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恐吓信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恐吓信

作者:天河優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14:01

恐吓信

不费一兵一炮一枪一卒,仅凭一张纸,就可以搅的天下大乱社会秩序崩塌?答案是yes。

这张神奇的纸名字叫做恐吓信。

近来,恐吓信的存在被漫迷所广泛关注,还是要拜《黑子的篮球》所赐。实际上这并不是《黑子的篮球》第一次收到恐吓信,早在2012年的时候,《黑篮》就因为频频收到恐吓信使活动大受影响;2013年10月随着《黑篮》动画第2季开播,恐吓信又卷土重来,并使得超市、音像店和展会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

令人称奇的是:一方面,这名犯人(或其模仿者)时隔两年依然能逍遥法外而警方无所作为;一方面,日本警方和活动主办方在面对恐吓信时表现出的忍让和退缩恐怕让漫迷很难接受。《黑篮》的恐吓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犯罪者可以一再得逞呢?《黑蓝》是不是近年来动漫圈恐吓信事件唯一的受害者呢?这件事又会为今后的动漫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期《世界风》就为大家聚焦一下恐吓信事件。

黑色的蝴蝶效应

2012年的秋天,东京都立的户山高等学校收到了一封夹着硫化氢粉末的信件。与此同时,上智大学也收到的一封一样的信件。

信件的内容是关于《黑子的篮球》的作者藤卷忠俊的,而户山高等学校和上智大学则分别是他所就读过的高中和大学。绵延至今、轰动动漫圈的“《黑篮》恐吓信事件”就此拉开了帷幕。

平凡的开始和不平凡的发展

对于动漫圈来说,作者收到恐吓信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儿。就在同年的4月,《俺妹》系列的作者、轻小说家伏见司就收到了数封死亡邮件。32岁的无业游民青井升因“作者在小说里侮辱了我喜欢的角色”这样的理由给伏见司发去了10封恐吓邮件,他随后也被警方逮捕归案。所以藤卷忠俊收到恐吓信的事件爆出后,漫迷们并没有太激烈的反应,警方们也迅速立案开始调查。

谁也没有想到,警方的调查犹如石沉大海一直无所进展,而《黑篮》的恐吓信事件仅仅只是个开始。

2012年10月末,札幌会展中心因为2014年1月要举办《黑篮》的相关活动而收到了恐吓信,当时,日本全国已经有10处以上的地方受到了威胁。

2012年11月,集英社年度盛会《jumpfasta2013秋》也收到了恐吓信,官方出于安全考虑,不得已将《黑篮》的摊位和专柜撤下,同时现场关于《黑篮》的其他一些活动也被迫取消。与此同时,犯人的身份也疑云重重。署名“丧服的死神”的嫌疑犯在2ch上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做这件事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憎恨上智大学的校友、现任漫画家的藤卷忠俊。我要夺走他的一切!”嫌犯看起来对藤卷的过去了如指掌,而且对《黑篮》近期的所有活动也尽在掌握,看起来破案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才怪,就是这个看起来证据充分线索很多的案件,却一直都没有破案,恐吓信事件也越演越烈。

2012年12月,作为日本最大的同人展,c83也成为了恐吓对象。虽然最后官方决定在加强警备的情况下开展,但是禁止了一切《黑篮》的一切同人发售和相关表演。日本警方还表示:若会场出现与《黑篮》有关的任何物品,都有可能刺激到犯人,希望大家配合。当天还会检查来场者的携带物品,并鼓励大家发现不对劲的话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展会现场都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一系列包括日本全国91个地方,而警方依然没有破案。与此同时,模仿者却出现了。

恐吓信的模仿者

2013年1月,北海道东方project的活动“东方神居祭”因收到恐吓信而中止。中止理由和上面如出一辙——因为收到恐吓信,在辖区警署的要求下,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将中止活动。恐吓信的内容是针对东方project的,并呼吁东方粉注意。

此后,东方的另一个活动——红魔乡角色中心同人志活动“红月之宴”也宣布取消。虽然主办方没有明确的说明是收到了恐吓信,但依然让人浮想联翩。

卷土重来

此后,《黑篮》的恐吓信事件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13年10月15日,日本最大的便利连锁店711收到了恐吓信,声称将有毒的零食混入了《黑篮》相关的曲奇饼中。此后,和《黑篮》有关的商品和展会都频频收到了恐吓,从超市到音像出租店都无一幸免,犯人甚至嚣张的把信件投给了日本各大媒体,对此,腾讯动漫资讯栏目近期有非常详尽的报道,在此不作赘述(点我观看近期资讯)。仅2013年10月,日本全国各处收到了超过250封恐吓信。而截止本期专题上线,日本警方对此还是一筹莫展。

集英社——闷声发大财

回顾上面的整个事件,《黑篮》的恐吓信事件可谓没完没了,看起来声势很浩大各方受到巨大冲击的样子。然而我们仔细看,却几乎没有看到集英社官方的影子。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在一般漫迷的认知里,旗下当红作品受到如此威胁,身为老大兼靠山,集英社很应该站出来力挺自己的亲儿子。可是整个事件看下来,集英社一方面鲜少公开发声,另一方面闷声把实事都干了——出第二季?出!印单行本?印!甚至在今年的10月4号,《黑篮》第24卷和《暗杀教室》第6卷初版发行量同时迈入了百万的点队伍。哪里有一点被恐吓信所迫低头认怂的样子?

集英社为何要这么做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考虑。

其一,恐吓信事件是绝佳的广告。对集英社来说,它本体就是一个出の版社,出の版社最大的蛋糕永远是卖书。动画的初衷之于集英社,本来就是为单行本做宣传多卖上几本,通过动画收入囊中的蛋糕远不如卖单行本的蛋糕来的大。而我们仔细推敲整个事件,《黑篮》单行本销售基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要知道,集英社的漫画单行本可是铺向几乎所有超市和便利店的,就算一时下架,过后还会再次上架;再加上越来越发达的网上购物渠道,如果《黑篮》粉真心想买书,根本不愁买不到。关于这一点,《黑篮》今年漫画的销量堪为铁证,虽然距离2013年漫画年销量榜截止还有几周的时间,《黑篮》却已经可以确定跻身年榜前三强。

一方面有人天天瞎折腾变相给《黑篮》打广告做宣传,另一方面是几乎无法动摇的销售渠道。怪人801面相的所作所为不仅无法撼动集英社的根本利益,反而可能吸引路人产生兴趣前来买书,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其二,本次事件《黑篮》的形象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收获了一堆同情牌。怪人801面相这么个折腾法,除了变成千夫所指的对象之外恐怕得不到什么好料;而《黑篮》作为受害者,理所当然的赢得了漫迷的同情;死忠们更是被激的逆反心理爆起表示要力挺到底。

既然怎么看都好处多多,装聋作哑又何妨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集英社倒是做出了一副面瘫脸背地里开心的数钱了,漫迷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因为不管怎么看,《黑篮》恐吓信事件都是极坏的示范,而跟着担惊受怕的永远是漫迷群体。而集英社的装聋作哑本身就是一种让步。亲爹都没坚持,我们还坚持什么?因此我们看到了各种展会和销售方的唯一反应就是——停,下架。

警方的态度也很要命

在这一系列恐吓信事件里,日本警方和活动主办方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展会真的出事,恐怕这个责任谁也背负不起。出于如此考虑,我们频频看到“警方要求中止”“警方要求配合”的字眼。

为安全考虑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正是因为恐吓信收到了足够的效果,《黑篮》的威胁者才会再接再厉频繁出手。从2012年的91封信,到2013年10月的一个月250封信,犯人没有丝毫让步或者悔悟的意思,警方和主办方还是在节节退让。

这无疑传递了一种信息——只需要一封恐吓信,不需要任何实据,就可以让展会停办活动中止。

这个**太大了。

再好的作品都会有人黑,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犯罪者的妥协和让步就是一种示范和信号。我们可以预见到,如果《黑篮》事件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日后动漫圈这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吗?万一出事了算谁的?遇到这样的事件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才合适呢?

对自己的大棒需要有信心

笔者认为,只要对用户公开透明,同时加强警备,就没有必要一味的退缩。

主办方收到恐吓信就公开的做法比起藏着掖着最后出事,还是相当可取的。在公开的情况下,是选择退出还是坚持参加活动,判断权在于每个漫迷本身。如果明知道情况也要来参加,那么理应承担一定的风险。话又说回来了,这年头干什么没有风险呢?你能保证今天出门不被刮了蹭了自行车碰了吗?

同时,现场的保安和警备也应该加强。一方面,警方应该对现场携带的物品和入场人员都进行严格检查;另一方面,警方也应该加速破案。面对着如此之多的物证和在网上发言逍遥的嫌疑犯,拖延1年没有任何进展实在是说不过去。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效果这么明显,“其后”应该会接连不断吧!对犯罪者退缩不会得到任何的回报,以为内对方如果是有分寸之人根本不会接连犯罪。

结语

2007年4月,21岁的大学生小林因内地禁止引进日本动画而将自制的“爆炸装置”放到了西单图书大厦的音像杂货架上并扬言要炸掉地铁,希望以此来让优秀的外国动画进入中国市场。虽然爆炸装置事后被证明不会爆炸,小林站在受审席上的节目依然登上了7月的《特别关注》。不管恐吓者的初衷是什么,我们都不应该向其妥协。吃饭噎死人的新闻层出不穷,难道我们就因此不吃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