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恶女种田:薛四娘家花满蹊 > 第149章 体贴的容泽

永宁府辖下有十余个县,府城在最南,他们所在的丰安县在最北。

南方种稻,多食大米饭,他们这里种麦种种黍,喜面食,虽属一府,饮食习惯却大不相同。

薛夏蝉同任大川前段时日跟着学子院试的船只,去永宁府进货,这一程多多少少,也长了些见识。

装修精美,高大宽敞的酒楼店铺他们望而却步、只敢透过大开的门脸赞叹观望。

然街头巷尾喧闹叫卖的平价吃食,却尝了不少。

糖粉黄米糕就是其中一种。

“我吃过两种黄米糕,一种是大黄米和糯米磨成粉蒸制的,里面是甜甜的枣泥馅。”

“另一种更简单些,是用蒸熟的大黄米和糯米制成的,两种米各铺一指节厚,中间夹着果脯,洒的糖粉,切成约摸鸭蛋大小的方形,是一块块卖的。”

薛夏蝉说的还算详细,比划着说完,又描绘两者的味道,与卖相。

“前面那种卖相更好,五瓣花朵形状,吃起来更细腻,做起来应也麻烦许多。”

“后面这种洒了糖粉,黄白分明的,吃着糯叽叽又有韧,也很可口,看着也要简单些。”

她说完,就看薛夏姜和郑新城,让他们自个思量。

薛黄英见他们蹙着眉头拿不定主意,微一想也明白了原由。

前者固然卖相好,但要把黄米和糯米磨成粉,就得用到石磨,还要调制枣泥。

薛黄英不知道自己二姐和郑新城会不会调制,反正她是不知做蒸糕的枣泥馅怎么调制。

且还要买模具,这又是一笔开销。

后者就简单太多了,只太简单了,更容易被别人仿去。

生意不好就无人问津,若卖的不错,怕不出两日,大街小巷,都是卖黄米糕的了。

“三姐,你知道枣泥如何做吗。”薛黄英好奇道。

迎着齐刷刷投向自己的视线,薛夏蝉回忆一番,轻轻摇头。

“不知,应也不难,满口的细腻枣香,该是把枣子去皮去核后,碾成粉调制的。”

又要用到石磨。

薛夏姜眉头轻皱,村里供奉郑氏一族牌位的祠堂,倒是从旁僻出一间作磨坊。

只要是村里人,管他姓甚,都能去磨面粉。

只那磨盘原就是为磨麦粉请石匠打制的,规格颇大。

她若是做糕点,必先试水,定然磨不了太多粉,三两斤米,用那大磨盘,就有些磨不上手。

“三姐,不知这两种黄米糕,在府城售价如何。”

薛黄英不知薛夏姜心里的纠结,她一向是想到就干的性格,纵然眼下瞧着做黄米糕有些麻烦,只做什么不麻烦呢。

只要理顺了,挣到银钱,到时就有劲了。

“前面磨粉制成的糕三文一块,后面原汁原味的两文一块。”

“价格倒是还好。”

因为本地不产稻米,各种米都是粮商从盛产稻米之地,用船用车运来,价格颇高。

元宵节的时候,大黄米七文一斤,大米八文一斤,糯米比起大米价格更高,足有十文。

薛黄英噼里啪啦一顿心算,按照府城三文一块,两文一块的价格来说,觉得这糕点生意可一试。

只郑新城这厮起的头,最后磨粉蒸糕的活儿却全落在二姐身上,莫名的,薛黄英瞧着郑新城有些不爽。

郑新城合计过后,大喇喇道:“第一种太麻烦了,又要磨粉,还要调制枣泥馅料,还要打模具脱模,咱们先做第二种尝尝,若是卖不动,自家留着吃也不浪费。”

薛夏姜闻言,轻轻摇头。

她不怕麻烦,第一种虽麻烦,利润更大,如果味儿不错,也不容易被仿。

第二种太简单了,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两文一块的小方糕,很多人一瞧再一算,说不定直接就进粮铺,称些黄米大米,自家回去倒腾了。

“前面那个摸索出门道,也不难,二姐啥时候准备好,去镇上卖时知会我一声,我陪二姐一起。”

薛黄英声音清脆,看着薛夏姜的眼神满含鼓励。

她二姐自来腼腆柔弱,不惯与人打交道,姑娘时村里大娘搭腔同她寒暄,她都未语脸先红。

如今让她一个人去镇上沿街叫卖,薛黄英舍不得。

说完这茬,她就开口告辞,从身上掏出个钱袋,放在郑新城旁边的炕桌上。

笑盈盈道:“今儿你们搬家,这是我和大姐三姐的贺礼,各家二钱银子,莫要推辞,留你们添置东西。”

没想到还有送贺礼环节,郑新城顿时喜出望外。

他手还没碰着钱袋,一双修长略粗糙的手,轻轻就把钱袋推开,拒绝道:“你们有心了,这也太多,你姐夫手里的银钱暂且还够花,快收回去吧。”

嗨!

这傻媳妇,有这笔钱进账,也能稍稍弥补今儿给出去的亏空。

且姨姐姨妹们的一番心意,拒绝了,人家面上如何过得去。

郑新城眼巴巴瞅着薛黄英,看着挨着她的钱袋,希望她坚定拒绝。

“给出去的礼,哪有收回的道理,你们刚开火,这又做蒸糕生意,花费银钱的地方更多。”说着,她佯装伤心:“莫不是二姐嫌少。”

“怎会,这份贺礼于我和你姐夫,那就是雪中送炭,这几日多亏你们忙前忙后,我和你二姐夫没个谢礼就算了,反拿你们的银钱,我心里有愧。”

薛夏姜看着面前的两个妹妹,满眼愧色。

“二姐莫要如此,咱们是至亲姐妹,能搭一把手,又岂能旁观。”

郑新城见薛黄英面上一片坦荡,神情恳切,心里也很是感触。

想他兄弟三个,大哥大嫂恨不能占住全部田产,把他扫地出门。

二哥二嫂也是私心甚重,说不准日日盼着生不下儿子,将来他和姜娘的一切,都归了郑林才好。

对比一下薛家的几个姨姐姨妹,他只觉脸上恍若被人哐哐扇了几巴掌,一片火烧。

只他自个兄弟家人不争气,也是无法。

薛夏姜留心郑新城神色,见他神情变来变去,知道火候已到。

遂从容把银钱接下,送薛黄英几人。

容泽修半天院墙,仍是还剩不少,临走时,他温和道:“二姐闲时,去那片林子里看看,有没有荆棘,若有,就移栽些过来。”

”最好是养条狗,也不指望它能吓退坏人,好歹能起个警醒。”

薛夏姜心里微暖,冲他道谢。

容泽摆摆手,和薛黄英离去时,看一眼厚厚的茅草屋顶,眉间隐有忧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