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感受经典动画魅力:《凡尔赛玫瑰》面面谈

感受经典动画魅力:《凡尔赛玫瑰》面面谈

由池田理代子原作的《凡尔赛玫瑰》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漫画史上值得重重留下一笔的作品。故事以法国革命的历史为舞台,讲述了守卫王妃玛丽·安东娃妮特·约瑟法·珍妮·德·哈布斯堡洛林的男装丽人·近卫联队队长奥斯卡·法兰索瓦·德·杰尔吉的浪漫人生。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作品赢得了爆棚的人气。原作曾经在1972年~1973年之间连载,而1974年作品立刻成为了宝塚歌剧团的演出题材,并且在接下来的40年当中一直是保留节目。那么作品究竟隐含着怎样的魅力呢?近日,本作品的蓝光box正式上市,而有日本媒体也借此机会畅谈作品的魅力。

■1970年代与1980年代的分水岭

虽然《凡尔赛玫瑰》在当时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力,不过它的tv动画化却比同期的《网球甜心》(连载·动画化同为1973年)要晚一些,直到1979年10月才正式同观众们见面。并且该动画也是同年3月于法国凡尔赛宫举行首映的真人作品·《凡尔赛玫瑰》的联动企划。而这部动画的播出时间,跟包括《机动战士高达》、剧场版《银河铁道999》、剧场版《网球甜心》、《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等经典作品几乎同在一年。那也是日本动画人从稚嫩走向成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为儿童、成年乃至成年人贡献作品的黄金时期,即便在动画历史上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百花缭乱时代。

可即便在这么多的经典当中,《凡尔赛玫瑰》依然展现出它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就是由两名动画人担任总导演。系列的前半部分(截至第十八集)的总导演是曾经执导过《巨人之星》等作品的长滨忠夫;后半部分(从第十九集到第四十集)的导演则是有着《鲁邦三世》、《金银岛》、《网球甜心》等代表作的出崎统。而这样的前后分别,恰好同1970年代与1980年代的分界点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人们看到不同时代的动画制作差异。因此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具有象征意义。虽然我们只是从结果来讨论问题,不过导演的更替也的确令作品的质量更上一个档次,这无疑值得我们玩味。

以奥斯卡为首的登场人物,在最**·“法国大革命”越来越近的时候,彼此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们在经历多重事件之后也获得了成长。这种精神状态不得不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环境,让人们的世界观也变得不同,因此他们走向“革命”的姿态,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共鸣,也令作品更加具有符号意义。并且这种反差也同作品前后部分的演出差异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作品启用了曾经参加过《巨人之星》和《明日之丈》的动画人·荒木伸吾参与制作,这也值得我们去研究(他和姬野美智都担任了人设以及作画导演)。

所谓“动画作品”,可以说正是吸收了各种要素,最后凝结出来的结晶。想到这一点,《凡尔赛玫瑰》确实有着太多值得深究的地方了。

■长滨忠夫的演出,为我们带来了激情洋溢的舞台

在动画版《凡尔赛玫瑰》的开头,虽然是女性却被当做男人培养长大的奥斯卡依然保留着自己纯洁,并且展现出了她的激情。这一时期,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动作戏交织的场面。另一方面,玛丽·安东娃妮特也才刚刚从奥地利远嫁法国,而这些人物在对于法国王朝的**感到失望的同时,也开始了反抗的行动。

长滨忠夫的戏剧性演出非常适合于将这种单纯的剧情结构展现给观众。不同势力之间对立的冲突同人物们内心的心理纠葛联动在一起,并且由于对立的激化进一步提升了压力,当压力到达沸点的时候,所有的力量就被引导向了解放。而奥斯卡的问题在于性别差异,玛丽·安东娃妮特的矛盾体现在制度和习俗上。二者之间都有着渴望从封闭走向自由的共同点,因此她们之间的羁绊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长滨忠夫对于剧情和画面,都使用了非常明确的表达手法,让观众不会看了产生误解。在人物愤怒的时候,画面也会变为鲜艳的色调,有时候随着摄影效果的转变,人物的眼神也会变得锐利或者阴险,而那些颤抖着说出的台词也愈发有冲击力。如果还有不足,那么就使用能够表达出震惊的效果来,人物也会变成单色调。作品的特效完全能够跟舞台上的彩灯媲美,可以说整个作品都是一部戏剧。

长滨忠夫导演在执导《凡尔赛玫瑰》之前,还曾经负责过《超电磁机器人孔巴特拉v》、《斗将戴莫斯》等非常重视“浪漫”和“戏剧性”的机器人动画。在作品中,敌方角色往往非常美型,并且充满着各种矛盾。尤其是《超电磁侠波鲁迪斯v》当中,敌方的世界存在着“有角的贵族阶级与没有角的被剥削阶级”这样的社会结构,而身为贵族却没有角的拉·戈尔成为了地球方面的同伴,故事从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对战,逐渐发展到民众的革命史诗。这样的设定恰恰跟《凡尔赛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长滨的演出从各种意义而言都带有过剩的热情和气势。而这样的风格跟《凡尔赛玫瑰》当中的年轻角色们所拥有的感性对应,让作品赢在了起跑线。这种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可以说从古至今都很难见到,因此即便现在重新观看作品,也能让人充满新鲜的感受吧。

■出崎的演出,将隐秘的想法寄托在了映像上

相较于长滨忠夫,从作品中期登场的出崎统导演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在革命的势头越来越强盛的前提下,他将更加符合电影映像的手法展现在了观众们面前。虽然登场角色的热情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过内心隐藏着的秘密却逐渐流于人物的外表。神秘的气氛覆盖了每一个人,而他们心中的忧郁也充分传递给了观众。同时这种手法也体现出了每个人的行动以及想法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映像的“呼吸”、“时机”以及“走向”。和此前相比,出崎统也理所当然地看重了一些戏剧化的激情场面,类似剧情多次上演,不过对于胶片处理的缓急、人物奔跑时候镜头的方向性、长镜头的尺寸等都在作画表现力方面有着成倍的提高,这也体现在了映像的节奏当中。经常引发话题的协调作画等,都体现出了胶片本身性质的必然性,起到了文章当中句号逗号、感叹号的作用。

在灵活处理摄像机拍摄方式、令效果同观众内心产生共鸣的同时,出崎统也更加有力地刻画了画面中的人物。出场人物并不是直接通观众接触,而是在制作者灵巧的编辑当中,让观众通过人物瞬间的表情变化以及背景的间隙来扩展想象力。他强调的是“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观看”。

而作品当中每一种表现手法,都让故事显得更有生命力。从整体而言,1980年代之后,整个动画业界都出现了“向电影进发”的倾向。但是本作品的后半部分并不是为了否认前半部分,而是令动画变得更加成熟。并且作品当中反复强调的“光与影”原本就是一种很难区分的存在。但是能够将这种**的概念演绎得如此鲜明,也正好表现了《凡尔赛玫瑰》在动画界的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