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862章 趁火打劫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862章 趁火打劫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1 21:45:04

第862章 趁火打劫

袁术当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尤其曹操只是丢了地盘,但是兵力还在。打刘备并没有损失太多,主要就是僵持、拉锯。加上他留下防守豫州的兵力,以及从兖州逃出来的兵力,他还是有着二十多万。

以老曹的军事素养,又在军队数量上占优,这一次老曹是彻底的给袁术打到了长江以南,并控制了几乎全部的豫州地区。只有沛国县的一部分,因为被刘备所占,又要联结刘备,所以没有动手。

袁绍到底还是放了曹嵩等人到豫州,多少还要点儿脸,更要名声。冀州、兖州都是人口集中的地方,许多家族都在那边。他们的家族子弟,都在给不同的诸侯打工,分头押宝,保证家族传承。如果说袁绍杀了曹操的家人,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杀其他人的家人,这显然是失人心的做法。

这事儿也只有董卓干的出来,王贼都不干这种事儿。当然王贼一样该杀,毕竟幽州大族都被杀绝了,只不过他杀人是明确的政治基础,而不是因为这些家族外边有什么子弟给他造成了什么麻烦,从而实施的报复行为……

在送还了曹嵩之后,袁绍也不等曹操来打他,便先让张杨寻衅,对其发动进攻。还联络刘表,先不打袁术,转而干曹操。又给袁术去信,放下成见,先干曹操。还给刘备去信,对刘备进行拉拢。

陶谦已经病故,刘备假徐州牧,陶谦生前上表,袁绍也上表,长安的李傕等人也没有阻拦,很干脆的同意刘备任徐州牧,还派了使者来宣旨,送刘备的印绶,刘备也成了真的徐州牧。

但是刘备却并没有接受袁绍的拉拢,还是跟曹操一起。现在都打曹操,而曹操本身并不弱,但是刘备很弱,若是他跟袁绍等结盟共伐曹操,那么把曹操打没了,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一定都会想着干他,这就不是一个选择题,脑子但凡清醒一点,都知道跟曹操一伙。

于是曹操在那边防备着刘表、袁术,逮着张杨猛打。袁绍没拉下脸来,直接出兵打豫州,那么曹操也不挑破,不主动打兖州,先弄死张杨再说。

这是因为袁绍入主兖州,是兖州豪族、官吏主动迎来的,而不是袁绍趁着曹操在外征战,从而出兵偷袭打下来的,这是两码事儿。前者还留着表面的脸,后者那才是真的开始刀剑相向。

而这个时候,长安那边的李傕、郭汜、马腾,还有驻扎金城的韩遂等人,甚至就连益州的刘焉也掺合进来,那边也是打起了仗,一团乱麻。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就没有安稳的地方,到处都在打仗。甚至就连王言这里也在打,他这边还在对草原的鲜卑、匈奴等部族进行清理,必须把他们打出草原,不论是跑到漠北,还是跑到西域都可以,就是不能留在草原。

王言这一年多的时间当然也没有闲着,除了每逢冬日必然对草原进行的军事行动之外,同时也在积极扩张,并州的云中、五原、太原、西河四郡已经纳入了掌控之中,并州之地,已占大半,算上新生的,新增人口七十余万,已经逼近四百万。

而并州的人口基本上也就这些了,都跑到了他的治下。剩下的大片土地,基本没有太多的人。这就是因为战乱的影响,还有这两年的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人口锐减,再有先前董卓、丁原、吕布等人的原因,并州的人口本就不多。

而王言这一次新增的人口,还有一部分是太行山的黑山军,他们被袁绍、曹操、张杨三伙一起干,活的也是相当艰难。所以许多的小部贼寇,干脆就弄死了头领,带着脑袋出山投靠。

新增的人口,除了一部分送去东北,一部分送去草原,剩下的还是留在并州重新划分了土地,正开展着大规模的建设。主要还是水利建设,这是种地最重要的因素,并州地利不够,粮产较少。不过好在,这边的煤比较多,可以通过境内的流通调控,帮助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卖煤给幽州、辽东的百姓,再拿钱换粮食。再通过并州百姓的劳动发钱,百姓再用钱买粮食。通过不断的交易,完成物资的调控。

为了方便运输,方便物资调集周转,相应的还要修宽敞的大路,乡间还要修小路。为了更快的提高速度,工匠终于想起了打造铁轨,建造专用的马车,直接在铁轨上行驶。但还有各种问题,比如冬天下雪,比如上坡不好走等等。目前只有一条试验性质的铁轨路,从蓟县到临渝。

这也算是马拉火车了,只不过这代表的是先进,是创造。

科学不是实例,而是方法,是发现、总结、研究、发展、迭代的一套理论系统。王大将军正是将这个理论系统,用政权确定,用政策支持,各种的研究都在开展,都在进步。

这会促使社会形态产生变革,而社会形态的变革,又会催生相应的文化,文昌阁的一帮喷子每天穷经皓首,应对、适应着社会变革,促进着王大将军治下思潮迭起,使得文化空前的繁荣。

而作为当今聚集最多文人的地方,借着商队不断传递出的文昌报,同样也对其他地方的文人形成着巨大的影响。

只不过对于诸侯的影响比较有限,他们并不关注文化如何,关注的是王贼十税一,没有杂税,不强征百姓劳役,反而是花钱雇佣,到底是怎么维持住治下运转的。同时也在关注各自的治下,绝对不允许有人宣扬王贼那里多好多好。

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的封锁当然是高效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县,只要压制,消息是很难传递起来的。豪族更加的不会给王言扬名,毕竟王言是他们的生死大敌。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实在没有挑头的,他们也想先弄死王言。毕竟真让王言得了天下,他们这些人必死无疑。

所以他们的行动还是成功的,尽管早先几年就已经传播,但是王言创业都已经十年,早都不是什么热点,人们早都忘了。或许之后偶尔饿的发昏,神游天地之时,会畅想一下曾经听到过的不敢想的盛世……

不论幽州还是辽东,夏日都很热,河里都是孩子,每年都得淹死几个,怎么说都不听。这是控制不住的,孩子本就贪玩,无知者无畏,一个跳河,那就一群孩子跳。这时候也没有孩子自己玩的,都是一群一群的。父母干的活多,每家每户又都是一堆的孩子,根本管不过来。

虽然有警尉巡逻,但是总不能一直盯着河边,总有疏忽的时候,所以每年都有一些惨事发生。

除此之外,那便没什么大事儿了。要说景色多好看,那就过分了,实在也没什么好精致,就是自然么。一开始的时候看着还可以,毕竟有两千年时间的巨大差距,空气都不一样。但看的多了,就该明白这背后的百姓有多苦,如此再一想,似乎多好的景致也没什么大意思。

不过蓟县却是不一样的,这里也算有一景,那就是热闹与繁华。

自从将军府转移到蓟县,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而经过三年的建设,更大规模的文昌阁、医学也在蓟县城外建设完毕,留下了一部分骨干力量在徒河继续发展,其他人都转移到了蓟县这边。

再加上商业贸易往来,南北货物这里都有,而且也没有宵禁的政策,蓟县这里初步的有了夜生活,文昌阁的文化人,以及官吏是消费的主力,他们的待遇好,闲钱多,自然消费的多。

所以在蓟县城,到处都是人,有短打的汉子,光膀子的小破孩子,穿着讲究的文人,一身青衫的官吏,还有各种锦衣的商人,男女老幼,有钱的没钱的,什么人都能见到。

这一日,王言正无聊的在河边钓鱼。现在河里的鱼可难钓的很,早两年就网没了不少,而且小孩不能光跳水啊,他们也抓鱼,反正能吃的都不放过。现在的物资还是不丰沛,百姓还是吃不饱。

不过因为大规模的制冰,大规模地网鱼,夏天的时候也能吃到海鱼,就是不如冬天时候便宜,到底增加了运输成本么。另外在蓟县这边,也有鱼塘,不过产出比较有限,没办法供应庞大的市场,也因为新鲜,价格更高。

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得慢慢的发展……

“大将军。”亲卫小心的凑过来,就怕扰了大将军的鱼。

“何事?”

“曹操遣使随商队入蓟县,此乃曹操亲笔信。”

王言挑了挑眉,刚要接过信,感觉到鱼竿传过来的动静,啪的一下提起了鱼竿,一条估摸着二三斤的鱼带着水花出了水面,疯狂的摆动着。

边上的亲卫懂事儿的过来摘了钩,扔进已经装了不少鱼的木桶里。

大将军这才接过了信,展开看了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就是吹捧了一下王言打击草原的功绩,让百姓都吃饱的大志,扬帆出海探寻未知,寻良种回中国的精神。接着便是分析了一下当今天下局势,而后痛斥袁绍臭不要脸,先绑他亲爹,又夺他兖州。最后说出了目的,希望他王大将军可以南下,攻打冀州,如此两方夹攻,双方有利。一方占冀州,一方复兖州。

此外还送了两个二十岁的少妇过来……

这是听说了他大规模的与豪族联姻,养着二十多个媳妇,还都要是十八岁以后才结婚,以为是好色同道,所以来了个投他所好。

该说不说,王言感觉还挺复杂的。遥想当年,他便曾经想过,说不定要跟老曹过过招。老王,是有那么几分老曹的精神在的。

现在不止跟老曹过招了,结果老曹还给他送了两个美人过来。

关于这点,王言想说,老曹实在冤枉他啊。他是正经的正人君子,怎么可能跟老曹是一路的呢?

仔细思考片刻,王言将信收好,吩咐道:“明日启程,去高阳。”

“是,大将军。”

“曹操所赠美人何在?”

“暂住馆驿,将军,可要送进府中?”

王言摇了摇头:“不必,让人将此二女婚配良人。”

他又不是缺女人,这两个女人也没名头,要是大小乔他二话不说就收了,主要就是名人嘛,他就想感受感受,没别的意思。现在随便送了两个女人过来,或许确实漂亮,确实有风姿,但他的二十多个媳妇,一个比一个漂亮,真不差这俩。再者他的精力摆在那呢,实在是见多识广,早不是以前那个少年。

安排了一下,王言也没见什么使者,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一百亲卫出发前往高阳,那是同袁绍交战的第一线,调来了太史慈职守,将黄忠调回去守着徐水。

太史慈今年也三十多了,跟了王言八年多,正经的老班底。能打,有脑子,也年轻,要不然前几年王言也不会让太史慈挑大梁,单独带队去夺雁门关。

不过这小子比较闲,什么事儿都有从军司马处理好了,他呆着也没意思。换了防之后,自己带着一个百人队过去找人单挑去了,给敌将打的狼狈而逃,从此再不出来单挑,也是那个时候,王言才知道对面的守将是张郃。

赶了四天的路,在第五天的时候,王言带着太史慈去叫阵了。

两军相隔只有五里,到处都是斥候,太史慈也没搭理他们,因为王言早有指示,让这些当兵的好好看看他们这边过的什么样。要不然太史慈早动手了,毕竟这边的斥候游骑,那可是战斗力最彪悍的。三两人一伙,就敢深入上百里刺探敌情。

所以王言这边刚有行动,对面就紧急集结,严阵以待,张郃还是比较稳的。

等到了对面的军营驻地,上千大军已经前出一里等着了。

王言不是过来打仗的,今天并没有披甲,仍旧是不变的那么一身装扮。太史慈倒是披了甲,跟在王言的身后当保镖,两人一起缓缓的打马上前。

太史慈喊道:“天武大将军亲至,张郃近前说话。”

话音落下,就见对面有些乱糟糟,都是不让张郃出来的。这是该有的警惕,毕竟王言是真的能打,太史慈张郃也干不过,容易被活捉了。

过了一会儿,张郃才带着两个副将近前。

“张郃见过大将军。”他十分的懂事儿,骑在马上,像模像样的给王言拱手见礼,随即问道,“不知大将军寻某何事?”

王言笑呵呵的点头,答非所问:“不知儁乂如何看我?”

对于王言知道自己的字,张郃并没有什么意外。虽然不知道王言为什么这么问,但不过是见招拆招。

他说:“将军有吞吐天地之志,更有治世之能,某相拒于此,多见将军治下实情,某深感敬佩。”

“以汝之见,吾能得天下否?”

张郃默然……

这话他不敢说,尽管他也觉得王言只要稳扎稳打,真能得天下,但他不能说出来,否则那不是就标上袁绍了么,那以后还怎么干。

王言也没在意,又接着说:“以汝之见,袁绍能得天下否?汝出身寒苦,当与我同道。袁绍麾下多豪强之人,彼辈如何重视尔等?纵汝今后建功立业,封拜官爵,自成豪强,然今之豪强何能相容?汝非彼辈中人,彼辈必排挤于汝,难承大任,难受重用。若非如此,何用尔来防我?

汝出身寒苦,汝之麾下亦皆黔首、流民,何必为袁绍卖命?吾之道在于人民,皆为似我等出身之人谋福祉,吾之军保家卫国,守土安民,乃堂堂正正之师。人皆言我乃反贼、蛮夷,然彼辈滥杀我等,何以自诩文明知礼?汉失齐鹿,有德者居之。大德在我,大势在我。儁乂须明形势,弃暗投明,与我一道,共逐天下。”

张郃更加的默然,这让他咋说。袁绍心眼儿可不大,万一谁透露出去,他差不多是废了。

他长出一口气,问道:“大将军来此,究竟为何?”

王言并没有在意,将手中早都拿着的锦囊扔给他:“此乃曹操之书信,欲与我结盟,共伐袁绍。汝将此信交予袁绍,另传吾口信,若欲使我罢兵,当送五十万百姓,兵退二百里。若不从,当起兵伐之。吾在此等候,半月之内未有答复,吾当兵取冀州。”

张郃愣了一下,这是趁火打劫啊,他拱了拱手:“大将军放心,某一定带到,这便告辞。”

“吾所言非虚,儁乂当思之。人生在世,贵在自知,螳臂当车,非英雄也。”

“告辞。”张郃拱了拱手,打马转身就跑,他可不能听了……

太史慈问道:“将军,若他不投,彼时刀兵相见,我当如何?”

“不必留手,保己身之安为要。”王言瞥了他一眼。

太史慈读懂了大将军的眼神,意思是‘别说废话’,他笑了笑,转而又问:“若袁绍不从,当真兵取冀州?”

“见机行事。”

说罢,王言调转马头,骑着踏雪溜溜达达的往回走……

感谢(社会你Z哥)大哥打赏100币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