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尾田荣一郎畅谈宫崎骏:望再出新作

尾田荣一郎畅谈宫崎骏:望再出新作

目前位于东京三鹰市的森吉卜力美术馆正在举行宫崎骏导演引退之后的首个企划展示活动“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展”(クルミわり人形とネズミの王さま展)。而利用这一契机,目前少年漫画界当之无愧的王者兼劳模·尾田荣一郎也发表了感言,畅谈他对于宫崎骏各方面的感受。感言节选如下:

我是宫崎骏的粉丝,因此只要是他创作的东西,我什么都想看。这一次的“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展”据说是宫崎先生连奥斯卡奖颁奖仪式都没去参加而精心筹划的。消息我也是从铃木敏夫的广播节目当中听说的。于是我就在想:到底是怎样的一份工作,能让宫崎先生这么投入呢?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了。而看了展出之后,我觉得非常满足。能够看到宫崎先生的话,我真的很开心。

老实说,《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的原作(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恩斯特·特奥多尔·威廉·霍夫曼创作)虽然以前看过,但是没办法理解(笑)。我曾经尝试着自己边画画边来追剧情,但是依然无济于事。因此,我对于宫崎先生将如何表现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展示内容的触屏上,我看到宫崎骏先生的评论写着“搞不懂”,于是感觉松了一口气。啊啊,太好了,宫崎先生也看不明白啊,宫崎先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啊。

就我而言,《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其实是一部连载漫画哦。我认为重点在于:要带着连载漫画的心情去创作故事,才能构建出这样的剧情来。

如果说起我小时候看过的周刊少年连载漫画,基本上都有点前后逻辑不太通顺的感觉。我最喜欢的《筋肉人》也是如此呢。当时的漫画啊,上周还作为“新角色”大量登场的人物,有时候在下一周如同顺理成章一般就没影了。漫画家们也希望将作品的趣味性作为重点,而不去考虑逻辑方面的合理性,孩子们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从容地接受了作品。这就是过去的连载漫画了。因此,当我成为漫画家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创作出一部逻辑缜密的故事。而能够将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个性地表现出来的作品正是《onepiece》这部漫画。

在现在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变得嘴里啰啰嗦嗦了。如今的风潮,就似乎是“能够细致地指出剧情矛盾的人很伟大”。曾经《少年jump》是只属于少年的读物,但是现在大人们也会阅读了吧。而创作者们为了让大人们能够接受作品,也就不得不好好地整理逻辑问题了。我觉得这也是形成如今风潮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要好好地把剧情联系在一起啦、充分地回收伏笔啦之类的规矩,按理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能够让大家感到开心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而这方面,《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之类的故事就非常自由地表现出了想象力哦。

我个人对于电影的观点是:只要世界观成立了,那么怎么编都没有关系。如果说问我为什么喜欢宫崎作品,那么应该是他制作出了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场面。即便故事在逻辑性上不怎么缜密,只是看到这些剧情就足够让人感到开心了。因此,在《千与千寻》之后,如果只从剧情而言,我压根搞不懂后面的几部宫崎作品到底想表达什么了。《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作品,我看了好几遍之后也不过是有了一个自己的解读,并且为了做到这一步,也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

宫崎先生在制作电影的时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好全部的剧情,而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进行制作的吧?所以说,我认为宫崎先生就是一名连载作家。并且他的做法,跟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那些巨匠们的手法一模一样。“只要剧情有趣就行了”,宫崎先生带着这样的观念,一点点地编织出故事来。

而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作品的趣味性,那么自然而然会形成这样的做法。如果成为了宫崎先生这样的人,那么只要他希望剧情变得合理,依然可以办到。这是肯定的。只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而已。我一直觉得很疑惑: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为什么刻意地让作品难以理解、看不懂呢?

对此,我有了一个自己的答案。我认为宫崎先生的脑海中拥有庞大的映像构想,这样的构想即便耗尽他一生的功夫也是没法全部绘制出来的哦。这么一来,如果什么东西都必须符合逻辑的话,那么他就不得不减少绘画的时间。因此宫崎先生就不去在乎逻辑性了。就算前后矛盾也无所谓,只要能将所有想画的东西给画出来就好了。而这种心情的升华,才产生了《千与千寻》以后的电影呢。

我现在正在《onepiece》当中绘制玩具兵登场的故事。说到玩具,往往给人非常容易坏的印象。和人不一样,玩具坏了就不会恢复的。而通常玩具坏了的话,人们也不会去修理吧?我觉得这种惆怅的感觉非常棒。

我是先在脑海想想画面,然后进入工作状态的类型。而我也会先画一些东西,就类似于宫崎先生在制作电影的时候绘制的印象草图。如果说到目前连载的剧情,那么我首先在笔记上绘制出玩具兵跟娇小的女孩子手拉手一起走的画面。之后从这个画面出发膨胀想象力。我对于这些士兵的印象,如果极端一点来说就是死去的人们。这跟《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的时代、以及体验过战争的宫崎先生相比,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我觉得在《假面超人》跟战队系列作品诞生之前,士兵可是英雄的象征呢。

而在士兵玩具的旁边绘制少女,这是我作为一个男人的愿望呢。如果女孩子能够得到帮助,那么肯定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或许因为我有女儿的关系,才会这么胡思乱想吧。环境的影响真的不容忽视呢。例如说到我自己,在结婚之前很羞于那些亲子之间的故事,也没法画出来。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单身的时候,要说起自己知道的亲子,那么就只有我跟父母了吧。因此在《onepiece》连载到某个时期之前,我都完全不会刻画血脉相连的亲子关系哦。

我的作品当中有个名为妮可罗宾的女性角色,而在绘制她的故事时,实际上才是我第一次描述亲子关系。对此我自己也感到很吃惊哦。因为此前从来都没想过这方面的剧情。而我侧眼一看,身边有妻子、有女儿。于是我对于亲子的印象,就不知不觉从“自己和父母”,转移到了“妻子和孩子”上了呢。

在接受这次采访的时候,有人觉得无论是宫崎先生的《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还是我绘制的玩具兵,从本质上都是从“玩具”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就我看来,如果说我的玩具兵有什么模板,那么并非《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而应该是来自于《坚定的锡兵》这部童话。故事中,讲述了只有一只脚的人偶兵与芭蕾舞女的玩具之间的故事呢。至于《胡桃夹子与老鼠之王》,则是这一次再看的时候才发现相同点的。

我和宫崎先生在同一个时期将“玩具”作为主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如果就漫画而言,我有的时候也会跟完全不认识的漫画家在设定上出现雷同的地方。而连载的时间一长,这种事情也就屡见不鲜了。我觉得肯定是因为周围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于时代背景的思考被我们反映在了作品当中,才会导致出现同样主题的吧。

有些东西,我自己觉得是脑海当中自然而然想到的,但实际上却是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在不景气的时候,积极向上的漫画就会受到欢迎呢。因为跟时代背道而驰的作品,最容易为读者们接受。只有在痛苦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想要目睹充满想象力的理想世界吧。

在此次展出当中,即便是一张海报,也属于宫崎先生的绘画作品当中比较温暖的作品呢。画线的触笔很轻。并没有过度用力。所以,很棒。所谓线条,如果画家越年轻的话,越容易绘制出很用力的线条出来。没有人能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绘制出柔和、给人舒适感受的画。因此,如果我们将技术真正掌握,进入到“已经什么都能画”的状态之后,就会觉得绘画作品仿佛从脑海当中自己蹦出来的一样了。也不会感到吃力了。但是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啊。

我希望过去那些有关制作方面(画稿分镜之类)的资料能够逐步成书出版。大日本绘画发行的《宫崎骏的胡思乱想》被我看了无数次哦。就算是信手的涂鸦,宫崎先生也能够绘制出非常棒的效果来。看到这样的作品,人也会感到放松了。

不管宫崎先生以什么形式创作,我都喜欢他能够继续绘制画。我也希望能够再看到他的作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