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山本宽再谈WakeUpGirls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山本宽再谈WakeUpGirls

作者:天河優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14:01

山本宽再谈WakeUpGirls

以仙台为舞台的偶像成长动画《wakeup,girls!》尽管已经播出完毕,但是各类话题依然不断。而作为导演的山本宽本人也是多次强调这部作品要“给振兴东北贡献一份力量”。近日,又有一家知名的日本媒体对于宽叔进行了访谈,让我们看看这一次宽叔会怎么说吧!

希望能够给311日本大地震受灾地区捐款

圣地巡礼 专属活动wakeup,girls!

q:《wakeup,girls!》是一部讲述了以仙台为舞台,注视新人偶像们努力成长的故事。那么在此请山本导演介绍一下制作的经过以及动机吧。

山本:出发点是我个人的动机吧。2011年3月的311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对于我造成了非常大的动摇。而因为这样的冲击,我画不出动画、创作不了作品了。不仅是我,我在东京认识的一些创作者们也都陷入了徘徊的状态中,甚至有些人真的因此停止工作了。

q:我们也从各方面听说过,一些并不是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创作者们失去了自己的创作**。那么山本导演认为是什么理由导致了这一局面?

山本:我们创作者的“职业”,其实是跟“把梦想和希望传递给客人们”密切相关的。因此面对因为震灾而受到严重创伤的日本人,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向他们传递什么才好了,于是就陷入了烦恼中。像是之前那样讲述梦想故事,恐怕大家也不会接受了吧?我们已经不可能做一些美少女们叽叽喳喳玩耍的故事了,也不能正儿八经地对人们说:“在日本是有希望的哦。”这就是我认为的理由。

q:看起来在动画制作现场,工作人员们也受到了这样的冲击呢。

山本:是的。那次震灾并不仅仅局限在地震,还包括了海啸、核电站事故等等,甚至于整个国家形象都遭到了破坏。我们无法统计311究竟给日本留下了多么严重的伤痕。我觉得这个可以称作“国难”。

而我们这些并不算直接遭受灾害、居住在东京的人也同样受到了打击。例如在震灾之后的计划性停电等措施,我觉得都给全日本的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q:是这样的呢。

山本:于是我发现,这次震灾不仅仅是给东北3县造成了重大破坏,对于整个日本而言也是非常大的危机。于是我就发自内心地想:自己能够为了东北和日本做点什么呢?我去东北也从事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当然还有相关的慈善活动以及募捐活动等等。

但是,我尝试做了各种事情之后,得到的结论却是:果然我能做的事情还是制作动画啊。而我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q:原本山本导演觉得用动画已经不能传达想法了,可是去灾区转了一圈,却又带着“想要制作动画”的心情回来了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山本:其一,是我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在志愿者活动当中,我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能,也不能募集到很多的捐款。所以我觉得如今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是制作动画了吧。

……说实话,在震灾的同一时期,我自己也陷入了萎靡当中。在制作完《分形》这部动画之后,我在网上被人喷出翔,也失去了再去制作动画的动力了呢。老实说,当时我都在想要不要放弃动画方面的工作了。

但是,一想到如果我打算用自己的力量来多少让日本变得更好一点,那么就只能从制作动画入手了吧。既然如此就使用动画,来为日本和东北做点什么好了。这就是制作《wakeup,girls!》的出发点。

q:通过制作《wakeup,girls!》,您觉得自己能够对日本和东北做什么呢?

山本: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最主要的还是“钱”吧。我希望能够给受灾地捐款。当我在陷入萎靡的时候,曾经看过福岛县南相马市市长的访谈。说到南相马市,那儿可是同时受到海啸与核电站多重打击的地区。然而,市长却回答说:“现在对于南相马市而言,正是一个商业良机。”他强有力地表示,正是这样的时候,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做到许许多多的事情。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感慨道:啊啊,我也可以从“商机”这个角度入手啊。而在我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动画,来给振兴东北提供商机的时候,想到的一个答案就是“圣地巡礼”。以东北为舞台制作动画,让粉丝们聚集在这片土地上,让他们买东西、吃东西、收购特产……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好了啊。

q:《幸运星》就曾经以琦玉县鹫宫神社为中心,起到了推动“圣地巡礼热潮”的作用呢。

山本:是的。如果说是制作一部以东北为舞台、容易让客人们去那儿圣地巡礼的作品,那么就算是我也可以办得到。

但是这样还不够。当我在考虑需要一些活动性的时候,一下子出现在我脑海当中的就是“偶像”这个词。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群体。

如果说在动画当中有偶像出场,那么在当地也可以举办演唱会。也能大量卖出周边以及cd等商品。不仅仅是让客人们到当地去观光,而是要在那些地方定期举办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募捐”的效果。而我想要制作这类题材作品的念头,就同《wakeup,girls!》动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呢。

q:您觉得偶像到底有什么优点呢?

山本:在震灾过后,我觉得娱乐界当中唯一还能保持热度、创造销量数据的就只有偶像了。akb48、桃色幸运草z、johnnys系、还有《小海女》、《网球王子音乐剧》等音乐剧演员、地下偶像、地方偶像等等……这些群体都得到了客人们的支持。

我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在想:最能够将震灾后的社会现状表露出来的,不就是偶像吗?

日本人将梦想寄托在了偶像身上

山本:当时到处都能看到“加油吧日本”之类的标语,但换句话说,日本人似乎除了加油已经无能为力了吧。我觉得日本人自身也认识到这一点了。

震灾过后,国民们开始意识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如何实现复兴、能源问题、贸易赤字、不景气……谁都没法断定说:日本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因此,在这种总归得不出结论、看不到结果的时代当中,就出现了一种“虽然不知道结果到底怎么样,但是现在啊,我们也只能去加油了”的气氛。我认为,偶像能够得到这么多支持,就是因为他们是“不看结果的存在”。

q:偶像是“不看结果的存在”?这是什么意思……

山本:卖掉100万张cd很厉害?能够在东京巨蛋举行演唱会很厉害?一直保持oricon第一位很厉害?其实偶像啊,并不是靠这些数字来进行评价的。支持这些偶像的粉丝们,也不是为了追求这一数据结果。

我刚刚还说偶像在娱乐界创造了惊人的数字,不过当我们谈论“桃色幸运草z为什么很厉害?”的时候,拿出数据来评价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在接受这次采访的时候)现在她们也不是oricon的第一名。

q:如果说对于粉丝而言,决定厉害与否的评价指标不是数据,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进行评价呢?

山本:一些不太专业的评论当中曾经提到,“桃色幸运草z的厉害之处,就是她们的那种拼搏精神很厉害。”但是啊,支持桃色幸运草z的粉丝们,心中真的是这么想哦。

所谓偶像,并不是“结果”。而是让大家见证他们努力的“过程”。这是我作为一个常年关注偶像的人所得出的结论。

比起结果,偶像更看重过程,这对于如今看不到结果、生活在日本的人们而言,也给予了一种“别在意那么多,努力吧”的动力。我认为,偶像已经成为了如今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了。

有句话叫做“获得干劲”,这对于如今的日本人而言也成为了非常大的动力之源。现在这个时代啊,就算是年轻人都努力不起来了呢。虽然这句话已经老掉牙了,但是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获得干劲”了。

q:这是一个年轻人都不努力的时代吗?

山本:我是这么认为的。如今年轻人出现了一种这样的倾向:他们已经不会莽撞而不顾一切地去努力了。

例如我周围有些年轻人就是这样。在动画制作现场,他们虽然有着未来想要做的事情、想要成就的梦想,但是并不怎么会明确表示:我要当制作人、我要做演出家。

虽然拥有想要做事情的念头,但是一旦问他们为此应当怎么做、该如何努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哎呀,也没什么想法的。”如果说想做演出家,那么就该去看一些演出方面的书籍,画点分镜来带给我看,然后跟我商量商量。但是他们都不会做到这一步。

在我年轻的时候,甚至于跟公司提交辞职信,要求“让我来做演出,不然的话我就不干了哦”。可能我也是比较特殊的类型的吧(笑),但是我这一代的人,都是被上一代这么教育的。他们会告诉我说:“你小子决心不够啊,这么下去当不了演出的啊。”

q:啊啊,是这样的呢。我刚刚成为记者的时候,大家都在激烈竞争。如今可能情况是不太一样了。

山本:我觉得是人们对于“**”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也不会跟我们那时候一样梦想着买一辆车,而这样的想法导致了他们行为处事的变化。

现在的年轻人,深刻地认为现实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事情都能预料到结果的、就算牺牲了什么来努力也不太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很早的时候就放弃了自己的梦。

而这种无法实现的梦想,就被他们全部托付给了偶像。

q:您的意思就是说,偶像是在这个普通人失去努力劲头的时代当中,代替大家来努力的存在了。

山本:我是这么认为的。粉丝们对于偶像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类似于恋爱的等级,他们将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也就是所谓的人生托付给了偶像们。这些偶像们想要实现梦想。所以粉丝们认为:在偶像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自己的梦想也被一起实现了吧。

有句话人们已经说了无数次了:正因为偶像背负着如此多粉丝的梦想,所以偶像必须付出辛劳。而偶像不允许谈恋爱,也是因为粉丝们觉得“我都将自己的人生交给你了,你还有谈恋爱的时间吗?”

偶像的恋爱,对于粉丝们而言已经不是单纯的恋爱感情了。他们不仅仅厌恶自己喜爱的偶像跟其他人跑了,而且抱怨道:“你去恋爱了,我的梦想怎么办?”

我认为,粉丝们就是把偶像视为超越恋爱感情的对象,并且将偶像同自己的一部分人生进行重合了吧。

比起成功的“结果”,客人们更想要看到“辛苦的过程”

山本:所以说,这个时代的偶像要给客人们书写的“故事”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过去,偶像只要能让大家看到叽叽喳喳说话的可爱模样,就会被认可。倒不如说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很飘渺的存在。但是如今的日本,偶像要想获得支持,必须给粉丝们书写“即便被残酷的现实所玩弄,依然要勇敢面对”的故事。

q:勇敢面对现实的故事吗?

山本:我已经说过,偶像重要的地方是“过程”。而所谓过程,就是从偶像们完全卖不出去cd的时**始,通过殊死努力渐渐赢得支持,增加粉丝的“故事”。

akb48就曾经推出过一部名为《documentryofakb48》的电影,讲述自己走过的历程,并且将她们的辛苦分享给客人们呢。桃色幸运草z最初也不过是在代代木公园里面进行街头演唱。她们住在经纪人开的货车里面,到全国各地去赶场。而如今这些辛劳与努力都已经作为传说流传于世了。

q:也就是说,现在客人想要看到的偶像形象,是那种辛劳而努力的姿态呢。那么在您制作《wug》的时候,又是从哪些方面寻求重点的呢?

山本:其一就是在故事开头,我们要好好表现才行。我们要告诉观众:偶像身上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出道”。出道才是偶像的核心。客人们都想要目睹偶像出道的那一瞬间哦。之后就是关注偶像的成长了。而就算看了那些成功的偶像在表演,也是不容易产生共鸣的。大家都在渴求“开端”。

而说到出道,也是偶像成长故事的出发点。因此《wug》非常执着于“出道”这个关键词,所以我就考虑让所有的主要角色都由新人担纲。

q:既然声优全部启用新人,就需要在全国进行试镜呢。这可是一个大企划啊。

山本:这是打算从采用这些新人的那一刻起构建故事。如果说是要做一部偶像团体成立的故事,那么不出现“出道”的内容是不行的。已经成名的艺人没有出道可谈。对于客人们而言,也会觉得“给角色配音的‘里面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轨道”,那么故事也就结束了。

q:也就是要让配音的声优同动画给人的印象结为一体呢。

山本:是的。特别在wug这方面,我觉得动画跟声优之间必须有很强的联系,于是也这么做了。让声优跟故事里的人物同时出道,也能增加对于客人们的说服力吧。这样就能让故事性更加彻底了。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表现出偶像们村姑的一面。就是说,岛田真梦等7人一开始只能算是偶像的萌芽,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她们却能够在娱乐界掀起一股浪潮。她们最初聚集在仙台的一个小事务所里,就连举行演唱会都没有包场地的钱,也得自己上街去发演唱会的传单。

进行水沟板营业吧

q:在wug出道之后、动画开播之前,您也带着她们在日本各地到处跑呢。

山本:我向avex提出请求,希望“当新人声优7人组wug成立之后,让她们去全国各地跑跑。”

我们大概花了2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举行握手会呢。虽然不至于跑遍47个都道府县,但是也到了“只要有时间,就举行握手会”的地步。

之后就是以“触摸爱计划”的名义进一步在地方开展专属活动。在作品当中登场的劲敌团体i-1c露b里面的声优也参加了这个活动,不知不觉已经在全国跑了很多次了。今后还会扩大到全国巡演的地步。

我对avex的人说:“干脆进行‘水沟板营业’(どぶ板営業,即深入大街小巷宣传)吧。”而wug这样的努力,也正是成为了看点,传递给客人们。

特别是wug将仙台作为舞台,而我们的初衷也是能够让东北可以获得资金,因此我们必须要去仙台才可以。我对wug等女孩子们强调:在东京游手好闲的话,是绝对卖不出去cd的。而至今我还在采用这样的方针。

……如果可行的话,我是希望能够让wug的出道演唱会只有几个客人过来,然后演唱会地点定在停车场之类的地方,如此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是不行的呢。

q:之前在跟avex的田中宏幸制作人对谈的时候(详见腾讯动漫此前的报道),他说从一开始现场就是爆满的呢。

山本:嗯。所以说这就没办法了。作为故事的开端,这方面还是显得薄弱了一点。当然wug的7个人可算是得到大家的恩惠了呢。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很快,恐怕时代也不同了吧。但是出道之后,她们也是充分努力了哦。

从制作动画过程中出现的、必须翻越的墙壁

q:您刚才说希望wug出道的时候现场“只有几个人”,而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山本:偶像如果没有必须翻越的墙壁,那是不行的。这不仅仅是偶像,如果人想要获得成长,也需要有一个值得翻越的墙壁呢。7名wug如果想要成长,就需要一定的难度。而作为声优,她们的难关就是学会配音技巧、唱歌以及跳舞的技能。之后就是奔波在全国了呢。

而在动画当中,我们也设定了作为“墙壁”矗立在主角们面前的人物们。这就是作为劲敌的国民偶像团体i-1c露b、以及她们的制作人白木徹。然后,还有担任wug音乐制作人的早坂相呢。

白木是个无情的人,对于没有实力的孩子立刻就会丢弃,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客人们展现完美的歌声和舞蹈,从逻辑上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早坂相则喜怒无常,凭借感性来行动。wug成员当中名为蓝里的孩子被早坂告知自己没有才能,于是考虑退出,但是后来却在自己努力与同伴相助的作用下突破了这个危机。我们就是将早坂相设定为“我的作用,就是等着你们来超越”的存在呢。

q:这是从以前就存在的王道根性故事呢。

山本:我们在这方面也比较执着。就算wug都是一群村姑,但是我们也要好好刻画她们身上的人情味。

如今这个时代,就算电视剧当中比较土气的角色也能被观众接受了。而动画方面,能够接受这一点的客人我想也在增多吧?

q:从导演的印象当中,是觉得一些比较土气的电视剧得到了认可吧?

山本:是的。例如按照电视剧播出的顺序而言,2011年的《家政妇三田》就曾经创下收视率突破40%的纪录。之后《小海女》作为讲述地方偶像的故事,也深受好评。再之后就是《半泽直树》了。这已经算是复仇剧了吧。讲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人物爱憎分明,也有着那么些毛病,可是依然被观众们所喜爱。我在想,是否这就预示着震灾之后的一种潮流呢?

q:原来如此。

山本:像是过去《恋爱总动员》之类的偶像剧现在正在减少呢。而一些人物缺点和个性鲜明的作品则取得了很好的数据。

而在动画方面,“拼了命努力”为主题的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以前大家都是看着一些美少女叽叽喳喳聊天的故事来放松,进行现实逃避,但是震灾之后,现实已经变得严酷到超出“通过观看动画就能逃避”的界限了。

而客人们也难以对于一些只是诉说梦想的故事投入感情了吧。

以数据为优先,但是我希望给客人带来一些不光是数据结果的东西

山本:……我之前说了,一度失去了制作动画的动力。这其实同样跟最近动画行业过于追求销量数字,也就是所谓“结果”有关。现在形成了一种从预计销量的角度来制作作品的风潮。

我当然知道,数据是很重要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为了创造数据,从集结制作人员开始就只将会卖出碟的要素吸收进去,而与其无关的东西全部排出。这样的话是否做得太过火了呢。

q:制作作品的创作者们除了“让客人接受作品”之外,应该还是有“我想要制作这样题材作品”的冲动呢。

山本:是的。当然,在这种前提下还能被客人接受,那是再好不过了。我们绝不是为了做出不讨好的作品而努力,只是我觉得如果要做作品,那么必须能够体现创作者的主张才行。

q:对于导演而言,作品的主张究竟是指什么呢?

山本:也就是要告诉观众:这部作品到底想要反映什么讯息和主题呢。我自己就是以这种观点来看动画的人,因此如果体现不出主张的作品,果然还是不足的。

我说了“偶像是重视过程的存在”,而在这一次制作《wug》的时候,我就想要在目前动画追求数据、唯结果论的风潮当中,凿出一个属于我的“风口”来。

主要角色都是新人声优,明明是偶像作品,却显得不怎么闪耀,村姑味十足。而负责人设的近冈直先生恐怕也是头一次用自己原创的画来一决胜负吧。从市场角度而言,恐怕这是一个很难通过的企划。

只是,数字对于我们这些制作者而言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跟作品剧情一波三折相同,我们在这方面也遭遇了考验。在动画制作现场,面对名为现实的墙壁,真的是很不容易哦。

山本宽导演的原创作品《wakeup,girls!》企划从规模上看动作不小,而作品的主要声优也是通过全国试镜选出的7名新人。剧场版《wakeup,girls!七人的偶像》配合tv动画的播出时间同期上映。这也导致了动画制作周期变得十分紧张,而宽叔在回忆的时候也将那样的困难称为“地狱”。

宽叔曾经在《凉宫春日的忧郁》当中为动漫迷们带来了一股春日旋风,而他也一度“跌入谷底”,想要放弃动画方面的工作,并且带着将《wakeup,girls!》作为最后一部作品的心态参与到制作当中。可是当他看到那宛如“地狱”的动画制作现场时,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再度燃起了斗志呢?在后篇的访谈当中,这些谜团都将被揭晓!

希望能够突破“现实”

q:在《wakeup,girls!》当中,似乎山本导演是希望将作品同现实联系起来吧?那么在制作动画的时候,您又是通过怎样的方针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山本:和声优一样,我希望动画当中的角色们也能够突破眼前残酷的现实。而整个剧情就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为此,一些看起来很粗俗的剧情也被我们编入了动画当中。例如动画第二集之类的故事中,wug就被无赖制作人欺骗,在宴会场里面被一群大叔骚扰,遭遇了非常难堪的局面呢。

q:那样的美少女角色却在动画当中遭遇了男性的**,这种剧情安排多少给人一种冲击感,毕竟在粗浅的动画当中,这样的表现手法并不多见。我也感到很吃惊呢。

山本:我觉得会有很多观众跟您有相同的感受。有人就曾经质问我:“明明她们都是偶像,为何要遭遇这种肮脏的事情啊!”也就是说,为什么我非要在故事当中让女孩子们面临这种不幸的事情呢?

可事实上啊,如果说大家身处在娱乐圈这种雁过拔毛的地方,那么就会体验到这种让人不快的事情。我觉得吧,遭遇这种事情其实只是偶像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偶像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不可能做到不食人间烟火般完美。

动画在某种意义上是编织空想的故事,但是我不喜欢对于人物们的刻画也以一种“纯属虚构”的形式来完成。在《wakeup,girls!》中,岛田真梦为首的7名主人公需要能够突破困难重重的现实。这是我无论如何都想要刻画的。这种心态就相当于我对于作品的“主张”吧。

q:在此前的访谈中,您曾经说过作品当中必须要反映出创作者的主张呢。那么对于山本导演而言,就是主张要在作品当中做到“连阴暗面都揭露”吗?

山本:是的。不仅是美好的一面,也要包含肮脏的一面。我觉得人吧,就是要清浊并存才能让人性变得饱满的嘛。即便是一个架空的故事,如果要让角色们能够以“人”的立场屹立于大地之上,那么有些问题就必须暴露出来。将腐臭的东西遮掩住,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即便是过着日常生活的普通人,人生也是不断出现起伏的呢。也就是说,这部作品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告诉我们:人生会遭遇痛苦的哦。即便是我,也曾经以动画演出家的身份品尝过跌至谷底的滋味呢。

通过《分形》品尝到的挫折

山本:我之前也提到过,在震灾之前曾经陷入了萎靡当中。其实就是说我在担任《分形》这部作品的导演时,遭遇了重大的挫折。

q:那是怎样的一种挫折呢?

山本:这部作品被“网络评价”打得体无完肤。在互联网上弥漫着一种“宽叔在煽动我们情绪啊!不能被他骗了,我们要干掉他!将《分形》彻底击溃!”之类的气息。而这种氛围也最终导致作品获得了一个“很棒”的销量数字。我受到了打击呢。

其实对于这部作品,也有很多的人说“我最喜欢了”。在美国也是相当受欢迎的哦。但是这种喜爱作品的人所发出的呼声,完全被恶评的浪潮给吞没,根本就没法传到我的耳边了呢。

q:之后,您通过wug再度踏上了征程呢。

山本:是的。就在我想着放弃的时候,同一时期便发生了震灾。于是我就意识到:现在不是在乎我个人能否继续制作动画的时候了,而是整个日本都陷入了大危机当中。然后我寻找着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结果,我发现自己最能够获得成果的还是制作动画呢。

如果说这是最后的机会,那么我也希望再一次全力以赴地从跌至谷底的状态当中振作起来,以演出家的身份对于现实“加倍奉还”。正因如此,我也拼命地去充电,提高自己了。

动画制作现场被“网络上的恶评”弄得惶恐不安

山本:考虑到wug是一部完全原创的作品,因此我们进行了多样的挑战。而我希望在动画这个领域当中,制作出能够向社会“发问”的作品。

q:您是说在作品里面考虑到了向社会发问的要素呢。这又是为什么?

山本:这跟我一度想要放弃动画制作的理由是相关联的。最近10年左右的动画制作发展让我非常介意。之前我提到,网络上一些人因为讨厌我的作品而让其他人都不去接触。这种事情其实也很容易发生在动画制作现场。

动画制作的时候,人们将获得市场份额作为优先选项,思考“将这种要素加进去,动画就能被接受;加入这种要素的话就不行”。这种死扣细节,尽可能抓眼球的做法,让动画慢慢变得不是为了观众们服务,而是纯粹的利益游戏了。

这方面也是没有办法的。目前动画制作现场非常害怕“网络上的恶评”。在网上,不好的事情往往会被夸大传播,而一旦出现某些不好的传闻,那么就如同火上浇油一般迅速将整个舆论环境都改变了。我这样的人也被惨痛地攻击过,因此能切身体会到这种恐怖。

在动画会议上,人们为了动画不在网上被喷,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构建一种防御或者预防的机制。如“不要做这种内容吧、那种内容也不要做吧,否则可能引火烧身”等等。但是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无论工作人员的水准还是作品的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q:因为害怕客人们的投诉,因此现在的风潮就是将有争议的内容尽可能地删除……类似的话题,我从其他行业的人那儿也经常听说。不仅是动画制作,对于这个时代的各个行业而言都是说得通的呢。

山本:我觉得就是这样的。在动画之类的领域当中,人们的口碑与评价将非常容易同收视率以及产品销量挂钩,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特别重视。于是,我就带着一种“利用wug来改变目前动画业风潮了哦”这样的心态进入制作当中的。

对于wug这个企划,我们确立了一个大方针。选择制作人员时,如果有人说“我没法接受这种表现,不干”,那么我也不会去聘用他。为了不在制作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葛,从一开始就排除这种因素要更好吧。

q:在《wakeup,girls!》当中,偶像们不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观众对于角色和声优们都产生了一种“想要给她们加油”的念头。为了做到这种效果,您对此下了怎样的工夫呢?

山本:我将这种做法称之为“超链接”。让角色和声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度链接在一起,将二者之间给人的印象共通。这么一来,对于动漫粉丝们来说也就容易接受了。当试镜决定好声优之后,我们将角色的名字也相应进行改变。另外我们在现实中让大家能看到声优们上课以及参加专属活动的样子,这样的场景同时被角色们反应在动画当中。

q:不是说让声优完全以动画角色的身份亮相,而是构建出一种“明明不是一样的存在,但是总觉得在某些地方很相似”的格局。我觉得无论声优还是角色都符合“新人在成长”的主线,这真的非常有意思呢。

山本:我从很久之前就意识到将动画跟现实联系在一起的问题。而就我个人来说,最大的契机就是那场名为“凉宫春日的激奏”的专属活动。

我在《凉宫春日的忧郁》当中也以动画演出人员的身份参与制作,而在“激奏”的舞台上,包括平野绫小姐、茅原实里小姐在内的5名主要声优跳起了被称为“团舞”的《晴天好心情》。而在声优们热舞的同时,他们背后的大屏幕上还播出着由我参与设计的《晴天好心情》完整版映像。

当大家看到这一幕的瞬间,就能体验到声优跟动画完全同步的虚实相交,产生不知道究竟哪一个是现实、哪一个是虚拟的奇妙感受呢。我觉得这种同步手法很新奇,认为行得通、有搞头。此后,我在《幸运星》等其他作品当中也积极地使用将动画和现实进行同步的手法呢。或许“让动画尽可能跟现实同步”,也是我个人的一种主题吧。

在“地狱”当中得到救赎

山本:这么一来,我开始了新的挑战。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制作现场却面临很多麻烦。我们遭遇的困难,已经可以称为是地狱了吧。

我差不多有3次左右,整个人都崩溃了。也就是说我产生了3次想从动画现场逃跑的念头。我在想“我想跑啊、这种事情别再做了、真的、想跑都想疯了……已经做不到了……没法继续了……”

我觉得无论**还是精神都到了一定界限了,而整个公司也差不多一样痛苦。我甚至与跟工作人员讨论说:这种事情还是别干了比较好吧?把公司关了去大阪找点别的工作吧?总之整个人充满了不安。当然,我还是继续做下去了。不过在某个时期,我确实被逼到了这样的绝路当中呢。

q:从我一个外行人看来,这的确是个很不容易的企划呢。作品要原创、7个声优通过试镜选拔新人、一边准备新人的出道演出一边制作tv版和剧场版……

山本:哎呀,不过啊。我希望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呢。我希望能够让wug完美展现出来,能够拥有向社会“发问”的权利。

如果说这个企划真的实现了很高完成度,那么我的心情也就会完全不同了。但是应该算是我自作自受吧,闹出了太多乌龙了。没办法赶上制作日程,对于制作出来的动画也难以感到满意。这些事情让我肠子都悔青了。针对wug所出现的恶评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因为我的缘故。真没有办法。

q:您说到在制作wug的时候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那个时候甚至于都想逃跑了。可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您又是因为怎样的理由才坚持到最后,让作品公之于众的呢?如果说您在经历重大挫折之后感悟了什么的话,还请跟我们介绍一下。

山本:……这可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吧,我们不能仅仅从“结果”来判定是福是祸。正因为陷入了地狱般的状况中,我们这些制作人员才获得了成长,而我觉得目前我们就在经历成长的阵痛。这跟我之前说到的内容也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能仅仅在意结果”。

而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是客人们的热情。在网上,无论有多少人在说到wug的时候对于“宽叔”进行猛喷、无论问卷调查上的数字多么惨淡……依然有为数不少热情饱满的粉丝们高喊“我才不会屈服的哦!我要给wug加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在了产品的销量数据中。从商业角度而言,wug勉勉强强算是存活下来了。

如果说有这些充满热情的客人们陪伴,那么如今我就不会去追求数据的结果,而是要将在地狱当中拼搏的工作人员们的努力传递给他们,我们只有在“过程”当中拼命加油才可以了。

q:也就是说,您看重的是在制作现场挣扎努力的过程。而这样的拼搏,最终也体现在了商业方面呢。

山本:在各种数据当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wug声优活动的观众动员人数以及相关周边的销量。7个偶像的动向充分地吸引了粉丝们的关注。现在距离她们公开露出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可是能够吸引这么多的观众,我觉得还是很少见的。她们被各种各样的节目邀请过去做嘉宾。还有演唱会聚集的观众数量也很可观。

q:之前爱贝克斯的田中制作人曾经告诉我,在wug的首场演唱会时将地点选择在了差不多能容纳2000人的场馆,但是报名参加的申请却达到了6000多件呢。

山本:是的。刚刚出道的新人声优却能在当时拥有6000人的观众名额。那么要是人数再多一点,岂不是能够达到武道馆的水准了?这让我非常开心呢。

工作人员被偶像企划所吸引

q:在制作人员这边有怎样的反应呢?

山本:负责音乐制作的神前晓所属的摸naca公司派来了田中秀和、广川惠一、高桥邦幸等年轻人,他们为我们制作了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

我们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而在跟他们讨论的时候偶尔也会一起去喝点小酒,年轻人们都说感到很开心。我觉得能够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创作的机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还有,在讨论作品的时候也会十分热闹,第一轮讨论大概有250多人过来,而二轮讨论的时候差不多留下了70多人。到了第三次还依然有20人。我们从晚上一直讨论到天亮。能够有那么多动画工作人员参加讨论,在我的经历当中还是头一次呢。

当然由于动画制作现场宛如地狱一般,走出现场之后我也获得了一些放松。总之作品已经做完了,我心头更多的是一种从地狱中获得解脱的安心感吧。

q:在此前采访爱贝克斯田中制作人的时候,他也曾经表示包括制作委员会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种团队的精神,也为作品注入了相当多的热情。那么山本导演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山本:我跟工作人员之间有时候也会吵架,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讲述偶像的故事,因此大家都被吸引住了吧?我们都有种自己担任偶像制作人的感觉,跟偶像一起前进。不仅是客人们,我们制作方也有同感哦。

动画制作人员一般都是描绘一些架空的作品,而能够跟现实中存在的偶像联系在一起,也让他们觉得很新鲜吧。有些制作人被wug的7个声优深深吸引,而似乎从wug身上也体现出了能够鼓励大家振作的精神吧。我自己就通过制作wug,而得到了继续从事动画工作的动力。

人是可以再度振作起来的

山本:有些工作人员经常说:“仔细想想,wug这部作品是一种非常老式的做法呢。”嗯,就是这样。我就是以这样的目标来制作的。

q:您觉得哪个地方体现出了老式做法的特征呢?

山本:信息量、戏剧性以及大起大落的激荡。主人公们坠入谷底、被邪恶的大人所欺骗等等。当然还有内部之间经常发生的争执,彼此意见总是无法统一。“既然是坠落,那么就坠落到最深渊吧”。这样的手法就是复古的。

我在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是爱看电视的孩子,而上世纪80年代生活的孩子经常看的都是大映映画株式会社的作品。《空中小姐》、《马尾少女不回头》、《雅努斯的镜子》等作品都给我非常大的影响。wug当中就融入了这种大映电视剧的精髓,而通过这种手法,也让我实现了回到原点。

q:回到原点,吗?

山本:是的。通过制作一部将我小时候喜欢的内容融入进去的作品,我也明确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在好的意义上,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也做出了某种觉悟吧。

那什么,虽然我不是小津安二郎(日本知名导演,专注于以一般庶民日常生活为主的小市民电影。代表作《东京物语》)那样的人,但也可以算是个“开豆腐店的老板”。如果你对一个豆腐店的人说“现在咖喱卖得好,你去做咖喱吧”,那么也是办不到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理解的“豆腐”,就是如同wug这样有戏剧性风格的作品呢。虽然显得有些老气,但是剧情起伏激荡,主人公也经历大起大落。这样反映人性的故事,将人们阴暗的一面也暴露了出来。而我再度认识到:自己其实只能制作这样的作品,并且想要制作这种作品。

q:也就是说,您从在制作动画时遭遇挫折的窘境,再度回归到想要制作动画的原点了呢。

山本:是的。这次wug的出发点原本就是希望东北以及日本能够恢复活力的、“重振旗鼓的故事”。而通过制作这样的作品,从结果而言我自己也重新振作起来了。

wug的动画说的是7个女孩子在仙台以“wakeup,girls!”的名义实现偶像出道的故事,但是如果要强调本作品的核心主题,那么应该说是“7个人都遭遇了某种挫折,并且怀有自己的想法”呢。而她们从挫折当中再度奋起,重新迈出第一步的行为,也跟“重振旗鼓”的主题相契合了。

主人公岛田真梦有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话语:“为了让别人获得幸福,首先必须让自己获得幸福”。如果希望造福于人,那么首先必须要肯定自己才行。这句话也在我心中产生了共鸣。

q:今后您希望制作什么样的动画呢?

山本:我已经40岁了,我茫然地想:自己作为导演还能再干十年左右吧。而在有限的时间里,首先我希望能够让《wakeup,girls!》延续下去。尽可能延续这部作品,如果还有余暇的话,再拍几部东西,然后就关店大吉。我想带着这样的心理准备去奋斗。另外,我要贯彻自己的初衷。我希望让大家知道:“山本宽这个人,只会做豆腐而已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