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NUMBERS眼中的天朝ACG与同人展

NUMBERS眼中的天朝ACG与同人展

“こ、これは……舰これですか?”(这是舰collection吗?)

“えっ?あ、はい!そうです。あの、すみません。あなたは日本人…ですか?”(诶?是,是的,那个,请问您是日本人吗?”

ええ、そうですけれど…。これは自分で描いたものですか?(额,是的,这些本子是您自己画的吗?)

“はい。自分で描きました。感激です…日本人…。耻ずかしいですが、よかったらこれ(イラスト集とクリアファイルを差し出して)、记念に持って帰ってください!”(是的,是我自己画的,感谢······日本人啊····不好意思,如果可以的话请把这(将插图和文件夹递出)作为纪念品带回去吧“

这是一位我在南京某同人展上与一位摊主的简短对话,当我听说南京有动画游戏同人展于是便前来参观。

一踏入会场就可以看到100多个摊位15多岁到20几岁的年轻人将自己制作的插图,文件夹,徽章,笔记本,钥匙圈,纸袋等物品在摊位上销售,上面的日语对话中提到的摊主(21岁男大学生)将价值大约为60人民币的货物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在中国喜欢日本动画的年轻人有很多,不过看到舰これ能够在中国的同人展上如此流行,确实让我很吃惊。

舰これ是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舰船萌化后的网页游戏,萌化后的舰船称为舰娘,在游戏中玩家通过后混编不同的舰娘组成舰队,不断地进行海战来升级舰娘,游戏中的敌人并不是联合国,而是架空设定的深海栖舰。

我本来对于动画和漫画的知识基本是零,我来中国采访前曾对编の辑y先生说“想要去采访同人展”,而y先生想也没想便和我说了舰これ的事情,看来这款游戏应该是y先生喜欢的类型(编の辑y:这是误解!)

y先生对我说:“现在日本最有人气的萌化角色都是ijn,哦就是imperialjapanesenavy(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意思,以旧日本海军的舰船规格和历史事件作为萌化角色形象塑造的来源,中国人会接受这种萌化角色吗?”我当时对这句话并没放在心上,只是含糊其辞的回答了“嗯,到底怎么样呢?”便结束了这场对话。

所以我从日本远道而来,看到南京的同人展中舰娘的主题产品被大量贩卖时,会如此的吃惊。同时我也因为自己是日本人而受到了全场的注目。

“日语”“日本人”来自会场的热烈视线

这次的采访是我一生的第一次来到同人展,为什么想来中国的同人展呢?在日中关系不断恶化的现在,能够毫无顾虑的声明“我喜欢日本”的中国人,大概也只有喜欢日本的动画,游戏还有日本偶像的中国年轻人了,我更想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我就来到了南京的这场同人展。

在会场中到处都有cosplay的人,业余的摄影师们也在很热情的不断按着快门。和我一同来到此地的后辈(日本人)与我用日语交谈,而会场中的大家都对我们投以热烈的视线,在这个空间里日本人是被憧憬的对象。

这样的他们如同我在文章开头中所写的场景一样,对于舰これ有着十二分的容许,不仅如此还制作了大量的插图和同人本,同伴之间还会有“你看这个舰娘这里的线条很可爱哟”之类的狂热发言

这之后遇到了三个喜欢日本动画游戏的在上海生活的年轻人,与他们说了我在南京同人展上的所见所闻,他们很平淡的说:“我自己也在做舰娘的同人,喜欢舰これ的朋友也在做”

“这个,那个,这可是以旧日本海军的军舰为题材,那个·············”(此时这位日本记者有点尴尬)

面对着口吃的我,公司职员朱先生(假名26岁)对我很干脆的说

“历史是历史”

接着他又说

“当然我也学习过中日历史,但是从年幼的时候我就看着日本动画长大,一直很憧憬日本人以及日本人的生活,所以完全没有介意,好的东西确实就是好”

不仅是对中国完全不存在的动画和游戏十分憧憬(日本记者的原文就这么说的,别喷我),最近在中国的**上日本的兔子岛作为关键词热度也急剧上升,不少人都表示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去一趟兔子岛,我正好昨天在网上查了一下

在**上我搜索了一下“兔子岛”,指的是濑户内海的大久野岛,中国的网民看到图片十分高兴,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和其他人交流(我觉得日本记者这里想表达的是**用户转发版聊的场景),他们关于日本的信息来源基本全部靠网络,日本的动画,日本的av女优,日本的一切一起都通过网络得知。

“好想看日本的樱花”版の权问题

朱先生表示“一直想看盛开绽放的美丽樱花,日本的神社也十分想去”,提到这个话题他两眼放光一样,中学的时候朱先生就开始了解日本剑道“看到学习武道的日本人身姿,被其端正的礼仪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中国人无法模仿的”,对于中日之间那段黑暗的历史,却是无论如何都看不见(连日本记者都忍不住吐槽了)

朱先生的女朋友张小姐(19岁),初中时就一名coser,各地的活动都有参与,每月2-3次的外出进行cosplay活动,每月平均花费为1500-2000元,她的cosplay费用都是自己筹集的,给朋友打工以此为代价使用朋友的cos用化妆品,同时还在淘宝上贩卖自己制作的cosplay服装(一件400元左右)。

与朱先生同时出席的还有袁先生(假名21岁),朱先生与袁先生都是社会人(这三个中国人名字合在一起就是朱袁张···········),经济充裕他们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网络,游戏,动漫还有cospaly上,三人往往是通过**来交换情报。

“我们三人比起喜欢饭更喜欢日本的动画游戏”(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没有日本动画游戏)这样的话作为日本人的我听起来是十分高兴,但我还是很在意网络上的违法下载和知识产权问题,这也是日本软件行业十分头疼的问题。

在中国的电视上目前没有日本的动画播放(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误解,其实有播放但不安排在黄金时段和免费的数字电视频道上),不过在网络上倒是可以自由的观看日本动画,从他们(朱袁张三人)那里获得的信息显示,中国某些网站其实是有买下日本动画的版の权,但同时违法下载网站也依然存在。

朱先生说在盗の版动画中,画面会出现奇怪的标志,所以一看就能马上明白是不是盗の版(日本记者可能是想说动画字幕组的标志),虽然如此但不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普通的观众没有正の版或者盗の版的意识,“同样的画质下,盗の版和正の版哪个都无所谓”朱先生说出了真心话。

而在游戏方面,大型违法下载网站依旧存在,在东京居住的热衷于少女游戏的中国女大学生汪小姐(假名23岁)“有买完正の版游戏的人将游戏违法上传到网上,他们倒也不是为了靠此挣钱,而只是出于一种‘自主的善意’去做这件事,对于不买正の版游戏而去免费下载盗の版游戏,人们没有一种犯罪意识,而是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通的做法。”

听到此话的大部分日本大概都会说“果然,这就是中国人啊···········”然后觉得十分无力吧,但中国和日本的社会环境并不相同,于是我便向汪小姐提出了y先生预先给我的问题。

“如果金钱充裕的话,你是选择免费下载盗の版,还是花钱去买正の版游戏呢?”

日版正品只要看着外箱都会很满足!

下面是汪小姐的回答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就我来说我想先下载盗の版试试看,如果这个游戏确实是制作良好而且想的话,我会再去买正の版。正の版游戏的外箱放在屋子里一看到就感觉十分养眼,光是看着就十分享受,上来就买正の版游戏的情况也是有的。

不管怎么说正の版游戏都会有些特典,像是插图或者钥匙圈,尤其是公式设定资料集简直魅力满分,当然这些特典免费下载的盗の版是没有的,因此如果是喜欢的作品它的特典自己是一定要得到的(也就是一定会买自己喜欢作品的正の版)”

“那么如果日本厂商的盗の版货物和中国厂商的正の版货物以同一个价格在中国销售的话,你会买正の版吗?”

“嗯?这是说正の版货物在中国被制作的情况吗?这样的话也不一定绝对会买正の版啊·········”

据汪小姐说,以前台湾的游戏制造商在台湾和大陆同时发售的游戏,价格相同,但是质量上却天差地别,大陆版买来后太失望了,所以汪小姐又重新买了台湾版。

她说:“如果日本厂商在大陆本地正式生产的话,品质大概是无法超越日版的吧”,与对生产和品质管理相当严格的日本相比,中国那里的制作商无法保证质量,成为了汪小姐的主要顾虑。

朱先生说:“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买”另一方面他又表示了担忧,“在中国质量好的商品发售后,就会有山寨货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会将正品货物逼出市场,无论怎样打击,马上就会有新的山寨货冒出来。”

汪小姐和朱先生其实内心深处都是想要买正の版的,而且这种想买正の版的心情还很强烈,“尊敬作品的心情?当然有了,我也算是一个宅女因此对于买正の版货物的事是十分理解的,自己好好的买正の版会有一种安心感,对于制作出这么好的游戏的日本厂商自己身为中国人也做出了一点贡献,这是一种精神的喜悦”汪小姐和我如此说道。

假货横行的社会

有着汪小姐心情的成熟人士在逐渐增加,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已经对山寨货和假货习惯了,以假货为前提的社会环境已经是既成事实。

“购买盗の版货物后自己也会慢慢出现内疚的心情,但是在中国国内这种心情就不太·········”(汪小姐)

假货盗の版货山寨货的问题根深蒂固,在中国买假货冒牌货是不是理所当然,假货冒牌货的存在是不是理所当然,社会上没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同人展也是一样,据主办者说这个同人展门票一张40元,当日票35元,约2000人到场,其中53张票是假票,在离同人展入口不远的位置就有黄牛在买假票,在一个小规模的同人展上,假货也如影随形。反过来说从黄牛手里购买假票而没有任何罪恶感的人也很多。

主办者实际上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从何处入手纠正这个问题完全不知道,而且也真的没有余力可以去纠正这件事。

都是为了爱,也要靠公安

同人展的的运营会有数名的志同道合者参与,展会的场地租赁费会影响着门票的定价,除此之外运营者还必须向公安部门提供包括在职证明在内的许多文件,手续十分复杂。

没有大团体也没有大的公司组织更没有后援,这个南京同人展的组织者是一些20多岁平日里上班的年轻人,也成功的举办了这次的同人展。

“我没看过日本的同人展,大概会展上一个垃圾箱也没有,休息区也没有,活动召开技巧也没有,就像是突击工程一样吧”

听到这话的y先生十分热情的和我说“曾经和iket准备会的人见过面,获得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志愿者们以一当千的经验和技术,要是具体说的话,先让我整理个列表·············”(由于y先生话太长以下略—这是日本记者自己写的)

“大家都很忙吧,这种活动每年都在举办吗?”,主办者之一立即日语高呼:“都是为了爱!”还挥舞着双手,以前公安方面是对同人展有过抱怨过(事实上当天会场中也有很多警察一直在场),不过现在展会运营者中有和公安方面有关系的人,所以现在办同人展的手续要顺畅多了。

对日本人来讲理解可能有些困难,中国人情社会的弊端显现了出来,在虽然社会基础设施完善,但是没有人脉关系无论多小的一件事也无法做成的中国,这些年轻人想要完全靠自己举办同人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货的问题,同人展运营的问题,我并不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寻找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现时的中国十分困难,给顺利举办同人展而且正在兴头上的他们说这些问题,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回到同人展的话题上来,在下午同人展上开始举办唱歌跳舞的表演活动,周围的年轻人好像是为我这个岁数是他们两倍的日本人准备了特等席参观,我便坐在那里观看歌舞,舞台上演唱的那些歌曲是连我都知道的akb48热门歌曲,还随日剧流行的歌曲マル?マル?モリ?モリ!演唱者们甚至连幼儿园的cos服装都准备齐全,之后还有更多的动画歌曲陆续登场。

几乎所有的歌都是日语歌,台下的观众们手里拿着主办者准备的荧光棒,随着台上的音乐节奏挥舞起舞,不过怎么看都有种不自然的感觉,彷佛地方出身的乡下佬第一次来到东京的偶像演唱会一样(原文如此:初めて东京のアイドルのコンサートにやってきた地方出身のおのぼりさんのようだ。)

参加者们在这一天,在人们面前整理自己的服装,平日晚上和周末多次聚在一起练习唱歌和舞蹈,之前提到过的朱先生也进行了演出,高个子茶色头发十分酷的朱先生,在临近出场前,就像未经世故的高中生一样紧张。

终于轮到朱先生上场,看到他在场上生动的笑容,汗流浃背以及努力表演的身姿,总觉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大家如此喜欢日本,如此拼命的唱着日本歌曲,虽然在这场活动中只有两名日本人在场,对于大家如此精彩的表演作为日本人的我只能用“谢谢”两字来形容自己胸中的那股热情,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在擦拭着眼泪。

这是在只强调学习的中国初中和高中绝对无法体验到的,对这些中国年轻人来说出生以来第一次的学园祭。(神黑啊)

翻译后记:

翻译到这里这篇日本记者的南京同人展报道文章就结束了,不过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来说这篇日本人写的新闻确实有很多值得慢慢思考的地方,例如同人展,例如正の版盗の版问题,例如过于热衷日本文化,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自然无法给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但是我们也许可以给出,中国的同人展和acg文化还处在一种模仿的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尤其是在同人展扎堆的今天,大家都是在复制日本同人展的壳而不是日本同人展的机制,犹如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洋务运动一样,空学皮毛最后也没能让中国真正富强。而过于热衷日本文化的问题,这恰恰是领导层最为担忧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做大做强中国本土文化,培育良好的本土acg作品土壤,这是中国的acg圈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否则中国的同人展办得再大也是无根之浮萍,无魂之器物,一碰即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