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业界人士点评《学园孤岛》的魅力

业界人士点评《学园孤岛》的魅力

7月新番当中,《学园孤岛》无疑赢得了诸多的眼球。而这样的表现不光让观众们惊喜,也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关注。近日,4名从事动漫杂志工作的业界人士就进行了座谈,对于作品的魅力进行点评。

■冲击性的开篇,吸引了观众

q:关于《学园孤岛》这部作品,首先请各位谈谈在作品播出之前的印象吧?

前田久:在宣布动画化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过原作,不过当原作开始在《mangatimekiraraforward》链子啊的时候,有个朋友就跟我说:“‘那个’nitro 这一次好像在kirara上有什么动作哦”。所以对于动画化的消息,我倒是不会有“哦,又是一部让人心灵治愈的动画开始了啊~”这样的感觉呢。

藤津亮太:我首先是看了原作漫画,吃惊地发现“居然是这种构成的作品”,不过也觉得这样的作品很不容易改编成动画吧。当然,我很期待动画在“叙述剧情的水准”上如何进行设定呢。

宫昌太朗:在听说动画化消息时,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就跟藤津先生说的那样,毕竟是漫改动画,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很多难以表现的地方呢。我觉得这对于演出家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数土直志:就是因为我知道原作,所以才不敢看动画呢。虽然不会因为剧情吃惊,但总是有种不安的感觉(笑)。

前田:理解。反正我一开始就在画面中寻找那种危险的气息啊(笑)。

q:那么实际看了第一集之后,又有什么感想呢?

藤津:跟原作相比,动画在时间轴上有了很大变化,并且为了结构的灵活,对于作品的旁白叙述者也进行了改变,所以即便知道原作剧情,但依然能够让人充满兴趣。对此我觉得很有趣啊。

q:第一集最后的那种反转,在当时引发了很大反响呢。

数土:“反转”这种手法本身并不是很少见。tv动画当中的代表应该就是《海王子》,而科幻电影里面的《人猿星球》也是如此。不过过去都是在大结局的时候进行反转,而现在则有很多开头就反转的例子。由于现在动画作品的消费速度变快了,因此制作方也需要一上来就抓住观众的心呢。

藤津:特别是近年来一旦作品有神展开,那么就很容易引发群体性话题。

前田:实际上确实如此呢。

前田:《食灵-零-》跟《魔法少女小圆☆魔力》是在剧情展开方面让人惊讶。不过《学园孤岛》则是从“叙述手法”上给人惊喜,虽然这只是细节差异,但毕竟还是不同吧。动画当中像是这种在叙述里设下圈套的例子可是非常少见啊。

藤津:确实。虽然真人电影里有时候会出现,不过动画中很少见的。

数土:我觉得最近这类陷阱作品更加容易制作了呢。和过去相比,不同电视台播出作品的时间间隔被缩短了。

前田:虽然也有那种让人想将一个季度的内容一口气看完的作品,不过本作品倒是能够让人每周都保持期待呢。即便对于看过原作的人而言,毕竟动画有着独特的构成方式,因此他们也会在意一些关键地方会在什么时候展现出来。

q:感觉尽管有原作存在,但依然会有不少人觉得“上当了!”

宫:我之前去了趟第一集的先行上映会,当时就感觉大家都默认了一个观点:“看作品,少说话”。而在第一集正式播出之后,我观察了一下推特动态,发现也是如此(笑)。

藤津:因为大家希望别的观众能够跟自己享受同样的冲击。

宫:就是这样的。“因为我被吓了一跳,所以下次我希望让别人也吓一跳”。对于那些已经看过原作的人,其实就有着这样的气氛。还有一点,目前原作漫画的影响力也是恰到好处。正因为不是那种众人皆知的作品,所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对于“日常作品”的另类视线

藤津:再度看了一下动画化的作品,感觉这是一部非常有世代传承感的作品啊。从80年代开始,“跟朋友们在毁灭的世界里一起生活”的浪漫主题就已经出现了,而另一方面这次的作品又融入了现在动漫迷非常熟悉的“日常系动画”元素,再加上叙述方式跟角色要素等内容也包含其中,让人感慨万千。怎么说呢,我想起了以前“人们对于迷你裙总是想要说几句”的事情呢(笑)。果然,这是一部让每个人都想点评一下的作品哦。

数土:从构成而言,这方面和《魔法少女小圆☆魔力》一样呢。重要的是引用过去、开辟未来的“本歌取”手法。小圆是引用了“魔法少女题材”来进行创新,而《学园孤岛》则是将“日常系”的内容拿来进行使用呢。

前田:不过要成为一种类型还为时尚早呢。此前有过类似于《阿滋漫画大王》等作品,而《mangatimekirara》的日常系作品则是从2007年的《向阳素描》之后才被频繁动画化的,距今也不过8年的历史而已。

藤津:哎呀,毕竟现在作品很多,光是这种消费速度,恐怕也会很快就形成一种类型呢。

q:那么从这个作品当中是否能够感受到nitro 的气息呢?

前田:这个啊,在nitro 工作的创作者们基本都是“宅”,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很少会产生从零开始的想法哦。他们将以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从中创作属于自己独创的东西来。这也算是他们的一种风格吧。

宫:虽说如此,“具有风格的东西”并非什么很特殊的存在。因为任何的作品都往往会借鉴此前的作品,因此说句实话,根本没有人能够从零开始搞原创的。而在这其中,nitro 的工作就是采用了一种自己的态度和方法论,从我个人而言,感觉他们的作品非常强调“剧情”。

数土:确实,从剧情这一点来看应该都是大家能达成共识的呢。

宫:说到“宅”,给人一种“享受细节的人”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们也很信赖剧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从这种意义来说,nitro 的工作确实是“宅”向的吧……哎呀,我自己倒是没有那么相信剧情啦。

藤津:说到剧情的话,那么《学园孤岛》里面体现的是“人性”。首先,主角们被已经不是人的“那些家伙”包围了。并且生活在艰苦环境下的学园生活部成员为了生存而需要战斗,但同时“也担心自己的人性正在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准确把握现实的由纪就成为了人性的代表,她通过自己的笑容,勉强保持了周围每个人的人性。本作品就是这样的结构了。

所以说,在那个世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性”,而未来无论她们陷入何种状况,这个主题都不会改变吧。

宫:一般看起来有些脱线的由纪反而成为了人性代表,这种设置挺有趣呢。或许就跟初代高达里面的拉拉是同样的存在吧……当然可能只是个玩笑。

■这并非“永无止境的日常”

藤津:原作漫画里面对于“日常系”的要素也刻画得非常出色,不过动画里体现得更加明显了呢。并且人设还请来了《玉响》的饭冢晴子女士负责,就更夸张了(笑)。

宫:饭冢晴子女士的人设技术非常棒。像是举手投足的细节、还有纤细的腰部等。

藤津:让最巅峰的日常系风格搭配故事剧情,我觉得很是意味深长。

q:近年来“日常系”特别容易汇聚人气,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追求日常呢?

前田:这个啊……从普遍论角度来说,无论学生还是社会人,现在的生活都非常辛苦,因此他们觉得“至少在虚拟世界当中感受乌托邦”。即便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如此(笑)。

从这种意义来看,《学园孤岛》也将这种设定融入到了作品世界当中。只要看了《学园孤岛》,我们就会非常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我们追求‘日常’?因为平稳的日常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藤津:原来是在这里得到答案的(笑)。

宫:现在有很多被称为“日常系”的作品诞生,而正如前田先生所述,如今的“日常系”沿袭了《阿滋漫画大王》和《向阳素描》等作品的形式。不过“在不变的日常当中重复时光”的设定并非从那儿才开始,其实在70年代的肥皂剧里就已经出现了,或者说那种情景喜剧。而当这种类型被以萌系美少女形式展现之后,我个人认为就有了“日常系”概念的诞生。

再稍微补充一点,跟我们现实中的人生所不同的“日常”,就被反映在了虚拟作品当中。而那样的“日常”,其实或许就会让我们心情舒畅吧。

数土:哎呀,说起来《海螺小姐》不也是“日常系”嘛(笑)。

宫:《学园孤岛》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在延续了日常系风格的同时,又充分刻画了剧情。怎么说呢,其实作品的剧情正是在“日常”结束的那一刻才开始的。再说的夸张一点,本作品的重心或许就被放在了“如何突破日常的停滞”上吧?哎呀,其实从《福星小子》开始,大家都在尝试突破呢。

所以作品并非是讲述“永无止境的日常”,而是在编织日常气氛的同时,逐步推动剧情发展。

q:那么就角色而言,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宫:我觉得咪君是个很棒的角色。当然了,其他角色也都很有魅力……

藤津:就我的解释而言,动画里面的咪君才是真正意义的主人公。她处在和《哆啦a梦》的大雄相同的位置上。《哆啦a梦》里面的哆啦a梦是世界观的象征,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却是大雄。《学园孤岛》里,由纪这个角色象征着“世界观”,相对的咪君就如同大雄那样,处于一个引发纠葛的立场上吧。

前田:所以动画里面才会改变了时间轴,让咪君第一集就登场了呢。

宫:其他先不说,我们来看她穿的丁字裤。看到那个的瞬间,我就确定她一定是主人公了(笑)。

一同:(笑)。

前田:还有,我非常在意这部作品在国外的反响。

藤津:不知道国外观众能否接受啊。

数土:嗯嗯,毫无疑问会接受的。

前田:我也觉得能接受哦。只是我们的感官其实都麻痹了。日本此前也就有过“这么可爱的角色,怎么能在这种设定下遇到这种事!”的神展开案例,但就国外的人而言,用这样的画风描述这样的设定,可能会觉得设定跟剧情展开方面难以构成统一的世界观吧。

假如国外的制作者采取了“女孩子们生活在崩坏的世界中、被丧尸包围”的设定,那么应该会用更加写实的手法和画风来展现吧?而千叶sadoru老师的画风则让人联想到普通的“日常系”的可爱作品。那么国外的人可能觉得作品在理念上充满了谜团吧。

藤津:就是说,那些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要如何被国外的人接受呢。

数土:这毕竟也是有着传承的问题呢。“日常系”作品到底在海外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呢?虽然资深动漫迷应该能理解,但其他人就……

宫:我稍微打个岔,前几天我因为某个杂志的关系,去采访了新房昭之导演。那个时候我问他:“您是如何把握美少女作品的呢?”对此,新房导演回答:“过去我们做动画的人最擅长的就是美少女跟机器人了。”但是之后不知不觉地,“机器人”不行了,只剩下“美少女”。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的商业动画就处于这样的状态,而现在做什么作品之前,首先都要想到“美少女”。导演说:“我们考虑的东西就是把美少女跟什么组合起来才能令作品有趣。”

确实,对于海外观众而言,《学园孤岛》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太寻常,但是从日本制作人的角度而言,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吧。

前田:哎呀,虽然刚才我刻意挑起了这个话题,不过说实话,我在看的时候也没有感到什么违和感呢(笑)。

■今后希望能够期待“角色”

q: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能否请各位再度谈谈本作品呢?

前田:由于在创意阶段就非常有突破性,因此从评论者角度而言,也觉得是很有趣的风格。另外从一部讲述人性的作品来说也足够有趣了。并且还强调了“日常系萌少女”的要素。从这种意义而言,这是一部具备多样性的作品。而说到这里我再度感慨:作品中真的进行了很细致的算计呢。

藤津:哦,前田先生的评价很到位啊(笑)。不过这么说来,应该是一部“很聪明的动画”。

前田:是啊,但是太执着于算计可不好呢。

藤津:希望作品还有其他地方的突破呢。

宫:最后会变成真人版吧。

一同:哎~!

藤津:这还是算计啊!

宫:那么就以声优出演的特别节目来完结作品?这样的话本作品就真的会成为风格独特的典范了吧(笑)。

藤津:哎呀一味强调风格可不行啊(笑)。我们要的不是这个!例如说制作一个没有“那些家伙”出场的外传动画如何呢。

宫:就跟《eva爆笑学园》那样的啊。

藤津:是的。令人放松的动画也挺不错的,并且一旦进入仅仅靠角色的魅力决出胜负的领域,那么或许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如果仅仅让观众觉得自己被算计了,那是不行的。

数土:的确,我想要进一步观看角色表现呢。

宫:从个人而言,作品里如果角色还能有所突破的话,那么会非常有趣吧。从这种意义而言,掌握作品关键的就应该是里姐这个角色了吧。她是“学园生活部”的部长,因此也会有精神被逼到绝境的情况。

前田:还有……给由纪酱穿个“胸带”如何呢?

宫:你这都是声优的a了吧!?(赫斯缇雅跟由纪均是水濑祈配音)

前田:把声优的东西a进去不行吗?……好啦,我只是觉得今天的话题太过于严肃,所以来缓和一下气氛而已(笑)。

宫:那么就让我们期待由纪的胸带吧!

转播到腾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