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唇唇欲动倾此生 > 第99章 山海间(2)

唇唇欲动倾此生 第99章 山海间(2)

作者:昆仑明月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2:00:20

最近二十多年,只有和老先生同村的人得了病,才可以偷偷找他看病,既省钱,见效又快。再就是同村人的亲戚得了西医治不了的重病,可以装作去走亲戚住几天,等天黑了,路上没人了,再被带去找他,治好了还得守口如瓶,避免他又被举报。这致使二十多年来,他的声名彻底被雪藏。

戴老板说:“找到这位老先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总裁您读大学时的校友杨远!他为了报答大学时你给他奶奶出手术费,救了他奶奶的大恩(他父亲亡故的第二年,他母亲就回了三千多里外的娘家,又嫁了人,从来没有回去看过他,他外公、外婆、舅舅更加都当从来没有他,可以说,他只有奶奶一个亲人,是奶奶拉扯大的),为总裁您找人极其尽心尽力。这几年,除了过年,吃住都在车里(只要每天像打卡一样,发布抵达新村子的定位截图,外加每个村子至少十段访问录音,经专人审核,下个月五号前就可以领到月薪,并不是白白耽误大好青春)。但一直都没找到。”

“直到前天早上,他在荒僻无人的山区看到有条小溪特别清澈,认为是山泉水,就直接喝了。到了中午,肚子就不舒服起来,接着就发热,他担心水里有血吸虫,小诊所看不出来,就掉头去市区看。医院叫他住院,说先给他打吊针退烧,让他第二天早上空腹,给他检验血、尿什么的。他打完吊针后,出去吃了晚饭。他好跟门卫打听总裁您要找的人,顺路买烟回来,路过门卫室,就跟门卫套起了近乎。门卫说,他没听说过有擅长治疗植物人的中医,看地下车库的大爷以前一直在中医院看大门,没准听说过!他立马去找看地下车库的老大爷。老大爷说二十多年前,他在中医院当门卫时,是有人能治植物人,治好过好几个!都是出车祸昏了好些年的,哪都治不好,他给针灸一段时间就全都醒了!人家都来送给锦旗,感激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忙问姓名和地址,老大爷记不清了,说二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听说过,可能早就不再了……他当场许诺了两万块钱,老大爷立马就打电话,问出了名字和老家地址。他哪还顾得上自己的小病,连夜就去找!”

总裁大人急于听这之后的事,忙催问道:“然后呢?刚才说找到了,那就应该见到了那位老人家!”

戴老板道:“昨天,人还好好的!小杨到他那个村子的时候,天刚亮。可好些老年人睡眠少,起得特别早!他开车刚进村,就被从菜地里摘菜回来的的老大爷拦住了。好在,但凡是总裁您教出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社交牛逼症!小杨下车后,说:‘大爷你好!’给他塞了一条华子,又从自己的烟盒里抽了根散烟敬给他,殷勤地给他点上火,问:‘为什么不让看病的人进?’自古财帛动人心!我估计,拦他的老家伙,手里握着大几百块钱的一条华子,会假意往前递一递,嘴上说:‘你这是干嘛?’却绝对不舍得还回来。那就只好请他到家里坐,喝碗热汤,把村里的事全都说了!有些细节,小杨他没讲,但咱能推出来!小杨在电话里和我说,那老大爷叫他装作他家亲戚,晚上天黑以后,带他去找住在村尾的那位老中医。他到老先生家时,老先生正在做晚饭,他打完招呼,放下两手提袋四瓶茅台,走近了去看,烧的是野菜疙瘩汤,清汤寡水的。说:‘吃这个没有营养,怎么不加个蛋?’老先生说:‘这就挺好的……’他叹气说,他还不懂事时,他爸就病逝了,他妈很快就丢下他改嫁了,是他奶奶靠扫马路,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他养大的。他记得,他奶奶烧疙瘩汤时,都是用在菜市场捡的芹菜叶子或莴苣叶子炸的汤,最后,单独给他加一个蛋,自己从来都不舍得吃……两分钟,就让老先生因为面前一锅野菜疙瘩汤和他一见如故。”

总裁点点头,他对那种汤也极熟悉。

过几天,在最后关头,把事情办砸了的杨远来杭州,会和李星星她们讲起他家在南京的农村,任何地方都有家庭困难的人,江浙也不例外。

总裁当初去他家时,他奶奶已经康复出院,不知道他要来,烧的还是菜叶子疙瘩汤,没有任何炒菜,只有一小盘咸菜丝。

他很不好意思,要立马出门去买肉重新做饭。

总裁说不用,他也在菜市场捡过菜叶子,还有卖鱼老板丢的鱼肠子,卖鸡老板丢的鸡肠子,用他捡到的铁皮奶粉罐煮了吃。

还说,那时,他都捡不到新鲜的菜叶子,都是发黄的,还有烂了一部分的胡萝卜。

他奶奶听他介绍了总裁,忙把兜里用一重重塑料袋包裹的钱全给他,叫他去买菜,自己淘米蒸米饭。

总裁硬是不准他们花钱,拿碗就盛菜叶子疙瘩汤喝,喝得还很享受。

后来,他听总裁的舍友说,总裁当年东拼西凑借钱给他奶奶看病后,不好再跟人借钱,好长时间,晚上都没钱买泡面吃了,有一回饿了,把谁吃泡面剩下的汤都给喝了,他从隔壁宿舍怼组队打游戏的猪队友回来,正好撞见!总裁说,他只是尝尝味道!但他知道他饿了,知道他肯定是又把钱给了谁去救命,顿时,就对他更加肃然起敬。

还有位特别想栽培他,由他代自己完成毕生抱负的老首长,曾经派人观察他,看他平时都干什么。

结果发现,有好多次,他去校外办事,只舍得买一份米饭,和老板解释说是去打窝子钓鱼用的,等出了店门,就会找没人的地方,隔着塑料袋把米饭捏成小球,自己吃,什么菜都没有。却从来不叫跟他干的所有贫困生受委屈,更从不会耽误家境困难,某位亲人又急等钱救命,借遍了亲朋四邻都借不到,但听过他的鼎鼎大名,只好向他求助的校友急需的救命钱。天下,活该是他的!

戴老板继续讲道:“小杨他又问老先生老伴在吗?老先生说,早就去世了,他们孩子十二岁那年,带他们孩子走山道回娘家,出了事。他嘀咕说,那地方险,有几十米深。然后又说,还有三个堂侄和一个外嫁的堂侄女。小杨问老先生被圈禁二十多年,靠什么生活?老先生说,前些年,他身体还硬朗,能自己种些庄稼。最近几年,腿脚不利索了,才把自己的地给三个堂侄种。他的堂侄们,一家一年给他一袋米或面。他没说,但肯定不够吃。好在,村里人私下找他看病,看好以后,在收土豆、红薯、南瓜时,会送他一些。平日里,去菜地摘自己种的菜,也会送他一把豆角、两个茄子、几把辣椒、一颗白菜、两个萝卜什么的。但总裁你也知道,全国至少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不到1000,基本在农村,好些农村人十天半个月都不舍得买肉吃,越贫困的地方,越是如此!”

“老先生也说,他们那穷乡僻壤,村里人十天半个月才舍得去镇上买一回肉。和儿子分家住的老年人没有收入,基本上半年都不舍得去买一回肉,都是自己养鸡或鸭子,吃鸡蛋或鸭蛋,中秋和过年才舍得杀鸡或鸭子吃。他有两年多没吃过鸡蛋了,想吃口猪肉,得等过年和中秋,哪个侄媳妇送一碗肉菜给他。赶巧了,今年过年送的都是汤圆(他们那过年吃汤圆,不吃饺子。堂侄是堂兄弟的儿子,过年能送一碗菜或一碗汤圆,很不错了),去年中秋送的又都是一桶油什么的,他也就好久没吃猪肉了。他自己手头又不宽裕。前几年下大暴雨,他住的老屋塌了一大半,请人修完了结账,才知道自己存的那点钱不够,他没想到人工费,还有砖、瓦、水泥的价格涨得这么快,他最不愿意的就是欠别人钱,死之前无论如何,都得账还清!老先生又问小杨是来看病的吗?说他不要诊金了,给他去镇上买点鸡蛋,再割一斤猪肉,越肥越好,行不行?村里的小卖部不卖的。”

“小杨他点头说,前几年他奶奶得重病,为了给他奶奶看病,他把家里的粮食都卖光了,还是远远不够。他就他奶奶一个亲人,他不能看着奶奶死,只好去卖血,但卖血的钱,都不够他奶奶在医院多住一天。幸亏,找总裁你借钱,你毫不犹豫就借给他了!之后,他跟你赚钱,拿到第一笔工资,立马就回家,顺路买了三斤猪肉,很肥的那种。半年没吃过荤腥就会知道,猪肉不肥,它不香!也不解馋!回家后,用土豆炖了一大锅,那顿饭他吃得……《大宅门》里开吃播的鼻祖——郑老屁见了,都得甘拜下风……他奶奶饭量小,那回也吃了两碗菜!几乎一整锅,全被他吃光了!”

“他夺过老先生手里的汤勺,用火钳子夹出柴火,泼水浇灭了,说带老先生去镇上吃顿好的!老先生都很配合,说等他锁上门……那会,天黑透了,他开车、不开灯,带老先生出了村子,没人发现!可他开车带老先生走到半道,赶上前面山体落石堵塞了道路,前后都是车,不能掉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车里又没吃的,一块饿到晚上十一点多,路才被疏通。他们饿得都受不了了,到了镇上,都顾不得挑饭店,直奔能看到的第一家。凉菜一上来,小杨就直接端盘子,给老先生拨一半,然后,带头忙不迭地往嘴里扒拉。和老先生风卷残云般分吃了四样凉菜、四样小炒后,小杨就差不多了,说现在不比以前,现在,他天天能吃到肉,早就吃腻了,胃口比以前小多了。等大菜上来,他就不断给还没打底的老先生夹菜,不断劝老先生多吃。老先生嘴上不住说‘够了!够了!’可实际上,来者不拒,越来越放得开,越来越不作假……他实在是太馋了……一大桌子的大鱼大肉,都叫他风卷残云一样给收拾了!有些菜,他剩下的牙嚼不烂,他都能很快地咽了!”

戴老板用平板播放了调来的那家饭店的监控,说:“常人饿上一整天,觉得自己能吃一头猪,实际上,连两斤猪肉都吃不下。老先生他不一样!总裁你看他这劲头,无疑是经年累月给饿和馋的!”

总裁点点头,他以前胃口挺不小,可吃完酱牛肉、水晶肴肉、松花火腿、夫妻肺片四道凉菜各半盘,以及葱花炒蛋、蚂蚁上树、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四道小炒各半盘以后,是断然不能打主力吃完一盘回锅肉、一个红烧肘子、一大盆水煮鱼、一盘蒜泥白肉、一份土豆烧牛肉、一盘扣肉,还有至少三斤的红烧猪脸的!遑论最后再借口不能浪费,用两个馒头把红烧猪脸的盘子擦干净吃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