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74章 我就蹭蹭(上)

大明话事人 第774章 我就蹭蹭(上)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74章 我就蹭蹭(上)

第774章 我就蹭蹭(上)

林泰来不想抢王象干的风头,所以在天津卫多逗留了两日,等京师那边的平定播州献俘典礼结束。

在十二月初的天寒地冻里,献俘大典顺利举行,诏令碎杨应龙尸,并斩杨朝栋等叛将于西市。

与此同时,诏令在播州改土官为流官,分播州之地为遵义、平越二府。

另外就是平播总督王象干升为戎政尚书,也就是以兵部尚书衔总督京营。

而后林泰来就赶到京师,这是自从万历二十一年之后,林泰来首次进京。

与当年的张牙舞爪相比,这次林泰来进京堪称十分低调,但却没有人敢轻视。

现在的林泰来给朝臣的感觉,就像是一头大部分身躯潜藏在水面下的巨兽。

一般人只能看到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至于水面下的身躯有多大,谁也看不清楚。

进了京城后,林泰来先到兵部交还关防,不过没在兵部见到兵部尚书叶梦熊。

打听之后才得知,古稀之年的叶大司马已经生病在家一个多月了。

对此林泰来很惋惜的叹口气,只怕又一个故人要离去了。

当初让王象干离开宣府镇,前往西南拿平定播州的军功,就是为了接叶梦熊的班。

万一叶梦熊真撑不住了,还有个资历足够的自己人能顶上。

从兵部出来后,林泰来没在六部这片多逗留,去了翰林院。

毕竟现如今在林泰来身上,除了爵位,官职就只剩通信司和翰林院了。

看到在登瀛门外面迎接自己的文震孟和冯梦龙,三十三岁的林泰来就感到,自己在词林也终于混成前辈了。

“董其昌和周应秋何在?”林泰来对二人问道,“为何不见他们出来迎接?”

文震孟连忙回答说:“二位前辈去文华殿,为皇长子讲学了。”

林泰来恍然,前些年万历皇帝实在挨不住大臣烦扰,就同意了让皇长子出阁学习。

所以翰林院又有事干了,肯定要组织一个讲官班子为皇长子授课,周应秋和董其昌都在此列。

林泰来就对两位弟子考校道:“万历二十八年就快过去,你们看明年朝局如何?”

文震孟和冯梦龙对视一眼后,还是由文震孟答道:“皇长子明年就满二十,但还是未册封、未加冠、未成婚,朝臣肯定要向皇上讨说法,所以朝局清静不了。”

林泰来又道:“说的不错,那你们又当如何?”

二人答道:“自然是谨遵老师教诲,抽身事外,不出风头。”

林泰来点了点头,“你们这样想就对了,没必要牵扯进国本之争,拥立之功不是那么好赚的。”

文震孟说:“所以等过完年并且开春化冻后,老师又要离开京师?”

林泰来却道:“明年可能到了立储君的时候,我怎能不在场?”

文震孟和冯梦龙愕然,林老师每每遇到闹国本都是躲着走,这次怎么就想着凑上来了?

林泰来叹道:“虽然拥立之功没什么用,但正所谓不蹭白不蹭。

不过这里面水太深,你们把持不住,这拥立之功为师自己去蹭就行了。”

文震孟:“.”

林老师还是那个林老师,在能偷机取巧的时候,就永不缺席。

说到这里,林泰来想起什么,转身就往外走。

文震孟追着问道:“老师要去哪里?”

林泰来头也不回的答道:“我尚未拜见过皇长子,今日正好去文华殿拜见,以尽人臣之礼也,亦免得遭人非议。”

文震孟和冯梦龙总觉得林老师这嘴脸,像是去看什么景似的。

有人不忿的向翰林院掌院学士曾朝节说:“林泰来来到翰林院,不拜掌院就走,无礼之极。”

曾掌院自嘲道:“带方侯不怪罪我没去前院迎接就知足了。”

从翰林院出来,走几步就能从长安左门进入皇城,然后穿过四道门,就来到了文华殿前,文华殿的对面就是文渊阁。

文华殿在功能上用于天子和太子办公、读书讲学,正常时候,这里就是大臣们“常来常往”的地方。

不过遇上万历皇帝这种躲在深宫不出来、也不立太子的皇帝,文华殿基本就闲置了。

连林泰来这样的大臣,一共也就进过两三次文华殿,还有一次是夺取武状元那次。

前些年皇帝允许皇长子出阁读书后,文华殿才又重新启用。

此时皇长子朱常洛正在文华殿东庑上课,带方侯、翰林院侍读学士林泰来的到来,将皇长子的课业打断了。

这让主讲的讲官郭正域很不高兴,但也没办法。

林泰来走进配殿,忍不住先打了个哆嗦,因为殿中并没有生火,冷得像冰窖。

他心中不由得感慨,真是好惨的一个皇长子。

大冬天上课连个火盆都没有,堪比四百多年后那些为了环保被禁煤还不给天然气的冀省农村学校了。

而后林泰来稍加思索,大致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皇长子的身份十分敏感而尴尬,所有待遇都是万历皇帝钦定的,谁也不敢多给一分。

在万历皇帝忽视的方面,就会导致宫人“合理”怠慢。

而皇长子和讲官却又小心翼翼的不敢主动向皇帝“诉苦”,就怕引发万历皇帝的厌恶和不满。

所以一帮人在这里冻得跟孙子似的,既可笑又活该。

林泰来扫视了一圈,在讲官人群里看到了周应秋和董其昌,还看到了一位比寻常人略微高大雄壮的陌生翰林,可能是上一科状元熊廷弼。

正好熊廷弼也睁着一双牛眼,仔细又好奇的打量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人人都说这位是自己的高配版。

似乎看起来也就是比自己更高、更壮,别的也就没什么了。

至于什么气场不气场的,那都是吓唬弱者的,他熊廷弼一生不服人!

林泰来一边向皇长子行礼一边轻轻叹气,有的人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就是一种折磨。

又对十九岁的皇长子道:“天寒如此,殿下当珍重。”

朱常洛扯着几乎快冻僵的脸,微微苦笑,却没用语言回应。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讲,皇父能让咱出来见见大臣就已经是天恩浩荡了,哪敢再抱怨环境差?

林泰来又道:“殿下少待,臣去去便来。”

而后在十几名讲官和伴读的注目下,林泰来转身走出了配殿,让众人莫名其妙。

文华殿的正南方是文渊阁,东边也有一排屋舍,归司礼监文书房和一些杂务太监使用。

林泰来大步走到东边屋舍,一脚踢开了门,闯进去就看到一群内监围着两个火盆烤火。

林泰来朝着内监厉声喝道:“你们自己在此取暖,何不知顾及殿下?”

有个十六七的小内监站了起来,骂骂咧咧的说:“哪来的狗贼?”

林泰来一巴掌就抽飞了开口的小内监,环顾其余内监道:“莫非我七年不在京师,就有人不认得我了?”

其余内监连声道:“君侯说笑了!谁人不识谁人不晓?”

于是皇长子和讲官、伴读们又看到,林泰来押着一群内监,抬着几个火盆进了配殿。

林泰来一边指挥着布置火盆,一边戳了戳主讲郭正域的脸,“朝廷让你当主讲,就要真正负责!”

郭正域气得脸色通红,差点就说出一句“你行你上啊”,但还是死死克制住了。

“你不负责任的后果,只会让外人胡乱猜疑,误会陛下!”林泰来训斥说。

郭正域敢怒不敢言,就皇帝那德行还需要误会吗?

有个内监可能心里有气动作不爽利,又被林泰来一脚踹飞,摔到了熊廷弼身前。

熊廷弼:“.”

亲娘咧,说自己是“小林泰来”真是高抬自己了,自己何德何能敢用林九元当模板啊。

在宫里打太监,这踏马的也是大臣能干的事吗?

此后装模作样的听了一会儿讲课后,林泰来就熬不住了。

反正讲官这工作绝对不适合他,今天的目的就是刷刷脸而已。

临近午时散场,林泰来和周应秋、董其昌一起往外走。

却见当今的绝对一号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陈矩板着脸,站在殿外。

几年前的掌印张诚因为与武清侯联姻、妄图充当皇帝大辈,被皇帝恶了发配南京,而另一个排在陈矩前面的大太监田义也去世了。

所以现在陈矩就攀爬到了太监行业的顶峰,以司礼监掌印同时兼管东厂,整个大明朝可能就那么几位,地位可想而知。

这陈太监明显是来找林泰来的,其他人就绕路溜了。

林泰来轻笑几声,“这么快就有人向大珰告状了?莫非是来兴师问罪的?”

陈矩淡淡的说:“那都是小事,皇爷也不会怪罪你。”

你就是在故意试探皇帝的容忍度,当他陈大珰看不出来么?

随即陈矩立刻问话:“看奏报说,已经将石见银山抢到了,为何不见细说?”

言外之意,你踏马的不会是想私吞了吧?

林泰来解释道:“刚从倭国弄到手,还需详细勘查具体情况,大概明年春天才能有个结果。”

陈矩怀疑的说:“确定如此?不是倭国已经开发几十年了么?怎得还需要勘查?”

林泰来辩解道:“当然不能听倭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如果我们不勘查情况,那不就等于任由倭人欺瞒?”

陈太监的狐疑挥之不去,“当真如此?”

林泰来拍着胸大肌说:“我都是为了陛下好!”

送走了陈太监,林泰来看了看对面的文渊阁,就转身向那边走过去。

来都来了,进去坐坐喝杯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