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30章 决战松山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30章 决战松山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30章 决战松山

曹变蛟的突然袭击余波未了,皇太极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计划。

在皇太极的亲自指挥下,仅仅一天一夜的时间,清军利用自己的人力方面的优势,以近二十万奴隶不分昼夜的挖掘,就在松、杏之间挖掘出三道深八尺、宽一丈多的战壕,彻底切断了松山到杏山之间的一切联系和松山明军的粮草供应。

皇太极部署豪格在松山西面建立埋伏圈和挖掘壕沟封锁松山,这前后两步棋还只是第一步计划。

第二步,皇太极命令亲王多铎统领大军,绕道锦州城西,杀向了明国大军的侧翼。

明军本来就是早有防备,侧翼统领天津总兵官王洪,受到曹变蛟进击皇太极的鼓舞,不顾署总兵官刘肇基的坚守建议,主动勇敢地迎击多铎。

只是多铎率领的都是满、蒙精锐,仅仅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快速冲破了明军的阵型,天津总兵官王洪当场阵亡。

多铎冲破王洪阵营后,命令大将准塔率领步兵继续冲击明军阵地,丁志德所部的山永兵率先崩溃,四散而逃,丁志德在后面接连砍杀多人,想要止住溃散的部下;

另一员明军将领刘肇基则是依靠壕沟进行顽强的阻击。

准塔接到命令后,命令每名清军将士扛着一具尸体,将尸体投入到明军挖掘的壕沟之中,有的人压根就没死,而且明明还梳着小辫子,但是仍然被同伴给扔进大坑之中。

在这样的野蛮行为下,清军的效率很高,转瞬之间就将一段壕沟填满,清军将士踩过厚厚的尸体堆,向前进攻。

明军被凶悍野蛮的清军给吓坏了。

丁志德在乱兵当中被杀。

刘肇基见抵抗无望,则率领少数亲兵直接逃往了塔山城,向巡抚丘民仰报告了情况。

丘民仰从刘肇基处得知消息后,顿时大惊,先是令人将刘肇基给关了起来,然后命令参将王之富率兵两千人,立刻前往笔架山支援。

作为一名文官,丘民仰的反应可谓迅速,但是清军的反应更为迅速。

原本水师没有任何优势的清军,征召了朝鲜水师将领李浚和朝鲜陆师将领林庆业和柳琳,也赶到锦州参与对明作战。

其中李浚主要任务就是指挥船队,将清国大将阿济格率领的精锐甲士三千人,从水路运送到笔架山。

当阿济格所部的前锋劳萨率兵两百人,从海上登陆笔架山时,笔架山上的明军守军顿时愣住了,被连续杀掉多人以后,守军才反应过来,但是阿济格随即指挥主力登上笔架山,将笔架山的明军全部斩杀殆尽。

阿济格技高人胆大,没有放火烧毁明军的十二堆粮草,而是就地布置防守,命令劳萨率兵五百,从石堤通道进攻明军桥头堡阵地的守军王宪所部。

王宪带领的都是关宁军的精锐力量,负有报国和守土的双层责任,立刻奋勇还击,但是多铎委派的准塔所部,从王宪的背部杀到,在清将准塔和劳萨的前后夹击之下,王宪所部人马一部分选择了投降,王宪深感无力回天,失去了希望,战斗至力竭后自杀身亡。

清军攻下桥头堡后,以劳萨驻军防守,准塔带兵驱赶着王宪所部投降的人马,进军到杏山城下,杏山城将士顿时大惊。

杏山守将吕品奇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内心胆怯,不敢开城出战,只是下令固守待援。

正在此时,奉了丘民仰之命,来笔架山支援的参将王之富率领的两千人,刚到桥头堡,就遇到了劳萨的迎头痛击。

王之富素来反应迅速,看情况不对,立刻率领所部返回,但是上天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多铎亲自率领大军插在了塔山与杏山之间,挡住了王之富的归路。还没等王之富反应过来,清将萨穆什喀已经率领骑兵千人冲进了明军阵中肆意砍杀。

不到半日时间,明军即伤亡大半,王之富见大势已去,想要投降清军,但是多铎认为他一开始没有投降,势穷才投降,并非出自真心,下令将王之富拉到杏山城下,纵马踏死。

多铎的本意就是杀鸡儆猴,杏山城守将吕品奇内心却是惊慌不已,祈祷着北方的洪承畴尽快取得胜利,否则他也快坚持不住了。

清军作战是讲究策略的,故意将笔架山和王之富的败兵给放掉一部分,让他们分别进入松山和塔山,将笔架山陷落的消息透露给明军大部。

八月二十日,笔架山被清军占领,明军囤积的粮草被劫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明军各部,明军将士顿时人心惶惶。

尤其是松山城,城内的明军当初只是携带了十四万人的三日口粮,洪承畴派部下进行过数十次小规模的突围活动,但是都败于清军挖掘的错综复杂的壕沟工事上。

后路被断,粮草不继,这怕是要陷入到绝境之中。

洪承畴不敢大意,鉴于明军的武器装备储备还算丰富、兵员众多,洪承畴有意组织一次对清军的大反攻作战,想要采取一鼓作气,进行决战,打败清军,救出锦州的祖大寿。

于是他便把身在松山的七位总兵官召在一起,准备宣布自己的命令。

但是绝大部分与会将领都反对洪承畴发动进攻的命令,就连代表中央兵部的张若麒,也是反对洪承畴的决战计划,希望撤回宁远,他当众表示道:

“各帅既有回宁远支粮再战之议,似属可允。”

张若麒的态度若此,下面的几个总兵官吴三桂、唐通等人立刻态度大变,坚决主张进行突围,而反对决战。

洪承畴无奈,只得命令全军在八月二十二日清晨辰时初刻,同时分别向西和向南发动突围行动。

按照原有计划,以洪承畴为首,率领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唐通、白广恩向西突围;以张若麒为首,率领总兵官吴三桂、马科、王朴和李辅明(杨国柱死后,由李辅明代行杨国柱的职务)向南突围。

原本如果明军众志成城的话,这样的安排至少能够让明军逃出去大半人马,毕竟清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远远谈不上稳固。

但是坏就坏在明军之中有“聪明人”王朴的存在,王朴这人信奉一条自然规律,那就是:

“我不需要跑多快,但是我一定要比战友跑的更快。”。

王朴在这种信念之下,于八月二十一日晚,率领所部人马,出其不意拔营,向西逃窜。

由于王朴这种非常没品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洪承畴决战松山的计划失败之后,突围计划也宣布破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