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品读《大圣归来》九亿票房的背后

品读《大圣归来》九亿票房的背后

今年暑假,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火爆全国,截止目前为止票房已突破9亿,成为目前国内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对此,腾讯动漫特别采访了国内的著名的动画评论家孙立军先生,请他来谈一下对于“大圣归来热”的解读。

人物介绍:孙立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1988年至今从事教师工作,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视协卡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漫画分会理事长。

问题1:您认为《大圣归来》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孙立军(以下简称“孙”):这个很难回答,因为在中国既不存在偶然也不存在必然,它成功就肯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就像当年的《喜羊羊》、《熊出没》一样,偶然和必然其实都存在,包括《大圣归来》的团队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成功。

腾:网上过有对他们团队的采访,确实是这样。

孙:为什么又说它是必然的呢,因为它抓住了一个所谓的机遇期。首先它有一个良好的作品本身,然后又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档期,包括其它各种时机,包括网上营销等等。所以说成功也是必然,两者都具备才可能成功。此外现在荧幕数量的剧增也是催生这个高票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十年前的话,我们的荧幕数只有一两万块的时候,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成绩?

问题2:您觉得《大圣归来》的成功对整个中国动画产业有什么影响?

孙:我觉得对长远来讲,整体影响并不大。这个发展的必然就是这样。就像十年前我做第一部《小兵张嘎》一样,虽然没有上映,但是那个05年的《小兵张嘎》已经说明,除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外,还有更多制片公司、民营的公司,都可以做成动画片。

腾:您的意思是指,一家公司的成功对整个行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孙:对。而且现在我们的媒体有一个问题:只要它票房好了,就认为它是成功了。我觉得这种想法太片面了。它并没有推动中国动画产业,不会因为这一部就会让中国动画电影就怎么样了。我们同样需要反思现在的市场环境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比如说它票房不错,其它电影都要为它开绿灯,延长它的秘钥期等等,这些其实从市场化来讲是不应该的。

问题3:《大圣归来》火了后,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做出了表扬,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

孙:我希望表扬的不是这部影片,中宣部更应该表扬的是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有原创精神的团队。因为这部影片并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部影片所带动的,它背后其实是十多年来整个动画行业的各个环节的努力才有的今天。是多少人的累积,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才有今天的成绩),光表扬它一个其实是不够的。

问题4:对于再次翻拍西游记这个题材带来的成功,有观点认为国内关于题材的选择一直在炒冷饭,拿不出一个真正的属于民族的又有创新性的东西,您怎么看?

孙: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感觉。优势上来说我们本身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有这么多积淀、素材。但另一方面忧虑的是大家还是只盯这些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我常讲的关于“中国文化时尚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文化的时尚化就很难使中国的动画做一个引领。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看到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作品。

问题5:在您看来,国产动画应该怎么走?达成了什么目标才算是整个国产动画领域的一种进步和提升?

孙:动画和动画产业是两个概念。动画是围绕着动画作品本身来谈,而动画产业都是从一些市场的角度来看动画这个产品。

第一、从动画的角度来讲,一个优秀动画作品的出现,是一个动画电影工业成熟的标志。比如《喜羊羊》、《熊出没》、《大圣归来》等等优秀作品,只有多涌现出几家具备了自己良性的创作生产能力的公司,才能证明中国的动画业整体是发展的,(具备)成熟,或者说稳定性,就像皮克斯梦工厂。既然它是个制片机构,就必须具备优秀作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不能七八年出一个,又过了两三年出一个,那说明你的创作团队啊市场运作啊策划能力啊艺术品质啊都不稳定,你只有第一代,没有第二代第三代,那你的工厂就不具备百年老店的资质。

第二、我更看重受众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受众是受日本、美国动画培养起来消费群体。所以我希望在市场的培育方面能够做长久的规划,让那些12岁以下的小观众们也能够早一点能看到优秀的国产动画,那样等他成人以后,或者说真正成为一个消费者的时候,会去消费自己的原创动画。今天谈原汁原味的原创也是不现实的,口味的培养,消费群体的培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我们知道动画片是最具“国际象”的,国界是最不明确的。动画不像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片,都是黄皮肤黄面孔,动画片中的形象就很容易国际化。我们的动画如何面对未来的国际化,向国际市场推广中国的作品,也是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的作品要学会走出去,走的出去自然就是中国特色了。没走出的话,视野也好题材也好能力也好,就会和一流的有很大差距。

第四、我们的政策要做出改变,比如产业链的人才的稳定性。我以前说过,动画的创作人才现在都是忙起来天天加班,闲起来就心空空的,面临着无法养活家人的窘境。所以应该制订一些针对创意人才的,比如说个人所得税减免呀、个人评定呀、原创企业减免税呀,而不仅仅是减免个人或企业的所得税。因为他们收入本身不稳定,可能上半年收了十万交了三万,下半年一分没收,那他的生计怎么办?还有那些做后续产品的开发企业同样面临着物流、打击盗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政策,而不仅仅只是现在形式化的补助。

腾:感谢孙立军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高票房背后的品读(作者:孙立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年暑期档,一部大圣可以说赢得了满堂彩,点燃了很多人的动画热,小范围内的掀起了关注中国动画的热潮。《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十天票房突破五亿,密钥延长1个月,已超过9亿的票房皆创造了中国动画的多个高点。一时之间,“中国动画强势归来”、“中国动画华丽绽放”的言论也是汹涌而出。《大圣归来》就犹如一颗色泽鲜亮的果实,众人都想采其而食之,却鲜少有人去探究果实是如何长成,在其的发芽期、挂果期又经历了怎样的修剪。也鲜有人去询证,这部看似成熟的电影果实,是真正的美味佳肴还是华而不实,毕竟光开得艳是不行的,必须把精力集中到一处久久发力才行。品读大圣,也要从多方面谈起。

一、肥沃土壤的培育

在国家政策、资金、高校投入、基地建设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动画内容生产实力快速提升,动画生产集群带和产业区培育已初现端倪,当前,我国共有动画企业46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50余万人。动画票房亦在逐年快速递增,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11亿元,年度总票房比2013逾6.6亿元高出一倍。

近年来,我国动画相关专业在校生快速发展到约30万人,2013年年底我国开设动画专业的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有468个,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1251个,本科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增至143所。高校动画专业人员的培养为中国动画的发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专业的建立,影视动画专业相关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

同时,每年6月至7月期间已经形成了“国产电影保护月”的不成文规定,旨在鼓励播放国产电影。它在2004年成就了《十面埋伏》1.6亿票房,2005年保护了《七剑》、《头文字d》,2014年推出了《小时代3》、《后会无期》。不成文的“保护月”也为电影的票房井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纵观今年的暑期档,《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等超高票房都是由国产电影创造的,超过95%的票房占比,密钥的延期。在这种肥沃土壤的滋润下,今年暑期档一部动画电影票房的强势喷发,仿佛是惊喜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喜人成绩的背后,究竟我们国产的电影工业产品与世界同类型影片相比,竞争力有多大?还有待考究。

二、数字技术 经典ip使其成为可能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影产业的快速成长,电影本是一门时空复合的视听艺术。从《阿凡达》到《少年派》,再到近年的多部商业视效电影,成熟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其高票房的突破无不立下了汗马功劳。磅礴绚丽的空间体验、行云流水的打斗镜头、斑驳陆离的色彩、比之胶片电影、传统的2d画面,更能俘获观众的心灵,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其置身其中、遐想联翩。而纵观今年创造票房奇迹的暑期档电影,不论是《大圣归来》还是《捉妖记》,无不例外都用了大量的数字特效技术,《大圣归来》作为一部标准的三维动画,全程使用了数字技术进行制作。

同时,西游记本身就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经典典故。不论是1961年由万籁鸣先生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还是后来央视播出的红极一时的电视剧《西游记》,不得不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西游情节。若是问中国人心中有没有英雄,十个人有之**都会说出“孙悟空”这个名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经典的西游题材为背景,本就有了一定的影迷基础。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该电影在美术、故事、动画、视听方面都已出具国际水准,沉睡了五百年的孙悟空与小和尚江流儿的情感刻画,讨巧又迷人。同时电影中的草木江川,人物的说话方式,以及场面的刻画也都展现着特有的中国元素,也让不少观众自然融入其中。紧凑的剧情,大圣的涅盘,都较为扣人心玄,为电影的良好口碑打下了的基础。

三、互联网 的发行模式

在较为沸腾的今年暑期电影场中,互联网 的发行模式,为票房创记录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据悉《大圣归来》在7月10号上映之前曾在7月4、5号做了全国的不限时点映,突破了传统动画电影的发行模式,良好口碑的一夜泉涌为后来票房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6月底中国电影新力量暑期档推介盛典上,以互联网代表人物马云为首,吴宇森、黄晓明、冯小刚等多位影视明星与大圣公仔分别合影,也一时在网络中掀起了很大的反响。影片未映而衍生产品先火,也为电影票房的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通过网络平台的普及,让众多的动画片,或是通过作品本身或是通过衍生产品,同步或提前在网络上预热成为了一种新兴发展形态。同时众筹等模式也在电影发行中有所体现。电影上映期,持续的口碑营销、情感营销,一系列话题营销,都为影片票房的激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功劳。

四、大圣的后续效应

截止到当前《大圣归来》的票房已经超过9亿,观影人次超过170万,这部制作周期达8年的电影《大圣归来》也已经确定推出第二部。近年随着中国动画的发展,在原有品牌之上的系列电影不断增多。以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及好莱坞动画公司为例,推出续集的时间一般都在前作问世后3-5年。反观中国大部分“续集”动画电影已经按照每年或者两年一部的频率上映,质量不精、过度营销等不良方式反而透支了观众度,把一个本来有潜力品牌的发展力耗尽,超过10年的优质电影品牌几乎没有。《大圣归来》虽是创造了一时的辉煌,但是能否延续?或是是否陆续有动画作品强势接档,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同时按照当前中国电影的投资回报比例,票房的高低和创作者的直接勾连并不大,如何更好的保护原创动画者的积极性,使动画专业者能更好的为中国动画献力献策,也是我们要去不断完善和亟待思考的。

《大圣归来》的超高票房可以说是在当前良好的动画形式下应运而生的,虽然成绩喜人,但是不应该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的个例,过度的推崇和极度的踩踏都不适合中国动画的良性发展。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原创动画作品争相而出。虽然当前我国动画与美、日等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但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突飞猛进的数字技术、高校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日渐深厚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创内容与品牌竞争力,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都预示着新的机遇。动画带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奉献力量。相信未来发展,中国动画也将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走向国际、大放异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