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33章 被动的杨绳武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33章 被动的杨绳武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33章 被动的杨绳武

大明崇祯十四年、大清崇德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塔山城陷落

皇太极委派自己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率领精兵六千追击明军溃兵,一直追到宁远城下。

宁远城在崇祯后期一直是吴家的大本营,吴三桂这次退无可退,他以团练辽东总兵官的名义,挑起了防守重任,利用宁远城强大的防御工事以及射程较远的红夷大炮给予清军以重创。

阿济格、多铎兄弟于是按照皇太极的命令,令部下正白旗梅勒章京讷尔特和镶白旗梅勒章京雍贵各自带兵1200人,分别驻扎在连山堡和沙河堡,并且挖掘壕沟,封锁住了宁远到锦州之间的道路。

阿济格和多铎则是率领大部人马暂时撤退至松山城外,开始参与指挥围剿松山城的战斗。

明军至此已经损失了十余万精锐将士,而宁远城的东面,仅剩下锦州和松山二城还在大明的手中,其余地方则是完全被清军所占领。

当这份败报传到京城,崇祯皇帝瞬间觉得天塌了,差点跌落到台阶下,兵部尚书陈新甲硬着头皮劝谏道:

“陛下,还请保重龙体。”

“对,本兵,你快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只要能把洪爱卿和祖大寿给救出来,朕全都听你的。”

“陛下,微臣觉得首要之事,还是继续派兵去支援辽西,否则会令天下臣民寒心的。”

“哼,朕倒是觉得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好让那些家伙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陈新甲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大明朝廷还是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沟通和研究工作,经过崇祯皇帝、兵部尚书陈新甲和朝廷衮衮诸公之间的大量的扯皮和妥协,最终决定把首个擅自逃离的总兵官王朴给斩首示众,传首辽西,以儆效尤。

其余各个将领,署总兵官刘肇基被一撸到底,贬为庶民,回老家南直隶海州赣榆县闲住;

其余吴三桂、马科、白广恩、唐通和李辅明,全部被贬秩一级,任为事务官。

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建议,先给吴三桂的权利,加以提督,仍以团练辽东总兵官的名义,统领驻扎于宁远的大明各营人马,其中关宁军副将张鉴、张韬、佟翼圣和于永绶等将均须服从吴三桂的指挥;

同时应该把被清军吓破胆的马科、白广恩和唐通全部给调回关内,其中将马科送到中原的平叛战场上,白广恩贬秩为密云总兵,唐通则是以蓟镇西协总兵官的职务(原来是蓟镇总兵官,参考曹变蛟故事,任命唐通为西协总兵官,实际俸禄按副总兵级别发放,属于贬秩一级),继续镇守蓟镇;

李辅明因为还有两千部属,被从山西总兵官贬秩为广宁前屯总兵官,负责宁远与山海关之间的道路保障。

处理好责任问题后,是该考虑一下援兵的问题了。

崇祯皇帝对于接任范复粹为内阁首辅的张四知,非常不满意,因为张四知老是把崇祯皇帝当成小孩一样,每件事都讲解的事无巨细,这令自尊心很强、但是读书很少的崇祯皇帝非常不爽。

崇祯皇帝大笔一挥之下,将这位当年五月才上任的内阁首辅张四知,仅仅当了四个月首辅,就被迫下台。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崇祯皇帝以最高的礼仪,将远在老家赋闲的崇祯朝的前前前前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再次给征召回来,于崇祯十四年九月再次出任大明内阁首辅。

热衷于政治事务的周延儒,刚回到朝廷就摩拳擦掌,希望干出一番成绩出来,于是立刻向崇祯皇帝推荐了顺天巡抚杨绳武为援辽督师,率兵解救松山和锦州。

崇祯皇帝便按照周延儒的主意,任命杨绳武为蓟辽总督,督率关内的各个散兵游勇似的营头,集中训练后,进入辽西支援松锦。

杨绳武从顺天巡抚升官为蓟辽总督,理论上来说属于连升好几级,本是该高兴的事,但是杨绳武并不领情,背地里把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家中女眷们一一亲切问候了一遍。

谁都知道此时去辽东战场,那就是送死。

毕竟圣旨已下,杨绳武整日里忧心忡忡,直接去辽西那就是送死无疑,大明的十四万精锐都没了,让他到哪里再变出来精兵强将?

但是如果不干活,那就是渎职,有很高的风险要被杀头的。

杨绳武于是想了一个招数,不断地提拔将领,招募新兵进行训练,这样显得自己正在忙碌,朝廷也说不出来问题。

在这种思维引导下,杨绳武先是提议由天津总兵马爌随同出征,但是被兵部给拒绝,马爌是之前在辽东作战的四帅之一的马林之子,原天津总兵王洪被调往辽东战场后,他继任为天津总兵,负责京师南路的安全,位置重要不可动摇;

那么通州总兵官张汝行呢?

兵部回复那就更不行了!通州在京师东面,容不得半点玩笑。

蓟州中协总兵官白腾蛟呢?

那也不行,白腾蛟负责守长城呢,若是把他调走,万一北虏来了怎么办?

昌平总兵官王世仁呢?

王世仁负责守卫京师西北面,不能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让杨绳武带着闲的发慌的卢龙援兵营去解救松锦不成?

这次说不行的不光是张鹿安,还直接被杨绳武自己就给否决了,他见过张鹿安,总觉得此子太过年轻,毛还没有长齐,实在是不可靠。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可怜陷入被动之中的杨绳武,为他调来了一些列的客兵,供他调遣,具体为:

延绥镇总兵李昌龄,从延安出发时尚有兵员4100人,因为粮饷拖欠问题,士兵发生了大规模逃离现象,等十月中旬到了永平府后,还剩下兵员900人;

阳和督标团练副将朱尚蒙,这是宣府的主要将官杨国柱、马友功等全部阵亡,他们所率领的宣府子弟兵也都殉国了,朱尚蒙在阳和招募的新兵2000人,十月中旬赶到永平时,大部分士兵训练时间不到三个月;

新任山西总兵官冯举,原任山西总兵李辅明调到辽西战场,冯举算是接了李辅明的班,但是很快也被调到蓟辽战场了。这次是把山西一地的官军精锐全部提取出来,组织出来的一支新的营头,成营一个月,有兵员1900人;

柳沟总兵官王世国,柳沟实际上是从宣府镇下分出来的新镇,有兵1100人,但是都为边军精锐,战斗力较强;

新任宣府总兵官罗俊杰,跟朱尚蒙的情况一致,所部大部分都是新兵,加上罗俊杰的亲兵队一起,有兵力2700人。

大明兵部为杨绳武调拨了四镇一营的人马,看上去级别很高,实际上总数8600人,即使再加上张鹿安率领的卢龙援兵营,总兵力也不过一万多人。

而据各种大明官方塘报显示,对面的清军光战兵至少有二十万人之众。

学富五车的杨绳武据此,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这种巨大的压力产生的焦虑感,令杨绳武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摧残,于崇祯十四年腊月,在回京述职后,于返回永平府的路上,以不明原因逝世于顺天府的丰润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