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96章 一波未平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96章 一波未平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96章 一波未平

梁廷栋和张凤翼自杀后,从京师来的缇骑叫来了大小官吏,当着众人的面,验明正身,宣布了梁、张二人确定已死的讯息。

他们将梁、张二人的遗物等收集起来,带回了京师。

崇祯皇帝得知消息后,也是唏嘘不已,当即严厉驳斥了那些继续攻击张凤翼和梁廷栋的御史们,而是命令有司对张、梁二人按照沙场阵亡惯例进行抚恤。

同时下令让监军使高起潜暂时监管各部勤王军。

另外,鉴于清军已退的现实,京师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为了节省军饷开支,那些外地的勤王军,就应该哪里来的,再回到哪里去。

只是朝廷虽然有这样的旨意,但是大明的官场此刻已经完全陷入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之中,再好的政策也得有人能够切实执行起来才行。

朝廷的旨意一时半会还没有正式下达到各地,张鹿安和黄得功等人倒是进入密云城,听闻了张凤翼自杀的消息,顿时令两人目瞪口呆。

出于对上司的一点敬意,当然更多的还是顾忌官场的颜面所在,两人都参加了张凤翼的遗体装榇仪式,其中张凤翼的仆人在仪式上哭的最为伤心:

“老爷啊,如果老奴能把消息更早的传递过来,或许你就不会死啊。呜呜呜……”

好在旁人都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没有过分考究他说的话,里面存在的实际情况。

张鹿安和黄得功参加完仪式,张鹿安突然询问黄得功道:

“黄副戎(副总兵的另一种称法),您的经验更加丰富一些,您觉得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鄙人没有猜错的话,那么接下来咱们应该会听高起潜高公公的命令了,不过你也不需要担心,如今建奴已经退走,对于勤王军来说,历来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桐城营自然不会有意外。”

“桐城营的去向好定,那么那些可怜的难民怎么办?”

“那自然应该是高公公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朝廷中兖兖诸公应该考虑的问题。”

很显然黄得功不愿意理会这样的琐事,就像贾名杰分析的那样:黄得功就是一位很纯粹的帝**人。

张鹿安见黄得功不愿意多说,也就不好持续追问下去,带着黄得功一起回到了设在密云城内的桐城营留守营部,召见了留守的刘体仁。

张鹿安按照自己之前的承诺,让刘体仁安排将剩余的烈酒赠送给了黄得功所部,然后开始安排,着手准备桐城营的后退撤离事宜。

黄得功带着烈酒回到了自己的大营,然后让军内文书经历进行安排,会同桐城营提供的《作战明细》,派军中夜不收将相关文件连夜送交监军使高起潜的驻地通州。黄得功所部以及张鹿安的桐城营都在密云城内驻扎,等待着高起潜的命令。

上峰的明确回复还在路上,桐城营得以有些时间来舔舐伤口。

按照张鹿安的计划,原本的阵亡将士都应该是带回老家安葬的,可是眼下还是盛夏时节、酷热难耐,长途运输尸体显然很不现实。

加上从塞外草原返回的路上又有多名伤员伤重不治而亡,张鹿安无奈之下,只能按照军礼,将盛长翔、安永光和吕祥发以下两百余将士全部安葬在密云城南的黍谷山面阳坡,并立有墓碑,上书“桐城营贰佰叁什玖位忠勇将士合葬墓”。

张鹿安站在墓碑前,内心是久久不能平静,盛长翔正值青壮年而亡,他的父亲盛洛和长兄盛长识早就先后为国阵亡,导致英雄无后的结果,很明显是自己的责任;安永光是在霍邱西大山剿匪以后投靠过来的彝人,也用生命践行了忠诚;吕祥发更是直接救了自己的性命……

仔细想来,张鹿安觉得自己穿越后几乎是一事无成,那么多的忠勇将士却追随自己而死,当初吹过的牛皮如今看起来,距离真正实现犹如隔着天堑。

为什么上辈子过的不好,上天让自己穿越过来,来到明末此时还是过的不尽如人意?

张鹿安原本想全力发展正阳关一带,利用淮河的通勤作用和两岸的沃土发展自身势力,可是却被朝廷调到桐城;刚想在桐城组建新的根据地,却又被迫北上勤王……

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

难道非得自己造反不成?或许只有造反了,才能真正不再听从大明朝廷的调令。这种心思想法越来越充斥着张鹿安的头脑。

可是一阵风袭来,让张鹿安的脑袋瞬间清醒过来,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张鹿安乃至于整个张家的势力还是非常弱小,大明此刻的综合实力却仍然非常强大,否则像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的牛人不会考虑不到根据地的重要性的。只是流寇们但凡在某地待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很快就会有大量的优势明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进行围剿。

流寇们不管一时半会多么的风光,等到朝廷真正腾出手来调集大军围剿的时候,流寇们还是会不堪一击------本质上来说,还是有人对大明朝廷怀有敬意,大明此刻并未完全彻底失去民心。

张鹿安想到此处,觉得还是得继续按部就班地发展自身的势力再说。于是定了定神,招呼王朝、刘体仁和刘壮国上前来,说道:

“如果可能的话,等到咱们回到桐城,让所有达到加冠年龄的将士,尤其是军官们,全部都成亲吧,有了家人就会多了一份牵挂,有了后代就会多了一份希望……”

“是……”

“盛长翔他……家里真的没有人了吗?”张鹿安还是希望能有一线希望。

“没……盛家满门忠烈,自盛公洛殉国后,其二子长识和长翔先后为国尽忠……”王朝翻阅了随身的小册子后确认道。

张鹿安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直系亲属不在,但是我记得还有旁系亲属,盛把总生前曾经跟我提过,他还有个堂弟叫盛长功,现在莱州副总兵金日观麾下效力,盛把总曾经写信给他,希望拉拢他来桐城营,可惜如今一切都成为泡影……”刘壮国突然插嘴说道。

“盛长功?金日观?”张鹿安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在哪里听过这两个名字。

还在思索之间,就看到马国勇骑着一匹快马匆匆来到。

“国勇,怎么了?”刘体仁上前问道。

“不好了,朝廷恐怕还是要追究咱们桐城营擅自出战之罪,黄副戎已经出发前往通州当面述职,代为请命……”马国勇的话还没有说完,几个人同时扭头,看到远处还有两匹快马匆匆赶至,张鹿安定睛一看,却是张华和孟大勇两人。

张华跑到后还没下马,口中已经说道:

“都司,不好了,贾夫子派人求救,朝廷要以‘俘虏’而非‘难民’身份对六千余人进行打散安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