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漫画是怎么改编成动画的

漫画是怎么改编成动画的

策划阶段那点事

漫画想变成动画,不火是很难的。

一般在《少年jump》或者《少年星期天》这样的热门杂志上连载的作品,如果取得了一定的排位和销量,那么动画化基本就是个早晚的问题;如果在比较冷门或者门路不甚广的杂志连载,那么就相对困难一些。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动画化可以看做是对原著的再放大,只有漫画因为动画化水涨船高,没有漫画因为动画化一蹶不振。在这样的前提下,考虑到制作成本,被长篇动画化的作品应该有其商业价值和广阔前景,有一定知名度和销量的作品有着固定的粉丝群,赔得裤子都不剩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策划案的通过:从求婚到定亲

这个过程通俗的说有点像求婚。比如《少年jump》力捧《暗杀教室》,那么好,皇帝的闺女不愁嫁,各大动画公司的老板就会找到漫画的代理版权方《少年jump》,你们家闺女拍不拍动画啊?嫁给我吧!《jump》想了想:我女儿要等等,先不拍。或者跟哪个富家公子(比如东映或富士)勾搭上——现在不行啊,等十月嫁你吧!

当然,求婚这种事情一向是大家闺秀挑花眼,小户肯娶就不错的。如果动画公司找上了哪个冷门杂志的漫画,那作者基本都是偷着乐的,因为一出动画,漫画跟着爆红的例子基本是年年都有。

敲定了嫁给谁之后就是权利的扯皮。比如你闺女嫁过来之后周边钱怎么分?碟钱怎么分?亲家也要明算账啊。这一系列如果都解决了——恭喜你!该漫画的动画策划案就基本通过了!

彩礼钱是个大问题:经费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说基本呢?因为结婚也是要钱的!没有经费怎么做动画?策划案通过以后,动画公司就该四处抱大腿拉赞助了。这一环节虽然程序差很多,但是情况和求婚环节是类似的——大家闺秀万人抢,小户能有就磕头。寒门小户的策划案因为没有赞助商赏识而结不成的例子也不新鲜;至于大户——万代死攥版权馋死众周边商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

经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动画质量的基本。很多国产动画搞不过日本,不是因为技术不行,就是因为被经费实在比不过。经费足——好画面!名声优!足帧数!通通都不是问题。经费不足的话……类似某些国产tv版里两棵同样的树反复刷屏幕的画面就会出现,或者…就是《车姬》的pv那个样子。

好!现在一部热门漫画的动画化策划案通过了也搞到了经费,之后还需要干什么呢?

从导演到工作人员

首先说明一点,现在动画公司自己大包大揽搞定全部事宜——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外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动画结束后看一眼制作人员表,原画部分经常能看见很多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名字——没错,这集动画被外包给韩国或中国的外包公司了。至于声音——什么音效啦配乐啦声优啦,外包给音像制作棚的居多。当然质量到底咋样,还是上面的彩礼钱问题——经费的配比。

比如前几年有个动画叫《四圣兽》,声优华丽的要死,片尾曲换来换去,画面渣的无法直视——是的,经费都被音像制作棚吃了,因为打的就是声优牌。同样的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最游记》了。经费的权重基本要看这个动画走啥路线。

食物链的顶层:制作组骨干各显神通

不管怎么说,起码要先搞定脚本。漫画毕竟是漫画,变成动画以后一集拍多少、哪些拍哪些剪掉哪些加段原创、是不是还迂回一下拖个时间——这都得先决定脚本。脚本这东西不太好写,毕竟后续的工作人员都得指着它发挥,所以要精细。比如:“佐助瞪了一眼鸣人”——这个看起来行,其实是不行的。“佐助慢慢的转过头,用右眼瞪了一眼鸣人,瞪了两秒,漆黑的眸子里倒映着鸣人惊愕(嘴巴微张,眼睛睁大)的脸”——这个看起来不行,其实是差不多行的。

除了脚本之外,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得快点确定。一般我们看见“xx动画化阵容公开”!后面会跟着一张staff表。一般动画迷和漫画迷基本会跑来看一眼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声优,一点进来——哎呀声优没决定呢——那关页面吧!其实,这张多数动漫迷不感兴趣的工作人员表才是掌握着动画质量的关键,一些资深动画迷往往看一眼阵容就会鸡血满杯。我们这里因为篇幅所限只能挑几个介绍。

监督:监督就是导演,能决定一切的家伙。这个“一切”包括和脚本工作者敲定剧情走向以及和各路设计师敲定人物造型和背景,掌握着一切生杀大权。说把飞鸟真撤掉男主角就撤掉,绝不含糊。当然还要负责剪接啦、音像合成啦之类的琐碎事,可以说:风光的干,擦屁股的也得干。

人物设计师/背景设计师/色彩设计师:周边圈钱引路人,观众视觉三兄弟。因为日漫一般都是黑白的,碰见富坚义博这种不靠谱的乱上色一会绿一会蓝,实在没法播。所以人物啦建筑啦这些到底啥样、到底啥颜色,得这三个人说了算。有人可能要问:漫画里角色长啥样不都是现成的吗?漫画改编的动画还要人物设计干什么?理由有二:1,漫画作者画出的角色太复杂细腻,实在不便于动画批量作业,所以需要人物设计师跑来简化人物线条。2:碰见富坚这种狂画草稿的和谏山创这种人脸辨识度极低基本分不清谁是谁的漫画家,直接照搬到动画里你受得了吗?

此外还有原画师、原画指导、音响监督……等一干职务,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哦,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关心的声优。声优基本是在拉片环节(只有黑白画面和简易线条的阶段)就开始配音的,并不是等到成片出现才开始工作,所以格外考验功力。每次看到配的天衣无缝的动画都能感受到声优的神奇…

食物链的底层:原画人员

动画系毕业的同学如果立志进入动画行业,很大一部分都得从这里做起。

那么原画人员是干什么的呢?在此之前正在看专题的同学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先在白纸上画一张画,随便什么都好。然后拿一张稍微透一点的白纸叠在上面,描一副一样的画,稍微做出一点改动(比如蝴蝶的翅膀扇的方向不同)。接着把上面那张纸卷起来,和第一张纸叠在一起,用笔快速的拉动上面那个纸卷,你就能看见“动画”。

是的,二维动画正是由一张一张稍有不同的画卡合在一起组成的。

原画越多,帧数越高,动画就会越流畅。

一般来说,一集tv动画的原画基本在4000-5000张左右甚至更多。虽然现在原画基本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这依然是非常枯燥和浩大的工作量。原画人员的薪水微薄,但是正是他们不厌其烦的做着这些基础的工作,才有一集一集的精彩动画的诞生。如果撑过了原画阶段并且运气和实力都足够好,原画人员就有可能变成原画师、原画指导。

所以说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国产动画为啥看起来动作生硬——因为预算不够或者工期紧催,所以原画不够,导致帧数不够。画面看起来当然就极其的坑爹了!用20张画一个回头和用3张画一个回头能一样嘛!

开播出碟刷周边

原画完成后,经过了质检、集中拍摄、剪辑、加特效…等一系列环节,一话动画就这样制作完成可以交付电视台开播了!婚结完了,前期给投资的各位金主和为了婚礼奔波的工作人员们吃喜糖的时候到了!接下来就是宣传销售卖周边!

一般而言,动画的播出都能或多或少的拉动漫画原著的销量。有的促进作用有限,也有的能缔造奇迹(比如2012年的《黑子的篮球》或《宇宙兄弟》)。比如集英社的作品动画化完全就可以看做单行本广告,质量一般都是比较捉急的,当然偶尔也会有《银魂》这样拿着有限预算创造无限可能的奇葩。动画因为追上漫画的进度,或完结或者来一大段原创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比如《魔笛magi》就开始胡乱改剧情了…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当属2003年的《钢之炼金术师》。

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就是:动画回本绝不仅仅只靠卖dvd。如果只指望dvd回本,不少动画可是要赔到裤子都不剩的!动画播出后的种种衍生品和周边更是生财的利器。在这方面日本的渠道是相当发达的!小到零食包装,中到手办背包,大到奢侈品,只有想不到,没有不能搞。小编就曾在日本的羽田机场看见一架痛着哆啦a梦的飞机……

结语

从每一张简单的原稿到每一话精彩的动画,动画迷们20来分钟即可看完的一集动画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汗水。看完这个专题后,如果制作动画依然是你的梦想,请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努力攀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