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富野由悠季的“脱离高达宣言”

富野由悠季的“脱离高达宣言”

富野由悠季总导演的最新作品《高达g复国运动》也是自《倒a高达》之后时隔15年推出的tv系列,同时还是《机动战士高达》35周年纪念作品之一。这一次富野导演将要挑战的课题是“脱离高达”。而在揭开这历史性的大幕之前,有日本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同看看吧~

“让机动战士登场的同时又要‘脱离高达’。能够挑战这一难题的恐怕全世界也只有我了。”

——《高达g复国运动》是《倒a高达》以来时隔15年的tv新作。

富野:既然要做一个新东西,那么就必须完全摆脱高达的影子才行。一方面让机动战士登场,一方面又要“脱离高达”。能够挑战这一难题的恐怕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个人,虽然很困难,但我觉得总归是能做好的。像是这样出现机动战士,并且标题上还写着“高达”的作品却要说什么“脱离高达”,你们会不会吐槽“别小看我们观众啊”(笑)?

——为什么必须脱离高达呢?

富野:我不太清楚《机动战士高达uc》之前的高达系列到底有什么系谱,不过可以想象:一切的作品都是从初代高达延伸出来的。不管是什么看起来很了不起的东西,不管做了些什么,到最终都是到达了一个……思考newtype是什么之类的境界。这方面的东西就算怎么深入地研究,到最后也无非跟20世纪的现代一样陷入自我矛盾的地步。这个事实我在制作《z高达》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而到了《倒a高达》时彻底确信了。所以今后我对于高达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我觉得吧,什么对于故事的论述啦、展开自己的主义主张啦、让观众明白你想搞什么啦之类的做法原本都是领域的东西。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通过动画这一媒介将其表现出来了吧。动画是一种多少面向大众的表现媒体,而考虑到其娱乐性的话,我觉得最符合条件的作品不是《进击的巨人》,而是《onepiece》、《食梦者》之类的。高达么,不论是好是坏,反正它都实现了高度的成长。关于这种“高度成长”,我觉得和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是如出一辙的。经济高度发展滞后,是不是给世界带来了富足呢?可事实上我们却迎来了如今的政客们,并且活在这种并不富足的世界里。恐怕这就是所谓“人创造的社会”吧。这里面有什么梦想和希望可言?而这种心态,跟高达也没什么区别了吧?动画可不是这样的东西,虽然现在还有包括《哆啦a梦》之类的好作品在延续,不过高达这种象征着“高度发展”的东西也不属于其中啊。这件事情我通过《倒a高达》确信之后,就再也没有制作高达的念头了。但是其他人却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个系列当中。如果要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这是一种商业,是大人的工作。而我想要放弃这种大人的工作。于是就有了“脱离高达”的说法。

——这么说来,与其认为《g复国运动》接近于高达,不如说更加接近于《onepiece》了?

富野:不,我只是对于《onepiece》的那种剧情结构感兴趣,并不是说这部作品也和那本漫画一样。为此我只能沿用高达的世界观,当然我也有这方面的权利。不过咋一看,“想要脱离高达却是用了高达的世界观”,这事儿也是充满矛盾的。但是我觉得没准还是能成功的。要说为什么我觉得能成功呢?因为这是动画。虽然此前的动画制作者或者科幻作家都没有发现这种新视角,不过我觉得同时也证明了动画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领域。

——这种新视角恐怕只有创作高达的富野导演才能找到吧。

富野: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哪一个作者的力量都是不够的。评论家宇野常宽先生曾经在评论《机动战士高达uc》的时候指出:说到底,作家只是在胡乱玩弄高达而已。至于《g复国运动》,我在开始的2年当中写了大概5、6集的剧本,结果就不得不将高达的元素加进去了。高达无处不在,让我甚至于想着“不干了!”只是当时不过是决定了“g复国运动”的标题而已。而且是将主旨定义为:高达恢复自己的地位,也就是一种夺回国土的运动。这么一来,就不能对于之前的高达进行一种“继承”了。所谓的恢复地位,值得可是一种完全的否定或者逆向征服啊。

——为此需要做什么呢?

富野:高达并不是什么真实系的机器人。但是我对于其中一些“写实”的部分进行了重新思考,而找到灵感的地方就是宇宙电梯了。我完全不认为宇宙电梯是能够实现的东西,并且处在一个彻底否定的立场上。然而这次刻意地接触宇宙电梯,也是为了证明现实社会当中进行这类技术开发的做法根本是不正常的。不仅是宇宙电梯。技术开发者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要问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特异的才能,那么人是不可能成为发现者或者发明者的。只是发现的话,对于社会还不会造成伤害,然而发明则是要得到一种新的技术,对此需要很强的伦理观念才行。但是真的存在拥有如此觉悟的发明者吗?举个简单的例子:诺贝尔在发明硝**的时候,可是没想过这东西会被用在战争当中哦。诺贝尔真切地认为:如果能够安全地使用强大破坏力的火药,那么就不会引发战争了。但是这种技术开发者的伦理观念却在技术传承下去的同时消失了。诺贝尔的预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被打破,而硝**也被用在了战争当中。也就是说,即便技术者是带着善意发明东西,但是当发明交给普通人的瞬间,就会出现一些难以理喻的用法来。这样的例子在硝**之后也是数不胜数,因此成为了技术开发当中的一大问题。我是想把这种观念运用到动画当中哦。但是高达曾经想要做到这一点,却没有能成功。

——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富野:宇宙殖民地是一个过于理想的故事设定。而这也是高达的一个故事支架,所以和此前的机器人作品相比,人们“总觉得”高达更加写实,并且由于机动战士设计得非常好看而得到了足够的群众基础。之前人们支持高达的方式,跟《onepiece》也是一样的,属于一种观念上的支持呢。但是观念毕竟不是现实,如果不能更加接近现实,那么我就做不下去了。那么想要接近现实的话,不也能实现一种“脱离高达”了吗?毕竟今天我只是接受一次《g复国运动》的访谈,就能把这种理念解释得很清楚了啊。

——也就是说,将宇宙电梯加入到设定当中,于是便能构建出一个脱离高达的世界观了呢。

富野:是的。《g复国运动》当中,我们是以首都塔这种巨大建筑物的形式来描绘宇宙电梯的。这种建筑也通过动画化的映像展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动画中才能实现宇宙电梯这一设定,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的。我曾经参考过一些实验作品,作品是利用距离地面100米高的缆绳实现座舱的往返行驶。而如果宇宙电梯也是利用连接这些座舱,形成如同列车车厢般结构的话,那么像是这种巨大建筑物就根本不可能建设出来。对此我深有感触。在《g复国运动》当中,电梯是将一些名为crown的、直径60米的皇冠型车辆连接在一起,利用绳缆进行升降的。如果用高达世界观来解释,宇宙电梯也能用“这是一种交通工具”来进行简单地表现。可是这东西能不能变成现实当中的交通工具呢?为了建设宇宙电梯,需要朝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然后从卫星上投下缆绳。可是为了保持平衡,卫星本身也需要用缆绳固定。从地面到静止轨道差不多有3万6000公里,可是我们只能用一根缆绳来进行接续哦。而且如果比静止轨道更高的地方,还得提供成倍的缆绳才行。这就是宇宙电梯了。你应该能想象得到:如果要用绳子来连接我们脚下这个“地球仪”的话,到底得怎样的长度才可以吧?如果投入这么多的资源却只是为了让一台座舱移动,那么从交通工具的角度来说就没有实现的意义了。甚至于不可能有人投资的。

——确实是一个不得了的距离呢。

富野:但是所谓的科学家和技术者,却利用电脑图片啦、理论上的数字啦之类的东西推测可行性,并且认为是能够实现的。不过即便在宇宙电梯协会的群体当中发出“从静止轨道无阻碍地直线投放缆绳,这可能吗?”的问题,那么也不会有人正儿八经跟你反驳的。地球可是以秒速500米进行自传,同时以秒速30公里进行公转的哦。这么高的速度下,光凭一根缆绳就把地球和电梯稳定连接在一起,这事儿简直是天方夜谭吧?再说还有太阳和月亮,因此存在重力场的晃动,难道他们能把这些因素都计算进去吗?首都塔可是利用145个人造卫星进行控制的。从地面到终点也需要5天的时间,那么不在途中设置一些站台之类的东西哪行啊?所以这玩意根本那是瞎扯淡,如果不是高达世界观,根本无从谈起。要是没有米诺夫斯基理论支撑,根本不可能维持这么巨大的建筑物。那么回到现实当中,宇宙电梯什么的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哦。所以啊,如果利用《g复国运动》的话,人们也能产生“别这么搞了”的想法吧。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也是富野导演长年以来倾诉的主题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也是导演长年以来倾诉的主题呢。

富野:最近有件让我吃惊的事情。新的windows系统当中,无法读出某种邮件了哦。然后我用xp试了一下,结果就能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件是txt格式的。这是个大问题吧?如今身份证、户口本、文件什么的不都实现了数据化吗?如果因为更换硬件而导致一些东西无法重现出来,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解决吧?但现在我们连官方文件都被微软的软件控制了,因此根本无法提出这种诉讼。在技术跟社会产生接点的时候,或者说技术普及开来的时候,问题就不会因为某一家公司的想法而改变了。而开发者难道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进行技术开发的吗?技术的发展,其结果真的没有弊端了吗?我们不已经亲身体验过很多次了吗?我觉得你们差不多也该意识到了吧?《g复国运动》将技术的进化反映在一座塔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不是通过这部作品来讲述上面的观念,那么人们会认为“富野先生已经一把年纪了,别听他絮絮叨叨了”吧?

——利用宇宙电梯来同现实科技产生接点,然后从《g复国运动》当中衍生出通往现实的道路呢。

富野:我把这种想法融入到了作品当中,如果能够在10岁左右的孩子脑海中稍微留下一点印象,那么或许会对于10年后的未来产生什么改变呢。但是《高达uc》之前的作品当中绝对不会引发这样的思考。我制作的不是一部“真实系机器人”作品,而是充分地将《g复国运动》中的现实性引导出来,从而诞生的作品。至于光子电池什么的基本也是通过胡扯八道的设定来讲述能源理论。光子电池是压缩光,把光装入电池当中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技术,就不能进行宇宙开发。而我在把这些东西投放到作品中的同时,考虑到作品本身是给10~12岁孩子看的,因此故事不能是末日战争那种阴暗的剧情,而是要讲述贝尔利跟艾妲的冒险经历。并且为了进一步增加娱乐性,我还尝试使用了韩剧的一些套路。贝尔利跟艾妲是亲姐弟,而故事则从两人在不同的地方成长,并且相遇开始。虽然主人公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主角,但是女主角其实是姐姐……这样的设定就被我沿用进作品了。另外我还加入了一些丧失记忆的内容。这体现在拉拉雅身上。动画也是一种娱乐作品嘛,就算我用了韩剧套路,你们敢有意见(笑)?

——也就是说,从剧情而言,您是准备做一部王道的娱乐作品呢。

富野:没有错。在月球背面有一个宇宙殖民地,而地球上则是拥有被限制的老技术,至于光子电池则对于地球提供能量。光子电池本身是利用金星卫星上的环形世界·维纳斯环制造出来的。每年宇宙殖民地都会通过宇宙飞船来运送光子电池,而宇宙飞船的设定也很有趣。这次说到了新视角,所以设定也很荒唐,跟之前高达系的宇宙飞船完全不是一路货色。而且颜色还是粉红、红色跟纯黄色呢(笑)。这方面我也会是考虑到脱离真实系机器人的想法,但与此同时,想要让这种宇宙飞船出场,就必须有足够说服力的剧情。为此我们必须创作贝尔利跟艾妲的冒险经历。关于这点,我在绘制分镜的时候才头一次意识到。《g复国运动》其实是roadpicture哦。从地球到月亮、并且再到金星……主人公们几乎都是直线地展开旅程,并且回归。但是虽然是roadpicture的旅程,如果剧情没意思也不行。这儿也能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动画能够实现娱乐性。

——其他还有没有什么比较细微的设定,是只有《g复国运动》才能做到的呢?

富野:如果乍一看的话应该是找不到的。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驾驶员套装的拉链是从屁股一直向腰部延伸的。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一次的机动战士当中全都附带了厕所。实际上如果没有厕所的话,我们也没法使用机动战士吧。宇宙空间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如果不小心,有可能会被关上2、3天。这一点虽然我在20年前就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宇航服上有这种拉链的话,一旦被打开会很麻烦。而且成年人的理论一般觉得:动画没必要让观众看到这些东西,而我也败给了这种理论,所以一直没有执行。但是如果加入这种设定,故事会很有趣吧?而如果孩子们看了这一幕,搞不好也会被这种剧情吸引哦?

——《g复国运动》当中,科技被限制,甚至于被神化,成为了一种宗教。对此反映了富野导演什么样的想法呢?

富野:我觉得如果只是让日常生活变得便利,那么科技已经不需要再进步了。只是要将科技作为一种禁忌予以限制,那么只靠理论是难以实现的。那么如果将科技上升到宗教领域,也就可行了吧?运营宇宙电梯的是一个名为首都塔公社的存在,在高达的世界观当中,我们设定了名为squad教的宗教,而该宗教就是首都塔公社的后盾。利用宗教的权威来维持宇宙电梯的科技,这样故事世界也能更加扩展了呢。并且通过加入squad教的设定,让我们也能更加容易地讲述宗教故事。毕竟如果从正面来解读现存宗教,那么会出现麻烦的事情。因此通过维持首都塔的squad教,从逻辑上说得通,这样的话也能利用《g复国运动》谈谈宗教了。

创造“不在乎细节”的世界观——曾去跟不同的人相遇、听他们讲述事情

——《g复国运动》的设定全部都能用现实当中的诸多问题来解释,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太厉害了。虽然不知道光子电池是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制造的,不过只要好用,似乎大家也不会太过在意。这种想法跟曾经普通老百姓对于核电的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富野:如果大家能模模糊糊地想到这一点,那也不错。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光子能源到底是否能使用。原本就没有什么无限能源,即便为了强调这种技术背后的危险性,也要给它安排一个“辩护律师”,进行一些辩解。安田朗君在设计g-self的时候觉得光子电池是有着象征性意义的,因此算是给予了我强有力的支持。想象一下,如果光子电池多到能够堆出一台g-self,那么让每个家庭拥有支持1~2个月生活的能源也就不是问题了。至于切断能源方面的描写也可以用光子电池的替换来进行表现,非常方便哦。另外为了展示光子电池有多厉害,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有一个在维纳斯环上制造一个月亮的剧情。月亮那种大小的物体里面塞满光子电池。那么要如何使用如此巨大的能源呢……地球能够飞到旁边形成不久的银河中了哦。

——天方夜谭一般的故事呢(笑)。而制造光子电池的维纳斯环也很了不起。

富野:那是直径100公里的环,其中有水深150米的海洋。这方面跟地球也是很相似的。而如果自然环境不符合人们需求,那么人就不可能在宇宙空间生活哦。可是这个问题却被此前的sf作品忽视了。因此这样的尺寸对于我而言也是最低标准。如果同时要开始一段roadpicture的冒险历程,那么要是不具备如此规模的能源储备,一切都是空谈吧。这样的设定是无法从高达的衍生作品中所找寻。想要做到这些胡扯八道的东西,就必须彻底摆脱高达世界观才行。由于高达也算是一种sf,因此不可能如此接地气地讨论这些问题。一旦被高达所束缚,那么制作者能想象到的也只是现实的地平线而已了。

——做到这一步,也就谈不上什么真实系机器人作品了……

富野:是的。因此我没有想做那种作品。构思出“月球背面”的想法非常容易。但是从这一点出发,到达新的目的地,却花了我1年左右的时间呢。而到了这一步,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g复国运动”肯定能成功了。这样一来,就算让光子电池有月球那么大,也不是什么难题了。那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出口在哪里?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觉得可以让地球本身动起来,实现飞跃了。如果自我设定里没有一个出口,就会陷入自我矛盾当中。只不过要让光子电池拥有月球大小的尺寸,那也应该是《g复国运动》的世界过去四五百年的事情了吧?这段时间要如何令地球运动呢?就交给那个时代的人去考虑了。现在我不得不谦虚地说:自己还考虑不到那个地步。有时候我从一些理科人士身上感受不到这种谦虚。而我们这些人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想象力到底能上升至什么地步,才会有自知之明。所以就不在乎那些细节了。这一次我只是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而这就是《g复国运动》这部作品了。

——创造了这样“不在乎细节”的世界观,也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呢。在导演离开制作现场的时间里,跟不同的人相遇、听他们讲述事情。我觉得这期间导演获得的一切,都凝结在这部《g复国运动》当中了。

富野:是这样的呢。因为自己不是什么大天才,所以想象力是有极限的。我只是个凡夫俗子、是一个愚民,那么就只能去了解不同人的想法,从中找出点什么了。总之,我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要在两个季度的剧情当中表现这个世界,那么肯定会暴露一些不足的问题。我也明白这方面的缺陷。但是只要我做好觉悟,相信《g复国运动》是一部抛砖引玉的作品,那么就算有些问题我也一笑置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