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史故事 > 第43章 草船借箭传奇

中国历史古代史故事 第43章 草船借箭传奇

作者:大福在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2:00:28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一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三国时期。话说这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打得不可开交。

在这热闹非凡的乱世之中,有一个地方叫刘备的大本营。刘备手下有一位超级厉害的军师,名叫诸葛亮。这诸葛亮啊,那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聪明得就像神仙下凡一样。

有一天,刘备的大军和曹操的大军在江边对峙。曹操那家伙,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刘备这边就有点犯愁了。这时候,东吴的孙权也觉得曹操太嚣张了,得一起想办法对付他。于是,刘备就和孙权联手,准备一起对抗曹操。

东吴这边呢,有个大都督叫周瑜。这周瑜啊,长得那叫一个英俊潇洒,一表人才,而且还很有本事。不过呢,他有个小毛病,就是有点小心眼,见不得别人比他聪明。

当周瑜听说刘备那边有个诸葛亮,非常厉害,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他心想:“我周瑜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这个诸葛亮算什么?我得找个机会考考他,让他出出丑。”

正好这个时候,周瑜和诸葛亮一起商量怎么对付曹操。周瑜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如今我们和曹操在江边对峙,这水上作战,弓箭可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我想请先生在十天之内,为我们造出十万支箭来。”

诸葛亮听了,微微一笑,摇着他的羽毛扇子,不紧不慢地说:“大都督,十天太久了,只争朝夕。我只需三天,便可造出十万支箭。”

周瑜一听,差点笑出声来。他心想:“这诸葛亮也太狂妄了吧?三天怎么可能造出十万支箭?这不是吹牛吗?好,我就等着看你出丑。”于是,周瑜就答应了诸葛亮,给他三天时间造十万支箭,如果造不出来,就按军法处置。

诸葛亮离开周瑜的营帐后,周瑜叫来他的好朋友鲁肃,对他说:“子敬啊,这诸葛亮自不量力,竟敢夸下海口,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我看他这次是必死无疑了。你去看看他有什么动静,回来向我禀报。”

鲁肃心里很善良,他觉得诸葛亮是个人才,不想让他就这样死了。于是,鲁肃就来到诸葛亮的住处,问道:“先生,你为什么要答应大都督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呢?这根本不可能啊。”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不必担心。我自有妙计。你只需帮我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分别放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鲁肃虽然不知道诸葛亮要干什么,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准备好了船只和草把子。

到了第三天夜里,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船。鲁肃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诸葛亮却很淡定,他对鲁肃说:“子敬,今天我们就去取箭。”

说完,诸葛亮就命令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向北岸曹军水寨驶去。

这时候,江面上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诸葛亮的船队在大雾中缓缓前行,就像一群幽灵一样。鲁肃吓得脸色发白,哆哆嗦嗦地说:“先生,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不会是去送死吧?”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放心,我们这是去曹营借箭。”

鲁肃一听,差点晕过去。他说:“先生,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曹军要是发现我们,我们可就完蛋了。”

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说:“子敬放心,曹军不敢出来。此时大雾弥漫,他们看不清我们的虚实,必然不敢轻易出兵。我们只需在船上擂鼓呐喊,让曹军以为我们有大军来袭,他们必然会用弓箭射击。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借到十万支箭了。”

鲁肃听了,心里还是很害怕,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

于是,二十条船上的军士们就开始擂鼓呐喊。这鼓声和呐喊声在江面上回荡,声势浩大。曹军水寨中的士兵们听到这动静,顿时惊慌失措。他们赶紧报告曹操。

曹操生性多疑,他听到这鼓声和呐喊声,心里也犯了嘀咕。他不知道这江面上到底有多少敌军,也不敢轻易出兵。于是,曹操就命令弓箭手们向江面上射箭。

一时间,万箭齐发,箭如雨下。诸葛亮的船队上插满了箭。过了一会儿,诸葛亮见船上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就命令船队调转船头,返回南岸。

这时,大雾渐渐散去,太阳也升了起来。鲁肃看着船上满满的箭,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他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先生真乃神人也!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计。”

诸葛亮笑着说:“这只是雕虫小技罢了。我们赶紧回去向大都督交差吧。”

回到南岸后,诸葛亮让士兵们把船上的箭取下来,一数,竟然有十万多支。鲁肃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周瑜。周瑜听了,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乃神人也!我不如他。”

从此,周瑜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不敢小瞧他了。而诸葛亮也凭借着草船借箭这一妙计,在东吴站稳了脚跟,为后来的赤壁之战奠定了基础。

话说这草船借箭成功之后,诸葛亮在东吴可就出名了。大家都对他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可也有一些人心里不服气。

东吴有个谋士叫张昭,这家伙自认为自己很聪明,一直觉得诸葛亮不过是徒有虚名。他对周瑜说:“大都督,这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要是没有那大雾,他怎么可能成功?我看他也没什么真本事。”

周瑜听了,微微一笑,说:“张昭先生此言差矣。诸葛亮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他能在三天之内想出草船借箭之计,绝非偶然。不过,我们也不能让他太过嚣张。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本事。”

于是,周瑜又想出了一个计策,想要再次刁难诸葛亮。

这一天,周瑜又把诸葛亮请到帐中,说:“先生,如今曹军水寨防守严密,我们很难攻破。我想请先生再想一个办法,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击败曹军。”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大都督,此事不难。我们可以用火攻之计。”

周瑜一听,心里暗喜。他心想:“这火攻之计我也想到了,不过我要看看你有什么具体的办法。”于是,周瑜就说:“先生所言极是。火攻之计确实可行。但曹军战船众多,我们如何才能让火势迅速蔓延呢?”

诸葛亮说:“大都督,我们可以用连环计。让曹军把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这样一来,一旦起火,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曹军必败无疑。”

周瑜听了,心里大惊。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和他想到了一起。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说:“先生此计甚妙。但我们如何才能让曹军把战船连接起来呢?”

诸葛亮说:“大都督,此事不难。我们可以派一个人去曹营诈降,然后趁机说服曹操把战船连接起来。”

周瑜问:“先生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大都督,此人非黄盖将军莫属。”

周瑜听了,点了点头,说:“好!就依先生之计。”

于是,周瑜和诸葛亮就开始策划这一场火攻之计。他们先让黄盖写了一封诈降书,派人送到曹营。曹操生性多疑,他对黄盖的诈降书半信半疑。但他又觉得黄盖是东吴的老将,有可能是真的投降。于是,曹操就决定派人去东吴打探一下虚实。

周瑜和诸葛亮早就料到曹操会派人来打探虚实,他们就设下了一个圈套。他们让东吴的士兵们故意在曹操的探子面前表现出对周瑜的不满,说周瑜刚愎自用,不会用人。然后,又让黄盖在这个时候出现,和士兵们一起抱怨周瑜。曹操的探子看到这一幕,就回去向曹操报告。曹操听了,心里大喜,他觉得黄盖是真的投降了。

于是,曹操就接受了黄盖的投降。黄盖按照周瑜和诸葛亮的计划,准备了几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向曹军水寨驶去。

当黄盖的战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他就下令点火。一时间,火势冲天,曹军战船纷纷起火。曹操这才发现中计了,但已经来不及了。火势迅速蔓延,曹军死伤惨重。周瑜和诸葛亮趁机率领东吴和刘备的联军,向曹军发起了攻击。曹军大败,曹操只得率领残军退回北方。

这一场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诸葛亮在这场战争中,再次展现出了他的智谋和才能。他的草船借箭和连环计,为孙刘联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周瑜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诸葛亮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嫉妒和刁难,变成了敬佩和尊重。

从此,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他的名字也成为了智谋的象征。而草船借箭和赤壁之战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话说这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曹操虽然战败,但他实力依然强大,时刻想着夺回荆州。而东吴这边,周瑜对刘备占领荆州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觉得刘备是个潜在的威胁,必须尽快除掉。

于是,周瑜又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孙权说:“主公,刘备如今占据荆州,如虎添翼。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荆州夺回来。我听说刘备的夫人刚刚去世,主公可以把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然后趁机把他骗到东吴来,软禁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逼迫他归还荆州。”

孙权听了,觉得这个计策不错,就同意了。于是,周瑜就派吕范前往荆州,向刘备提亲。

刘备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东吴的阴谋。但诸葛亮却看出了这是一个机会。他对刘备说:“主公,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巩固与东吴的联盟,同时也可以让曹操不敢轻易进攻我们。不过,我们也要小心周瑜的阴谋。”

于是,刘备就决定答应这门亲事。他带着赵云等将领,前往东吴迎娶孙尚香。

周瑜见刘备果然中计,心里大喜。他在东吴设下了重重埋伏,准备等刘备一到,就把他软禁起来。

但诸葛亮早就料到了周瑜的阴谋。他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让他在关键时刻打开。

刘备一行人来到东吴后,赵云按照诸葛亮的吩咐,打开了第一个锦囊。锦囊里写着:让刘备大张旗鼓地拜访乔国老,让东吴上下都知道刘备来迎娶孙尚香的事情。

刘备依计而行,拜访了乔国老。乔国老是孙策和周瑜的岳父,在东吴很有威望。他得知刘备来迎娶孙尚香的事情后,非常高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吴国太。

吴国太一听,非常生气。她觉得孙权和周瑜不应该瞒着她把孙尚香许配给刘备。于是,她决定在甘露寺召见刘备,亲自看看这个未来的女婿。

刘备在甘露寺见到了吴国太。他表现得非常恭敬和诚恳,让吴国太对他印象很好。吴国太当场决定把孙尚香嫁给刘备。

周瑜见自己的计划被打乱,心里非常懊恼。但他并没有放弃,又想出了一个新的计策。

他让孙权把刘备和孙尚香安排在一个豪华的宫殿里,表面上是对他们的优待,实际上是想把他们软禁起来。

赵云见情况不妙,就打开了第二个锦囊。锦囊里写着:让刘备借口思念荆州,向吴国太辞行。

刘备依计而行,向吴国太辞行。吴国太觉得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她又担心刘备在路上会遇到危险,就让孙尚香和刘备一起回荆州。

周瑜得知刘备要回荆州,急忙派兵追赶。但赵云按照诸葛亮的吩咐,打开了第三个锦囊。锦囊里写着:让刘备和孙尚香在江边祭祀祖先,然后趁机上船,等周瑜的追兵到了,就让孙夫人出面斥退他们。

刘备和孙尚香依计而行,在江边祭祀祖先。周瑜的追兵到了,孙夫人出面斥退了他们。周瑜无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刘备和孙尚香乘船离去。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诸葛亮再次用他的智谋,化解了东吴的阴谋,巩固了刘备在荆州的地位。

而周瑜在这场较量中,又一次输给了诸葛亮。他心里郁闷,加上旧伤复发,不久便去世了。

周瑜去世后,东吴的大都督由鲁肃接任。鲁肃是一个主张孙刘联盟的人,他和诸葛亮的关系比较友好。在鲁肃的努力下,孙刘联盟得以继续维持。

有一天,诸葛亮和鲁肃一起在江边散步。

鲁肃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你真是太厉害了。你的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智斗周瑜,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过奖了。这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孙刘联盟的大局。”

鲁肃说:“先生的智谋和胸怀,让鲁肃深感敬佩。希望我们能继续合作,共同对抗曹操。”

诸葛亮说:“那是自然。只要我们孙刘联盟稳固,曹操就不敢轻易进攻。”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天,突然看到江面上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大声唱歌。

诸葛亮和鲁肃好奇地走过去,问那个年轻人:“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唱歌?”

那个年轻人看到诸葛亮和鲁肃,连忙行礼,说:“我叫小明,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我看到你们两位大人在这里,非常激动。我听说了你们的故事,觉得你们都是英雄。所以,我想为你们唱一首歌,表达我的敬意。”

诸葛亮和鲁肃听了,都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可爱,就和他聊了起来。

小明说:“我一直很崇拜你们这些英雄。我也想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诸葛亮说:“年轻人,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了。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英雄,也需要像你这样的普通人。只要你努力生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小明听了,点了点头,说:“先生说得对。我一定会努力的。”

他们聊了一会儿,就告别了小明。继续沿着江边散步。

他们走着走着,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里传来阵阵钟声,让人感到宁静和祥和。

诸葛亮和鲁肃走进寺庙,看到一位老和尚正在念经。他们向老和尚问好,老和尚也回礼。

老和尚说:“两位施主,你们看起来很有智慧。不知道你们对人生有什么感悟呢?”

诸葛亮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鲁肃说:“人生如梦,转瞬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老和尚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两位施主说得都很有道理。人生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他们在寺庙里聊了很久,然后才离开。

这次散步,让诸葛亮和鲁肃都有了很多感悟。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孙刘联盟的大局,继续努力奋斗。

而小明也受到了他们的启发,决定努力生活,为国家做贡献。

在这个三国时期,虽然战争不断,但也有很多温暖和希望。人们在困难中相互扶持,在挑战中不断成长。而诸葛亮、鲁肃等英雄们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智慧、有勇气、有信念,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