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497章 洛阳城陷落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497章 洛阳城陷落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497章 洛阳城陷落

更为关键的一点,李自成这次东出陕西,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才:牛金星和宋献策。

牛金星原本是河南宝丰人,因获罪被官府革去举人功名且被流放至河南卢氏充军,牛金星感觉特别委屈,逐渐转化为对大明官府的怨恨,到最后就是带着极大的仇恨,选择加入了闯军。

牛金星的到来对于闯军的发展是跨时代性质的,对于闯军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九个字的方针:

“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

其实闯军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并且产生了极大的正面效果,但是牛金星的作用就是把事情更加理论化和精简化,让人一看就懂,光这一项就立刻赢得了闯军上下的一致好评。

这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人才,对于那些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义军将领们来说,非常受用。

更为关键的是,牛金星还向李自成推荐了自己的好友,来自于河南永城的江湖术士宋献策。

宋献策更加了不起,他提出了一句谶言:

“十八子,主神器”。

这句话的威力不下于核弹,连李自成自己都说,这句谶言相当于百万兵。

这一句话使原本只是有一天过一天的流寇将领们,突然觉得自己正在跟着一个真命天子在打天下,这个格局一下子就提高了,提高了格局,人们就变得更加有希望,有希望了那干劲就上来了。

那个时候的人群特别的迷信,当这句话被人以各种方式有意无意传递到中州大地的时候,各地的老百姓沸腾了,大家早就苦于明朝官府的盘剥,处于生与死的边缘,如今有个人能够带领大家推翻万恶的明朝,那么谁不愿去支持?

加上闯军还能管饭,这种能够活下去的希望再加上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令河南各地的大好青年纷纷投向闯军。

不到半个月时间,豫西一带多达百万人在奔向闯军,皆称愿听从闯王李自成的调遣,并且“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开始向更加广泛的地方传播开来。

李自成派人从其中挑选出来十万精壮,让各个将领们抓紧训练成军,准备待大军训练成型了,再东向进攻汝宁和江淮一带。

只是越来越捉襟见肘的粮草补给,令李自成抓狂不已,招来牛金星和宋献策,谋划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牛金星当场提出来直接攻打洛阳,但是被李自成和他的手下将领们给直接否决,理由是洛阳是大城,城坚濠深,守备严密,并且城墙上有多达百门大炮,人还没接近,就会被炮弹给炸死。

而且闯军新吸收的都是新兵,压根就打不了攻城硬仗。

宋献策和牛金星的态度却高度的一致,都坚持主张攻打洛阳,理由很明确: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洛阳城内的福王超级富裕,家里仓库囤积有大量的粮草,打下了洛阳,就意味着一时半会不用为军粮发愁;其次就是如今各部官军都远离洛阳,正是进攻的最好时候,只要闯军的行动迅速,赶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能够攻进洛阳,那么再利用洛阳的优势直接建国,就能够号令远近服从,天下不难传檄而定。

牛金星和宋献策的主意是对的,但是他们又是极度乐观的,而且这种乐观持续到清军进关。

李自成被牛金星忽悠地兴奋异常,当场任命牛金星和宋献策为左右军师,要求各级将领见军师如见闯王,下定了攻打洛阳的决心。

如此一来,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该怎么快速地攻进洛阳城。

闯军没有多少重武器,而明军在洛阳城头却有各种重炮,硬拼肯定不行,那么就只有智取了。

如何智取,还是落在了牛金星和宋献策的肩膀上。

宋献策献出了里应外合之计,就是他利用自己能说会道的优势,认识洛阳城内多名官员,而且他的名字还没有被官军所熟知,他得以可以顺利进入洛阳城。

宋献策进入洛阳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果真拉拢了百余名拥趸,而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开南门,放闯军大队人马进来。

接着更大的利好消息主动找上门,由于河南总兵王绍禹此人特别贪鄙,对待属下更是非打即骂,还克扣粮饷,不给人吃饱饭,手下人早就怨声载道了。

宋献策趁机创造机会,与王绍禹部下的副将罗泰和刘见义取得了联系,宋献策没有出言拉拢,只是说二将有大富贵,但是目前被热压制严重,然后让罗、刘二将发泄内心的不满,宋献策在敲打边鼓,把罗泰和刘见义的怒气给拱到了天上。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

李自成按照军师牛金星的意见,率领十万大军兵临洛阳城下,将洛阳城层层包围。

此时的洛阳城有一个总兵、两名副将,其他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不计其数,河南镇军就有四千余人;另外洛阳城是个大城,城内72个里正,至少可以征募三万多乡勇;再加上福王府豢养的王府卫队700人,且各个装备精良。以这样的兵力,不敢说洛阳一定能够挫败敌人,但是自守直到援军到来那是绰绰有余。

但是想要人家卖命得有钱有粮啊!

洛阳官府却最缺钱粮,因为天下大旱,洛阳首当其冲,加上洛阳周边各股流寇来往就没有断绝过,钱粮早就需要临近府州支持。

官府无粮,但是福王有粮。

福王是万历的宠儿,就藩的时候原本赏赐四百万亩良田,但是实在没那么多,后来变成了两百万亩良田,但是从扬州到太平的各种杂税全部拨给福王府,另外还有一定的盐税收益。而且福王已经就藩三十年,明廷奉行“养猪”策略,三十多年的积蓄,说福王府富可敌国,绝不是虚言。

因此身在洛阳城内的各级士绅如吕维祺、河南行省河南府知府亢孟桧和参政王荫昌纷纷劝谏身体肥硕的福王出钱出粮,鼓励城内军民反抗到底。

福王虽然富有,但是视财如命,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二十一日命令自己的次子朱由榘出面给城内总兵王绍禹送去了三千两银子,鼓励将士们舍命作战。

吝啬的王爷遇到了贪婪的总兵。

王绍禹自己直接贪墨了2900两,命令部下拿着100两去城中粮店购买粮食,加上洛阳城粮价飞起,最后只买到十石粮食,只是这么点粮食对于数万军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二十一日午后,闯军开始四面围攻,攻势越来越强,关键时刻,城中副将刘见义的部下率先发动兵变,大吼道:

“福王肥硕不堪,却让我等饿着肚子去送死,天下为何如此不公?”

“老子的父母亲人都饿死了,老子为何还要给这帮蛀虫卖命?”

一人起哄,数百人响应,众人挟持着副将刘见义,打开了洛阳东门,闯军大将刘芳亮带人率先从东门进入洛阳城中;

接着宋献策发动了南门暴乱,据守南门的副将罗泰直接选择了投降,打开城门,迎接更多的闯军进入。

洛阳,这座千年历史名城,不到两日,即宣告陷落,速度不可谓不快,闯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既定计划。

注:本人查阅明末官员日志,包括最后善终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之书信文档,以及杞县当地的地方志,均未查询到关于李岩的详细记载。倒是怀庆府(今博爱县)同时期有个人叫李岩,并且随同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李自成撤离北京的时候,将他误杀,但是此人在闯军和大顺政权中地位不高,属于二流官员的位置,谈不上有多大的影响力。传说中的李岩此人太过于完美,与闯军的气质严重不合,故本书选择忽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