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李云迪:我只在乎自己的音乐感觉

李云迪:我只在乎自己的音乐感觉

说起最近的微\博红人,“钢琴王子”李云迪算是其中一位。特别是春晚之后,李云迪和王力宏被刘谦再次调侃,这池春水再掀波澜……

只是因为在音乐会上多看了他一眼,优质偶像王力宏和“钢琴王子”李云迪相识。两人首次合作便是在2012年的春晚舞台上,一曲《金蛇狂舞》大放异彩,谁知被爱恶搞的网友们“拉郎配”,两人居然也在微\博上频频高调互动,晒甜蜜共度感恩节照片,还见家长,李云迪更是为王力宏演唱会献唱,惹得台下歌迷大呼“在一起”。对此,李云迪回应:“蛮有意思的,不管大家怎么看,我都会尊重他们的娱乐精神。”

这或许仅仅是音乐才子们的惺惺相惜,或许就是“男孩之间的第三种关系”。有人这么评论:他们俩之间不是爱,是可爱。

无论事情究竟如何,那个低调、谦逊但略显沉闷的“钢琴王子”,如今是有点儿豁出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不是娱乐化,只是现在要放松一下。

18岁荣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终结该奖15年无人问鼎的局面,李云迪自此声名大噪。这位少年天才1岁时就有很强的乐感,4岁时开始学手风琴,第二年就获得重庆市少儿手风琴比赛的第一名。后来因为手风琴太大太沉,在重庆闷热的天气下练几首曲子,胸前便会热起一片片通红的痱子。“能不能让我弹一个不重也不热的琴”,心疼儿子的父母决定让他改学钢琴。那一年他7岁,起步不算早,但仅学了3个月,老师便说这孩子的领悟力太强了,教不了。

李云迪自己也承认是有天赋的,但他的成功更源于他的执著与专注,“小时候也贪玩,但是一旦上琴,是

下不来的那种。”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没有守着钟点的苦闷难挨,他三年级时便在作文里写下要做钢琴大师的志向。9岁第一次接触肖邦的《练习曲》,他从此也结下了肖邦情缘。

“肖邦不喜欢夸张华丽的元素,而是倾向于使用平实委婉的手法,其实这是很伟大的。一件艺术品,不显山露水才是最高的境界。”长期浸染其中,李云迪的个性也受到了影响,“如何从知名的钢琴家成长为有自己风格的大师,不是靠几年的名气就能完成,而是要潜心学习,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这种不随众、略显清高的气质在他刚刚获得肖邦大赛金奖时便显露出来。有记者问他,李云迪你没有谈恋爱,怎么能表现出肖邦音乐中的爱情?当时他说,在比赛中,很多人是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的,可是他们并没能比我更好地表达爱情。

成名后,他对镁光灯和经纪公司的包装和营销不感兴趣,举止随意,不喜言谈,乱蓬蓬的头发上平日压一顶棒球帽。他热爱美食,甚至曾经为了拍摄一部远东美食之旅的纪录片,而推掉了在金色大厅里的商演。他还是个狂热的车迷,对改装车也很在行。

在他看来,这些“不务正业”的生活是一种愉悦精神的手段,可以激发音乐上的灵感。他不想成为一个除了钢琴什么都不会的人。

提到李云迪,人们总爱拿郎朗与他对比。两人同岁,当李云迪成名时,郎朗才崭露头角。但此后郎朗抓住机遇,拿过有分量的国外大奖,并成为白宫音乐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很多重要场合的座上宾,风头远远胜过李云迪。对此,李云迪并不介意,“大家专业相同,却有各自的风格”,而且演出场次多少并不代表什么,“我只希望自己是一个音乐的传播者”,尤其希望推动年轻人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这是音乐的源头”。

不过从2012年开始,李云迪更多地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他并非反对一切商演,艺术也需要推广,但“对音乐真不真诚是在自己的内心和血液中的,跟我的艺术理念不符的商演我肯定不会去”,“参加春晚,这不是一个体现自己水平如何高超的舞台,主要是为了大家一起来放松,开心,过个好年。”

这一年李云迪开始弹奏贝多芬,还出了新唱片,他否认这是基于市场压力,三十而立的他强调自己只做喜欢的事,“每一个唱片我都从来不考虑市场的感受,我只在乎我自己的音乐感觉。”可贝多芬铸优美雄壮于一炉,“就好像把鸽子和鳄鱼关在一起”,李云迪可以表现最轻柔浪漫的鸽子,但他如何驾驭鳄鱼?对此,李云迪认为他需要去做人生的另一个突破,“当我和贝多芬慢慢地接触,我相信贝多芬也会在我心里不断地成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