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千金小姐种田忙 > 第110章 柱子的疑惑

千金小姐种田忙 第110章 柱子的疑惑

作者:水的眼泪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5 22:15:42

第二天,郑采薇一早起来,逗了逗已经早起喝奶的小子遇后,就带着杜鹃和冬青回了烂泥村。

来到自家院门口,她抬手敲了敲门。

前几天马伯来报,张冲已经拖家带口来了烂泥村,还真就在自己家里安置下来,郑采薇这次来,一为请张冲的父亲出山,帮助自己种植药田,二也是想带着张冲一起去府城,他可是自己看好的掌柜,不能跑了。

开门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穿着栗色的短衫,同色的百迭裙,外面罩了一件淡青色的褙子,头发用淡蓝色的头巾一丝不苟的包在头顶,看到门外站着的是个年轻的姑娘,妇人愣了愣之后就有些拘谨的问了一句,“阁下可是郑大姑娘?”

郑采薇有些意外她竟然能认出自己,点了点头,“请问您可是张夫人?”

“嗐,什么张夫人,我就是一介妇人,哪当的上姑娘一声‘夫人’,哦,对了,你快进来,我家那口子交代过了,是你这几天回过来,让我好生招待您呢。”妇人客客气气的把郑采薇迎进了门,环顾了一圈,除了看到一个正坐在桂花树下绣花的小女孩,没有看到家里的其他人。

似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妇人把手中的茶盏放到郑采薇身边,自己挨着小女孩坐下,“这是我的囡囡,叫秀秀,秀秀,快见过大姑娘。”秀秀顺从的放下手中的荷包,起身给郑采薇行礼,声音脆生生的,像画眉鸟一样。

“大姑娘你先坐会儿,她祖父和她爹去了村里,说是知道你要种植药材,去看药田去了。张叔,麻烦你跑一趟,就说郑大姑娘来了。”

后院郑采薇种菜的地方走出来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听到妇人的话,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锄头,转身就出了院门。

郑采薇抬头往那边看了看,自己曾在那里育了秧苗,现在那里已经空了,应该是已经全部移种了。

“哦,大姑娘您看的可是那些秧苗,我们来的时候,您家里的老伯就交代过,那些事姑娘您用心培育的,我们就没有动,后来村里的族长过来说要把那些秧苗移种到田里,我问老伯才准他们动。说起这个啊,我还跟着去田里看过,我还是第一次见直接栽种秧苗这样的种植办法呢,不过啊,现在种,能行么?”妇人很健谈,但不聒噪,声音很好听,让人听着就觉得舒心。

郑采薇笑了笑,“我就是之前在书上看到过,也听说南夷那边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我想着我们这里离南夷比较近,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种个两季的水稻。”

妇人笑着说原来如此,一旁静静的听着两人说话的秀秀抬头糯糯的问了一句:“要是能种两季的话,那好多人是不是就不用饿肚子了?”

郑采薇一愣,笑容随即在脸上绽放开来,“是,要是成功的话,好多人就不用饿肚子了。”

偷偷追着郑采薇过来,正准备迈步进门的六皇子就是一怔,稻谷本就是农民自己种出来的啊,怎么还会有人饿肚子?

他愣愣的想着事情,没有敲门就进了院子,吓了妇人一跳,以为是村子里来找郑采薇一家的孩子,忙问他,“小郎君,你找谁?”

六皇子被这么一问,也回过神来,郑采薇也被声音吸引过去,她皱了皱眉,六皇子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和子毅一起,在县里的学堂念书么?

自从郑长庚任了县令之后,郑长庚就没让两人在村里的族学里念书了,族学要照顾所有的孩子,学识进度比较慢,他怕耽误了两个孩子,就把人送去了县里的学堂。

“小,呃,柱子,你怎么会在这里?”郑采薇的声音有些严厉,六皇子缩了缩脖子,他从来都知道,采薇姐姐在对待念书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没有条件可讲,连郑子安都怕她。

他缩了缩脖子,有些怯怯的说道:“采薇姐姐,我听说你要去府城,你能带着我一起么?”他的声音有些小,害怕郑采薇不答应,把想了好几遍的理由又在心里过了一遍,打算一会一股脑的搬出来,说服她。

他没想到了是,郑采薇只是愣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他既高兴又有些失望,采薇姐姐这是不打算管我了?

“柱子,你跟着我去一趟州府也好,书在哪里都能念,但有些见识,是你书本上学不到的,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有它的道理的。”郑采薇只是意外六皇子会自己提出来,并没有打算反对,一是她作为臣子之女,确实没有反对皇子提要求的权利,二是也是真的想在六皇子还能听得进去话的年纪,带着他到处看看,既然是皇上和父亲他们选定的皇储人选,还是多了解一些民生吧。

“柱子?”看到六皇子愣愣的没有说话,郑采薇唤了一声,六皇子有些迷茫的抬头,“采薇姐姐,是不是不管我提什么要求,你都会答应?”

郑采薇笑了笑,跟妇人说了一声,就带着他出了门,朝着后山开垦药田的地方走去,看了看忙的热火朝天的村民,她转过身,指着山脚下绿油油的稻田,问六皇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尝试种双季稻么?”

六皇子摇摇头,又点点头,想起来刚才自己进门时采薇姐姐他们的对话,“为了让更多的人吃的上饭?”

郑采薇没有说话,只是定定的看着他,“那你就没有什么要问我的么?”

这句话就像挠在了六皇子的痒痒肉上,他想都没想就把刚才的疑惑问了出来,“为什么他们都是种粮食的,到头来,饿肚子的却依然还是他们?”

郑采薇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深沉。她抬头望着下面绿油油的稻田。“六皇子,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她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六皇子,“粮食的产量并非唯一决定百姓能否吃饱的因素。天灾**、战乱纷争、赋税沉重,这些都可能让辛苦耕作的农民颗粒无收。”

六皇子眉头紧锁,“天灾**这些是人为决定不了的,但苛捐杂税,这些却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那为什么父皇不减轻税负?”

这个问题,郑采薇回答不了。难道要自己告诉他,整个皇室,包括所有的官员,都要靠着从百姓手中收上去的税赋来养活,减了税负,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

她只是放缓了自己的语气,“柱子,税收,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是一个国家运行的基础,国家把税收收起来,作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吗,也就是现在国库里的钱,然后再统一用来建设军队、保卫国家,兴修水利、官道,建学堂,遇到灾难的时候,还要用来救助百姓,所以,税收是必须要收的,但,收多少,怎么收,这就要靠户部的官员或者说上位者来决定了。柱子,你现在是皇子,是掌权者,更是益州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的父母官,你要知道,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这无数人的生死,这其中的道理,你可明白?”

六皇子若有所思的点头,采薇姐姐的意思自己知道,税收的多少,现在是由父皇决定了,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但,益州属于自己的封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死活,却是自己可以关注的。他捏了捏拳头,既然管不了别的人,那就先管好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吧。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现在还太小、能力也不足,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智慧。

“我明白了,采薇姐姐。”六皇子坚定地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郑采薇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个年轻的皇子已经开始理解了国家的重任,既然父辈选择了他,上天又恰好把他送到了自己身边,那自己就做好一个姐姐的职责,尽量让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