家康现在对于在中间传话的使者失去了信任,决定去除“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和天帅本人谈谈。

不过沈惟敬对此挺无语的,倒不是说德川家康不配,从身份上来说,德川家康和林天帅能算是对等的。

但是,德川家康你确定见了林天帅后,不会产生更大的心理阴影?

你怎么会以为,天帅比使者更“好说话”?

最后沈惟敬答应了说:“在下可以向天帅转达大纳言的请求,想必天帅也不至于拒绝会见。

不过大纳言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值,也许你会发现,还是和使者打交道更惬意,还是在下更为亲和。”

而后沈惟敬又带着德川家康的请求,回到经略幕府行辕。

经过商议后,林天帅与德川家康三日后在金海城外三里地方会见。

这是德川家康第一次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大明天帅,自己举起手的高度似乎也不如对方的纯身高。站在一起时,自己全身都被笼罩在了对方的阴影中。

于是德川家康彻底理解了,为什么加藤清正三拳被打死,为什么本多忠胜、井伊直政一个照面就被生擒。

不过德川家康的心态很稳,没有完全被震慑住。因为他见过太多比自己强的人了,早就被磨砺的没有脾气了。

所以德川家康还能流利的说话:“听闻阁下有议和之意”

林天帅立刻打断了德川家康,不客气的说:“你要搞清楚一点,这绝对不是议和,你们没有资格议和。

要谈问题只有一个,你们能用什么条件来买回自己的性命。”

德川家康也没在文字游戏上较真,很务实的问道:“阁下有什么条件?”

林天帅开口道:“第一个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倭国支付给我大明三百万石米作为赔偿!”

德川家康愣住了,他本来有预感林天帅会狮子大开口,但还是没想到开这么大!

德川家康回过神来后,问道:“这个石,是你们大明的石?”

林天帅理所当然的说:“为了让你们方便统计,当然是用你们倭国度量衡了!所以这里用的石是你们倭石!”

一倭石大米重量可能是明石的一点五倍.傻子这时才用明石。

德川大纳言被干沉默了,倭国名义总石高大约在一千八百万多,加上被隐瞒的实际在两千万多。

三百万石大米,约等于倭国全国年产量的七分之一,这怎么可能赔的起?

德川家康无奈的说:“阁下说出这样的数字,实在是毫无诚意。”

林天帅冷哼道:“难道你以为本帅是信口开河?赔偿三百万石这个数字,是经过精心计算才得到的,完全有理有据!

如果不信,本帅现在就可以与你对对账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