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11区天朝留学生ACG人群生态调查

11区天朝留学生ACG人群生态调查

来源腾讯动漫世界风专题

导言

坊间有这么个段子:试问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女神”是何许人也?答曰:老干妈,因为在海外,中国学生的宿舍里几乎都会有印有她头像的辣酱……这或许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笑谈,不过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海外留学生的生态——身处海外,摒除掉外界的灯红酒绿(如果有的话),真正能够成为自己心灵慰藉的,往往还是些比较平民化却又便于获取的普通事物。

现今这个世道,御宅族这一族群早已深深沁入了中国年轻人群之中,那么,作为身处御宅族发源地日本的广大留日学子来说,他们之中的阿宅们在otaku第一线的御宅人生又是如何的呢?acg是否已经成为了他们内心的重要慰藉,地位堪比“老干妈女神”呢?让我们用事实说话,来看看留日学子之中acg人群的生态是怎样的。

关于留日学子中御宅族的生态调查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本人也是拥有留日经历的阿宅一名,曾经在关西地区混迹过一年多的日子。本文是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以及身边宅友的调查反馈归纳而成的,就调查样本来说,基本囊括了宅男宅女腐女等绝大多数acg人群类型,不过鉴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数量上不敢妄言十分丰富,但就可信度来说应该基本靠谱。

事实上,“留日学子中的acg人群为数不少”这已不是什么太新鲜的话题,各位宅友的友人群体中,想必都会有那么些个在霓虹国学习工作的高端(?)人士,除了对他们能够直面第一手资源羡慕嫉妒恨以外,时不时能拜托其代购点什么宅物的福利也是挺羡煞旁人的。只是大家对于这些异国游学阿宅的了解,往往首先都是基于acg这个媒介,难免有些片面。那么,他们在御宅大国里与acg具体是怎样“共生”的呢?这便是本文要谈及的重点所在。

acg诱导出的留学景愿

本次调查中,除却对于性别、留学形式的一般性确认外,笔者首先关注的就是acg这一兴趣对于受调查者赴日留学的意愿是否有影响。从结果上来看,几乎100%的受调查者都表示“有影响”(其中约40%的人表示有很大影响),这让笔者不由得再次深感日本动漫外交和文化辐射的力度之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网络的极端便利,各类动漫产品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中国的阿宅们也渐渐地可以和日本阿宅一样、甚至更及时地获得第一手的acg资源(追新番、追漫画,又比如收收最新流出的ost、同人本什么的,大家都懂)。

但另一方面,这种在绝大范畴上依赖于网络的“非正规”获取形式终归会让人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宅得越深的人,往往对于在第一现场“像个道地的日本阿宅一样”获取acg资源有更深的需求景愿(例如买jump、用电视看新番,又比如逛ike之类),特别是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讲述阿宅生态的acg作品逐渐深入人心——诸如《现视研》《幸运星》——更为激发了阿宅们对于动漫“圣地”的好奇心。

如果说十几年前,东渡求学的天朝学子大都还抱着的是前往先进国家提升自我的目的的话,近些年来,因为受到acg文化的熏陶而巩固赴日留学决心的年轻人委实是增加了不少。

从这些留学生的留学形式来看,很多人采用的都是语言学校大学院这一形式,这恐怕也是最为适合国人留学生中阿宅人群的形式:首先因为acg产生留日的想法,在海量接触acg产物的同时顺便将日语入个门,接着大学毕业来到日本通过语言学校巩固一下语言能力,最后进入大学院,拿个硕士文凭,顺便达成自己圣地巡礼的目标。从笔者的自身经验以及身边宅友的情况来看,这倒是条颇为稳妥的道路,如果读者诸君中有人日后想要尝试赴日留学 朝圣,倒是可以作为参考。

中日结合,留学生们的acg参与形式

既然已经身在日本,那对于留学的阿宅们来说,最为关键的无疑就是他们之于acg的参与形式——你们是怎么“宅”的?和在国内时有哪些异同呢?

前文虽然说到,对于“日系阿宅生活”的憧憬固然是激励阿宅们赴日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实际层面上,我们的国人宅的otaku生活却并不像理想状态中那么纯粹。对于不太了解旅日阿宅生态的人来说,可能会存在几个误解:

☆误解1因为可以很方便地在书店买到杂志和漫画,所以在日阿宅都是买实体书来看。

这可能是最为普遍的误解,但其实仔细想想就能理解其中的不合理性。从调查结果来看,关于“你在日本看漫画的主要途径”这一多选题,100%的人都选择了“网上看免费”的选项,还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去book-off(日本最大的连锁二手店之一)之类的地方淘便宜的二手漫画”这一选项,选择即时购买新出的杂志、单行本的人仅为50%,而且这50%的人群中还有为数不少人表示自己仅仅是间或买几本书来看看,并不是期期不落。

其实这并非怪事,日本的一本《少年jump》周刊杂志价格是250日元,普通的单行本漫画价格往往不会低于400日元,按照当前日语比人民币大约1:0.06的汇率来看,对于吃穿用大体上还得仰仗国内父母或者自己打工微薄收入的留学生来说(极少数土豪不列入考虑范围),长期积累起来还是消耗不菲。再者,国内“宽松”的网络版权环境使得绝大多数御宅族习惯了网上看免费的阅读模式,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留日otaku来说,购买实体书更多时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行为,主要限于自己比较有爱的作品,一般情况下,网上看免钱还是首选(何况日本的网速又那么快)。

☆误解2动画新番都是电视上看。

这一点和漫画有那么点相似之处,鉴于日本dvd贵到坑爹的高昂价格,一般来说大家都不会将“想看动画就买dvd”列入猜想范畴。不过既然人都在日本了,看电视上的现时放送方便得很,那么新番总可以用电视来看了吧?其实也不然。

说到这里,是否会有读者恍然大悟,感叹原来这就是真相呀!如果有这样念头的读者,我必须提醒一句,以上结论只针对美国主流动画而言,和国产动画动物化盛行没什么关系。作为一名动画行业从业者,笔者敢说目前国内95%以上的动画公司,绝不会从艺术理论基础上去思考动画主角是选人类还是动物,而只是单纯从商业运作与推广上面去做选择,而这又要从国产动画的盈利模式说起。

首先,基于留学生住宿的相对不稳定性以及伴随网络的普及所导致的电视实用度降低,实际上在日留学生中电视的拥有率并不高,这一点在年龄层相对偏低的御宅人群中尤为明显,笔者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留日期间拥有电视的人口比率还不到50%。而在这50%弱的人员里,还有不少人表示电视主要是用来打ps3之类主机游戏,又或者寂寞的时候打开接接地气,多听听人说话的。

其次,日本电视台的动画播放时间往往对于留学生来说比较尴尬,要么是阖家观赏的晚餐时间,要么就是凌晨一两点钟(而且阿宅们最喜欢的宅向动画往往都是这个时间!笔者也很愤怒),对于白天要么打工要么课堂上睡觉(听讲)的阿宅们来说,想要每天固定时间端坐在电视前或者干脆熬夜观看动画着实是太过困难。这要搁以前,多半就是录像机出场的节奏,可现在有了更为方便的网络下载,虽然时不时日本会传出有人因为非法上传p2p文件被刑拘的负面新闻,但既有的事实已经很难改变,所以即便是到了东瀛,广大阿宅们大都依旧按照国内习惯网上看动画也不奇怪了。

中日御宅文化的异同

虽然不能说到了日本就一定会变成专家,不过身处acg文化的最前线,留日阿宅们对于日本御宅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发言权。那么,在他们眼中,中日御宅文化到底有哪些异同之处呢?

不同于前文提到的一些调查结果,涉及到文化异同这一主题时,受调查者的答案突然呈现出了较为多元化的趋势。毕竟,对于绝大多数otaku来说,acg是带着爱去直观体验的生活追求,倒也未必需要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那么地曲高和寡,日常生活中更鲜少会去归纳总结,不过单从一些简单的直观感受中,依旧能够提炼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一些看法来。

首先,接近40%的受调查者提到了“中日口味不同”。但通过进一步的交流,会发现这种所谓的“口味不同”其实也只是相对的,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异而并非决定性的区隔。正好近日c86完结,让我们用这个最为反映御宅族“**”的acg饕餮宴飨作为例子好了。

从本次ike本子的数量来看,最为火热的作品是长久坚挺的怪物级系列《东方project》和近两届ike霸主《舰娘》系列,日本人对于这两部作品的喜爱程度从铺天盖地的同人图、推特以及各类留言板上的海量讨论以及压倒性的本子数量都可见一斑。而同时,这两个系列同样在国内凝聚有相当高的人气,仅仅是因为作品传统和vpn的限制,才使得fans基数所占比例达不到日本的高度,但就人气级别本身来说,也一样是炙手可热的大作level。到了日本以后,由于没有了墙和途径的限制,留日阿宅的口味其实是和日本本土阿宅愈发贴近了,所以或许这个结论应该改成“中日口味基本接近,仅仅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才比较准确。

其次,有大约30%的受调查者提到了“日本御宅文化更加无下限,自由度高”这一点。具体到实际层面,表现为各类高耻力的同人本以及cosplay的产出云云。具体来说,就是日本的御宅人群背负的道德包袱较轻,能够更为纯粹、更为投入地享受acg带来的快乐。

关于这一点,笔者倒是深感赞同。且不论日本秋叶原之类御宅圣地中游荡的阿宅们是多么的全身心投入,但看每次大型展会时各种没羞没臊的cosplay,都可以深深体会到日本御宅族对于自己所爱之物的投入程度有多深。当然,没羞没臊这一点近年来国内coser也有奋起直追的趋势……先不论这种行为会否造就更多的“駄目人间”,趁着年轻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之中,也未尝不是快事一件吧?

此外,还有少量受调查者提到了“制度的健全和政府扶植带来了相对优渥的发展环境”之类的论调,这种相对宏观的看法无疑也是十分在理的。由于没有国内常见的各种规制,日本的acg文化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一种“放养”状态,可以较为自由地发掘创意,打造个性,较之国内步履维艰的自然是舒适不少。虽然过于自由的空气可能同样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过于恶俗的纯商业化操作和跟风行为),但对于单纯只是想享受自身兴趣的普通阿宅个体来说,这种无拘无束的大环境无疑是更为愉悦的。

那些年,我们宅过的作品

宏观的调查结束后,自然需要聊些具体的作品放松心情。是一拍即合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是相爱相杀话不投机半句多,就要看彼此之间的波段是不是合得起来了。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身处异国,既然选择了acg作为主要的心灵慰藉,那么终归会有具体的重心作品,那么,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萌掉n升鼻血的作品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是因为笔者选择的调查人群类型分得较散,而且留学的时间点彼此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再加上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留日期间,你最为关注的作品”一题的回答较之前更为千姿百态,不过将所有的答案统一起来梳理过后,还是能够发现一定的规律性。

其一,大家所宅的作品中,日本当前最新、最红的作品占有极高比例。调查表中反馈的作品里,《魔法少女小圆》《进击的巨人》《舰娘》《lovelive》出镜率相当之高,而提到这些作品的受调查者,其留学时间基本上也集中在2011年(《魔法少女小圆》)、2013年(《进击的巨人》《舰娘》)、2014(《lovelive》)这几个时间段,不难看出,他们留学的时间段正好也是喜好作品在日本大红大紫的时期。

事实上,这些留日otaku中,有不少人在赴日之前其实是有那么点儿清高范儿的,对于过于商业化或者太多人关注的作品往往嗤之以鼻,自有自己喜好的小众向作品。可到了日本以后,一是架不住铺天盖地的热门作品地面宣传,二也是受到身边宅友的影响,于是乎不知不觉就向萌豚(褒义词,笔者也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对于这种“蜕变”,其实笔者感同身受。想当年还没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笔者好歹也是对于废萌系动漫作品基本不正眼视之,成天扯着人大谈《寄生兽》《剑风传奇》之类略微沉重作品的中二青年,可08年到了日本,被满目的废萌图景和不绝于耳的萌音这么一洗脑,在逛了几次animate去了一次ike以后,也瞬间完成了中二青年到普通萌豚的转化,“xx好萌”这类以前觉得十分羞耻的台词也能够轻轻松松地脱口而出了,作为代价,就是入手了一堆《幸运星》和《k-on》的相关周边。

其二,如果对于某些小众作品在之前就兴趣较浓的话,赴日以后很有可能进化成脑残死忠粉。这一点和上文提到的情况乍一看有些矛盾,但其实是相辅相成。一方面,由于受到铺天盖地的当红作品宣传的影响,容易被发展为主打强力作品的教徒,另一方面,由于赴日之后获取作品相关资源难度的降低,原有的对于某些相对小众作品的喜爱容易被进一步激活并且放大化。

受调查者中,有位仁兄赴日之前就是《幻想水浒传》和《竹刀少女》的脑残粉,到了日本以后,一次逛书店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某本巨厚无比的《幻想水浒传极大事典》,经过长期而激烈的思想斗争(其实仅仅持续了五分钟不到),他决绝地拿出了相当于自己半个月的生活费的“巨资”9000日元将其抱回了家,此君后来还入手了为数不少的《竹刀少女》动画dvd,为日本的acg正版产业贡献良多,着实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故事。

同时,还有某位调查者的走向略微偏颇,这位大触在国内其间就对山川纯一和比利海灵顿等特殊题材兴趣颇深,到了日本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入手了发行量极少的《山川纯一作品集再版》(价格高达5000 日元),连比利访日后无良商家推出的一系列兄贵figma也给收集齐全,实在是阿宅史上感人至深(sangxinbingkuang)的独特例子。

结语

留日学子中的acg人群是个十分独特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的存在已经广为人知,并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但另一方面,他们在acg方面的生态其实外人依旧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不少偏见和误解。作为受到日本当代亚文化深刻影响的群体,留日阿宅们的otaku人生固然具有相当强的独特性,但又并非与他们在国内的阿宅同胞截然不同。本文的目的,也就是将身处动漫文化最前沿的这群人的“生态”展现给大家略作知晓。今后如果有兴趣,或许您也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旅日acg体验呢(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