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213章 出兵朝鲜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213章 出兵朝鲜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213章 出兵朝鲜

张鹿安听完陈洪范的话以后是头大不已,硬着头皮出列道:

“感谢陈总兵的抬举,朝廷有令,鹿安自然责无旁贷,只是桐城营新设,还未能形成战力……”

“唉,张游击说的哪里话?谁人不知你张游击,在塞外敢于以四百之兵攻打拥有数千将士的尚可喜,最终还解救出了六千多百姓返回大明?你的这份战功真实在让在坐的将军们知晓,什么才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你知道吗?东江沈总兵的从子沈参将率领五千余军民,被尚可喜所部在一天之内彻底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如此看来,你的游击营远胜东江军,而你远胜沈参将多矣。”

你娘的,这是明显把人架到火上烤哇。这句话不但恶心了站着的楚继功和其他将领,还把遥远的沈志祥和沈世魁给得罪了。

张鹿安心里这么想,但是嘴里没有说出来,急忙出言辩解道:

“不是的,那是多亏了黄……”

“好了,张游击不要谦虚了,本帅说的话就是军令,难道你要抗命不成?”陈洪范突然一改笑容,面部变得狠辣起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大很多级?

张鹿安连忙躬身拱手说道:“属下不敢。”

“不敢最好,事情就这么定了!李时稷、尹安国和朴太成,你们三个跟着张游击作为向导,三日后随同出发,不得有误。”

“是。”三人显然也看不上张鹿安,态度非常不情愿,可是也无可奈何。

“陈总兵,既然以我部为前锋,那么我部的目标和任务具体是什么?后续部队何时能够支援到位?”张鹿安问道。

“你们营直接赶到江华岛,到时候自然有人安排你们营的任务,至于后续部队的支援问题,军国大事,岂能在这种场合说出来?”陈洪范训斥道。

张鹿安非常无奈,但还是想争取一下说道: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部被拖欠粮饷物资久矣,如今既然就要远征,总得把钱粮物资给补齐吧?”

“真是顽童心性,太能聒噪了,在你走之前,本帅会下令给你提供半月行粮的,你自管上路即可,无需过多担心。”陈洪范说完即示意张鹿安带着三位朝鲜使者离开大厅。

张鹿安心事重重地离开了总兵府衙门,后面跟着的三个朝鲜使臣也同样不好过地跟在张鹿安的身后来到了桐城营的营地。

李时稷一开始是极度失望的,但是来到营地后,看到桐城营的将士都是一副昂扬向上的模样,心里顿时好过了很多。

朝鲜人再也不敢小看张鹿安,主动自我介绍,李时稷特别提到一句:

“张将军,小臣建议一定要拣选大船担任运输任务,小臣从全罗道跨海来此地时,原有三艘船,可是有两艘船被暴风吹翻,仅剩下的坐船的桅杆还被吹断了,害得我等延迟了三天才漂到登州。”

“嗯,这是个很重要的消息。”张鹿安突然心思一动,总感觉这个陈洪范在针对自己,可是他又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得罪过他?

如果真的如此,保不齐陈洪范会利用渡海船只的问题来为难桐城营,渡海可是关系到将士们生死存亡的大事,由不得半点马虎。

主意既定,张鹿安立刻叫来刘壮国,让他带着亲兵前往福山县芝罘港,通知顾国栋率领五艘沙船全部在三天后务必赶到登州水城待命。

有了后手的安排,张鹿安稍微安心一点,然后派人通知贾名杰,让他带人去总兵府衙门领取半个月的行粮,毕竟是陈洪范当众说出来的,想必不会再食言了。

事实证明他低估了人性的恶劣程度。

当贾名杰从总兵府返回后,只是领来了全营三天的行军军粮,说好的半个月行粮,总兵府压根就不认。

就这三天行粮还是贾名杰用自己的老面子化缘得来的,张鹿安顿时大怒道:

“老贼欺人太甚!去朝鲜?这还去个鸟蛋!”

贾名杰和王朝等人都知道这是张鹿安在发牢骚,全都未曾接话,这倒把李时稷等人吓坏了,李时稷连忙说道:

“张将军无需担心,此地去江华岛最多不过六天时间,只要再准备三天的行粮就够了,等到江华岛后,江华岛的存量至少有两万斛(朝鲜度量衡使用明制,一石等于两斛),粮草充足,自然足够供应大军。”

张鹿安知道李时稷不知内情,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说道:

“到时候就有劳李冬使了。”

“使不得,下国小臣当不得将军称劳,将军但叫本人为时稷即可。”

张鹿安瞬间对这个态度谦虚、汉话流利的朝鲜使臣好感倍增,吩咐营中设宴,招待三名朝鲜使臣。

宴会中宾主尽欢,李时稷等人提到国内有难就不禁泪流满面,张鹿安则趁机询问了朝鲜国内的一些政治人物和军事布置情况。

……

三日后的登州水城

张鹿安带着贾名杰、李时稷等人刚来到水城,询问渡海船只问题,陈洪范派来的官员拉来的船只全都是一些小船,众人顿时心惊,李时稷忍不住说道:

“这样的小船如何能够渡海?”

张鹿安暗自庆幸,果然在船只上出了问题。

好在自己留有后手,刘壮国按时从福山返回,不光带来了顾国栋的五艘沙船,还将正在福山执行运输任务的崇明沈家的船队二十艘大船一块带了过来,带队者正是崇明沈家的当家人沈廷扬(其父沈鄘已经处于隐退状态)。

沈廷扬得知桐城营的军粮是自筹一部分,并在王来承、楚继功等人的帮助下,才凑齐了十天行粮后,心中感慨,当即决定捐赠三百石粮食给桐城营,如此一来,军粮问题和行船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张鹿安对于沈廷扬的雪中送炭自然是感恩戴德:

“鹿安多谢沈掌柜的倾力相助。”

刘壮国在一边提醒道:“将军,沈掌柜如今也是官场中人了,现为中书舍人。”

张鹿安听完后立刻以官场之礼相见,沈廷扬摆摆手道:

“张将军无需多礼,桐城营是去支援属国抗清,沈某身为大明的一份子,是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至于中书舍人,不过是去年捐资得来的(注:崇祯八年,沈廷扬捐资十万两充作军饷,被授予武英殿中书舍人,从七品官,无定员,负责文书的起草和处理,但是如果得到皇帝的信赖,甚至可以参与机密),算不得实数,老夫等送完朝鲜这趟,就可能去京城看看了。感谢的话就不必说了,说起来,咱们很快就会成为亲戚了……”

沈廷扬说完就忍不住笑起来了,继续说道:“张将军在外带兵,想必很久没有与令兄通信了吧?”

张鹿安立刻恍然,想必自己的哥哥张鹿鸣迎娶的沈家女自然是与沈廷扬有关系,如果不是遇到曾祖父和祖父遇难,需要守孝一年,恐怕早就成家了。

“鹿安惭愧,的确许久未与家兄书信联络。”

“一家人还是应当多多联络感情的。老夫看见张将军甚是喜欢,可惜老夫只有一女,否则定当相配将军。”沈廷扬笑着说道。

沈廷扬是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生人,此时虚岁不过43岁,想必他的女儿也不过双九之年。

只是话说到此处,张鹿安再不明了这里面的人情关系,那就是傻子了,张鹿安于是立刻躬身行礼道:

“鹿安拜见沈叔父,家兄得有佳人相伴,鹿安也是欣喜不已。”

……

两人又继续寒暄了几句,随着一声嘹亮的海螺号吹起来,已经全部登船的桐城营,随着沈家船队开始扬帆起航,目的地直指朝鲜江华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