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61章 封侯和献俘之后

大明话事人 第761章 封侯和献俘之后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61章 封侯和献俘之后

又过得几日,皇帝颁布诰书,封东征功臣林泰来为带方侯,并且按惯例赐予丹书铁券。

从此时起,理论上“与大明同休”的勋贵又多了一家。

虽然林泰来之前一直很低调,但接受了册封之后的几天就不能太低调了,需要把这种兴奋表现出来,不然皇帝怎么想?

所以林府匾额换成了带方侯府,林泰来成了“君侯”后,便大摆三日筵席,广邀宾朋庆贺,好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场面!

当然能去林府赴宴其实也不算什么,赴宴之后还能进内院喝茶聚会的,才是核心圈人士。

基本上就是社一帮子人坐在这里,也是林泰来回到朝廷后首次召集开会。

这次尤其特殊的是,吏部尚书王世贞也坐在这里。严格意义上,王天官并不是社社员。

结果王天官的嫡长子王士骐就很不自在了,和老父亲坐在一起开会的感觉,谁开谁知道。

社坐馆林泰来喝了几口醒酒汤之后,开口道:“我这一生如履薄冰,如今又到了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众人:“.”

“如履薄冰”这个词和坐馆你能有什么关联吗?

以武入道,从文坛打到科举、从江南打到京师、从西陲打到东国的人是谁?

林泰来又说:“所以我决定,等献俘典礼结束后,我就辞去除了词林之外的所有官职!

毕竟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实在太累了,回苏州休息几年。”

林坐馆这个决定,宛如一声炸雷,震得社众人脑中嗡嗡响。

又听到林泰来叹道:“功名到了我这个程度,在朝廷的一举一动都必定会饱受非议。

与其坐看猜疑嫌隙日积月累,不如暂且归去。

何况从近一两年的情况表明,即便我不在京师,你们也能维持住局面。

这说明,我们的组织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了,不再是完全依赖我的状况。”

别人还在发愣,周应秋问道:“君侯何时回来?”

林泰来很自信的答道:“等到非我不可的时候。”

朝臣可能都认为,万历皇帝已经彻底摆烂了。但万历皇帝总能用事实告诉大家,他还能更摆烂,现在才到哪?

正好可以利用皇帝摆烂的时机,先去苏州苦心经营几年,掌控住经济命脉,以及构建面对皇权也能自保的势力。

表明了自己的未来想法后,林泰来又道:“其实你们也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一直身兼数职。除了词林官之外,还有太常寺少卿加三部郎中四个官职。

今天我就告诉你们,其实我不惜冒着种种非议、屡屡被讥讽为贪恋权势也要身兼数职,都是为了你们好啊。”

众人一时没明白,这也能“为了你好”?

林泰来转头看向王天官,“等我辞职以后的事情,就劳烦天官安排了。”

王天官身体不大好,只言简意赅的说了一个字:“是。”

然后林泰来对申用懋说:“等我辞职后,你就接替升为正四品太常寺少卿。”

对陈允坚说:“你接替我,升为吏部考功司郎中。”

对沈珫说:“你接替我,升为礼部主客司郎中。”

对王士骐说:“柯挺将接替我升为兵部通信司本司郎中,而你则可以升为员外郎。”

听到这里,众人似乎才理解,林泰来一直身兼数职,原来是为了帮他们占住坑位,等他们熬够资历接班!

感动,实在太感动了,不敢不感动!有这样的领袖,真乃全体社员之福气也!

最后林泰来说:“当然我也不是彻底辞职,我将仍旧保留翰林院侍读的职务,并且准备出任兵部通信司江南行司的郎中。”

王天官淡淡的说:“知道了。”

众人也才明白,今日王天官为何列席。这样大范围的人事布局,必须要天官全力配合。

十月底,京城的天气已经寒冷了,但是依然举行了献俘大典。

有了前年的经验,这次朝廷准备献俘礼就从容娴熟了许多。

甚至连主角都没变,还是万历皇帝,不会有人以为献俘礼的主角是林泰来吧?

在数百乐舞生的凯歌声中,文武百官在午门下列班,万历皇帝登上午门五凤楼,接受朝贺。

时隔两年后,文武百官又一次看到皇帝了。

林泰来又一次打破了惯例,站在午门下高声向皇帝奏报战果,按制度这本该是兵部尚书的工作。

然后象征性的一百名倭寇俘虏被带到午门前,接受大明的审判。

当然这一百名俘虏也不是随便选的,都是足轻组头之类的角色,算是最低级武将。

普通足轻倭兵上不了台面,而高级点的倭将又都拿去换银子了,所以只能挑选这种“足轻组头”级别的倭寇来充场面了。

刑部尚书陈于陛上前,代表朝廷宣布了对这批属于“最穷凶极恶死硬分子”倭寇的判罚结果——立即处斩,并且请求皇帝批准。

献俘礼就是这样的,这些象征性被拉到午门的俘虏,统统都要杀掉,以震慑四方。

不过午门上的万历皇帝这次面对处斩请求,却稍稍犹豫了片刻,没有像上次献俘那样痛快响应。

每个俘虏送去铜山,平均每年可以给自己创造四两白银利润,一百人一年就是四百两

最后万历皇帝既牙疼也心疼的下旨道:“拿去!”

两侧的锦衣卫官一个接一个的传话,传到午门下,继续由上千站班的大汉将军喊话。

随即这一百名倭寇被推出皇城,经由长安右门游街示众后押往西市,斩首示众。

献俘礼结束后,朝臣开始为今年工作收尾。

反正皇帝不上朝不祭祀,各种岁尾年初的典礼大加简化,大家全都轻松。

再加上林泰来这次回朝后也不惹是生非,朝廷乱象起码能少一半。

当朝臣以为朝廷将会太平无事一段时间时,新贵林泰来突然上疏,请求辞去所有兼职,并且告假回乡探亲。

朝堂为之震动,没人想到以林泰来之权力欲,这次突然就“退让”了。

在大部分人看起来,林泰来此举似乎有种“隐退”的意味。莫非功高之后,就想急流勇退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