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白箱》制作人讲述作品与现实的故事

《白箱》制作人讲述作品与现实的故事

在去年10月开播的新番动画《白箱》因为对于业界的真实刻画以及个性丰富的人物引发了无数关注。那么对于作品的制作人永谷敬之而言,这部作品的成功究竟来自于什么呢?对此有媒体进行了采访。

★品质影响人们对于工作人员的评价以及客人的心情

q:tv动画《白箱》因为以动画业界为舞台而引发了非常多的话题。主人公小葵处在动画制作进行的立场上,并且她跟众多的人员一起制作动画的情景也是作品一大看点,因此赢得了广泛的反响。

a:非常感谢您的称赞。

q:说起来,在作品最后一集里面,小葵她们的制作进行小组以及制作人小组分散到各国的电视台,为了交付作品而拼命呢……

a:现实跟故事中一样,都是当天交付的。不过去的时候已经过了跟电视台约好的时间,所以之后只能拜托他们处理了。我们做不到什么事情,当时处于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境。当然,我们并不觉得会赶不上播出哦。只是这毕竟不是啥好事情,所以还是铭记于心的。

q:原来现实也是这样的,真让人吃惊。可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a:实际上作品里面也为大家展示了动画的制作现场,而最后一集当中说到:如果赶不上最后一集的交付,会导致无法播出,那就太丢人了。理想跟现实毕竟是有差距的呢,所以我们是想无论如何避免这种事态发生。

原则而言,一般我们都是在作品播出2周前就把成品交付过去的,但这一次之所以遇到跟动画一样的情况,也是因为我们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纠结品质。

我还从来没体验过日程安排这么紧张的情况,不过因为包括导演在内、整个制作现场都非常努力,呈现还能继续拼一把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说句“好了,工作到此为止”很容易,但总觉得如果这种热情能够反映在作品里面的话,才算是专业制作人的工作吧,所以“得去跟电视台拖时间了!”(笑)

q:“拖时间”具体而言到底是指什么的呢?

a:如果说得帅气一点,那么就是为了达成现场希望得到的制作效果,然后去跟电视台等机构沟通吧。不过如果你问我具体做什么,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对不起”了(笑)。

q:说着“对不起”进行道歉……

a:对于电视台的人来说,他们最优先考虑的还是按照计划交付。特别是制作委员会形式的情况下,电视台是通过安排档期来实现商业模式的,而因为电视台很多,所以收视率并不能得到保障。为了万无一失,比起品质,他们更希望能快点交付。不过我们既然是制作人员,那么肯定最看重制作品质,希望将我们认为有趣的东西呈现给客人。

q: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地追求品质呢?

a:一个原因是,我能对现场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就只有“在对于作品满意之间不要停下”而已了。虽然每个工作人员对于“制作这部作品太好了”的感慨契机不同,但是我们制作人所努力的地方就是:通过容易被观察到的amazon排行榜等数据来进行评价,然后得到反馈吧。

有了某种品质,那么现场人员就不会因为作品感到羞耻,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提供包括时间在内的种种条件。

还有一个,这也是为了我们的客人。说句实话,这也是“为了让作品能挣钱”。我们需要负责听取客人们对于一部动画的评价,并且进行应对。

q:也就是说,要提升品质,从而让客人们去买碟呢。

a:是的。严格而言,虽然“提升品质”并不是跟“销量”直接挂钩的,但是我们要将作品的细致程度,朝着客人感到开心的方向提升呢。

我心中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如果是我的话,到底会不会掏钱买这个产品?”我自己也是动画迷,所以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于一部作品是否能让我产生购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创作的“tv动画”即便不出钱也可以观看。而看了之后还让观众想出钱,实际上并不是很容易。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行当。碟片价格很高,经常很多人觉得与其一卷卷地买dvd和蓝光,不如收集整套原作漫画更好了。

为了让他们买这么贵的东西,我们自然要献上令客人觉得最棒的作品,所以必须保证最好的评价才行,因此为了商业的成功,制作人也要在该执着的地方执着呢。

★要成立《白箱》的企划,我觉得其实不容易

q:永谷先生在《白箱》当中负责什么工作呢?

a:首先我们公司·infinite是动画企划公司。在以制作委员会形式制作动画的情况下,一般冠名制作人的都是动画制作公司的制作人或者各出资方的制作人,不过我是站在企划公司制作人的立场上的。

这一次的《白箱》之所以会诞生,也是因为堀川宪司社长对我说:“我想做一部讲述动画业界的动画”,于是我就为了“成立制作委员会”而忙碌起来,由于是半年番,为了制作费用我大概筹集了5亿日元左右,为了作品畅销进行宣传,策划活动,制作周边……这就是我的工作了。

q:这么说来的话,您的工作也就是令《白箱》的企划以tv作品的形式成立呢。

a:是啊。不过一开始当堀川先生跟我说“想要制作讲述动画业界的动画”时,其实我觉得挺难的。

q:您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呢?

a:首先所谓“刻画动画业界工作的人”,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呢。即便是外行人看起来都可能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而我们自己刻画自己就显得更难了。

例如说,可能我们会太过理想地把业界美化。但我们不能让作品只是一个美好的泡沫,不能将自我满足的心态传递给客人。

相反,如果太过于现实的话,因为我们无法将动画业界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因此可能会导致观众看了作品后对业界的认识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偏差。

这种现实和幻想的平衡性很难取舍。不能完全写实地创作,但也不能完全为了娱乐效果而刻画一些现实里没有的东西。

例如说《花开伊吕波》讲述的是在旅馆的女高中生们的故事,但如果去掉娱乐元素,那就变成女高中生每周去洗澡了。这么一来作品的主题就被破坏了。那么要如何取舍现实与幻想呢?面对《白箱》,我感到困难重重。

★动画业界为之震惊!?《白箱》没有企划书

a:可能有个事情会让动画业界感到集体震惊,那就是我们没有创作企划书哦。

q:哎?

a:实际上整个内容都是我口头跟华纳那边的人说明的:“p.a.works要以动画业界为舞台做个动画,水岛导演来负责。”然后给他们看了有点类似于梗概的东西。

q:这可是半年番哦!?

a:要说原因么,如果让大家等着企划书完成的话,那么参与者都会觉得好无聊呢。所以还是说清楚算了。

说到底,有没有企划书、要不要同意这部作品,最终结果都是各位制作人的喜好问题了。如此说,比起一本正经的其话说,还不如怀有“我需要你的力量”这样的心态去询问,反而大家会高兴呢(笑)。

q:确实是这样的。

a:也是因为如此,不光是《白箱》,我几乎对于任何的作品都没有准备企划书。

一般当制作委员会差不多构建完毕之后,我会补充做一些,但在筹备制作委员会阶段,那就跟没有一样了。所以说,靠的就只有热情了。我带着某种意念说:“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本作品肯定能卖得好!”(笑)

★“好故事”就是什么都不发生

a:而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把堀川先生说的东西全部表达出来(笑)。堀川先生基本上是个喜欢老电影的人,因此他对于“清爽的青春群像剧”很感兴趣,但要将其变为商业还是比较难的。

q:咦?难道《白箱》不就是因为“清爽的青春群像剧”而得到支持的吗?

a:如果从我这个动画迷的感觉而言,所谓“清爽的青春群像剧”,其实换言之为“什么都没发生”呢。

例如,《穿越时空的少女》基本上是青春群像剧的代名词,而这里面也加入了时空穿梭的科幻要素。要让作品走红,那么需要一种“吸引人”的地方。虽然只是看着角色们开心的样子,然后获得快乐,这也是一种日常系的制作方式。不过堀川先生想要制作的则是一部主人公们克服困难、带有真实感和戏剧性的作品。并且剧情中也要有比较沉重、发人深省的内容。而观众们也必须容易投入感情才行。

可我作为一个动画迷,也觉得这个时代的动画就应该让人心态轻松地观看。因此要把握这种平衡性可不容易啊。

q:这确实让人费尽心思呢。

a:动画是轻松观看的东西。然而堀川先生总是会说“看完动画之后,希望观众能产生明天努力的想法”。这是一种相悖的想法。真是搞不懂,他为什么非要给导演以及我们制作人提升难度啊(笑)。

q:我终于明白《白箱》到底什么地方很绝妙了。一般说到刻画动画业界,人们往往认为是在揭露黑暗。不过之所以本作品里没什么黑暗的地方,还是因为沿袭了堀川社长的清爽路线啊。

a:是的。p.a.works作品的本质当中就包含了堀川先生的想法。

q:虽说如此,如果站在要将作品展示给客人的立场上,那么一部充分展现主题的作品也同时要具备令大家愿意掏钱的娱乐性。要让本来就不多的动画粉丝群体购买,从中可以感受到难度,那么您觉得本作品是如何克服的呢?

a:我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过真正让我感到有希望的,还是在导演确定为水岛努先生的时候。这一次作品一方面要求“令客人们知晓动画业界”,一方面如果只刻画现实,那么会让观众感到沉重。而水岛导演的话,无论是严肃的展开还是喜剧方向的展示都做的很好。我觉得他能够把握作品的平衡性。

水岛导演是一个会把略带毒性的内容加入到喜剧里的人。例如他的作品《大魔法峠》《渣和无用改革》就是如此吧。那种让登场人物不被观众讨厌的表现形式、加上可能会让大家感到不快的剧情,在这种平衡性上,水岛先生做的可以说是绝妙。

另外当堀川先生说想要制作动画业界的作品时,虽然我脑子一片空白,但是水岛导演却着手执行,而横手美智子女士跟吉田玲子女士也开始创作剧本。另外华纳那边的川濑浩平先生一样加入了进来。在这个阶段,我才感觉“不管怎样,肯定不会输了。”

之后,在看了完成版的剧情之后,我开始相信:这个会大卖的!

★现在总算能说了——《白箱》的成败就是一场赌博

q:如此,您就相信作品能大卖了?

a:不,我并不觉得肯定能够大获全胜。在动画业界,一部作品能否在商业上成功,必须等最后一集结束了才能下结论,这就是一场“赌博”。所以我不知道能否成功。只是因为有了《花开伊吕波》的案例,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也不算是拿出全部家当去赌吧。

q:为了赢得赌局,永谷先生都做了什么呢?

a:例如说我提出了——拜托ぽんかん8先生负责角色原案。

q:ぽんかん8的画风到底什么地方符合《白箱》要求呢?

a:我们家负责很多原创作品,因此在角色原案方面也是煞费苦心。我的工作就是,哪怕一些不认识的插画师,也要去找他们协商,而当我看插画师的画集时,感觉ぽんかん8的作品非常棒哦。

在那之后,我看了ぽんかん8负责插图的《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的动画,即便动画加入了特有的上色,但依然能感受到ぽんかん8作品的清凉感。因为动画业界总是被说黑暗,所以我希望加入一些清爽的元素。

★动画观众基本上是减少的,所以一开始要最大限度获得分母

a:清爽的画风下,要让作品表现尽可能写实,这让我有种踩地雷的觉悟。关于动画业界,我们并不希望进行理想化或者美化。

q:“地雷”吗?那么您觉得《白箱》的作品里哪里会踩地雷呢?

a:例如说23集里,原作者跟木下导演直接对决了。虽然从剧情而言弄得跟大片一样,但我们制作人看来,则是让人背后一凉的故事。

q:武藏野动画制作的《第三飞行少女队》是根据野龟的原作改编的,而动画的原创剧情没有得到作者认可,为此提出希望停止制作的要求。随后,木下导演直接闯入了出版社呢。

q:也许观众们会觉得原作者非常会找麻烦。特别是编辑·茶泽作为一个不把作者意图告诉动画制作人员的反面人物出场。这从剧情创作方法而言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最终要实现木下导演跟野龟的和解。不过我们并不认为编辑就是这样的人。现在我们在《电击大王》上连载《白箱》的漫画,而之所以讲述“她们的高中时代”,也是由于编辑的建议。对此我经常觉得跟编辑的交流“很有趣,可以这么做。”

q:那么为何觉得这将成为客人和动画现场的“地雷”,却还继续这么做呢。

a:我们是希望展现原作和动画的良好关系。原作者野龟有着“过去被动画化坑过”的设定,所以我希望更明确表现出作者的立场跟心情。对于原作者而言,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将孩子交给别人肯定会不安,并且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

一方面,动画制作人员作为对于原作最为理解的人,要为了呈现令观众喜悦的作品而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必须完全按照原作的来,那么创作的想法也就没有了。

即便彼此的立场不同,但互相提出“这么做如何”的情景其实还是频繁出现在动画现场的。野龟说:“我对于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制作动画而感到喜悦。”这句话就体现了动画制作方跟原作的互相理解。如果能刻画出原作者跟动画业界之间抹平隔阂的模样就好了。

虽然在播出之前我感到战战兢兢,不过观众们大多数反响还不错,而且水岛先生也有很棒的表现,这让我多少松了口气。

q:编辑方面不让导演去原作者那儿,结果自己在那儿玩高尔夫球。这种漫画风格的做法也是水岛先生的绝活呢。

a:我觉得这块儿导演似乎害羞了呢。水岛导演经常负责原作改编作品,因此由很多跟原作那边沟通的机会。只是如果按照自己平时的样子来刻画,可能会有种自己的**暴露的感觉吧。而为了不伤害到原作那边的感情,他用了一种很巧妙的平衡方式,构筑了这样的场景(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另外让人捏一把汗的剧情还有14集当中的声优试镜。

★希望让那个孩子跟《白箱》共同成长

q:那应该是从试镜的女性声优当中选定人选的会议呢。3名制作人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互相争执,这一幕让人有种难以言之的压迫感。

a:那个啊,为了表现出紧张感,我们先让声优配音,然后根据配音来绘制画面。

虽然那些制作人们在说什么“她很适合参加活动”“想跟她喝茶”之类自私自利的话题……不过可能有些难以启齿吧,最近业界内外总是在说什么“政治声优”的话题,但为了告诉大家“其实几乎没有这种事哦”,所以就需要这么一段剧情吧。

当然,我之所以感到战战兢兢,也是怕这一幕别正好击中某些人的痛点就好了。

我没法说声优业界100%都没问题。只是从整个动画业界而言,并没有这回事,至少在我十几年的动画制作人生活中,很幸运地没遇到这种案例,也没有什么政治声优的现象发生。

作品里,音响导演稻浪他们说“适合角色才是一切”,希望将话题转到原本的试镜中来,结果3名制作人被赶走,选择了最适合的人选。这样的描写就是我们的答案了。

我们希望各位观众不要产生误解、明白制作的真正意图,为此很是忐忑……《白箱》的声优方面,相信大家也已经发现了,以木村珠莉小姐为首的主要声优都选用了新人。

q:作为一个“为了卖碟的制作人”,您没有考虑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声优嘛?

a:人气声优登场的话,的确在做活动的时候容易吸引粉丝,不过这样一来大家就没有将重心放在评价作品上了。这是我的真心话。

即便起用了不符合角色的人气声优,可能观众们也会吐槽“这个声音不合适啊。”

q:那么这一次在起用新人的时候,现场没有发生什么争执吗?

a:并没有。简单来说,这是水岛导演兼任音响导演的作品,所以并没有分歧。

特别是关于《白箱》的主要角色、也就是小葵她们5个人,我们现场都觉得她们最有成长空间,蕴含着无限可能性。为此,作品当中音响导演稻浪说的那句“如果能把她培养出来就好了”,其实跟《白箱》试镜会议的主题非常吻合。

为宫森葵配音的木村珠莉小姐在当初的时候,推特的关注数屈指可数。而现在超过1万人了。对于我们来说,宫森葵这个登场人物跟木村珠莉这个孩子非常吻合。在做出这一判断之后,我们希望她跟《白箱》共同成长,同时培养她跟作品。并以这种心态来指导她配音。

只不过因为如果大家都是新人的话,在录音时比较难管理,所以除了主角之外,我们选择还是实力派乃至泰斗级别的人物,这样也能创造一个令新人更容易发挥的现场气氛,从而保持平衡。

说到底,这些都是不习惯配音的孩子,从这种意义而言,通过跟前辈“学习”,也能体现出《白箱》的主题来。

q:工作人员要学习则会花费很多时间了吧。

a: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培养工作人员啊。我们也是被前辈教育出来的。我之前在国王唱片工作的时候,曾经的上司大月俊伦先生就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q:就是那个《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大月制作人吗?

a:没错。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大月先生的话语,那句“作品成功的话是现场人员的功劳,失败的话就怪制作人。”

如今我为了提升现场品质而不断跟人道歉,也是希望作品的表现能反映现场人员的努力。而一旦失败了,那么也就是关乎“我的企划立案不行”的问题了。

哪怕会遭遇暴风雨般的批评,我也希望现场人员不要认输。而这种作为制作人的觉悟,便是大月先生的教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