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 > 第231章 又酸又妒的几个人

“嗨,那个拳头是要放在几根指头上来着?睡一觉起来,我感觉记不清楚了。”

这是昨天在李场长家学了海姆立克,哦不是,是异物卡喉急救方法的两位婶子。

说是记性不好的那位婶子今天果然记不清了。

昨天回家,光顾着整治晚饭,吃了饭,大儿子又说他的对象可能要上门来。

家里也是整理一通忙乱,忙累了也也就睡了,忘记告诉其他家人。

“是肚脐上两指。”

另外一个婶子记性很好,昨天回家她还教了家里其他人。

相当于是复习了,所以记得特别牢靠。

“对对对,是两指,你这么一说我就记起来了。”

“这个法子还挺简单的。”

“可不是嘛,谁知道这么简单就能救人一命。

以前我还没结婚的时候,老家原来就有一个小孩也是吃东西卡住喉咙。

当时也没人知道这个方法,最后小孩出不上来气,活生生的被憋死。

死的时候脸色青紫,两只手还掐着喉咙。

他爹娘可哭死了。”

黑皮肤的妇女一脸心有余悸地说道:

“还好现在有了这个办法,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有法子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动作,仿佛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其他妇女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大家都觉得这个急救知识非常有用,她们开始讨论起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本来是一群婶子大娘正在唠嗑,谁知道突然冒出来一个年轻人的身音。

“婶子,你们说的是什么方法?”

于光荣是一名东省省报的记者,这次他来红星农场其实是跟着同事来的。

华国如今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国家财政紧张,人民生活普遍贫穷。

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许多关键产品依赖进口。

此外,西方国家对华实施技术封锁,限制了华国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给国内工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然而,华国并非孤立无援。

过去曾得到过老大哥的援助,例如红星农场的拖拉机便是来自他们的支持。

但后来两国关系恶化,大量援建专家被撤回。

尽管华国一直致力于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但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

新培养的人才更倾向于参与具有更高战略价值的项目,如国防建设等。

因此,对于一些基层岗位,如维修拖拉机的技术员,虽然也很重要,但在资源分配上可能相对较少。

这也就导致了拖拉机损坏后,人们四处求助的情况发生。

而这次他的同事聂致远一起过来就是听说这边不仅有人把拖拉机修好了,还进行了改造。

这样下来不说拖拉机用起来更丝滑了,而且马力更足,还可以连接不同的配件,进行不同作业:

比如深翻土地,收了粮食过后直接把地里的茬子打碎;

比如可以配套施肥或者播种的配件施肥或是播种。

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一机多用。聂致远就是来了解这件事情并做出报道的。

至于他,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过年的时候,亲戚来拜年,一问他还没结婚。

总是会不断地催促他结婚,这让他感到无比烦躁和无奈。

原本他待在家好好的,结果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一幕催婚,他实在是太太太烦了。

甚至连他妈也受到影响,对他越发不满。

起初他妈只是在过年时提了这么一嘴,但经过众多亲戚的轮番劝说后,她看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不顺眼。

他有什么错?

他只是还没有找到那个与他志同道合、能够携手共进的革命伴侣罢了。

至于她什么时候会出现,那就看天意吧!

(不想结婚就不结婚,神的天意。)

但恰巧遇到了聂志远要来到这里,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跟随而来。

来了这里没有了没完没了的催婚,他觉得天也蓝了水也清了。

趁着聂致远被李场长带着去看拖拉机了,他在边上待的无聊,就自己出来溜达了。

看到这边一群婶子大娘在唠嗑,他就凑上去听。

毕竟作为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是,他就是爱凑在人堆里,听人说家长里短。)

结果就听见他们说什么两指、肚脐什么的。

再仔细一听她们说是是给吃东西卡住喉咙的人做急救的方法。

他的兴趣一下就来了。

据他所知,每年死于异物卡喉然后窒息而死的人不在少数。

而且不仅是小孩子,大人、老人也有不少是因为这个原因死亡的。

要是这个方法果然有用,那他岂不是抓到大新闻了?

果然东方不亮西方亮,作为报道这个新闻的记者,好处自然少不了他的。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评上先进个人。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情景。

“大娘,这个方法真的有用吗?”

本来说话的大娘被打断了还有些不高兴,再看打断她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俊秀的小伙子。

大娘也乐了,“当然有用了,之前大集上有个小娃娃吃糖葫芦被噎住了,

就被人场长外甥女用这个异物卡喉急救方法救回来了。

好多人都看见了,这还有假?”

“就是当时我也在场,小孩脸都发紫了,大家都急地没有办法。

谁知道小雪一下子上来,用这个异物卡喉急救方法就让孩子把山楂吐出来了。”

但是在场的一位婶子有些神气地说。

其他人都是听说的,就她是现场看见的,可不有点小神气嘛。

“昨天那个孩子还有他爹娘还带着孩子来感谢小雪了。

那家伙提着点心还有布、糖,烟酒,加起来好大几十块钱呢。

要不是真的,谁舍得花这么些钱。”

说话的婶子一脸羡慕,恨不得救人的人就是她,毕竟光点心都好几样呢。

“真的假的?”

这可不是于光荣问的,是其他昨天没去李家的几个人。

“那还能是假的,我们都亲眼看见的。”

“呀,收东西影响不好吧。”

“就是,虽说救了人也不能收这么多东西吧,而且我看那方法也简单的很。”

两个和李大嘴关系不错的婆娘,脸上又酸又妒。

“呸,你们真是见不得人好,人家被救的人都没说啥,还能轮到你们说?”

“就是,什么人呀,那法子简单也不是你想的。

而且这也算一门手艺了,人小雪不教也没啥。

况且人还教给咱们了,咱们可不能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娘。”

“什么东西嘛,人小雪根本不图那点东西,大部分都给人推回去了,就收了几包点心还有布。”

“那可是救了一条人命,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听说那个孩子还是他们家的独苗呢。”

一个婶子这么一说大家也就恍然大悟了,感情那么多东西是因为被救的是个独苗啊。

大部分的人还是记好的,还把几个说酸话的人骂了一顿。

于光荣就开了个头,后面的话他根本插不上嘴。

后来还是有个婶子看他实在是好奇,让他直接到李场长家直接找他外甥女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