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恶女种田:薛四娘家花满蹊 > 第129章 郑老太爷的分家旧例

沈氏依仗着郑赟要多分田地产业,丁氏很不乐意。

大房有郑赟,她二房同样有男娃,一样都是他老郑家的种,凭什么厚此鄙薄!

她这么想,也理直气壮这么问。

沈氏气急,叉腰就要骂,被郑宝城一把拉住,小声在她耳边嘀咕几声。

薛黄英皱眉细听,耳朵竖的高高,也只听到隐约两个词,仿佛是……旧例。

郑金虎和诸氏瞅着丁氏梗着脖子的熊样,对视一眼,都有些恼怒头疼。

这次分家对他们而言,原本就是一个幌子。

只消过几个月,待郑新城修养好身体,找个由头,顺势又能合为一家。

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的事儿,挑几亩下田的地契糊弄过去,大到一间屋,小到一个碗,他们谁都没想细掰这些细枝末节。

原因无他,只待郑新城接下地契,这家明面上就算分了,到时随薛夏姜往薛家一住,现成的东西,他光身过去就成。

缺啥,找薛黄英要去。

俩人瞧丁氏虎了吧唧的模样,都怕她坏了这个事儿。

郑金虎是公公,不好教导儿媳,他使个眼色给老妻。

诸氏接收到,也就不客气,怒斥出声:“眼皮子浅的,只看见这三瓜俩枣,你大侄儿以后出息了,多少好处由着你沾,还不快闭嘴,等着我遣你回娘家,问问亲家,他们是怎么教的闺女,长辈面前,岂有你说话的份儿。”

她这一番连消带打,有耳朵的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点薛黄英等人。

薛黄英神色淡淡,静静坐在竹凳上,任诸氏怎么说,只要不是点名道姓说她,她全当是骂的郑家这些人,才不对号入座。

诸氏骂上一通,气火略消,她沉着脸思索几息,道:“自古以来,长子长孙能分得田地产业的一半,阿赟又在私塾进学,理应多分。

按照惯例,老大分十八亩,其余剩下的,平分三份,一份给老二,一份给老三,一份留做我和老头子养老,我和老头子的那份,活着时,跟着哪个儿子,出息就归哪个儿子,我俩死了………!”

她知道这个分法很不公平,如果真要按照他们老郑家的惯例,她和郑金虎的份额就该一分为二,百年之后由老二和老三继承。

然她心里偏着郑赟,这话就说不出口。

郑宝城和沈氏一脸喜色,果然,爹娘最看中他们大房。

二人眼睛灼灼看着诸氏,期盼她把下面的话赶紧说出来,他俩百年后,属于二老的份额最好都归他家阿赟。

郑志城眼睛发红,扯着丁氏的衣裳,不让她出声,他倒要看看,他爹娘的心,到底能偏到哪个份上。

这惯例能不能贯彻到底。

“咳,咳,金虎,金虎家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阿赟读书紧要,老大负担重,你俩多顾着一些都能理解。

按老太爷的遗言惯例,这样分也算合理,只你俩的份额也得公正些,往后他们兄弟之间才不生嫌隙,方是家庭和睦之道。“族长清清嗓子,语重心长道。

郑金虎接到族长警告的眼神,抿抿唇,不甘心道:“百年后,我和老婆子的份额分成三份,一份留给照看我和老婆子炕前的孝子贤孙,另外两份,留给老二和老三。”

与其说郑金虎偏向大房,其实是他更喜欢大房的郑赟。

对于这个大孙子,他寄予厚望,郑家能不能改换门庭,洗干净腿上的泥点子,他全压在郑赟身上。

这个打了折扣的惯例,更是明晃晃证明这一点,自古爹娘多是跟着长子养老,他们老两口跟着大房,除了大房儿孙伺候送终,还能是谁。

他就是要把其中一份留给大房。

郑志城沉默,自嘲一笑,好歹,他爹还记得给他留一份。

“竹林,竹林怎么分,爹娘,田地你们偏大哥大嫂,竹林可得分的公正些。”

丁氏恨恨,猛然间也想起这个分家惯例,盯着郑金虎和诸氏,眼中满是不甘。

诸氏闻言,狠瞪一眼丁氏,厉喝:“竹林不分,竹林是从你们太爷爷手上一辈辈传下来的,你太爷爷有言,代代留给长房。

不然你们爷爷兄弟四人,不是因着你太爷爷的遗言,你以为这片竹林能全须全尾到咱们手上。”

八亩竹林委实不少,他家的竹林既能盖房子,又能编竹编,春日里,还能挖竹笋卖。

是个细水长流的长久进项,这竹林,必须在大房。

如此,大孙子的进学之路才能多一重保障。

薛黄英眉头微蹙,没想到郑家老太爷关于分家还有这遗言规矩。

田产长房占一半,竹林全部归长房,这是不想分薄家底,不管如何,郑家长房一脉,也能保证家底殷实,来日儿孙进学不算太过为难。

薛黄英试着理解郑老太爷的立下规矩的初衷,若果真如此,不止是三房,便是二房,都强求不得,

她看向族长,这人只比郑老太爷低一辈,对这些旧事应该知之甚详。

郑老太爷这遗言规矩是真有其事,还是诸氏等人扯着郑老太爷扯虎皮做大旗,一问便知。

不光薛黄英等人看向族长,丁氏也看向族长。

族长不疾不徐,轻轻点头:“这事千真万确,大叔年轻时聪明能干,挣下大把家业,当日分家时,田地也是长房分一半,其余诸子分余下的。

只有竹林则是全留给长房,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只有这样,才不会太过分薄家产,来日就算其余房难以为继,长房一脉到底还有余力搏一搏前程。”

可惜,长房一脉再没出个如大叔一样的能干人,给这份家业添砖加瓦,反而一代代分家分田地,如今分到郑宝城这代,只余十八亩地了。

丁氏不可置信,扯了扯自己男人的衣袖,低声询问。

郑志城轻轻点头。

这事儿他小时听说过,爹娘说起来颇得意,那时自己坐享其成,心里也感激太爷爷这句遗言。

不然,这大把的田地和成片的竹林,怕是还归不了自家。

早就沦落的和他那些没出五服的兄弟们一般,将将够填饱肚子,哪里能十天半月尝一回肉菜。

如今轮到自己分家,才觉得满心苦涩。

沈氏这会儿才想起来,恍惚当初郑家遣媒人上门,就说过郑家分家这个旧例。

当初她没当回事儿,虽说长房大多能多分一些,一般也是因着奉养父母,比别的兄弟多继承三成父母的养老田。

今儿说到明面上,得知自家竟然能分到十八亩地,可谓是意外之喜,顿时心花怒放,这会儿扯着郑宝城,乐的嘴都合不拢。

薛黄英看众人的面色,又听院内院外上了年纪老人回忆旧事,两相一结合,就知道应是真有这么一桩事。

如此,她二姐二姐夫只能分六亩地。

至于郑金虎老两口手里的那两亩地,薛黄英瞅一眼老两口硬朗的身板,瞧那模样,少说还能活十来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