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真人版③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真人版③

作者:天河優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14:01

真人版③

来源腾讯动漫·世界风专题

近代的中国的漫改影视剧有一个特点——藏。只要不做特别说明,非原着党是很难辨识该剧来自漫画的。比如好男儿版《网球王子》,明明拿了版权还要返销回日本,偏偏名字背景皆要改一通,现实气息越浓越好,漫画感越淡越好。再比如红极一时的《粉红女郎》,为消除漫画人物的符号感,特意给四位女主角各赋予了具体的名字。

当然,各剧组这样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但总让人多少感觉到一丝遮掩的意味,仿佛改编自漫画是一件挺不上台面的事。

于此相比,美国的漫改影视剧反其道而行之——显。只要熟悉美漫模式的,看到一部新电影,摸摸套路就能猜个**分——又来一个“侠”,还有超能力,漫画改的吧?也对,《复仇者联盟》高居电影史票房老三,《钢铁侠》近日又好好风光了一把,已成为金字招牌的美国漫改影视剧,藏个啥?

与这两个有着鲜明特征的国家相比,日漫改编的影视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派——无所不敢,无所不能。只要你给我版权,啥漫画我都能拍给你看!

名着?拍得就是你

在《漫改影视剧·中国篇》里我们提到过,漫画和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以画风美型着称的日系漫画,哪怕真人演员找个天仙来,恐怕也难以让诸漫迷满意。所以,为照顾大众情绪,避免片未上映骂声先至,名着那最好是不要随便拍的。

日本人偏偏不是这么想的。管你名气、题材、粉丝强横程度、合适不合适……只要你敢放版权,我们就敢拍!日漫改编影视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有多大胆,片有多大产。不信?咱们来看几个超级大胆的例子。

《名侦探柯南》:《柯南》早在2003年漫画发行量就突破了1亿大关,可谓长红不衰,粉丝如云,每年一部的剧场版也有30-40亿日元的票房。这样的作品也敢真人化?敢。早在2006年,为纪念《柯南》动画开播十周年,就有单集的真人剧问世。2011年又再次推出了13集电视连续剧,平均收视率居然还有5%左右,真是不可思议。

《哆啦a梦》:日本蓝猫也没有被放过,这次动手的是丰田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在2011年的东京国际车展上推出了《哆啦a梦》的真人版广告板,并在随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广告短篇。让人颤抖的是,哆啦a梦的扮演者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悲情杀手让雷诺大叔,身为国际巨星居然来蹚这趟浑水,真是大跌眼镜。

《美少女战士》:东映出品,2003年开播。当年剧照一出就震惊了全球观众,尤其是电视剧用蹩脚的特技非常“忠实”的还原了漫画的变身情节,从姿势到顺序再到台词,念完再打,极其震撼。小编认为,这剧唯一科学的地方就是解释了为啥战士们变身前后家里人认不出来,强烈建议各位观众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就这样一部电视剧,足足拍了49集,播了整整一年!

《浪客剑心》:为纪念《剑心》动画开播15周年(又是这种噱头),华纳兄弟公司在2012年推出了《剑心》的真人版电影。虽然演员阵容让粉丝们颇有微词,但是日本改编幕府的真人剧简直和我们拍武侠一样顺溜,上映后口碑极佳,票房甚至突破了25亿日元。

无需多言,从上面四个例子,相信大家能很清楚的认识到日漫改编真人剧在日本是个神马状况。不管少年向还是少女向,不管特技难度和作品名气,通通不是问题。所以我相信,之所以《海贼王》和《火影忍者》之类尚未推出真人版,绝不是什么集英社不敢放权拍,只是时候没到。等《火》、《海》完结个十年你再来看看?《乱马1/2》连载的时候可是小学馆用来对抗《龙珠》的,当年不敢,2011年不是也真人化了?

这就奇了怪了,日本的粉丝和中国的粉丝差距也不至于这么大,没道理这边骂声如云那边掌声雷动啊?拿上面的几个例子来说,名作改编真人剧票房如《剑心》的毕竟是少数,被骂的才是多数啊!出の版社难道真的不怕挨骂?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同意这些名作改编成真人剧呢?

如意算盘:双赢的广告

真相只有一个。

各版权方顶着压力也要上的根本原因是——名作真人化是一个双赢的买卖。

出の版社放权的原因——单行本广告

先看出の版社。以集英社为例,熟悉该社的漫迷都知道,越是长篇的作品、越是热门的作品,动画往往拍的越差劲。《火影》的崩坏、原创、拖延尚且不论,《海贼王》用有限的经费创造无尽的可能实在是众多海粉心中的痛。

那为啥还要拍呢?答:动画化是单行本的广告。拍的烂不要紧,占据好时段促进漫画大卖就可以了,毕竟是出の版社,卖书才是正经事。

真人剧同理。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2012年大热特热的半年票房王者《罗马浴场》。《罗马浴场》的真人电影票房高达58亿日元,大获成功后出の版社迫不及待的印了一堆单行本,当时只有4卷的《罗马浴场》跨入了卷均200万册的顶级俱乐部。虽然这些书并没有卖出去成为了笑谈(喂),但至少清晰的表明了真人剧之于出の版社的作用——单行本广告。

实际上,无论是动画化还是真人剧,对单行本的拉动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拉升数目的争议,没有能否拉升的争议。这也是很多出の版社喜欢炒冷饭把一些完结的旧作拿出来真人化的原因所在——过了这么多年,让新观众们也来买一套嘛!

制片方的绝对丰收

制片方就更不是傻子了。他们绝不是甘心给出の版社抬轿,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首先,漫画改编的真人剧往往成本很低。比如上面提到的《罗马浴场》,今年被爆出了票房58亿日元而作者只分到了100万日元的雷人内幕。无独有偶,另一部热门电影《海猿》的票房高达70亿日元,但原作者佐藤秀峰也曾在推特上叫苦连天,说电影第二作上映的时候收入只有区区250万日元。佐藤秀峰说,根据票房和收视率支付作者报酬的例子是很少的,一般是一次性买断。标价大概是电影100-200万日元,电视剧一季度200-300万日元。这笔作者能分到的版权费和影视剧收入比起来岂止是少,简直就是少。

其次,漫画作品,尤其是名作,有非常固定的粉丝群。对演员和制片方来说,最悲哀的事情不是被吐沫淹死,而是从开拍到结束观众连骂都懒得骂。这就是《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天龙八部》…等一干古今名作屡拍屡跪还要接着翻拍的原因。有现成的观众打底,起步就高;不管结果如何,知名度和关注度首先就能抢占先机,何乐而不为呢?

演员的成名良机

对演员来说,漫改影视剧比起抽象的剧本而言,有现成的漫画可以研究;虽然要抗住一定的压力,但不失为成名的大好机会。比如日剧天王木村拓哉就是凭借《爱情白皮书》(改编自柴文门的同名漫画原着)而一炮而红;kinkikids中的堂本刚也是凭借《金田一少年事件薄》而被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实际上,主演过金田一而红得发紫的演员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松本润、龟梨和也。

在这样的双赢局面下,版权方和制片方当然是乐此不疲的拍来拍去,无怪乎日漫改编的影视剧数量让人惊叹。

日本名产:舞台剧

实际上,日本群众对真人剧的热爱不仅表现在荧幕上,更可以走出荧幕,在三次元狂热上演。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日本舞台剧。

如果是京剧是我们的国粹,那么日本舞台剧就是日本的国粹,最富盛名的恐怕是宝冢歌剧团(《银魂》中曾经多次恶搞)。舞台剧基本采用“说、唱、跳”相结合的形式,现场表演,童叟无欺。而动画漫画无疑为舞台剧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素材。

日漫改编的真人舞台剧最有名的例子当属《网球王子》舞台剧(简称网舞)。网舞迄今为止共进行了23场公演,有5代演员,从2003年4月至今已过了十年,可谓长红不衰。网舞也走出了一大批知名的演员、歌手、声优。比如漫迷们都很熟悉的宫野真守,就曾经在网舞里扮演过石田(并在《网球王子》真人版电影里作为立海大的队员站桩打酱油)。

此外,《猎人》、《黑执事》、《钢铁三国志》、《战国basara》、《遥远时空中》…等众多动漫作品也均被改编成了舞台剧。值得一提的是《猎人》的舞台剧由老一辈声优倾情演出,听觉享受一流(视觉就……)!

总之,日漫的真人剧改编形式多种多样,从荧幕上到荧幕下,版权方大赚特赚,制片方和演员都能名利双收。无怪乎日漫改编影视剧如此大胆——你敢给版权,我就敢拍!

结语

在大肆用日漫名着改编影视剧的背后,是出の版社和制片方双赢的大好局面。在这个漫画兴盛的国度里,观众能欣赏到对一部作品多种形式的诠释,确实让我们无比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