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1章 长安新城

定鼎元年,新长安内城基本完工,汉帝搬入新城,将以长安为中心的三秦之地改为雍州,将凉州恢复旧制。

并将年号从建安改为定鼎,用以庆祝新城的完工,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

新长安城内城,耗时足足两年的时间才将内城修建完毕,而这还是在太学诸工匠大臣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研究图纸,商量方案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两年间,关中、益州、凉州三地的银子几乎源源不断的投入到了新城这个无底洞中,若不是有益州的雄厚底子,刘瑁毫无疑问是绝对撑不下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新城的内城终于完工了!

新长安城将其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要知道哪怕在唐长安城时期也只分为了外城和皇城、宫城,那时候还根本没有内外城的概念。

可是刘瑁却在这个时候就将这个概念引入了新城之中,因为他明白在如今这个依旧认出身的年代里,将内城定义为贵族居所的刘瑁就会获得三州之地各个贵族大家的支持。

当然,在外城尚未完工期间内,百姓依旧居住在原长安城中,直到新城建好,百姓才可以移居。

在新长安城中,内城以宫城的城门为基础,沿宫城向东西两侧延伸,分别对称修建了近三十坊,坊与坊有围墙相隔,晚上坊墙会关闭,同时实行宵禁制度。

在内城的正中,则是绝对权力的中心,宫城与皇城,其中汉帝就被刘瑁安置在了宫城之中。

在没有刘瑁的允许下,刘协连离开宫城的能力都没有,就更别提像以前那样去面见大臣了,而皇城则被刘瑁所据。

当然,这并不是说刘瑁就住在了皇城之中,他并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这种事,袁术的败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他的居住地是在距离皇城不远的永兴坊中。

在皇城之中,刘瑁率先设立了三省六部,即门下省、中书省以及尚书省。

而在尚书省之中,刘瑁又将原本的兵曹、吏曹等曹官直接变为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六个部门。

其实原本隋唐的三省六部还有九寺五监以制约,但这些刘瑁并不需要,因此暂时并没有设立。

而在这些部门之外,刘瑁还专门开辟了一片地方,为军机处的办公之地。

这些设施机构的办公地点全部都放在了皇城之中,也就是这所有事宜将全部在皇城解决,而在这之中,刘瑁的话语将具有绝对的意义,刘协将彻底成为摆设。

除此之外,在长安城的整体规划中,将由东西十四条大街、南北十一条大街彻底将长安城分成各个不同的里坊。

其中作为绝对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将以数百米的宽度打造,全城建好后将会成为由百余里坊所构成的超大都城。

而这一举措的前提则建立在财政充盈的情况下,就目前刘瑁的所有财力,能够将内城建造完成已属极限。

因此就目前来看,以内城为主的长安新城与百姓居住的长安旧城将成为长安城的新局面。

新长安城,军机处内。

此时此刻,在皇城之中,最为权重的部门并非主掌六部的尚书省,而是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地位的军机处。

因为目前所有的军情大事全部从这里流出,而这些才是如今刘瑁得以横行的资本,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这里都有哪些人才吧。

军师将军田丰,自中平年间投奔刘瑁以来,忠心耿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几乎参与了刘瑁黄巾之乱后的所有决策,是刘瑁谋士之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也是刘瑁最为倚重的对象。

军师中郎将毛玠,乃最早投奔刘瑁的谋士,被刘瑁引为臂膀,在前期的黄巾之乱以及益州平刘璋的内乱、南益之变等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此时毛玠依旧身居成都,只能挂名于此。

在刘瑁北上关中后,毛玠就被刘瑁安排配合吴懿负责益州相关事宜,同时担任荆州攻略的负责人。

前军师荀攸,在兴平二年初投奔刘瑁时即被加封为军师,其后数年间,助刘瑁进关中,灭军阀,平西凉,立下了不世之功,而后被刘瑁加封为军师祭酒,兼前军师之衔,据说荀彧在得知荀攸的决定后,长吁短叹许久。

后军师徐庶,早在龙门书院建立不久后,就被刘瑁拐入麾下,不过徐庶虽也智谋不凡,但更偏向阳谋,并且徐庶的才能在管理后勤的物资上更显卓着。

因此从刘瑁出兵讨伐刘璋开始,徐庶就留在成都,负责物资的调配和运输,而后刘瑁一统益州,兵进关中时,又是徐庶在汉中负责益州与关中之间的粮草调配。

再后来刘瑁出征西凉,更是徐庶在长安驻守,还击溃了曹操的阴谋,可以说如果没有徐庶的存在,刘瑁是不可能拿下三州之地,并且徐庶是除毛阶,田丰以外跟随刘瑁最早的人,因此徐庶还被加封为司马,单论头衔,还要高过荀攸的军师祭酒。

左军师贾诩,世称毒士,当年李傕郭汜能够成功反攻长安并且将其成功占领,就是贾诩的一番话语,导致长安城腥风血雨,后来又被加封为尚书。

不久后贾诩跑去跟随段煨,再后来刘瑁便从段煨的手中将贾诩要了过来,并让贾诩归心,而后贾诩更是做出烈火焚城等举动,使得世人皆知他贾诩之名,如今被刘瑁封为左军师,同时主管锦衣卫的对内情报,以捉拿敌人奸细等任务为主。

右军师法正,在建安四年左右被刘瑁纳入麾下,此后一直表现不凡,屡有战功,先后参与了平定关中,出兵西凉等战争,于战术层面的看法与观点几可与荀攸相提并论。

因此在平凉之战后便被彻底封为右军师,与其他三人并列,当然,论其资质和地位,与荀攸三人还有不小的差距。

议郎华歆,字子鱼,早年师从太尉陈球,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人同门学习。因其才学和人品,他与管宁、邴原并称为“一龙”,华歆居首位,号为“龙头”。

在灵帝时期,华歆被举为孝廉,后任郎中,因病离职。随后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初平元年,刘协迁都长安,华歆前往南阳避难,后听说龙门书院后,便入了益州,而后被刘瑁说动,出仕,在刘瑁出兵凉州之时,杀董贵妃,随后被明降暗升,引入军机处,直到现在。

鸿胪祭酒秦宓,善机辩,对于形势的把握,有天生的敏锐感,刘瑁的老班底,早在刘瑁还是三世子时就与之交好,并将秦家数代积攒的财富全部充作军饷,以供刘瑁解不时之需,被刘瑁极为看重,是刘瑁在将来规划中的外交主官,被刘瑁引入军机处。

鸿胪左卿赵俨,颍川四大名士之一,避乱荆州后,结识了同乡的杜袭和繁钦,在刘瑁建立龙门书院后,与两人一同前往益州,编纂百科预览,后被刘瑁说动,出仕,任鸿胪左卿,引入军机处。

鸿胪右卿孙乾,与徐庶同一时间投于刘瑁,是一名杰出的说客,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会。

在归于刘瑁后,虽无明显战功,但一路行来,也有不少建树,被刘瑁引入军机处。

右扶风李恢,在南益之乱时,慧眼识珠,投奔刘瑁,后在刘瑁的命令下,奔赴汉中,为刘瑁的北上关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刘瑁初定关中后,便从汉中郡调离,加封为右扶风,并引入军机处。

左冯翊杜畿,京兆杜陵人,出自京兆杜氏。杜畿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京兆功曹兼任郑县令,后被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黄巾之乱时,前往益州避乱,就此待在了龙门书院,在刘瑁前往关中之时随行,被刘瑁任命为左冯翊,引入军机处。

司隶校尉钟繇,在汉帝西归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其本身更倾向于曹操,因此与董承等人主导了不久前的那场叛乱,后被刘瑁说服,以交出曹操安排的所有暗哨为代价取得了刘瑁的信任,引入军机处。

司直杜袭,颍川四士之一,避乱荆州后,结识了同乡的赵俨和繁钦,在刘瑁建立龙门书院后,与两人一同前往益州,编纂百科预览,后出仕,封为司空司直,引入军机处。

主薄成公英,原为韩遂手下军师,后被刘瑁以保住韩遂后代子孙为要挟投降刘瑁,随即便被刘瑁封为主薄,并引入军机处。

其实在刘瑁的军机处名单中,除了以上几人,还有董和和张松等至今还带在益州的谋士,但由于益州不能离开这两人,因此这两人也只能在军机处挂名了,另外还有诸如刘晔、杜袭、陆绩等人目前列于军机处的考察名单之中,并未正如入处。

另外,如今待在军机处中的可不止是刘瑁的诸多谋士,由于此次会议关系重大,因此诸多武将也纷纷参与其中,他们都是谁呢?

锦衣将军刘璝,刘瑁的族弟,在刘瑁还是世子时就为刘瑁所重用,担任锦衣卫首领一职,专司情报的侦查,在刘瑁的所有战事中,其功劳都是无可挑剔的,因此他也是所有武将中最早荣升杂号将军的一人,如今已经被刘瑁封为锦衣将军。

先登将军典韦,随刘瑁己吾起兵,一路荡黄巾、定益州、入关中、平凉州,所战无不先登,乃刘瑁麾下第一大将,是刘瑁心腹中的心腹,也是当下唯一可以直呼刘瑁表字的人。

镇东将军赵云,刘瑁任常山相之时率家丁义从来投,自此归于刘瑁,随刘瑁赴益州、平刘璋、定南益,又先后参与了关中与平凉之战,是刘瑁心腹之一,为骑兵第一人。

破阵将军张任,刘瑁来到益州后收下的大将之一,也是如今汉军步军中当之无愧的典韦之下第一人,如今统帅破阵军,陌刀队,被封为破阵将军。

伏威将军徐晃,在刘瑁入主关中,灭杨奉势力时投效,随即便被刘瑁委以重任,为伏威虎骑兵首领,统领所有重骑,先后经历了定关中、平西凉的诸多战事,战功卓着。

镇西将军马超,是刘瑁北上西凉的出兵理由,在其父身死,自己惨败的情况下投奔刘瑁,随即与赵云分领两支骑兵,是平凉一战中的绝对功臣,能征善战,在刘瑁麾下武将战力中足可排至前三,刘瑁也曾经发出“马超骑战士无双”的感慨。

马休、马岱二人是马超的族弟,随马超一起归顺刘瑁,后便被刘瑁委以重任,其中马休被封为马超的副将,辅助马超统领轻骑。马岱则作为徐晃的副将,助其统领重骑兵。

程银,原为关中军阀,曾经与刘瑁为敌,被击败后投降,之后作为徐晃副将出征西凉,立下了不少战功,之后被刘瑁封为马超副将,协助马超统领豹骑兵。

霍峻,原为刘表帐下将领,后投降刘瑁,先后出战关中、西凉,被封为裨将军,如今担任张任副手,为步军的副将。

泠苞、邓贤,二人原为刘璋麾下大将,在益州内乱时投降刘瑁,后也参与了一些战斗,但一直不为刘瑁所重用,后刘瑁出征西凉,因为要设计曹操,便将二人从益州调至长安,因而立功,从此正式进入刘瑁的视野。

张辽,初为吕布帐下大将,吕布被杀后,被曹操感动,投降曹操,可是在被刘瑁所擒后,曹操怒杀张辽全家,使得张辽愤怒的投降了刘瑁,随即便被刘瑁封为左中郎将。

鄂豹,初为南益高攀麾下将领,在被刘瑁俘虏后收入麾下,先后参与了关中、西凉的全部战事,因功封为裨将军,如今是赵云的副手。

由此可见,除了吴懿、甘宁、董和、张松等数人还在益州以外,刘瑁几乎将他手下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放到了军机处中,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这里就是大汉的最高军事会议,这里所做出的一切决断都将是已经占据三州之地的刘瑁军的决定。

“诸位,如今距离我军上一次出征西凉,已经过去了两年之久,这两年间,我们看似将所有的财力人力都投入到了营建长安城的事情中,其实不然。

首先我军耗费两年之久,汉军轻骑兵已经初具规模,其中龙骑兵一万人、豹骑兵三万人,但这四万人乃是经过了无数的训练与挑选而最终成军的四万,相较当初征战西凉的骑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而赵云一脸平静,毫无波澜,马超则是面露得意,战意冲天。

刘瑁随后又道:“虎骑兵一万五千人,但这却是我三州除却长安新城的建设外,投入最大的花销,这一万五千人的装备足以装备三支豹骑兵与三支步卒!但其战力……”

刘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大声道,“惊天动地!”

众人闻言便是一震,随即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战斗的气息。

刘瑁微微一笑道:“听说孟德在得知我龙虎豹三骑的名声后,便也开始花重资组建骑兵,如今似乎已经训练完备,正式投入了战场,号称‘天地骑’!我倒是十分好奇,不知这虎豹骑遇到我们的汉家铁骑,结果会是怎样……”

赵云、马超和徐晃在听到曹操组建天地骑后,眼睛便自然散发出了光彩,显然对于同属骑兵的队伍,三人有一种天生的敌视!

刘瑁又道:“继所有骑兵兵种真正成军后,步军军种也以全部成军,其中陌刀队一万五千人,全部手持陌刀,披重甲,属破阵军!重步兵同样是一万五千人,携重盾,配斩马刀,属先登军!并且两军中的预备役已达三万,可以随时进行更替。”

“嗡!”

众人闻听此言更是一片兴奋,先登军和破阵军的威力早在平凉一战中就已显露无疑,其对骑兵的强烈克制成为了骑兵最为可怕的噩梦。

徐晃还好,赵云和马超的轻骑兵自成军以来,最为头疼的便是这两支彪悍的军种。

“其余步卒五万人,皆乃能征善战之辈,其首领都是当年的益州老卒,其战力绝对不容小觑。”

刘瑁接着道,“但是对于我军的下一步来说,此时不在这里的几位才是绝对的关键!因为下面我们要拿下的,是荆州!”

刘瑁一字一句道,字字句句充满了必得的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