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魔王跟勇者的关系进化论

魔王跟勇者的关系进化论

“妖魔鬼怪”从来不是什么好词,他们通常都是一群危害人间的坏蛋,每个有勇气的人都应该站出来为民除害,所以时至今日,“打怪”依然是勇者雷打不动的使命。如果可以击败“怪物”的首领“魔王”,那就是勇者这辈子最大的功绩,足以令勇者名垂千古,万人敬仰。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魔王”已经不再是曾经那青面獠牙、虎背熊腰的形象,他变成了一个勇猛睿智、浑身散发出王者霸气的首领,而且人气度有时候还会超过勇者。

勇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其实应该叫魔王一声“爸爸”。因为没有魔王就没有勇者的这个道理就像没有苍蝇就没有苍蝇拍一样。如果没有魔王,勇者可能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丝男,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是魔王创造了勇者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魔王是勇者父亲的这个设定从本质上揭露了魔王与勇者的关系。

但是,仅仅是父子关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读者的口味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魔王与勇者以冤家、搭档,甚至情侣的方式出现在动漫作品中。魔王与勇者,注定了一辈子要纠缠不休。从当初的你死我活,到现在的你侬我侬,两者的关系究竟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呢?在这次的特别企划中,我们就将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括号中的时间都是动画版第1部的播出时间,或者真人电影的上映时间。)

魔王与勇者不共戴天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出现“魔王”这一角色的动画作品一般都是西方奇幻类。

虽然东方古典题材中,比如说《西游记》和《犬夜叉》中也有大量妖魔鬼怪,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魔王”。能称得上“王”的魔物,不仅仅自身要拥有强大的力量,而且还必须拥有自己的国家。高中政治告诉我们,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具社会管理的职能。要有领土、国民、政权和主权才能谈得上是国家,有了国家才会有国王。

《西游记》中是没有“魔界”这个概念的。魑魅魍魉没有自己的领土,所以也没有能与玉皇大帝抗衡的“魔王”,最多只有一些像金角银角那样占山为王的山大王而已。在东方题材的作品中最接近魔王的存在应该是“阎罗王”,因为至少他还有“阴曹地府”这个地盘。

正因为不是本土题材,所以有魔王登场的西方奇幻动画在日本出现得比《墓场鬼太郎》(1968年)这种妖怪动画晚得多。勇者与魔王题材的兴起必须归功于游戏,特别是rpg在日本的发展。这不得不提到一部至今仍然有新作问世的经典游戏《勇者斗恶龙》(1986年)。

《勇者斗恶龙》的情节就是传说中的勇者为了救出被龙王绑架的公主而踏上了打倒龙王的征途。虽然龙王也算不上真正的魔王,但是这款游戏的世界观设定非常符合我们对魔王与勇者关系的最初认识。简单来说,勇者是正义的,魔王是邪恶的,勇者的使命就是打倒魔王。

经典传统的勇者,都是以打败魔王为使命

自古acg就是不分家的,所以勇者魔王类的奇幻游戏火了以后很快就影响到动画界。比如说《魔神英雄传》(1988年)和《咕噜咕噜魔法阵》(1994年)。前者讲述普通小学生瓦塔诺被召唤到神部界,打倒邪恶帝王统治的创界山的故事。后者讲述仁杰的父亲看到国王颁布的勇者召集令后强迫自己的儿子成为勇者,打倒魔王的故事。

与《勇者斗恶龙》一样,这些作品中勇者的最终使命就是要打倒魔王,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勇者与魔王之间只是单纯的敌对关系。

魔王与勇者联合抗敌

在故事的结尾,勇者打倒魔王,给黎民百姓带来充满希望的未来。但是,把打倒魔王当成人生目标的勇者呢?太快实现人生目标的勇者,下半辈子又该干什么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创作者们提供了很多答案,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短暂的和平很快结束,勇者遇到更可怕的敌人。为了战胜这个敌人,就连曾经的敌人——也就是魔王,也变成了勇者的战友。

把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当属鸟山明的《七龙珠》(1986年)。最初在天下第一武道会中与孙悟空打得你死我活的魔王短笛,后来在贝吉塔星人侵入地球时选择与孙悟空并肩作战。就连刚出场时恨不得把孙悟空打得连渣都不剩的贝吉塔,最后在面对弗利萨时也成为了孙悟空的战友,而且两人在对战魔人布欧时还曾一度合体哦。

虽然短笛和贝吉塔也算不上真正的魔王,但是这个模式却渗透到无数少年漫画中,以至于主人公每交一个新朋友都要先和对方轰轰烈烈地打一架才行,详情请见《海贼王》《死神》《家庭教师》等“jump”系少年漫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早就设计好了这种“不打不相识”情节;二是配角人气太高,真被主角打死了读者不答应。

勇者和魔王起初不共戴天,却也可以并肩作战

最近一部真正把“遇到强敌就合作”这个模式运用到魔王勇者动画中的就是山本宽执导的泡面番《战勇》(2013年)。本作中的魔王是一个连自己都承认自己很弱的小萝莉,唯一的绝招就是“空间转移”这一逃跑绝技,而且有效距离还只有50米。真正的黑幕是召集勇者消灭魔物的国王,他这样做是为了“成为创造了传说中的勇者的传说中的国王”。

按照前面提到的魔王概念,把魔界理解成一个国家,那么会出现如此笨拙的魔王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就连魔王也无法控制自己伟大的遗传基因在什么时候出现一点突变。在《战勇》中魔王与勇者之所以可以相安无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要共同面对国王这个最终黑幕,而且还因为魔王实在弱得让勇者觉得杀她不是在维护正义,还是在恃强凌弱。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魔王与勇者的关系不再像从前那么激烈了。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其实他们是可以和睦相处的。

魔王与勇者血浓于水

比朋友更进一步的关系就是亲人,亲人中最亲的关系莫过于父子。

魔王与勇者是父子关系的设定可以追溯到《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1980年)。因为是源头是这部举世闻名的好莱坞电影,所以这是一个国际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玩具总动员2》(1999年)中,魔王扎克就曾对巴斯光年宣布自己是他的父亲,令许多观众摸不清头脑。其实大家不必认真追究巴斯光年的出生来历,这就只是一个“美国笑话”而已。

日本动画中,光是笔者记得的作品里就有《龙之塔》(2008年)第1集和《属性同好会》(2014年)第3集恶搞过这个梗。《龙之塔》第1集中总结了各种勇者题材作品中的老梗,除了“魔王老爸”之外还包括“只要一谈回老家结婚就必死定律”。《属性同好会》第3集中,游戏制作部在学园祭上推出的一款体验型游戏,一对父子在里面分别扮演魔王和勇者。

虽然“魔王老爸”已经从当初的“剧情梗”沦落成今天的“搞笑梗”,但是依然有作者勇于发扬创新精神,对老梗加以改良后重新使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而且其中不乏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人气作品,比如说《青之驱魔师》(2011年)和《恶魔奶爸》(2011年)。

《青之驱魔师》中的主人公奥村燐原本是魔王撒旦的儿子,但是除了撒旦这个亲身父亲之外他还有一个感情更加深厚的养父藤本狮郎。而藤本狮郎在动画第1集中就惨死在撒旦手上,所以撒旦既是主人公的亲生父亲,同时也是主人公的杀父仇人。养父遇害后,主人公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成为驱魔师,亲手消灭自己亲身父亲的大义灭亲之路。

在《青之驱魔师》的设定中,勇者与魔王老爸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冲突更加激烈。而且勇者不是过关斩将,打到最后**oss时才晴天霹雳般得知这个残忍的真相,进而怀疑自己的人生,而是一开始就知道真相,并且还因为这个真相而树立起“成为驱魔师”的人生目标。勇者的目标已经不单纯是打倒魔王了,他的行动中透出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如果说《青之驱魔师》走的是升级加强版路线,那么《恶魔奶爸》走的就是逆向思维路线。**少年男鹿辰巳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结果这个婴儿居然是未来的魔王。于是勇者变成了魔王的养父,必须随时把魔王带在身边,由此引发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生活趣事。

勇者变成了爸爸,魔王变成了婴儿。勇者被魔王折磨,但却不得不关心他,保护他。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魔王与勇者恩恩爱爱

在前文中我们看到魔王与勇者关系可以是敌人,是战友,是父子,其实这些都是上个世纪流传至今的传统设定。随着时代的发展,魔王与勇者终于突破了种族、身份和地位的限制进入新境界。现在魔王与勇者之间最时尚、最常见的关系已经变成了轰轰烈烈的情侣关系。

写到这里,笔者耳边仿佛已经传来游佐惠美的怒吼:“谁和魔王是情侣呀!”在勇者与魔王的最后决战中,魔王真奥贞夫通过“门”穿越到人类世界,勇者游佐惠美追杀他也来到人类世界。结果两人都失去了法力,变成了普通人。为了在日本生存下去,他们必须要有一份工作。于是魔王变成了快餐店的员工,而勇者则变成了通信公司的电话客服。这就是《打工吧魔王大人》(2013年)带来的魔王与勇者在现实世界中的艰辛就业史。

近期以来,勇者与魔王的恋爱物语也很盛行

类似的作品还有《魔王勇者》(2013年),《当不成勇者的我只好认真找工作了》(2013年),《新妹魔王的契约者》(2014年)。无论是魔王与勇者缔结契约,互为彼此的所有物,还是魔王被打败后失业的勇者只能去电器店打工时遇到了魔王的女儿,抑或是勇者的儿子不得不与魔王的女儿(义妹)**——从这些设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勇者与魔王的关系发生了质变,由仇人间的敌对变成了情侣间的**。

如果魔王和勇者一男一女,如《打工吧魔王大人》和《魔王勇者》,那就方便了,两者可以直接谈恋爱。如果魔王和勇者是同性,如《当不成勇者的我只好认真找工作了》和《新妹魔王的契约者》,那也难不倒作者,反正魔王的女儿肯定是女的吧,那就让女儿和勇者谈恋爱好了。作者如此“不折手段”地撮合魔王与勇者,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理解成是一种缓和种族矛盾的通婚政策吧。

一开始有冲突的爱情会更加曲折、精彩,经典教材如《流星花园》(1996年),道明寺爱上杉菜的理由就是“别人都怕我,只有你敢打我”。《不二神探》(2013年)中李连杰看到文章和陈妍希拌嘴也会吐槽“吵什么吵啊,这么爱吵结婚吧”。要论冲突,魔王与勇者这对宿命敌人的冲突可谓是所有cp中数一数二的,所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读者之所以可以接受魔王与勇者关系的转变,也是因为环境的改变。在远离战争年代的现在,种族和国籍已经不足以成为彼此憎恨的理由了。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如果把魔界当成一个国家,而魔王与勇者的结合正体现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睦邻友好原则。

魔王与勇者主角之战

魔王与勇者题材发展至今,有一个现象日渐突出。那就是魔王好像不甘心扮演配角,而要与勇者来争夺主角的宝座。现在以魔王为主角的动画越来越多。《魔界战记》(2006年)的主角是魔王的儿子拉哈鲁,而勇者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大叔;《提亚拉之泪》(2009年)的主角复活的魔王阿隆,而勇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被魔王迷得神魂颠倒。《最后的大魔王》(2010年)的主角是被预言将会成为魔王的纱伊阿九斗,而勇者一开始只是魔王的小弟。

背负沉重命运、承受世间误解的魔王,当主角反而更有魅力

在上面3部作品中,勇者至少还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配角,但是在某些作品中已经完全看不到勇者的身影了,只剩下魔王担纲主演,撑起整部大戏。比如说《今天开始做魔王》(2004年)中因为黑发黑眼就被当成魔王的普通高中生涉谷有利,《campione弑神者》(2012年)中通过弑神来得到神灵力量的魔王草薙护堂,《魔界王子》(2013年)中所罗门戒指的继承人威廉·特怀宁。

其实这种让反面角色翻身当主演的做法不仅存在于的日本动画中,就连欧美动画近年来也开始出现这种倾向。最明显的两部电影就是《精灵旅社》(2012年)和《无敌破坏王》(2012年)。《精灵旅社》讲述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宝贝女儿爱上了一个人类小伙的故事。影片中科学怪人、木乃伊、隐形人等经典怪物纷纷登场,大结局中闯入人类狂欢会后得到人类帮助的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人类如此喜欢怪物。《无敌破坏王》则是一个游戏中的反派闯荡其他游戏世界的故事,是一场标准的反派逆袭战,翻身当了一次主角。

以魔王为首的反派之所以可以取主角而代之,必然因为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可以吸引读者的地方。总结一下,魔王身上往往带有两个特征:一是自由,二是叛逆。勇者往往会给人一种“墨守成规,生下来就走上既定宿命”的感觉,而魔王则可以“利用强大的力量改变世界”。

在迷惘而混乱之中我们需要勇者带来和平,但是在和平安宁之中我们却需要魔王带来变革。这也许就是可以魔王翻身变成主角的理论支持吧。

魔王诞生记

研究了这么久魔王与勇者的关系,最后笔者想要总结一下魔王的几种诞生形式。

第一种就是“生下来就是魔王”。就像《战勇》中的萝莉魔王一样,她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魔王也不具备成为魔王的实力,单纯只是因为爸爸是魔王,所以她就是魔王。

第二种就是揭竿而起,自力更生打天下统一魔界的魔王,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刘邦和朱元璋。动画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打工吧!魔王大人》里的真奥贞夫。

第三种是最具有动漫精神的一种,也是最深奥的一种。前文中已经谈到“勇者可以是魔王的儿子”,那么“魔王又是谁的儿子呢?”很多漫画给出的答案就是——“神”的儿子。

在《七龙珠》中,魔王短笛就是神的恶念形成的。因为神要成为神,所以必须把自己的恶念分离出去,于是这些恶念就变成了魔王。少女漫画中对魔王诞生的解释则更加浪漫,比如说《神风怪盗贞德》中魔王就是神的寂寞之心。神爱上了夏娃,看到夏娃和亚当的幸福生活后感到寂寞,于是才有了魔王。《最后的大魔王》中,魔王就是替神完成革命的执行者。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魔王都可以算得上是“最接近神的人”,所以魔王可以成为勇者的战友、父亲或者恋人也就顺理成章了。西方有句谚语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恶魔。”正因为如此,魔王对权势和力量的追求,以及推动变革的勇气和执著才可以令我们这些普通人产生共鸣。魔王就是这样才积累起了可以与勇者抗衡的高人气。

结语

搞创作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个体会:解释主角的行为动机往往很简单,但是解释反派的行为动机却很难。主角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搞破坏的反派,但是反派为什么要搞破坏呢?如果单纯是“破坏欲和征服欲”已经不足以说服现在的观众了。《战勇》中的萝莉魔王就曾吐槽魔王老爸“他是有中二病才想征服世界”。

其实魔王与勇者的冲突正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而魔王与勇者的关系变化也正是对不同价值观包容力的变化。期待以后还有更好的魔王题材作品的诞生,为魔王和勇者的关系提出更好的解释,激发更深的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