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以宅之名为宅正名【上】

以宅之名为宅正名【上】

——台湾御宅文化读本御宅学隔海福利

来源和邪社

这个福利拖了有一段时间了,而这本书也不同于我们以往介绍的国内书籍。御宅学,名字听上去就特别霸气,特别像大学里学的一门课程。这本书大陆并没有销售,所以激mmy看到这本书,还是从台湾地区快递过来的,而当时激mmy正好不在上海,我妈是是带着户口簿和自己的身份证去了邮局领两次才领会回来的(因为是台湾来的邮包,管理比较紧),不过好在海峡两岸也三通了,也让激mmy有幸可以品读到这本宅学读本。这本书,一个特点就不是一个人写成的,三位作者jo-jo、zeor和ap露s相信资深的宅民应该也有所耳闻,因为这部书也不是他们的第一本出版的书籍了。既然是一本好书,当然不能独乐乐,而是要和大家一起众乐乐。

虽然这几年来国内的御宅圈和acg文化(对了我们常说的acg,这个名词的概念就是本书作者之一的ap露s创造的)发展迅猛,但比之台湾香港地区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和缺失,而且在底蕴上也缺乏了很多。毕竟,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文化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大规模开放。acg文化的大\跃\进也是在网络兴起后,才大踏步前进的。这本书,以什么是御宅族为引述,以时间轴为基准,用轻松的三人谈话方式,为大家徐徐道来,御宅的起源,日本动画的发展、知名的动画制作室和整个产业的规模。

作者傻呼噜同盟是创立于1997年的台湾动漫画评论团体,主要成员有召集人jo-jo与最初成员aip露s、谈璞(tp)、zero等人,其中有许多成员都在大学任教,出版有《动漫2000》、《动漫2001》、《日本动画五天王》等着作。

书本共分为六大章

第一章御宅学概论:御宅族是诞生于映像世纪、资讯洪流中的新族群,此名词是起源于1982年播出的科幻动画《超时空要塞macross》电视版主角的称呼。80年代末期大师宫崎骏推出《天空之城》、《龙猫》、《魔女之宅急便》御宅文化到达颠峰时期。中间虽经过“宫崎杀人事件”的伤害及以萌为中心的新御宅学,但御宅文化并没有死,只是随着时代的潮流,持续演化出新的面貌,喜爱动漫的御宅族更是全世界均占极广大的数量。正好和我们周五说的媒体扭曲宅男宅女的形象有关,真正的御宅族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大众媒体所极力想塑造的那种形象。

第二章日本动画史:以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动画为核心,探讨日本御宅文化发展的历史,这是所谓“御宅学”研究的最主要文本。讲解日本的动漫画师如手冢治虫、宫崎骏的作品风格,70-80年代超级机器人大战世界、名作剧场、魔法少女系列、运动科幻,到90年代号称“三王”的《航海王》、《棋灵王》和《游戏王》。最近我们gp同学每周回顾日本动画的专栏也和这章有关。这章的内容,应该算是一个重点,三位侃侃而谈还时不时吐槽一番,显得非常生动。尤其是,我们8090后未曾经历的一段日本动画部分,大家可以来好好补课。

第三章御宅模型文化与当代艺术:从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的“**与消费:海洋堂与御宅族文化”讲起,谈到御宅人物模型与艺术的关连。讨论村上隆的创作生涯、冈田斗司夫经营模型店为模型业界带来的重要贡献、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模型设计师。和邪社,带领大家参观过alter厂房,采访过alter社长和goodsmile的社长

第四章宅经济:支持、消费、创作、经营都可对动漫产业有贡献,要视自己的能力。本篇介绍日本漫画的分工、成本、业务流程、商业结构、经济规模,并分析日本动画在美国销售的情况、日美电影受动画的影响、日韩政府的政策,及如何运用动漫行销,如观光业及周边商品。最近大陆各种的正版引进,和eva的圣地巡礼

第五章电玩主机争霸:“电玩”在今日已经是一个产值惊人,极受瞩目的产业从任天堂到光碟世代,sonyps与segasaturn缠斗不休、微软也加入战场,而动画和游戏始终密切融合,“电玩游戏”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力也持续上升。ps4和xboxone又是一轮剑拔弩张

第六章独立制作:大部份的电影产业称为独立制作,或是独立制片的,就是指主流片商以外的电影制作。此篇讲到日本具代表性的独立制作例子,美国迪士尼及2d、3d等动画科技发展。这里也谈到了新海诚,新海诚的最新作品言叶之庭本月底也要上映了,国内乐视动画也有播出

看完整本书,第一个感想,就是自己好惭愧的,虽然也从事这个动漫媒体6-7年了,但也没有和细致的梳理过自己的只是和脉络。然后,就觉得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很多和邪社的内容更多都是流于表面,没有更深刻的去挖掘。在如今资讯爆炸的时代,那么多碎片化的信息,又是也会让自己有点静不下心来。其后呢,虽然个人的时间有限,我希望能在未来一年内,给和邪社添加一个broadcast的节目,每期请一些嘉宾来做客谈天说地。

最后,感谢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提供的四本御宅学,一本激mmy自己留着,另外三本当然就是给和邪社读者的福利咯!索取方式写出让你入宅的一部或者多部作品的名称,并加以点评,总字数不得低于150个字。

分割綫

入动漫宅得比较晚,入宅前夕基本上是补名番的状态,全金,钢炼f,魔禁,电磁炮,fate等。虽然一直看火影之类的,但是那时和入宅的状态不相符啊。后来变成追每周新番应该是2012年的fz吧,在我对自己的界定是每周追新番才是动漫宅的说。fz的小说在补完fate的动画后就看了,那时还不知道老虚是何许人也,但是觉得小说的阴暗面已经塑造得很好了,后来在小圆脸完结后再补上的时候才发现老虚这人物。

如果是入游戏宅的话,必须是魔兽争霸无误,然后发展成魔兽世界,不过现在都afk了呢。。。现在变成单机steam党和ps3党了

分割綫

入宅的作品绝对是gundam系列。。。虽然作为90后,但我第一部看的gundam不是seed而是w!!!。。。哥特式的人设,酷拽炫的机体,绝对是令人大爱的。虽然个人感觉剧情不是那么带感,但是对人物情感以及一些细节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从此迷恋上了b家的模型了--(入了一大坑)。。。tv版作品的主题曲都是很不错的,如今听来仍然很经典。后来放出的最后的华尔兹,五小强机体全面升级。虽然故事还是很蹩脚。但是五小强才是真爱。之后就冒出来seed了--…papapap

分割綫

想来想去,真正让我入宅的果然还是《乱马1/2》,第一个让我想去继续看下去的漫画。最初不喜欢日本漫画是因为觉得画面很脏、很乱,但《乱马1/2》却很清新愉快,人物活泼又可爱,奇特的变身泉水的设定和各种混乱搞笑的关系让我看了好几遍。想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的乱马和他父亲,他们的努力身影至今记忆犹新……不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就要剖腹!话说至今还不清楚小茜的水桶身材哪里差了,明明很可爱的……之后就开始主动去看姐姐的别的漫画书,《eva》、《圣传》等等,不知不觉的就入宅了,然后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分割綫

本人入宅专攻作品:《变形金刚》。作为以玩具商品衍生出来的娱乐品牌,从最初的动画漫画,今天逐渐延伸至游戏、电影及其他生活范畴。根据孩之宝2007年以来对此品牌的一系列改变动作,似乎其发展趋向是以已经稳定下来的玩具销售为基础,增加更广范畴的多方合作和扩展平台,逐渐将品牌从原本的“产品导向”朝“文化导向”过渡。

这一变化,大概也是因为目睹近十余年来,marvel(或背后的disney)营销上的巨大成功。比如:意识到要对(已有或未来的)多元宇宙进行统合管理,于是有了aligned

continuty;要集中资源推销几个核心人物,于是这几年来我们见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相同几个人物等等。这样大大降低了入坑门槛,在拉拢新粉上会更有效率;同时为了确保这个“火”并非虚火,必须频频植入各种老粉才会有共鸣的小致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品牌的沉淀。

以前纯粹作为无关紧要的附属品的漫画,在以后的重要性大概会有点提升吧,比如30周年推出漫画仅有造型的玩具,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呢。

blah

blahblah

扯多了,过强的告知欲也是宅的一种核心特质吧__-

当然其他机器人作品也有研究,但比较深入的有一个也足够扯的了对不对xd

分割綫

唔……其实自己入宅还算比较晚,身边的人都在看seed凉宫夏娜的时候自己还只是个游戏宅而已。而且感觉入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吧,除去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那些和三大民工,要说印象比较深的可能就是toradora了吧。自从看了这部作品以后就开始追当季新番并且渐渐地关注声优脚本监督之类的了。

分割綫

先是07年时开看的热血少年向的《火影忍者》,还有杀必死 纯爱**的《青出于蓝》;10年末开始看的《钢之炼金术师》和《爆漫王。》的第一季动画,现在正版的原作漫画都已补全;然后去年初就开始看《fate/zero》《fate/staynight》《虫师》《新世纪福音战士》《银魂》(后面两个也在补全正版漫画)等等等等。有些是工口的宅向,还有故事残酷伤感的故事,还有话粗理不粗的感动……我现在依然热爱动漫,宅在家里看个不停……就说这么多吧,我现在看《革命机valvrave》呢……

分割綫

索取方式写出让你入宅的一部或者多部作品的名称,并加以点评,总字数不得低于150个字。

随手找了一篇浦泽直树的《happy》的随感。(本人从小学开始语文作文就没有获得过合格以上的成绩,文章水平请见谅)

论浦泽直树的《happy》与许斐刚的《网球王子》

说到网球漫画,99%的人第一个反应是许斐刚的《网球王子》,自然我也不例外。许斐刚的《网》的确商业化做的很好,高雅的运动配上各种不同款式的帅哥,绝对是吸引纯真女孩的不二法宝。但是《网》真的反映了真实的网球世界了么?没有,它只是一部青春偶像剧,而且是极为狗血的那种。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有前者浦泽直树老师的作品《happy》做比较,高下立见。

《happy》讲述的是一个高三女孩海野幸辍学加入职业网坛为兄还债的故事。海野幸,幸福的幸,大家都称她小幸。但其实她的家庭可以说非常的不幸。小幸的父亲原本是凤集体网球俱乐部的教练,家里收入一般,除了小幸外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弟妹,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因为一次不幸的意外(吃河豚鱼),小幸的父母去世了。原本就读私立高等学校的小幸被迫转到公立学校。但更不幸的事还在后面。小幸的哥哥下海经商,结果投资完全失败,欠下了黑社会两亿五千万日元的巨债(上世纪90年代,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一亿),而更可气的是,她哥哥独自逃亡了,留下小幸和三个弟妹背负巨债。黑社会的人紧追不舍,威胁小幸如果不还债就把她卖到风俗店里陪人上床。小幸被逼无奈,决定辍学加入职业网坛,用比赛奖金来还巨款。相比许斐刚的网球王子,那些个只在贵族学校里打着好玩的学校网球,真实的网坛是只有血与泪的世界。是以命相搏的。

小幸原本是一名极具网球天赋的天才少女,在初中时取得了全日本少年网球大赛的冠军,像一颗彗星一样横扫所有对手,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小幸在高中时不得不放弃了网球。现在小幸要加入职业网坛,就必须要重新练习。但网球不像足球,篮球,要有专门的场地,设施和教练。一个已经赤贫如洗的少女又如何能借到呢?虽然网坛奖金很高,但无法练习,又没有人推荐参加比赛,一切都是空想。不得已只能找到当年因为将她父亲恶意除名的凤财团夫人。好不容易凤财团的当家夫人同意让小幸出场比赛,但却要求小幸一定要用卑鄙的手法战胜对头龙网球社女一号选手龙财团千金龙之崎。如果小幸不听从就立刻把她卖到风俗店去,把执导她的三个教练也永远除名。小幸在比赛中明明可以正大光明的战胜对手,但却因为被迫使用凤夫人所要求的擦网球战术而受到全场的嘘声。小幸的内心在悲泣,她的心在淌血,但她如果不打,她的家人就要遭到不幸。在决赛前,龙之崎假装关心小幸,知道了擦网球的弱点,同时也知道了小幸的苦衷,但却在比赛场上故意羞辱小幸。观众,裁判,自己的教练,对手,没有一个人支持小幸,但小幸顶着全场的嘘声,硬是将比分从0比6的巨大差距改为平手。也许在一般人的作品里,比如许的《网》,那就是龙马一球定胜负然后爆粗口啥“你丫的还差的远呢?”啥的。但在浦泽直树的作品里是不可能的。最后裁判故意将小幸的三个好球连续吹成出界,硬生生的把小幸淘汰出局。这是漫画,但这也是真实网坛的确在发生的事情。网球不只有光辉的一面,也有其黑暗的一面。

我记得在网球王子里有一段这样的剧情,龙马的眼睛因为自己的球拍脱拍而弄伤了自己的眼睛,在只能撑15分钟的情况下最终赢得比赛的故事。我觉得这段真是可笑。别说砸断自己的球拍,无论有意无意,在赛后都要被罚款,作为对手居然不直接将球击中龙马的眼睛这也太过家家了。在happy里,其他选手为了避免与小幸对打,不仅在比赛场上攻击她受伤的部位,还有在比赛前故意招人弄伤小幸,赌球,假球,威胁小幸家人,无所不用其极。

还有就是在网王里有个设定是大石拿到网球拍后整个人就性格大变,许把这作为笑料用得不亦乐乎。但在真实的网球世界,一旦上了球场,你就是上了一个不流血的拳击台,只有一个人倒下才会比赛结束。无论平时多平和的选手,上了网球场后就是一名角斗士,费德勒费天王就是一个例子,在场下他是个能和任何人谈笑风生的人物,但在场上他就是一个没有一丝感情的杀手。

happy讲述的是真实的网坛,就像小畑健的棋魂一样讲述真实的棋坛的故事。如果棋魂是一群百合少女拿着棋子放大招的,那小畑健现在应该还是个三流漫画家吧。同样的认为能动不动就放个榴弹炮一样的开球来个手冢领域的,绝对是对网球一无所知的人。她们看的不是网球运动,只是思春想找男人罢了。happy里没有偶像,有的只是一群对网球无比热爱的斗士。在最后的大决战里,小幸和尼可里琪打满三局,在近三小时的决胜盘从4平,5平,一直打到13平,这已经不是在比拼技巧了,而是突破意志力极限的挑战。这让我想起了09年温网决赛费德勒和罗迪克的那次较量。两个人,在伦敦中央球场展开了一场以人类极限为挑战的决斗。浦泽直树的happy早在10年前就完结了,但漫画和10年后真实的历史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让我怀疑浦泽直树是看完09年温网然后再回到10年前去画happy。

分割綫

想了下入宅漫应该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了吧,当时上小学电视台也播一些其他的动漫,但看来看去也就只有只有eva比较吸引人,小学时候看eva是为了看与使徒间刺激的战斗场面,到后来上大学有点时间了就又吧tv版和剧场版全都补了一遍,这次就能从其中看得到真嗣对司令那复杂的感情,而丽与司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也很微妙。。。现在看来,微观到剧中人物的感情冲突,宏观到nerv存在对人类的意义还有使徒与人类的关系,都远比华丽的战斗场面更加吸引人。然后我就彻底被eva带入宅了,接着就是追各种番,大学4年追番就算是活下去的动力了啊

分割綫

让我入宅的动画是《化物语》,当时还是个高中生,被西尾老师那神奇的故事吸引了,然后就进入了宅的大门。其他为我进入宅领域做过贡献的动画还有《高达seed》《高达seed-d》《名侦探柯南》《eva》《魔法目录》《科学超电磁炮》《学生会的一己之见》,然后就成了现在每个月的几乎所有新番全追的脑残粉。。。现在在大学广播站工作也是写动漫方面的稿子,最近的新番最喜欢的果然还是《进击的巨人》,用我几周前写的稿子简单评价一下(微剧透)

“那一天人类回想起来了曾经被它们所支配的恐惧还有被囚禁于鸟笼中的那份屈辱。”新番动画《进击的巨人》给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架空人类反抗巨人的历史。小编最开始接触这个作品是在新番介绍中当时就被这样新奇的故事所吸引了。一部动画作品是否能广受观众好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部动画的第一集甚至可以说取决于开篇的几分钟。而初看《进击的巨人》之时就感觉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开篇几分钟那富有金属质感的背景音乐以及细腻的雨水描写、华丽的立体机动装置动作刻画不仅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还深深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带给观众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op更是将人类反抗巨人的坚定意志、信念唱了出来与其说是唱出来不如说是唱诗班的讴歌不仅使人肃然起敬、感受到反抗的神圣使命。

那是在845年的西甘锡纳区当时还是一个铁器时代。在距当时百年以上的过去世界上出现了一种人类的天敌他们同人类有着天壤之别的力量之差人类在转瞬间就遭遇了灭绝的危机。存活下来的筑起了三座名为玛利亚露丝希娜的巨大城壁人类蛰居其中终于获得了百年的安宁。在铁壁之中生活的这100年使得人类变得麻木忘记了当年的痛苦与耻辱。男主角艾伦在草地上做梦的时候作者就埋下了伏笔那是一个巨人入侵铁壁的梦悲伤得使艾伦流下眼泪。而之后他又说出过这样的话或许有人觉得一辈子待在墙壁内不出去也没关系只要有的吃有的睡就能活下去可是这样子和家畜有什么区别这是对忘记囚禁于鸟笼的人类的呼告这一切都预示了巨人的入侵。而后超大型巨人以及铠之巨人的突兀出现人类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同那座墙壁一样遭到了摧毁巨人突破铁壁入侵以及残忍的杀戮把矛盾极大化赋予了男主角奋起反抗的强烈信念。

男主角艾伦本来有着一个和睦的家庭从小幻想着走出墙壁探索外面的世界虽然总是被人嘲笑但是他一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巨人的入侵打破了这样的生活母亲在自己的眼前被巨人吃掉给艾伦以沉重的打击而这正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契机无尽的复仇之火在艾伦的胸膛中燃烧男主角踏上了漫长的复仇之路他的理想也变成杀死所有的巨人将巨人从这个世界上驱逐。在宪兵团中艾伦才意识到周围的同伴不是为了猎杀巨人而刻苦磨练自己的技能而是为了能进入王城。说来这还真是一个讽刺明明刻苦磨练的技术却不是为了奔赴前线取回失地越是靠近国王的护卫越有能力去击杀巨人但是在前线作战的都是些平民。为了解决粮食紧缺的问题国王甚至残忍的命令25万难民去夺回失地最后活下来的只有百数十人。

当他和同伴从宪兵团毕业那天超大型巨人又出现在艾伦的面前艾伦的复仇反击之路也开始了。

女主角三笠是谜团最多的一个人很少表露自己情感的她总是守护着艾伦并不是艾伦姐姐的她却和艾伦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她有过怎样的经历也不知道她如何把自己磨砺的如此坚强。有的网友调侃三笠是拥有八块腹肌的女人或许这也是她的神秘之处。在眼看着艾伦的妈妈被巨人吃掉的时候她所想到的不是复仇更多的是去守护。她从此决定保护好艾伦因为再也不想失去家人了。三笠毕业时成绩是第一名她没有选择去内城而选择和艾伦一同加入调查兵团在艾伦遭遇巨人之时她被派往到城市内部她该如何去守护艾伦呢另外艾伦的父亲也是谜团很多的一个人他临走前说的回来要给艾伦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宪兵团的队长为何认识艾伦的父亲在此我们就不妄加臆测了。

这部新番动画在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就广受争议第一集中巨人吃人的各种画面很是血腥网友们怀疑这样的动画是否会被禁播官方出面表态是不会禁播的。这部作品虽然和《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第二季以及《科学的超电磁炮》第二季这两部大人气作品一起播出但是引发的热度确实很大动画开播两集就出现了超大型巨人的相关周边抱枕和手机防尘塞可以说是四月新番中最成功的一部动画作品。艾伦的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始。

分割綫

入宅作的话,是三年前的这时候,也就是初中毕业的暑假看的《笨蛋、测验、召唤兽》动画第一季,那时候是单纯的被新颖的设定和“日常中的非日常”的爱情轻喜剧这种设定吸引进来的,直到看了原作才知道“哦原来大沼心是原作粉碎机啊”。拜这部作品所赐,上了高中以后我可没少在学校里活跃,也很庆幸自己进了一个和学力相符的班级——如果我像姬路瑞希那样被错分到f班,现在肯定没有什么好出路了吧?

分割綫

现在来探究入宅的作品,估计就是小时候看足球小子了吧,这部作品一度是我踢足球的动力。足球小子的主人公大空翼,在里面是个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也可见当时的社会审美,小时候我也被如此要求过,里面人物众多,个性突出,足球的踢法花式多样,当然后面就越来越超现实了,草皮油得能从前半场滑铲到后半场,还有什么猛虎式射门别说球网就是混凝土都被砸出了大坑,曲线射门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在本场球门开射对方球门,守门员什么的,成了和热血足球里面一样的存在,不是秒杀不动,就是一起飞了,想想真够扯淡的,但越是这样才越热血啊!足球小子什么的看的就是热血!

分割綫

说起我的入宅,就不得不说道两部作品,《名侦探柯南》《轻音少女》

柯南是我上高中时那会看的,那时候不分白天黑夜硬是在繁忙的学业中用一个月时间从第一集到五百多集一集不差的全看完了,那时候还不算入宅,只是说对日本的动漫比较感兴趣了,觉得挺有意思,也会偶尔找点民工番看,毕竟对没入宅的人来说,提起日本动漫最先想起的应该就是三大民工番了。

后来过了四五年,其实也就是大前年的事,偶然的机遇,让我看了轻音,当时看完后我就震撼了,这是第一部给我“动漫是有生命的”这种想法的作品,看完了第一遍后不间断的反复看了7遍,从此以后就踏入了真正的入宅之路,各种补番,各种周边新闻,自己也从一名伸手党成了资源党,愿意去帮助他人。

看的动漫越多,我就越庆幸“童年不是喜羊羊真是太好了”。

最后希望国产番能越来越好,比较期待钢羽的表现。

没数字数,感觉150应该是够了,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想法。

分割綫

从小喜欢家里蹲,那时喜欢的是天文,自从7岁知道初恋哥白尼早就不在了以后,意志消沉~开始接触《名侦探柯南》!喜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对着一整面墙的窗户点着蜡烛看柯南的漫画;更喜欢从音像店借个20集的vcd看一下午加晚上~总的来说,喜欢漫画多过动画,初中跟着学画画的姐姐看了不少少女漫画:《尼罗河女儿》、《苍之封印》、《美少女战士》、《天是红河岸》~最早临摹的动漫人物就是柯南和新一,然后是凌波女神~游戏的话,小时候玩的是黄色卡带游戏机,什么魂斗罗、索尼克呀,现在在玩轨迹系列~主要起消遣之用,还是漫画魅力大,最近研究《火鸟》中!

分割綫

呵呵,让我入宅其实不能算是某一部作品的功劳,真正应该归功于的是宽带网络…

在适当的年龄通过网络这个新媒介接触到了acg世界,不管当时有什么样的作品也都很容易迷恋其中吧…

我入宅的时候约莫是在播seed-d,当时也没太关注其他的动画作品,后来慢慢了解得多了,开始逐季的追看新番。

倒是脱宅值得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观看作品的增多,慢慢的自然也就提高了要求,这些年来的动画的人物和故事的模式化比过去严重的多,越来越多的动画难如本人法眼…慢慢的眼界就转向电影,从去年起就几乎完全没有追看新番了…

感觉答的不是很靠谱,不过我还是挺想看看这本书的,要是抽中我的话就太好了…

分割綫

08年高三的夏天,学习压力大,在做完习题看完书后极其需要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就是那个时候有收看东西动漫社这个节目,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从那时开始的,那个节目真心觉得做的特别好。很喜欢。而也是在那个节目介绍里看到了灼眼的夏娜这部动画。于是带着兴趣第一次看日文版的动画。

封绝一起,华丽的交响乐起。火焰般的长发的翩翩少年持刀救下了无助的少年,那个场景特别震撼自己的心灵。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夏娜这个角色,不是因为钉宫的傲娇也不是因为萝莉颜。(对于当初小白的我,其实一直觉得夏娜不算萝莉呢)帅气的出场,华丽的配乐,漂亮到爆的少女。这是我最初也是最震撼的开始,至于后来么,也因为夏娜坚毅顽强的性格而感到自己也该在高三这个时段好好努力呢。很单纯,夏娜一度成为我那个时段的信仰,支持我走过高三那地狱般的生活考入大学。那是我最初的感动也是喜欢上动画的理由。

分割綫

说起入宅的时间我还真不清楚啊,从幼儿园开始就天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从小神龙俱乐部到cartoon

work,还有各地方台的各种动画,我时常一边抱着饭盆子一边看动画然后还一边忘了吃饭,经常被爸妈骂…

小学时候看魔神英雄传、十二生肖守护神、美少女战士,还有和爸妈一起看的灌篮高手。在引进大陆的这些动画里面,让我最记忆深刻的还是要属《蓝宝石之谜》(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画风跟eva一样,才知道贞本大大的存在…),被那种大气磅礴的设定和紧张的剧情所吸引,这个应该是我日后坚定入宅的一个契机。

后来上了初中,过年回家,在表妹那里发现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出租碟,第一次看了日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的原滋原味的日漫,然后…大家都懂的,我就这样沦陷了,沦陷在香香的石榴裙下,沦陷在初号机的威武霸气中,沦陷在最后那几集关于人生的思考之中。然后家中上了网,又看了海贼和火影,然后就坚定的入宅至今了…

直至今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我带来海啸般震撼和激动的事情,就是知道了eva的新消息,看到了明日香的新插画,感觉人生没别的盼头了….

哈哈,上面一段半开玩笑啦,我想说的是,关注和邪社很久了,也看到了各种给力的福利,但是都没有今天的福利带给我的**来的强烈,说实话,宅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的去了解日本游戏动漫背后的发展和商机,直言不讳没节操的说,这本书我确实很想好好的读读,保佑各位大大能够抽中我~~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分割綫

实在记不得让自己入宅的第一部动画是哪一部作品了,从小学时代喜欢上《美少女战士》《魔神英雄传》《宇宙骑士》,初中迷恋上《游戏王》《口袋妖怪》到高中时代步入uc系高达和《超时空要塞》等萝卜动画的大门,直到现在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题材和作品,自己的御宅之路应该说就是从不断接触作品及知晓作品背后的那些故事上走过来的吧。

不同于现在国内大多数高达系列爱好者,我接触的第一部高达是《0083-吉恩的残光》,当时接触这部作品的时候纯属偶然,那时我脑内没有完整的uc历史知识体系,但就是这样一部在整个吉恩独立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第一次把我带入到uc纪元的战火中。阿纳贝尔·卡多,一年战争的幸存者,为了回报迪拉兹将军,为了贯彻吉恩再兴的信念,贯穿了星尘作战的始终,相信所有看过0083朋友都不会忘记他在所罗门宙域喊出的“所罗门啊,我回来了!”,大冢明夫老师的声音赋予了卡多撼动灵魂的力量,自那之后,吉恩之魂铭刻到了我的心中。卡多的死没有换来吉恩的复兴,因为一开始就无意间成了联邦的棋子,更为联邦泰坦斯成立的合理性添砖加瓦……纵观uc百年来的纷争战火,皆因地球圈和殖民卫星群两者间的地位,从属关系矛盾而起。这留给了在未来有相当大可能踏上宇宙殖民时代的地球人类一个重要的思考。

分割綫

想了想最早萌生兴趣的还是始于我天朝电视台当年引进的动画,90年代初的超时空要塞和圣斗士星矢,然后是美少女战士、秀逗魔导士、失落的宇宙、魔卡少女樱等等,现在想想当年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部是chobits的漫画,clamp那几个大妈对于故事中人人恋、人机恋或者是机机恋都刻画的相当出色,从开始**丝青年路拣漂亮机器妹子一路升华到对跨越物种爱情的态度让人看完后觉得意犹未尽,这本盗版漫画也陪伴了自己度过了那个繁忙的高三,至今依然陈列在我的书架上。动画的话当年的钢炼蛮有触动的,它以爱德华的视角展现了各种人性上的丑恶和悲哀,这也算是当年第一部让我觉得比较有深度和现实感的动画。另一部的话就是最早那部最终流放,纯粹的是享受那个世界观、那些机体、那些西方中世纪骑士道式的理念以及最后hitomi那空灵到了极点的歌声。

分割綫

索取福利说到入宅番,还真撇不开seed和eva。

当年我还看电视的时候(说起来已经近两年没认真看过电视了),卡酷tv晚9点有个《动漫酷地带》,所播动画的画风和剧情都令我耳目一新,我深深记住了其中一部的名字gundamseed。到了周末我便如饥似渴地看完了种子和种命两部,原来日本的动画不只是神奇宝贝和死神小学生!在同班同学的建议下,我又开了eva这个大坑,虽然在日配里听不到鞠萍奶奶的声音,但nerv给我带来的震撼胜似我读了半本马太福音。接着当然是接触了许多喜闻乐见的肉番,不过现在看到《天降之物》反而索然无味了

自认为的入了宅之后,各种症候群就来了,画了一本**结果被骂中二病,聚会都带着一个mp4,闲着无聊就猫在角落里看,抱团看展。现在快要升入高三了,也不知道怎么该面对那断绝数码设备的最后几个月。不过只要大学考上魔都一切都会亮起来的吧

分割綫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入宅作,也就是再看了这部作品以后产生了对二次元世界的兴趣和向往。但是这入宅作是如何出现的呢?就以我个人经历而言,我的入宅作品为《学生会的一己之见》,这部作品对于一个还没有任何acg知识的人而言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此作品中含有大量的a,如果没有看过较多的动漫作品,是不太容易理解笑点的。

虽然有重重困难,但是我还是看完了这部作品,且义无反顾地把它放在内心之中最重要的位置。现在再去看这部动画,80%的a都已经可以明白了。想要入宅,就要先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方,突然看到一部属于自己的入宅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