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地星:我成了军情局幕后谍王 > 第115章 发散思考

人手不够,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自然是增加人手,按照军情局总部行动处下属行动科的编制,行动人员是按照组、队的方式进行编制的。

因为是核心的一线外勤力量,又是隶属总部,规模上也是属于超编的,在队这一级编制之中,还分为了大队、小队两级架构。

小队作为最基础的编制,满编有12名行动特工,一个行动大队通常下辖5个行动小队,也就是60人的编制,行动组往往下辖3-4个行动大队,光光是一个行动组的一线外勤特工就有200人左右。

当然了,那是在军情局总部,身处京师,乃是属于自己的地盘,如此编制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敌后潜伏的行动组、行动队,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人数太多固然有着好处,缺陷却也相当明显,那就是一旦有一人暴露或者叛变,那就会将一大片人给牵扯进去。

因此为了安全,在敌后活动的行动队并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员编制,一般来说,都只有几人而已,人数少,行动、转移什么的都很灵活,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牵连到太多人。

不过徐长安的情况又不太一样,有着谍王系统的存在,首先就排除了叛变一类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不需要担心人员背叛、牵连甚广之后,徐长安自然也就想到了要尽量增强行动队行动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各种行动任务。

在敌后执行行动任务,周围到处都是敌人,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要与敌人拼人数,那是最为愚蠢的行为,只能说是尽量增加一下行动人员。

虽然说行动人员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撤离计划的安排方面,难度要大大增加,却也可以保证行动力量充足,遇到危急情况,也能够拥有一定的反抗能力。

正是有了这个念头,徐长安很早之前就有想过,要按照军情局总部行动队的编制方案,组建特勤5组的行动小队,也就是12人为一队。

就目前而言,宋勉、蓝冰两人手下的行动队以及柳则的警卫队,人数都没有满编,还需要补充、增加人手。

之前是想着慢慢来,等到资金充裕之后,再招募一批行动特工,补充到各个小队之中。

如今因为局本部下达的刺杀任务,徐长安不得不把这件事情先提上日程了。

柳则的警卫队主要负责徐公馆也就是总部的安全保卫工作,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否则不会参与到外勤行动任务之中,平时还有宋勉手下的行动队协助,暂时可以不用增加更多的人手。

真正需要补充的也就是宋勉和蓝冰这两支行动小队,他们也将会成为这一次刺杀行动的主要力量。

宋勉小队目前有9人,需要再增加3名行动特工,才能够达到满编,而蓝冰小队目前只有7个人,还需要补充5名行动特工,全部加起来足足需要补充8人才行。

看了看手中的资金,倒是足够招募8名初级行动特工的了,不过这一轮招募之后,手里就没有什么余钱了,除非挪用其他方面的资金。

没有过多犹豫,徐长安大手一挥,再次从谍王系统中招募了8名初级行动特工,分别补充给到了宋勉和蓝冰两人麾下,让他们的小队达到了满编。

两支完整编制的行动小队,足足24名行动人员,还是专门执行各种行动任务的专业特工,这样的力量对于一个敌后潜伏小组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强大的。

但徐长安依旧有些不满足,打定主意,日后还要成立更多的行动小队,让他们可以能够同时执行多个不同的任务,甚至联合起来,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共同执行某些困难任务。

不过要建立起这样的行动力量,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少,普通的外勤行动人员还好说,初级特工也就够了,只需要1万元就可以招募1名,倒也比较便宜。

真正的难点在于队长的人选,那是必须得要能够独当一面的,一般的中级特工可没有这个能耐,至少也得要是高级特工才行,还得需要配备1-2名中级特工充当副手。

如此一算,一个完整编制的行动小队要组建完成,光光是在人员方面,就需要投入至少40万元以上的资金。

这还不包括给他们安排联络点、安全屋以及武器装备等等方面的开支。

除此之外,外勤行动人员因为执行的都是行动任务,也是最容易暴露的一群人,目击者可不要太多,弄不好他们的画像就会被摆放在樱花国情报机构的档案资料之中。

所以行动人员不同于情报人员,最好是聚集在一起,若是暴露,也能够拥有足够的力量反击甚至撤离,这一点与情报人员就大为不同了。

安全屋的确是一个能够很好藏人的地方,但却不能长时间使用,毕竟时间一长,周边的邻居很有可能发现异常情况,这么多年轻人住在一起,还足不出户,傻子都知道有问题,保不齐就会有人去告密。

如此就需要安排较大规模的产业,用来安置这些行动人员,至少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或许是因为技能等级提升,被谍王系统灌输了更多情报组织的知识、信息,徐长安现在对于一个情报组织的想法明显更多、更完善了。

原本只是想着行动队的事情,结果思维一发散,就联想到了情报组的事情。

特勤5组如今的情报线看似完善,但事实上还有着不少的缺陷,例如各条线上的联络点、联络站组建了不少,但这些站点都不从事情报搜集工作,只是充当一个情报中转站的作用。

真正负责情报搜集的人员并不多。

情报人员太少,搜集情报的效率自然也不会太高,还得要继续组建一些独立的情报小组,人数不需要多,3-4人一个小组就够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利用明面上的身份作为掩护,搜集情报。

这些情报小组,有些可以划归到原有的情报线中,也可以直属于总部,具体的要根据他们的明面身份来确定。

等到一个个独立的情报小组被建立起来,日后若是再有什么任务,完全可以直接传达下去,让各个情报小组针对性地搜集某一方面的情报,平日里则是潜伏为主。

如此也能够让这些情报小组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活动,大大减少活动频率,降低了暴露的风险,这才是长久之计。

还有电讯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布在上沪府各个区域的情报小组一旦成立,情报的传递就成为了头等大事,联络点、死信箱、接头人传递这些常规方式不能舍弃,最为便捷的电台联络也不能放弃。

不同于其他那些普通情报小组,因为樱花国情报机构的严密封锁,无法轻易弄到无线电台,徐长安有着谍王系统撑腰,区区无线电台而已,压根就不是个事。

无线电台不成问题,那么就可以在上沪府各个区域中成为一个个单独的通讯小组,他们不需要参与任何情报搜集以及行动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传递情报。

各个情报小组可以将搜集到的紧急情报交给通讯小组,然后通过无线电台第一时间发送到徐公馆,这才是最为快捷的情报传递方式。

这样的安排的确是方便,不过风险也不会小,在租界区还好,小鬼子的无线电侦测车进不来,得要靠其他手段侦察,但是在日占区可就不一样了。

几乎每一天,小鬼子的无线电侦测车都会满大街的逛,动用电台联系的风险可不小,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徐长安一边想着这些东西,一边用笔在本子上将这些都给记录了下来,虽然不成体系,显得很是杂乱,但他却相当满意。

若是换成以前,他压根就想不到这些东西,如今随着情报网的组织领导技术这项技能升级到了高级,他明显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脑海中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个念头。

这还仅仅只是高级技能,若是继续升级,提升到专家级、大师级,那么又会变得多强,或许都能够独立组建一个不弱于军情局的全新情报机构了吧。

(pS:之前的设定之中,高级之上是大师级,再之上才是专家级,后来研究了一番,发现搞反了,这里将技能等级调整一下,高级——专家级——大师级,只是微调而已,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望各位书友勿怪)

将手里记录了不少内容的笔记本小心地收好,放进了书房的保险柜中,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却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若非徐长安对于自己的脑子没有太大把握,担心自己将某些灵感给忘记了,他压根就不会将这些东西给记录下来,纯纯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等到他日后技能等级更高以后,这些东西是肯定要彻底销毁的。

徐长安在思考特勤5组的扩大问题,组内的情报人员们也都已经活动了起来。

那一份刺杀名单本就是他们提供的,上面的叛徒情况他们也有所掌握,不需要从无到有地进行搜集,只是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一下对方的活动规律以及身边的安保力量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