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276章 准备回填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第276章 准备回填

作者:易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9:20

张震居高临下,高声道,“另外我再投资五十万,在镇上建一座瓷器厂,给村里一成股份,保证每年都可以分到一万元以上红利,乡亲们也可以来厂里工作赚工资。”

不用村里土地,白给一成股份,还有这种好事?

村长他们都觉得做梦一样,满脸的难以置信。

张震道,“但是有个条件,青石峰承包给我,里面的黏土和山里的土产,都归我了。”

这算啥条件?答应,傻子才不答应呢!

穷山沟里最多有点山核桃野柿子,再就是点野味还不一定能抓住。

这些玩意村民们都不稀罕,对他们来说吃饱饭,留着小命传宗接代才是最重要的。

村长和几个干部一碰头,立刻就同意了,让人抓紧弄了承包合同,就按照每年一万元承包费算。

至于陶瓷厂股份不如现金实在就算了,不过将来他们肯定会为这个决定而悔得肠子青了。

这些钱对张震不算什么,但是绝对够全村干部一年到头肥吃肥喝。

张震把蛆儿叫了过来,再加上村长和副村长成立了个筹建组,开始建设新村子。

建村的资金由蛆儿保管,村会计监管,这笔钱专款专用,任何人都不能乱动分毫。

趁着柳教授需要养伤,张震请小山帮忙勘查一下元宝窝,出个草图。

回头他打算送去设计院,请人设计整个村子和外面公路的规划图。

省的村里人乱盖乱建,弄得不成体统。

小山一口答应下来,还叫另外两位师兄一起帮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柳教授这一养伤怎么也得一个星期,勘查一个小山坳时间足够了。

当然张震也不会让他们白付出劳动,提前包了三个红包,答应事后再按照行价给辛苦费。

村里的事都弄完,已经到了下午,张震没跟着柳教授一起走,而是带着王小虎去了一趟后山明代古墓。

这里已经搭起了成片的帐篷。

除了负责安全的县治安所,县文物局也派了不少人在现场,再就是二十个健壮村民和五六个大妈、大嫂。

现在名义上张震还是总负责,一见到他来了,文物局钱副主任急忙过来汇报工作。

目前封土堆已经打开,外侧墓道已经全部清理出来了。

站在地面上就能看到拱形石砖封堵的那扇拱形墓门。

里面就是甲字形墓的田字部分了。

钱副主任请示道,“正好张老师来了,我们原本还想向省局报告呢,你看这墓室现在开启好,还是等省局批准后开?”

其实主墓室早就被盗墓贼光顾过,这次从正面打开,主要是为了寻找墓志铭和别的墓室里面的东西,请示不请示的问题不大。

张震心里还惦记那些碎瓷片呢,也害怕拖太久,万一下了大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即沉吟道,“既然我来现场了,那就开,让人注意千万别损坏了文物。”

随着钱副主任一声令下,两个健壮村民跳下墓道,用镐头轻轻撬松了封堵墓门的砖头。

二人开始一个往下拆,一个负责往地面上送,很快一个黝黑深邃的大洞露了出来。

由于深山里没法接电线,他们只带了一台柴油发电机,平时不舍得用,此刻开始发挥了作用。

随着发电机的轰鸣,几盏白炽灯亮了起来,将墓门附近照得纤毫毕露。

张震也下了墓道,刚走到墓门口,忽而看到正对门土壁上嵌着一块石碑。

他高声叫道,“灯,这边,弄亮一点。”

由于墓里面不是封闭状态,所以也不怕缺氧,张震接着亮光走了进去,仔细看向那块石碑。

只见上面用馆阁体镌刻着一篇墓志铭。

“吾生于乱世,卒于风云变幻之际。

吾出身将门,幼承庭训,立志报国。初从父征战,历经沙场,屡立战功。然时运不济,父战亡,吾承其志,率部御敌。

曾与敌交锋,数度险象环生,幸得将士用命,方保一时之安。后局势纷乱,吾权衡再三,为保麾下士卒之性命,无奈择路。

吾一生,志在安邦定国,奈何风云变幻,未遂宏愿。虽有争议,吾心无愧,所行皆为当时形势所迫。

今吾长逝,愿后世以吾为鉴,明事理,识时务,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吾虽身消,然魂不散,望佑后人,勿蹈吾之覆辙。

永眠于此,静候后世评说。左梦庚。”

文学的角度来看,这自述式篇墓志铭的语言简洁有力,以本人的语气表达了墓主人的志向和无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生于乱世,卒于风云变幻之际”,短短几个字,就概括了墓主人的一生,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动荡和不安。

“吾出身将门,幼承庭训,立志报国”,这句话阐明了墓主人的家庭背景和志向,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

“曾与敌交锋,数度险象环生,幸得将士用命,方保一时之安”,这句话描写了墓主人的战斗经历,表现了他的英勇和将士们的忠诚。

“后局势纷乱,吾权衡再三,为保麾下士卒之性命,无奈择路”,表现了墓主人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无奈和选择,让人感受到他的苦衷。

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现了墓主人的一生和思想,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无奈。

完全符合史书上,左梦庚本人一生的经历。

这下终于可以确定了,这座墓就是左梦庚本人的。

张震和齐老的判断都没错,这座墓非常有研究和历史价值。

张震大喜,拿出相机拍了好几张,又把周围环境布局都拍了,然后招手让人进入的陪葬墓室,开始清理那些坍塌和堵塞。

此刻大量的瓷片和完整的陪葬品被清理出来。

那些工作人员到处测量记录登记,忙了个不可开交,张震也没闲着,帮着他们登记分门别类。

等到日暮西山,终于主墓室也打通了,只可惜那边早就被盗墓贼清理过,只剩下了废弃的棺木和满地碎瓷片。

张震来回走了一遍,每处都拍了照,这些照片一部分会见报,还得给齐老过目,所以他拍得相当细致,用了七个胶卷才全部拍完。

这次总共清理出来完整器物六十多件,其中包括兵器、金银器、宋、元、明代瓷器,还有一些玉器和生活用品。

唯独没有书画作品,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墓主是个武将。

剩下的就是那些碎瓷片了,估摸有个几万片。

张震找到钱副主任,“目前来说这个任务算是完成了,按规定完整器物带走,剩下的需要回填对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